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的参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 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后果、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从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能力

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性质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三. 教学方法

图示法,讲述法,朗读法,提问法,录象法

四. 教学步骤

复习导入:帝国主义的本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一战的爆发

(一) 萨那热窝事件—大战的导火线

在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明争暗斗中巴尔干半岛是争夺尔干半岛,的焦点。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展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思考:20世纪的巴尔干半岛是不是已成为

火药库?

(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到1914年时,巴尔干半岛已是战云密布。但恰恰就在这个敏感时候,奥匈帝国的王储即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却挑衅似的来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6 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耀武扬威地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亚青年突然冲上前去,勇敢地投出了炸弹。

(播放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的资料片)

两声清脆的枪响,结束了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性命,这就是引发第一次世界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小结:萨拉热窝事件的时间、地点、与一战的关系

(二)大战的开始和主要战役

1.大战爆发的标志和交战双方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同盟国 协约国

双方对阵形势:同盟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

协约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

2.欧洲战场的三条战线和主要战役:

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

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西线和东线。

主要战役:

1)马恩河战役:交战地点、兵力、结果

2)凡尔登战役(一战转折点)和索姆河战役

战争很快到了1916年,双方都认为这一年是关键的一年,都想

给对对以致命一击,赢得战争。因此,战争更加激烈、更加残酷。这 一年西线双方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役,这就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 役。(播放相关资料片,结合战争的损失讲解战争的罪恶性,讲述两次 战役中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的运用。)总之,尽管双方都投

入了巨大兵力,仍却没能置对方于死地。1916年重点在西线的战事又陷入了僵持中。

凡尔登战役的历史意义:一战转折点

(三)战争的结束

1916年冬季不知不觉来临了。这个冬天欧洲人感觉特别冷。战争

进行了两年多,仍然不见分晓,双方都深深地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无 力自拔,元气大伤,继续厮杀下去,已是力不从心。(播放欧洲1916 年前线和后方的严重困难情况资料片)很快,1917年的几件大事把战 争引向了结束。(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把最终引发战争结束的大事 归纳出来,教师总结。)

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7年)

2.美国参战(1917年)

3.一战的结束(1918年11月)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交战各国都发生了革命运动。1918年

1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了起义,德皇外逃,德国宣布投降,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发动者终于落得了可耻的下场。(展示福煦车厢, 略微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革命制止战争的道理)

一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结合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美国的损失情况的资料片,归

纳并总结出这次战争的影响和性质。

(播放资料片:一战参战国家、人口、经济损失等,引导学生归

性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影响: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损失。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 对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教学后记: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的参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 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后果、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从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能力

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性质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三. 教学方法

图示法,讲述法,朗读法,提问法,录象法

四. 教学步骤

复习导入:帝国主义的本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一战的爆发

(一) 萨那热窝事件—大战的导火线

在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明争暗斗中巴尔干半岛是争夺尔干半岛,的焦点。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展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思考:20世纪的巴尔干半岛是不是已成为

火药库?

(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到1914年时,巴尔干半岛已是战云密布。但恰恰就在这个敏感时候,奥匈帝国的王储即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却挑衅似的来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6 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耀武扬威地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亚青年突然冲上前去,勇敢地投出了炸弹。

(播放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的资料片)

两声清脆的枪响,结束了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性命,这就是引发第一次世界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小结:萨拉热窝事件的时间、地点、与一战的关系

(二)大战的开始和主要战役

1.大战爆发的标志和交战双方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同盟国 协约国

双方对阵形势:同盟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

协约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

2.欧洲战场的三条战线和主要战役:

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

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西线和东线。

主要战役:

1)马恩河战役:交战地点、兵力、结果

2)凡尔登战役(一战转折点)和索姆河战役

战争很快到了1916年,双方都认为这一年是关键的一年,都想

给对对以致命一击,赢得战争。因此,战争更加激烈、更加残酷。这 一年西线双方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役,这就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 役。(播放相关资料片,结合战争的损失讲解战争的罪恶性,讲述两次 战役中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的运用。)总之,尽管双方都投

