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分析

学 术 论 坛

2006  NO.5

科技资讯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分析

刘玉华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定位于发展旅游城市,即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城市,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对旅游城市资源的开发进行一些分析,侧重分析旅游资源的审美因素、美感、审美方法、审美特点和城市开发理念。关键词:旅游城市  游客  美学特征  资源利用  审美意识  自然  文化  市场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古已有之。中国是旅游古国。很早以前,就有周穆王西游的记载。1而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各种大、中、小型城市纷纷定位于发展旅游城市,即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城市。然而在其快速发展中显露出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许多城市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美定位,盲目借用并不适合自己的城市建设模式,而忽略了自己宝贵的特色资源。由此,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的审美进行分析,为各类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提供合理的审美依据。

1.旅游资源审美的定义。

旅游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欣赏活动,就是对旅游资源的审美。

旅游资源审美:是指作为主体的旅游者对作为客体的旅游资源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关照(感知和体验)、鉴赏和探求等,从而得到感官上、情绪上和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2.旅游资源审美因素分析

2.1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通过感觉器官(如眼、耳、口、鼻、舌等)的活动,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美感的形成有两个前提:A、人的感觉是美感的前提;B、客观世界是人的感觉的源泉。形成美感的过程为:客观世界(旅游资源)——人的感觉(如视、听、嗅)——美感。

2.2知觉:知觉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是由感觉经过分析、综合、联想而转化来的,它比感觉复杂、完整,是多种感觉的结合。

2.3思维: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从“感觉”、“知觉”到“思维”,旅游者对旅游资源产生了"想象"和“理解”。这样,对旅游资源的欣赏就更深刻、全面,“想象”和“理解”越丰富、越多,从旅游中获得的美感就越多。

2.4情绪:情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情绪发生时,往往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具有情景性、短暂性的特点。

2.5情感:情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它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与人的立场、观点有关,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情感与情绪的联系:外部表现都是喜、怒、哀、乐等。情感与情绪的区别: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的特点,而情绪具有情景性、短暂性的特点。

3.旅游资源美感分析

人们旅游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同一个人每次的旅游动机也会不同。然而,无论何人、无论其旅游动机如何,在一切旅游活动中都无不包含着对美的追求,并且首先是从美的享受开

始。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享受,其核心是对美的享受。

旅游业经营者和一切旅游从业者,仅仅考虑一时的接待数量和经济效益是不够的,能否将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所蕴含的美充分表现出来,能否发现美、创造美,才是衡量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经营成败的关键。高度的美学价值是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

3.1形象美:

旅游资源的形象,泛指地象、天象之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可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价值特征。

3.2色彩美:

旅游资源的色彩极其丰富,五彩缤纷。这些色彩主要是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雾云霞及阳光构成,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

色彩美主要包括:山色、石色、天色、水色、植物色等。3.3协调美:

3.3.1物态协调美:

是指人类为了审美的需要,对自然风景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如修建亭、台、楼、阁),以协调和强化整体旅游资

3.3.2心理协调美:

是指通过自然风景联系到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来反映崇高的风尚、道德、伦理、情操、美好的心灵等,给人以心理上美的享受,进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

3.4风情美:

①独特性;②神秘性;③、真实性;④体验性。4.旅游资源审美方法14.1定点——散点法

4.1.1定点透视法——静态观赏:在欣赏旅游资源时,找到一个准确的审美视角,选择最佳欣赏点。

4.1.2散点透视法——动态观赏:在运动中观察旅游资源,表现出旅游资源观赏的流动性。

4.2分离欣赏法

在旅游资源审美中,将特定的对象从周围的现实背景中抽取、剥离出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相对封闭的系统来观赏,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

4.3联想——想象法

联想——想象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方法,它可使旅游者享受到一种“活化”的形象,使美感得到深化。

4.3.1联想欣赏法:指旅游资源以一种“感性魅力”来触动观赏者的生活积累,这种触动唤醒了观赏者所直接感受的对象(旅游资源)与自身的审美经验记忆之间的某种联系,从而产生出新的审美对象。

