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轴对称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第一章中最重要的内容, 也是学好下节内容的关键,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教学目标]

1、知道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相关的性质。

2、会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等腰三角形有关的习题。

3、经历" 折纸、画图、观察、归纳" 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会用" 因为……所以……理由是……"等方式来说理, 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是把等腰三角形性质的三种" 语言" 结合理解, 并运用它解题。

[学生分析]》

(1) 学生在小学和《数学》七年级下册已认识了等腰三角形, 知道了等腰三角形的各个概念。

(2) 本课是在学习了线段和角的轴对称性后逐步提高难度。

(3) 学生对几何推理存在困难, 不会把已知条件、图形、定理结合起来理解,

(4) 通过列表加强学生三种" 语言" 的理解。掌握推理方法。

[课前准备]

找等腰三角形积塑, 一幅小木屋画, 金字塔画, 准备好课堂练习,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等腰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创设

(1) (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积塑) 提问:这是什么形?(学生有回答三角形, 有回答等腰三角形, 老师强调等腰三角形)

(2) 引入课题, 分组讨论, 举出生活中具有等腰三角形形状的例子, 每组派代表发言。

(对于学生的回答, 对的老师给予肯定、表扬; 错的给予纠正、鼓励)

(3) 用投影仪显示小木屋画、金字塔画等, 具有等腰三角形形状的物体。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生活中欣赏并体验等腰三角形的广泛应用。]

二、 探索活动

活动一(发下练习) 观察图中的等腰△ABC和等腰△DEF。请学生在图上分别标出它们的腰、底边、顶角、底角并写出下面公式:

(1) 等腰三角形周长=2腰长+底边

推出:底边=

腰长=

(2) 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

顶角+2底角=180。

推出:顶角=

底角=

[通过看图, 培养学生识别各种图形的能力, 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活动二:

(1) 让学生拿出预先剪好的等腰三角形纸片, 沿顶角的平分线对折, 再把它展平, 你发现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 每组由一个同学执笔总结, 提问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性质, 要求学生对分析得出的结论通过操作验证)

(2) 让学生填表格:等腰三角形性质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等边对等角

在△ABC中

因为AB=AC

所以∠B=∠C

三线合一

在△ABC中,AB=AC

因为∠BAD=∠CAD

所以AD⊥BC,BD=CD

或因为BD=CD

所以∠BAD=∠CAD

AD ⊥BC

或因为AD=BC

所以∠BAD=∠CAD

BD=CD

(3) 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学生填表; 然后用投影仪显示填好的表格到黑板, 让学生对比、修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等腰三角形具有对称美。把性质的三种" 语言" 结合理解, 会用性质解题, 掌握推理的方法]

三、 例题教学

例1 在△ABC中,AB=AC,点D 在BC 上, 且AD=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要把题目和图抄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 引导学生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在图上标出来。老师先分析一遍解题思路, 要求会解的同学独立写出解题过程, 差的同学跟着老师写。

解:在△ABC中, 根据等边对等角

因为AB=AC

所以∠B=∠C

因为AD=BD

所以∠B=∠ (由已知∠B=∠C ∠B=∠1)

所以∠C=∠1

(还有其它角相等吗?∠3是谁的外角?)

因为∠3是△ACD的外角

所以∠3=∠2 +∠C

而∠C=∠1

所以∠3=∠2 +∠1=∠BAC

[提醒学生是否找完所有相等的角, 不能有遗漏从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要全、细致, 来不

得半点马虎]

四、 课堂练习

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度, 则它的顶角是___

文章来源自20xk 学科网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案

文章来源自20xk 学科网___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 腰长是4, 则底边为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度, 则它的底角是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 一边长是8cm, 则其它两边长为____

第(1)(2)题提问答案, 并要求学生讲出用哪个公式计算; 第(3)(4)题提示两种情况讨论, 会有两种答案, 已知一边长, 求另外两边时还要看三个数是否组成三角形来取舍

2、如图,△ABC中,AB=AC,∠A=36。,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D 点, 求∠DBC的度数。

3、课本第28页第3小题

第2、3题让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老师及时讲评

五、 小结与巩固:

(1) 会利用公式解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角), 求另外两边(角) 的问题。

(2) 探索并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及相关性质: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3) "等边对等角" 揭示了等腰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 反之," 等角对等边" 成立吗? 请同学们研究。