入了巨大兵力,仍却没能置对方于死地。1916年重点在西线的战事又陷入了僵持中。

凡尔登战役的历史意义:一战转折点

(三)战争的结束

1916年冬季不知不觉来临了。这个冬天欧洲人感觉特别冷。战争

进行了两年多,仍然不见分晓,双方都深深地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无 力自拔,元气大伤,继续厮杀下去,已是力不从心。(播放欧洲1916 年前线和后方的严重困难情况资料片)很快,1917年的几件大事把战 争引向了结束。(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把最终引发战争结束的大事 归纳出来,教师总结。)

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7年)

2.美国参战(1917年)

3.一战的结束(1918年11月)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交战各国都发生了革命运动。1918年

1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了起义,德皇外逃,德国宣布投降,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发动者终于落得了可耻的下场。(展示福煦车厢, 略微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革命制止战争的道理)

一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结合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美国的损失情况的资料片,归

纳并总结出这次战争的影响和性质。

(播放资料片:一战参战国家、人口、经济损失等,引导学生归

性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影响: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损失。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 对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教学后记:


相关内容

  • 世界中古史教学大纲
  • 世界中世纪史教学大纲 李静平 [说明]<世界中世纪史>是历史系历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世界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介于世界上古史和世界近代史之间,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门课程.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形成的原因及其相互交往的形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后果和影响:阐述外国封建制度的 ...

  • 世界中古史习题集
  • [习题]<世界中古史>部分 一. 公元前后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思考题: 1. 日耳曼人迁徙的社会背景.基本内容与历史影响. 2.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两大世界交往的方式与影响.P2-4 二. 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思考题: 1. 比较新罗时期.高丽时期与李朝时期的统治政策,分析朝鲜封建社会的演进 ...

  • 论会计国际化及其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 中国科技成果\2006年\第01期 \编辑\胡杨\E-mail:zhyh@csta.org.cn 浙江海洋学院 尽量减少 各国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 所制定的会计准则也不一样 为了消除这种差异 要求处在不同国家的母子公司之间 同时子公司所在国家从财政 也要了解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 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也 ...

  • "媒介即信息"与庄子的技术观
  • 麦克卢汉的命题"媒介即信息"意味着一种为电子媒介所标志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它教导我们,其一,媒介的本质就是其后果:其二,此后果的发生方式是通过人的感觉:其三,如果说文学以感觉为务,那么媒介研究就应该成为文学研究.麦克卢汉读到了庄子"抱瓮出灌"的故事,但这则故事主 ...

  • 马基本各章节读书笔记
  • 第1章读书笔记 (2011-04-14 19:57:1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马义的多角度理解 (2)马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马哲②政经③科社 (3)对马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4)作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 ...

  •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布时间:2009-12-30 14:46:37 广西师范大学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 科目名称:西方哲学史 科目代码:811 (答案必须写在考试专用答题纸上,否则造成错批.漏批等后果自 ...

  • 美国中东战略布局的动摇及其后果
  • 现代国际关系 2011年第3期 网络具有受众多.覆盖广.速度快.无国界.监控难等特点,并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西方价值观渗透的重要工具.在此次中东.北非街头运动中,大批民众短期内被迅速动员起来,互联网.手机等是主要联络手段.由于北非.中东一些国家缺乏政治民主,意见表达渠 ...

  • 论我国死刑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论我国死刑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摘 要 死刑问题是一个古老但历来颇受世人关注的活题.原因在于, 死刑关系一个人的生死.死刑制度在世界和我国的发展和现状如何? 我国死刑适用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那些? 我国能不能废止死刑? 如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废除死刑, 我国将如何完善其自身法律, 以适应文明社会的要求? 关 ...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披露_一个文献综述
  • 工商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披露:一个文献综述 孙萌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 要:本文通过对有关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分类.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和其披露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归纳了我国学者认为目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和对缺陷分类的建议.实证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