4.3.2想象欣赏法:想象主要表现为,不仅感知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旅游资源,而且还能在观赏者的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4.4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对旅游资源的高质量的欣赏,是旅游资源审美中令人陶醉的境界。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33

科技资讯

2006  NO.5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环境侵权的特征分析

赵江鹏

(徐州市环境保护局云龙分局  江苏徐州  221000)

摘 要:环境侵权越来越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从环境侵权的主体、对象、原因行为、侵害过程及损害结果等方面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侵权行为 价值双重对立性 分析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展开,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将成为今后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

环境侵权作为一个集合性名词,是对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所生权益侵害的总称,而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致人、物损害现象的发生原因、形成机理与结果状态等均有不同。因此,所谓环境侵权的特征,只能是从整体上而言,其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环境侵权形态尚有一定的伸缩性与相对性。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并参酌前人研究之得失,笔者拟从环境侵权的主体、对象、原因行为、侵害过程4.4.1触景生情:观赏者在旅游资源审美中,由于各种不同的旅游资源的触发,而引起的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其特点为“因物起兴”:一是不同情感对应于不同的对象形式结构;一是不同的美感有着不同的心理基础。

4.4.2缘情择景:指旅游者根据不同的情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特定情感需要的旅游资源,寓情于景,把内在的情感投射于外在的旅游资源上。

5.旅游审美特点分析5.1审美对象复杂而综合罗丹曾指出:“美是无处不在的。”何况作为重要审美对象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资源包罗万象,其时间跨度亦非常之大,这就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并且经常以综合形式出现,各种因素间又有着密切联系,相互产生影响,形成综合效果(这往往也正是旅游业经营者所追求的)。因而对旅游者的审美能力要求较高。

旅游资源类型不同,其所提供的美感的基本属性有明显的差别。自然旅游资源本身无所谓意图,因而其美感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或称为欣赏者的主观性。即同一对象,可因观赏主体的个人处境和心境的差异而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如面对同一优美的景色,有人会认为是“良辰美景”、“姹紫嫣红”,因而兴致勃勃;有人却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认为是“奈何天”。甚至同一个旅游者面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时期也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感受。而人文旅游资源则因其创造之初就融入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并调动一切手段来体现其倾向性,影视作品中的"蒙太奇"就是极典型的例子。因而便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了主导性,或称为强制性。越是成功的作品,这种主导性越强烈。

5.2旅游审美主体的群众性

现代旅游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由于每个旅游者的各方面状况的差异,即使面对同一对象,其感受和理解也往往大相径庭。而旅游者中相当数量的人受了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兴趣爱好等限制,其审美能力并不很高。这便与第一项要求恰恰矛盾。但另一方面,旅游者都有积极主动获取美感的愿望,在旅游过程中最易直接、生动、形象地接受美学教育,所以旅游过程又最易提高审美能力。234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及损害结果等方面对其一般特征作如下分析:

1.主体: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与不特定性

首先,环境侵权行为两相主体大多具有不平等性和不可互换性。在近代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小作坊主,传统侵权行为主体也不例外。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各主体的经济实力相差不大,其作为加害者与受害者的机会也大体相当,因此其地位、位置具有平等性和互换性。而自20世纪以来,企业在规模上逐渐大型化甚至巨型化,在工艺技术上逐渐高科技5.3旅游审美过程直接却短暂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亲临现场,直接面对审美对象,获得切身的感受,信息刺激强烈,这是优点。然而由于旅游时间的限制,旅游者经常只能是走马观花,没有机会反复观察和深入思考,一般重复前往某地旅游的可能性较少,因而其对旅游对象的印象难免是庞杂的、不系统的。

