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自然、社会历史背景

自然背景:我国南方地区从地理上来说是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也就是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全年生长。

社会背景:两宋时期我国南方人口的增加,这就使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加之辽宋、宋夏特别是宋金作战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这更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又一大批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宽松的环境。同时,宋朝与少数民族的作战中,屡屡失利,因此统治者都很重视内部实力的加强,部分地区减轻了农民的剥削和压迫,重视农业的发展。

二.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 农业

两宋时期,由于水土气候的便利因素,南方地区最适宜种植水稻。南方的农业以种植以水稻为主。这一时期,南方在水稻的耕作技术和方法上也有新的变化,即从直插发转变为移植法,也就是秧插水稻。改变过去那种直接把稻种撒播在田里的做法,先把稻种在秧田上加以培育,然后移植到大田上栽培。也就是这种方法提高了稻苗的存活率,为水稻的稳产高产提供了条件,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水稻外,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北宋末南宋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面食的习惯,也带来了种麦的丰富经验,小麦种植在南方便有了更大的发展。小麦的普遍种植,改变了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地区过去单一种稻的耕作制度,确立了稻麦轮种的先进耕作制度。这标志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粮食生产的增加,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及福建南部普遍种植,之后又向北推广到江西、两浙等南方各省份。这一时期,水果的生产发展很快,两浙的柑橘,越州的杨梅,苏州的梨,福建的荔枝、甘蔗。茶树在两宋时期几乎全在地区种植。

总之,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时,我国南方的农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明显的标志便是“苏湖熟,天下足”格局的形成,这说明当时的南方已经成为全国粮食的主要仰给地。

2. 手工业

采矿和冶铁。在两宋时期南方是以铜、锡、银等有色金属为优势。先进的冶铜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铜的产量,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南方冶铁技术以广西、福建最为先进,梧州发明了铜铁合金,福建则是南方重要的冶铁基地。

南方的丝织业经过唐、五代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到两宋时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两浙和四川成为丝织业的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宋代的丝织品有罗、绫、绢、绸、粗绸、丝棉六种。当时南方的南京制造的云锦、苏州的宋棉、杭州的绒背棉、越州的赵罗棉、成都的蜀锦都是文明全世界的丝织品,由此也成为南方丝织业的中心。

宋代是我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江西景德镇是宋代具有独特风格的瓷窑,所产的瓷器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带青,因此成为青白瓷。

造船业。南方是宋朝造船业的主要基地。对于宋朝来说,漕运是保证京师粮食供应的最重要的船运部门。漕运所需的船大多是淮南、两浙等地打造,也就促使了制作技术的提高。

3. 商业

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扩大他们的交换市场。北宋的同意和水陆交通的开辟,则为商品交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刺激了南方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这是的商业活动也空前活跃起来。

(1)城市商业的繁荣

北宋定都汴京,南宋定都临安,由于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南方城市的商业活动盛极一时。

(2) 市镇与集市贸易的发展

北宋时,商品交换已日趋频繁。无论是城乡之间,或者村与村之间都要依靠市场贸易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南方的城市周围及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就成了集市贸易的好地方。

(3)纸币的推广和使用

商业的繁荣,必然带来货币需求量和流通量的扩大。北宋的金属货币主要有铜钱和鉄钱两种。随着经济发展的增快,虽然铜钱制造逐年增加,但数量上仍是供不应求,流通和交换出现短缺,还有金属货币笨重、携带困难、容易磨损,这就给货币和商品流通带来很大的麻烦。这种情况下,四川、重庆地区首先使用了纸币(交子)。在南宋时纸币进一步推广,推行于南方的纸币主要有东南会子,通行于东南地区,两淮会子,也叫淮交通行于淮东、淮西及长江南岸的太平、常州、江阴等地。

纸币的推广,解决了金属货币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纸币的正式使用,在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两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 所以,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时全面实现。这一时期,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既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自然、社会历史背景

自然背景:我国南方地区从地理上来说是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也就是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全年生长。

社会背景:两宋时期我国南方人口的增加,这就使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加之辽宋、宋夏特别是宋金作战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这更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又一大批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宽松的环境。同时,宋朝与少数民族的作战中,屡屡失利,因此统治者都很重视内部实力的加强,部分地区减轻了农民的剥削和压迫,重视农业的发展。

