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逻辑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碰撞

第27卷第3期2004年5月

教学研究Research in Teaching V ol. 27No. 3May 2004

西方逻辑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碰撞

杜颜伶1刘文贤1房晓南2

(山东师范大学1.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 信息管理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建构[1]。但不能否认,寻逻辑之名起于欧洲,虽逻辑之理存乎天壤,但现用的理科逻辑对国人来说终究是拿来主义。西方逻辑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冲突也有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问题在教育生活中的讨论,探讨怎样使理科的蕴含逻辑更好地融入学生生活,以期用优质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逻辑,教育,文化,生活。

1教育应回归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它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主张“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2]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将教育置于某个具体的文化生活中看待。一切普遍的超越的价值论断以及从其他文化生活中获得的论断,要使之在某种教育中获得效用,必须以这种教育所依赖的特定的文化生活的种种特点为实践前提。所以在当前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只有当外国的成功理论与经验跟我国文化生活传统相契合时,移植才有效。

的信息交流,传统的、精英领导的一元文化渐被大众文化解构,而呈现多元文化的现象。但在中国,绝大部分人的文化生活、思维习惯仍根植于传统的中国文化背景中。中国传统文化重人学,讲辩证。古代哲学上著名的哲理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等等妇孺皆知。中国的辩证法讲一切都是相对的,可变的,因此其寻求的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也不单一,几千年中国人没有追究它的数理性,因为生活绝不能按照形式逻辑所谓“A 是A ”,“B 是B ”那样简单机械地运作。而逻辑是研究和反映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是寻求唯一真理的工具。爱因斯坦有言曰: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一是形式逻辑,二是系统实验。而科学的发展(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一刻也离不开逻辑,足以证明逻辑在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但不能否认,再严格的逻辑也解决不了幸福的问题、再完美的公式也派生不出爱情的结局,更不必说仁义与道德这种更为复杂的人文规范了[3]。

2逻辑与传统文化生活

不能否认,逻辑思维这种能力在科学实践和理论中都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逻辑是科学所必需的立论工具,是促进学术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逻辑上,“不偏之谓中”是不合格的定义,因为逻辑不容以否定的形式下定义,正如说“不美就是丑”一样不合定义的标准。然而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怎样不偏不倚地立身处事。这是生活的特性:它不需要严格的逻辑,却可以收到比严格的逻辑更大的社会效果。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积淀,是社会的“内在精神”。生活世界是我们必须生存和繁衍的环境。我们的生活世界知识已经被适应性选择所塑造,适应性选择来自于历史经验的无数随机变异和兴衰变迁。随着传媒手段的现代化、多样

[收稿日期]

2004-01-08

3逻辑与学生理科学习

充分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例:如果……则……)是人们在日常语言形式逻辑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式之一,它被广泛的应用于日常思维和各门具体科学。从对生活小事的陈述到对社会或自然界某些基本规律的精确表达,人类认识活动的每一领域,都脱离不开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通常学生难理解的逻辑,是由实质蕴涵词构建的逻辑。实质蕴涵存在局限性,有不少逻辑学家认为这种实质蕴涵不符合自然语言中“如果,那么”的本意,不符合日常思维中的逻辑推论,甚至违反人们的常识和直

第3期杜颜伶刘文贤房晓南西方逻辑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碰撞209

觉,而令人难以接受,想以更符合自然语言和日常逻辑思维的蕴涵予以取代,却收效甚微。而实质蕴涵则是数理逻辑中一个非常方便而有用的演算工具,近一个世纪以来,“数理逻辑越发展,越表明实质蕴涵在表达数学公式时以及作逻辑讨论时的优越性,远非别的蕴涵词所能及”[4],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自然科学中,专家作出对教材的规定、提炼、划分和组织,教法仅是技术手段,因此,其逻辑因素是教材,逻辑分析是教师,而教师经常被一种倾向所诱惑,即把注意力固定在活动的有限区域内,重视表面标准,强调唯一“正确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完全合理的偏爱,因教育受多种条件和评价手段的限制。但人们把思维联想成外部的整齐划一,进行机械训练,就存在方法上的问题。经常为了记住事情的细枝末节,反而把重大完整的观点丢在脑后,这样,作为教师,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练习、模仿等训练,把这些逻辑思维变成学生们自然的思维模式。这在总体上存在夸大形式逻辑、数学和其它精确推理方式的地位的倾向。实际上,实质蕴涵在数理逻辑和数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在经验科学和日常思维中则少有直接的应用。逻辑经常运用奇异的专业术语和一些只有通过多年研究才能理解的复杂论证方式,因其远离自然语言,学生理解接受就非常困难;加之传统的理科教材是孤立的、封闭的,使得学好的功课和获得的思维,不能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对于将来不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方式不但是时间与精力的耗费,更影响其自我效能感,很多学生对理科存在“学习困难”、畏惧厌烦情绪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的学术的发展,逻辑就是我们缺少而又必取的“他山之石”。没有逻辑,我们的学术不会强大。怎样才能使逻辑思维更好地融于我国文化生活,融于学生的教育生活,应是广大教育者应探讨解决的问题。