这些既是特点,也是困难,甚至比专业美学工作者还困难,因为后者大多有条件反复地、长时间地审视某一审美对象。

旅游从业者的职责就包括了尽可能解决上述难题,以提高旅游者的审美能力。

6.旅游城市开发理念6.1生态理念

传统大众旅游业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造成了旅游地资源的损坏和生态系统的原种失衡,旅游业被称作“无烟工业”。2中国生态学家马世俊教授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界、经济与社会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在当今的尘世发展中必须把生态放在第一位,确保生态系统不遭破坏。旅游地的产业取向定位:生态服装;生态饭店;生态旅馆;生态商店;生态交通。

6.2特色理念

随着旅游城市的增多,竞争将会也来越激烈,旅游城市的开发必须走个性道路,这就必须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资源,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中寻求自己特有的资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美学定位。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人才网 《旅游美学纵横谈》[2]中国旅游网《旅游资源概论》《、中国旅游地理》 刘振礼著[3]《旅游地理学》 保继刚 楚义芳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4]《城市设计》 王建国 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5]《设计美学》 章利国 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6]《旅游资源概论》 郭跃 张述林 著 重庆大学出版

学 术 论 坛

2006  NO.5

科技资讯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分析

刘玉华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定位于发展旅游城市,即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城市,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对旅游城市资源的开发进行一些分析,侧重分析旅游资源的审美因素、美感、审美方法、审美特点和城市开发理念。关键词:旅游城市  游客  美学特征  资源利用  审美意识  自然  文化  市场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古已有之。中国是旅游古国。很早以前,就有周穆王西游的记载。1而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各种大、中、小型城市纷纷定位于发展旅游城市,即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城市。然而在其快速发展中显露出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许多城市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美定位,盲目借用并不适合自己的城市建设模式,而忽略了自己宝贵的特色资源。由此,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的审美进行分析,为各类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提供合理的审美依据。

1.旅游资源审美的定义。

旅游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欣赏活动,就是对旅游资源的审美。

旅游资源审美:是指作为主体的旅游者对作为客体的旅游资源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关照(感知和体验)、鉴赏和探求等,从而得到感官上、情绪上和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2.旅游资源审美因素分析

2.1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通过感觉器官(如眼、耳、口、鼻、舌等)的活动,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美感的形成有两个前提:A、人的感觉是美感的前提;B、客观世界是人的感觉的源泉。形成美感的过程为:客观世界(旅游资源)——人的感觉(如视、听、嗅)——美感。

2.2知觉:知觉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是由感觉经过分析、综合、联想而转化来的,它比感觉复杂、完整,是多种感觉的结合。

2.3思维: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从“感觉”、“知觉”到“思维”,旅游者对旅游资源产生了"想象"和“理解”。这样,对旅游资源的欣赏就更深刻、全面,“想象”和“理解”越丰富、越多,从旅游中获得的美感就越多。

2.4情绪:情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情绪发生时,往往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具有情景性、短暂性的特点。

2.5情感:情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它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与人的立场、观点有关,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情感与情绪的联系:外部表现都是喜、怒、哀、乐等。情感与情绪的区别: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的特点,而情绪具有情景性、短暂性的特点。

3.旅游资源美感分析

人们旅游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同一个人每次的旅游动机也会不同。然而,无论何人、无论其旅游动机如何,在一切旅游活动中都无不包含着对美的追求,并且首先是从美的享受开

始。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享受,其核心是对美的享受。

旅游业经营者和一切旅游从业者,仅仅考虑一时的接待数量和经济效益是不够的,能否将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所蕴含的美充分表现出来,能否发现美、创造美,才是衡量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经营成败的关键。高度的美学价值是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

3.1形象美:

旅游资源的形象,泛指地象、天象之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可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价值特征。

3.2色彩美:

旅游资源的色彩极其丰富,五彩缤纷。这些色彩主要是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雾云霞及阳光构成,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

色彩美主要包括:山色、石色、天色、水色、植物色等。3.3协调美:

3.3.1物态协调美:

是指人类为了审美的需要,对自然风景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如修建亭、台、楼、阁),以协调和强化整体旅游资

3.3.2心理协调美:

是指通过自然风景联系到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来反映崇高的风尚、道德、伦理、情操、美好的心灵等,给人以心理上美的享受,进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