二.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 农业

两宋时期,由于水土气候的便利因素,南方地区最适宜种植水稻。南方的农业以种植以水稻为主。这一时期,南方在水稻的耕作技术和方法上也有新的变化,即从直插发转变为移植法,也就是秧插水稻。改变过去那种直接把稻种撒播在田里的做法,先把稻种在秧田上加以培育,然后移植到大田上栽培。也就是这种方法提高了稻苗的存活率,为水稻的稳产高产提供了条件,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水稻外,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北宋末南宋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面食的习惯,也带来了种麦的丰富经验,小麦种植在南方便有了更大的发展。小麦的普遍种植,改变了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地区过去单一种稻的耕作制度,确立了稻麦轮种的先进耕作制度。这标志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粮食生产的增加,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及福建南部普遍种植,之后又向北推广到江西、两浙等南方各省份。这一时期,水果的生产发展很快,两浙的柑橘,越州的杨梅,苏州的梨,福建的荔枝、甘蔗。茶树在两宋时期几乎全在地区种植。

总之,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时,我国南方的农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明显的标志便是“苏湖熟,天下足”格局的形成,这说明当时的南方已经成为全国粮食的主要仰给地。

2. 手工业

采矿和冶铁。在两宋时期南方是以铜、锡、银等有色金属为优势。先进的冶铜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铜的产量,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南方冶铁技术以广西、福建最为先进,梧州发明了铜铁合金,福建则是南方重要的冶铁基地。

南方的丝织业经过唐、五代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到两宋时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两浙和四川成为丝织业的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宋代的丝织品有罗、绫、绢、绸、粗绸、丝棉六种。当时南方的南京制造的云锦、苏州的宋棉、杭州的绒背棉、越州的赵罗棉、成都的蜀锦都是文明全世界的丝织品,由此也成为南方丝织业的中心。

宋代是我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江西景德镇是宋代具有独特风格的瓷窑,所产的瓷器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带青,因此成为青白瓷。

造船业。南方是宋朝造船业的主要基地。对于宋朝来说,漕运是保证京师粮食供应的最重要的船运部门。漕运所需的船大多是淮南、两浙等地打造,也就促使了制作技术的提高。

3. 商业

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扩大他们的交换市场。北宋的同意和水陆交通的开辟,则为商品交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刺激了南方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这是的商业活动也空前活跃起来。

(1)城市商业的繁荣

北宋定都汴京,南宋定都临安,由于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南方城市的商业活动盛极一时。

(2) 市镇与集市贸易的发展

北宋时,商品交换已日趋频繁。无论是城乡之间,或者村与村之间都要依靠市场贸易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南方的城市周围及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就成了集市贸易的好地方。

(3)纸币的推广和使用

商业的繁荣,必然带来货币需求量和流通量的扩大。北宋的金属货币主要有铜钱和鉄钱两种。随着经济发展的增快,虽然铜钱制造逐年增加,但数量上仍是供不应求,流通和交换出现短缺,还有金属货币笨重、携带困难、容易磨损,这就给货币和商品流通带来很大的麻烦。这种情况下,四川、重庆地区首先使用了纸币(交子)。在南宋时纸币进一步推广,推行于南方的纸币主要有东南会子,通行于东南地区,两淮会子,也叫淮交通行于淮东、淮西及长江南岸的太平、常州、江阴等地。

纸币的推广,解决了金属货币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纸币的正式使用,在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两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 所以,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时全面实现。这一时期,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既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关内容

  • 宋辽夏金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
  • 宋辽夏金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 摘要: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有诸多因素.宋辽夏金时期的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变现尤为明显.影响南移的主要原因分为社会政治原因和自然原因.宋辽夏金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其中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接连不断,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的常 ...

  • 中国古代历史论文
  • 邯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学 生 指导教师 年 级 专 业 二级学院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仇媛媛 程动田 副教授 2012级专接本 历史学 文史学院 2014年5月 邯郸学院文史学院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程动田副教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 ...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2007年6月人文社会科学专辑 经济学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刘亚荷 [摘 要] 经济重心的南移始 ...

  • 初一下册历史期中复习重点
  •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红字部分是要重点记的)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 ...

  • 高考历史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测试
  •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 1.起讫时间: 2.阶段特征: 3.世界形势:①欧洲: ②波斯: ③印度: ④朝鲜: ⑤日本: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本节学习重点: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2.江南农业开发的时间.范围.特点.影响和原因:3.北方 ...

  •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
  •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 摘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迁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中重大的社会事件.在影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诸多因素中人口因素是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三次规模巨大的战争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以及丰富的生产经验,促进南方经济 ...

  •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 经济重心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2.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历程 ①东汉末 ...

  • 10经济重心的南移_说课
  • 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说教材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第2课(全册第10课),本课是第二单元的重点,南方经济发展是宋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而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因此本课内容是中国古 ...

  • 西部历史的转折
  • 西部历史的转折--宋元时期(1)[ 来源: | 更新日期:2009-03-03 12:31 | 浏览(71)人次 | 投稿 | 收藏 ] 信息中心 唐中叶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上升,扬州成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商业都会,其市容之繁盛,与长安.洛阳不相上下.五代统治时期,长江中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