4教育中的整合

科学研究早已表明:人的左脑主要同逻辑思维

直接有关,而右脑主要同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有关,而且右脑的记忆量是左脑的百万倍以上。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正确性,而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却是原创性思维的主要源泉。这为狭义的西方逻辑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相契合,并使其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相辅相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狭义的西方逻辑起源于对纯粹知识的追求,它是知

识的工具,为科学推理服务,并以科学知识为载体。而文化生活不仅是个知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其特点是多元的、非逻辑的、非实证的;但文化与科学都源于实践,它们同源,共生互动,相异互补。因此,教育回归生活,可以使学生通过熟悉社会上常用的各种应用科学技术的物品,来学习科学的教材,并初步掌握科学教材中的种种事实和定律,在过程中熟悉“逻辑”这种用于理解与验证理论的工具。着眼于生活中的科技,应用于生活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坚守这种方法不仅是理解科学本身最直接的门径,而且当学生成熟地成长起来时,这种方法也是理解现实社会种种经济和工业问题的最坚实可靠的途径。教育上的困难不在于缺乏以方法和结果的关系来证明因果关系的种种情境,而是不去利用种种情境以引导学习者去理解特定经验中的这种关系[5]。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逻辑在学生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因地制宜地利用、创造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其将逻辑纳入到学生的文化生活结构中。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西方逻辑文化必然要融入我们的文化生活,在思维上虽有差异但终要趋于和谐,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但从接触到和谐必有一段过渡时间。若想用较短的时间使西方优秀逻辑文化与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合,必须关注并改革传统教育,因为学生是未来社会文化的模仿者、创造者、改变者和保存者。学相关。逻辑既体现着思维方式,也影响着思维方式。这就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孕育出不同的逻辑思想,形成不同的逻辑传统;同时,不同的逻辑思想和传统又会对思维方式并进而对文化产生影响。”[6]因此,教育生活中,包括理科教育,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建构,在生活中熟悉,在生活中应用,开发利用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去融合西方的逻辑思想,形成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等.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杜威. 杜威教育论著选. 赵祥麟, 王承绪编译. 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 1981

3冯胜利. 从人本到逻辑的学术转型——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现

代的抉择.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2001

(下转第217页)

“逻辑是推理的学问,是对思维的思维,与思维科

第3期

究, 2000, (7)

徐燕刚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差异的心理源分析与对策

(9)

217

2俞国良. 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行为的研究[J ].

心理学探新, 1999,19(2)

3衷克定, 申继亮, 辛涛. 小学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研究[J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2)4

夏雪梅. 教师情绪与课堂教学效果[J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 (3)

6许勇. 实施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素质[J ]. 教书育人, 2001, (11)7

周策, 吴玲, 程双远. 论教师的心理应激及其应对[J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30(2)

8杨启亮. 转变教学观念的问题与思考[J ]. 教育科学, 2000, (2)9

Corey Drake. Experience counts:Career stage and teachers' re-sponses to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form. Educational Policy, 2002, (16)

5何元林, 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阻力简析[J ]. 教学与管理, 2001,

Psychological Headspring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 ea-ching Conception and T eaching Behavior and Its Coping Strategies

Xu Y ang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Because of complexes of educational effects and teachers' individual psycholog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conception and their teaching behavior have existed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it represents in extremely and complexly way. The essa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psychological drive, psychological ope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or that can lead to differences, and advances four coping strategies:strengthen training to teachers; optimize en-vironment's effect; deepen self-examination to teaching; embody feedback to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conception, teaching behavior, difference, psychological stress, coping strategy.