(4) "三线合一" 中这条特殊线段具有三种不同的" 身份", 知其中一种而得另外两种, 同学们要灵活运用。

六、作业

课本第33页1、3、5题。

[板书设计]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一课时)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填表: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例1 在△ABC中,AB=AC,点D 在BC 上, 且AD=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2腰长+底边

内角和:顶角+2底角=1800

附[练习设计]

1、观察图中的等腰△ABC和等腰△DEF,在图中标出腰、底边、顶角、底角, 写出下面公式:

(1)等腰三角形周长=

推出:底边=

腰长=

(2)等腰三角形内角和:

推出:顶角=

底角=

2、等腰三角形性质

(1)(抄写)

(2)"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填表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等边对等角 在△ABC中

因为 =

所以 =

三线合一 在△ABC中,AB=AC

因为∠BAD=∠CAD

所以AD BC,BD CD

或因为BD=CD

所以∠ =∠

AD BC

或因为AD=BC

所以∠ =∠

BD__CD

例1 在△ABC中,AB=AC,点D 在BC 上, 且AD=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解:

3、课堂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度, 则它的顶角是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 腰长是4, 则底边为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度, 则它的底角是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 一边长是8cm, 则其它两边长为___

、如图,△ABC中,AB=AC,∠A=36。,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D 点, 求∠DBC的度数

[教材分析]

(1)《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第一章中最重要的内容, 也是学好下节内容的关键,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教学目标]

1、知道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相关的性质。

2、会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等腰三角形有关的习题。

3、经历" 折纸、画图、观察、归纳" 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会用" 因为……所以……理由是……"等方式来说理, 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是把等腰三角形性质的三种" 语言" 结合理解, 并运用它解题。

[学生分析]》

(1) 学生在小学和《数学》七年级下册已认识了等腰三角形, 知道了等腰三角形的各个概念。

(2) 本课是在学习了线段和角的轴对称性后逐步提高难度。

(3) 学生对几何推理存在困难, 不会把已知条件、图形、定理结合起来理解,

(4) 通过列表加强学生三种" 语言" 的理解。掌握推理方法。

[课前准备]

找等腰三角形积塑, 一幅小木屋画, 金字塔画, 准备好课堂练习,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等腰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创设

(1) (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积塑) 提问:这是什么形?(学生有回答三角形, 有回答等腰三角形, 老师强调等腰三角形)

(2) 引入课题, 分组讨论, 举出生活中具有等腰三角形形状的例子, 每组派代表发言。

(对于学生的回答, 对的老师给予肯定、表扬; 错的给予纠正、鼓励)

(3) 用投影仪显示小木屋画、金字塔画等, 具有等腰三角形形状的物体。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生活中欣赏并体验等腰三角形的广泛应用。]

二、 探索活动

活动一(发下练习) 观察图中的等腰△ABC和等腰△DEF。请学生在图上分别标出它们的腰、底边、顶角、底角并写出下面公式:

(1) 等腰三角形周长=2腰长+底边

推出:底边=

腰长=

(2) 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

顶角+2底角=180。

推出:顶角=

底角=

[通过看图, 培养学生识别各种图形的能力, 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活动二:

(1) 让学生拿出预先剪好的等腰三角形纸片, 沿顶角的平分线对折, 再把它展平, 你发现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 每组由一个同学执笔总结, 提问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性质, 要求学生对分析得出的结论通过操作验证)

(2) 让学生填表格:等腰三角形性质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等边对等角

在△ABC中

因为AB=AC

所以∠B=∠C

三线合一

在△ABC中,AB=AC

因为∠BAD=∠CAD

所以AD⊥BC,BD=CD

或因为BD=CD

所以∠BAD=∠CAD

AD ⊥BC

或因为AD=BC

所以∠BAD=∠CAD

BD=CD

(3) 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学生填表; 然后用投影仪显示填好的表格到黑板, 让学生对比、修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等腰三角形具有对称美。把性质的三种" 语言" 结合理解, 会用性质解题, 掌握推理的方法]

三、 例题教学

例1 在△ABC中,AB=AC,点D 在BC 上, 且AD=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要把题目和图抄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 引导学生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在图上标出来。老师先分析一遍解题思路, 要求会解的同学独立写出解题过程, 差的同学跟着老师写。

解:在△ABC中, 根据等边对等角

因为AB=AC

所以∠B=∠C

因为AD=BD

所以∠B=∠ (由已知∠B=∠C ∠B=∠1)

所以∠C=∠1

(还有其它角相等吗?∠3是谁的外角?)