3.4风情美:

①独特性;②神秘性;③、真实性;④体验性。4.旅游资源审美方法14.1定点——散点法

4.1.1定点透视法——静态观赏:在欣赏旅游资源时,找到一个准确的审美视角,选择最佳欣赏点。

4.1.2散点透视法——动态观赏:在运动中观察旅游资源,表现出旅游资源观赏的流动性。

4.2分离欣赏法

在旅游资源审美中,将特定的对象从周围的现实背景中抽取、剥离出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相对封闭的系统来观赏,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

4.3联想——想象法

联想——想象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方法,它可使旅游者享受到一种“活化”的形象,使美感得到深化。

4.3.1联想欣赏法:指旅游资源以一种“感性魅力”来触动观赏者的生活积累,这种触动唤醒了观赏者所直接感受的对象(旅游资源)与自身的审美经验记忆之间的某种联系,从而产生出新的审美对象。

4.3.2想象欣赏法:想象主要表现为,不仅感知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旅游资源,而且还能在观赏者的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4.4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对旅游资源的高质量的欣赏,是旅游资源审美中令人陶醉的境界。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33

科技资讯

2006  NO.5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环境侵权的特征分析

赵江鹏

(徐州市环境保护局云龙分局  江苏徐州  221000)

摘 要:环境侵权越来越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从环境侵权的主体、对象、原因行为、侵害过程及损害结果等方面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侵权行为 价值双重对立性 分析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展开,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将成为今后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

环境侵权作为一个集合性名词,是对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所生权益侵害的总称,而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致人、物损害现象的发生原因、形成机理与结果状态等均有不同。因此,所谓环境侵权的特征,只能是从整体上而言,其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环境侵权形态尚有一定的伸缩性与相对性。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并参酌前人研究之得失,笔者拟从环境侵权的主体、对象、原因行为、侵害过程4.4.1触景生情:观赏者在旅游资源审美中,由于各种不同的旅游资源的触发,而引起的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其特点为“因物起兴”:一是不同情感对应于不同的对象形式结构;一是不同的美感有着不同的心理基础。

4.4.2缘情择景:指旅游者根据不同的情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特定情感需要的旅游资源,寓情于景,把内在的情感投射于外在的旅游资源上。

5.旅游审美特点分析5.1审美对象复杂而综合罗丹曾指出:“美是无处不在的。”何况作为重要审美对象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资源包罗万象,其时间跨度亦非常之大,这就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并且经常以综合形式出现,各种因素间又有着密切联系,相互产生影响,形成综合效果(这往往也正是旅游业经营者所追求的)。因而对旅游者的审美能力要求较高。

旅游资源类型不同,其所提供的美感的基本属性有明显的差别。自然旅游资源本身无所谓意图,因而其美感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或称为欣赏者的主观性。即同一对象,可因观赏主体的个人处境和心境的差异而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如面对同一优美的景色,有人会认为是“良辰美景”、“姹紫嫣红”,因而兴致勃勃;有人却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认为是“奈何天”。甚至同一个旅游者面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时期也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感受。而人文旅游资源则因其创造之初就融入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并调动一切手段来体现其倾向性,影视作品中的"蒙太奇"就是极典型的例子。因而便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了主导性,或称为强制性。越是成功的作品,这种主导性越强烈。

5.2旅游审美主体的群众性

现代旅游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由于每个旅游者的各方面状况的差异,即使面对同一对象,其感受和理解也往往大相径庭。而旅游者中相当数量的人受了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兴趣爱好等限制,其审美能力并不很高。这便与第一项要求恰恰矛盾。但另一方面,旅游者都有积极主动获取美感的愿望,在旅游过程中最易直接、生动、形象地接受美学教育,所以旅游过程又最易提高审美能力。234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及损害结果等方面对其一般特征作如下分析:

1.主体: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与不特定性

首先,环境侵权行为两相主体大多具有不平等性和不可互换性。在近代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小作坊主,传统侵权行为主体也不例外。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各主体的经济实力相差不大,其作为加害者与受害者的机会也大体相当,因此其地位、位置具有平等性和互换性。而自20世纪以来,企业在规模上逐渐大型化甚至巨型化,在工艺技术上逐渐高科技5.3旅游审美过程直接却短暂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亲临现场,直接面对审美对象,获得切身的感受,信息刺激强烈,这是优点。然而由于旅游时间的限制,旅游者经常只能是走马观花,没有机会反复观察和深入思考,一般重复前往某地旅游的可能性较少,因而其对旅游对象的印象难免是庞杂的、不系统的。

这些既是特点,也是困难,甚至比专业美学工作者还困难,因为后者大多有条件反复地、长时间地审视某一审美对象。

旅游从业者的职责就包括了尽可能解决上述难题,以提高旅游者的审美能力。

6.旅游城市开发理念6.1生态理念

传统大众旅游业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造成了旅游地资源的损坏和生态系统的原种失衡,旅游业被称作“无烟工业”。2中国生态学家马世俊教授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界、经济与社会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在当今的尘世发展中必须把生态放在第一位,确保生态系统不遭破坏。旅游地的产业取向定位:生态服装;生态饭店;生态旅馆;生态商店;生态交通。

6.2特色理念

随着旅游城市的增多,竞争将会也来越激烈,旅游城市的开发必须走个性道路,这就必须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资源,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中寻求自己特有的资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美学定位。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人才网 《旅游美学纵横谈》[2]中国旅游网《旅游资源概论》《、中国旅游地理》 刘振礼著[3]《旅游地理学》 保继刚 楚义芳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4]《城市设计》 王建国 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5]《设计美学》 章利国 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6]《旅游资源概论》 郭跃 张述林 著 重庆大学出版


相关内容

  • 旅游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
  • 摘 要:本文就旅游人文景观欣赏的审美要素进行了一些分析,诚望有助于旅游者和旅游线路设计者进行景观欣赏或景观审美价值分析. 关键词:旅游活动:景观审美 一.引言 旅游审美对象通常分为自然景观审美和人文景观审美两类.旅游人文景观的审美与自然景观审美不同,旅游人文景观的审美以自然美景为素材,人文景观审美文 ...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说明: 1.所列选题是参考兄弟本科院校和本系老师建议的选题,涵盖了中文专业各个学科: 2.所列选题有的是具体题目,有的只是选题范围,学生应在此范围内确定具体题目: 3.所列每个选题同届学生不能超过两个人共选,且具体题目或论述角度应有所差异: 4.每届毕业生选 ...

  • 中西方于审美经验的两种理论的描述与比较
  • 东京文学 中西方对于审美经验的两种理论的描述与比较 刘冀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保定O71000) [摘要]从古至今,对于审美经验的见解众说纷纭.把这些观点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成近乎对立的两种理论:一种是审美态度说,另一种是审美经验说.这篇论文首先对这两条路线做一下描述,其次简要介绍它们对后世造成 ...

  • 审美文论与文学的审美本质
  • 作者:邢建昌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03期 审美文论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文论范式.这种文论范式的要旨,在于高度肯定文学的审美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对于审美文论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当下文学理论的发展与走向.本文拟对审 ...

  • 2011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 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 ...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论文选题
  • 二.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文艺学.美学 编号 论文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 ...

  •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与欣赏
  •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与欣赏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与欣赏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1200km2 ,其中风景区面积154km2 .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 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世界级旅游胜地. 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景观类型丰富多彩. 人文景观荟萃,黄山文化绚 丽多姿. ...

  • 工业设计概论复习内容
  • 第一章 艺术与科学的联系:艺术的普遍性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跨越时空,扎根于整个人类:科学的普遍性也是一样,虽然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和合一致,非但没有引起消解冲突,相反却是适得其所,把他们引向意想不到的成功和创造,而且艺术活动中 ...

  • 520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
  • 培智学校 <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 (送审稿)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研制组 2015年5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 2 一.课程性质 --------------------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