因为∠3是△ACD的外角

所以∠3=∠2 +∠C

而∠C=∠1

所以∠3=∠2 +∠1=∠BAC

[提醒学生是否找完所有相等的角, 不能有遗漏从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要全、细致, 来不

得半点马虎]

四、 课堂练习

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度, 则它的顶角是___

文章来源自20xk 学科网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案

文章来源自20xk 学科网___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 腰长是4, 则底边为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度, 则它的底角是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 一边长是8cm, 则其它两边长为____

第(1)(2)题提问答案, 并要求学生讲出用哪个公式计算; 第(3)(4)题提示两种情况讨论, 会有两种答案, 已知一边长, 求另外两边时还要看三个数是否组成三角形来取舍

2、如图,△ABC中,AB=AC,∠A=36。,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D 点, 求∠DBC的度数。

3、课本第28页第3小题

第2、3题让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老师及时讲评

五、 小结与巩固:

(1) 会利用公式解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角), 求另外两边(角) 的问题。

(2) 探索并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及相关性质: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3) "等边对等角" 揭示了等腰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 反之," 等角对等边" 成立吗? 请同学们研究。

(4) "三线合一" 中这条特殊线段具有三种不同的" 身份", 知其中一种而得另外两种, 同学们要灵活运用。

六、作业

课本第33页1、3、5题。

[板书设计]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一课时)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填表: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例1 在△ABC中,AB=AC,点D 在BC 上, 且AD=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2腰长+底边

内角和:顶角+2底角=1800

附[练习设计]

1、观察图中的等腰△ABC和等腰△DEF,在图中标出腰、底边、顶角、底角, 写出下面公式:

(1)等腰三角形周长=

推出:底边=

腰长=

(2)等腰三角形内角和:

推出:顶角=

底角=

2、等腰三角形性质

(1)(抄写)

(2)"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填表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等边对等角 在△ABC中

因为 =

所以 =

三线合一 在△ABC中,AB=AC

因为∠BAD=∠CAD

所以AD BC,BD CD

或因为BD=CD

所以∠ =∠

AD BC

或因为AD=BC

所以∠ =∠

BD__CD

例1 在△ABC中,AB=AC,点D 在BC 上, 且AD=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解:

3、课堂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度, 则它的顶角是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 腰长是4, 则底边为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度, 则它的底角是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 一边长是8cm, 则其它两边长为___

、如图,△ABC中,AB=AC,∠A=36。,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D 点, 求∠DBC的度数


相关内容

  •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1. 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 "轴对称现象"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课,其作用和地位主要体 ...

  •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书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部分讲述."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是在学生小学学过对称的基础上,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前安排的一节内容.它是前面所学知识在生 ...

  • [13.1.1轴对称]说课稿
  • <13.1.1轴对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有机会参加这次比赛,并能得到专家评委及同行的指导,是我莫大的荣幸.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轴对称.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轴对称图形.图形成轴对称 ...

  • 13.1[轴对称]教学设计1
  • 13.1 轴对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轴对称图形. (3)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够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轴对称性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美, ...

  • 八年级数学第十四五章整章教案
  • 人教实验版数学 八年级 §14.1 轴对称 课时安排 3课时 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通过对形形色色的轴对称 图形的观察.分析,逐步掌握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同时,轴对称也是探索 一些图形的性质,认识.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的必要手段之一. 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 ...

  •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说明
  •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内容解析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教学内容属于直观几何,主要以直观与操作相结合,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观察.操作等教学环节,提倡学生亲自动手.亲身感受,用自己的体验来认识图形的运动及图形的对称性.作为 ...

  •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学目标:①知识技能: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能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②过程与方法:在操作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 ...

  •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
  • <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1-22页,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时也经常利用这些图形.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水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

  • 10分钟说课稿
  •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鞠躬) 我是报考小学数学教师的11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轴对称图形>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认识) ...

  •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龙涤新世纪学校魏佳楠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索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