(上接第209页)

4

莫绍揆. 数理逻辑初步.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5[美]约翰

第27卷第3期2004年5月

教学研究Research in Teaching V ol. 27No. 3May 2004

西方逻辑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碰撞

杜颜伶1刘文贤1房晓南2

(山东师范大学1.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 信息管理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建构[1]。但不能否认,寻逻辑之名起于欧洲,虽逻辑之理存乎天壤,但现用的理科逻辑对国人来说终究是拿来主义。西方逻辑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冲突也有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问题在教育生活中的讨论,探讨怎样使理科的蕴含逻辑更好地融入学生生活,以期用优质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逻辑,教育,文化,生活。

1教育应回归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它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主张“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2]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将教育置于某个具体的文化生活中看待。一切普遍的超越的价值论断以及从其他文化生活中获得的论断,要使之在某种教育中获得效用,必须以这种教育所依赖的特定的文化生活的种种特点为实践前提。所以在当前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只有当外国的成功理论与经验跟我国文化生活传统相契合时,移植才有效。

的信息交流,传统的、精英领导的一元文化渐被大众文化解构,而呈现多元文化的现象。但在中国,绝大部分人的文化生活、思维习惯仍根植于传统的中国文化背景中。中国传统文化重人学,讲辩证。古代哲学上著名的哲理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等等妇孺皆知。中国的辩证法讲一切都是相对的,可变的,因此其寻求的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也不单一,几千年中国人没有追究它的数理性,因为生活绝不能按照形式逻辑所谓“A 是A ”,“B 是B ”那样简单机械地运作。而逻辑是研究和反映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是寻求唯一真理的工具。爱因斯坦有言曰: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一是形式逻辑,二是系统实验。而科学的发展(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一刻也离不开逻辑,足以证明逻辑在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但不能否认,再严格的逻辑也解决不了幸福的问题、再完美的公式也派生不出爱情的结局,更不必说仁义与道德这种更为复杂的人文规范了[3]。

2逻辑与传统文化生活

不能否认,逻辑思维这种能力在科学实践和理论中都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逻辑是科学所必需的立论工具,是促进学术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逻辑上,“不偏之谓中”是不合格的定义,因为逻辑不容以否定的形式下定义,正如说“不美就是丑”一样不合定义的标准。然而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怎样不偏不倚地立身处事。这是生活的特性:它不需要严格的逻辑,却可以收到比严格的逻辑更大的社会效果。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积淀,是社会的“内在精神”。生活世界是我们必须生存和繁衍的环境。我们的生活世界知识已经被适应性选择所塑造,适应性选择来自于历史经验的无数随机变异和兴衰变迁。随着传媒手段的现代化、多样

[收稿日期]

2004-01-08

3逻辑与学生理科学习

充分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例:如果……则……)是人们在日常语言形式逻辑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式之一,它被广泛的应用于日常思维和各门具体科学。从对生活小事的陈述到对社会或自然界某些基本规律的精确表达,人类认识活动的每一领域,都脱离不开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通常学生难理解的逻辑,是由实质蕴涵词构建的逻辑。实质蕴涵存在局限性,有不少逻辑学家认为这种实质蕴涵不符合自然语言中“如果,那么”的本意,不符合日常思维中的逻辑推论,甚至违反人们的常识和直

第3期杜颜伶刘文贤房晓南西方逻辑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碰撞209

觉,而令人难以接受,想以更符合自然语言和日常逻辑思维的蕴涵予以取代,却收效甚微。而实质蕴涵则是数理逻辑中一个非常方便而有用的演算工具,近一个世纪以来,“数理逻辑越发展,越表明实质蕴涵在表达数学公式时以及作逻辑讨论时的优越性,远非别的蕴涵词所能及”[4],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自然科学中,专家作出对教材的规定、提炼、划分和组织,教法仅是技术手段,因此,其逻辑因素是教材,逻辑分析是教师,而教师经常被一种倾向所诱惑,即把注意力固定在活动的有限区域内,重视表面标准,强调唯一“正确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完全合理的偏爱,因教育受多种条件和评价手段的限制。但人们把思维联想成外部的整齐划一,进行机械训练,就存在方法上的问题。经常为了记住事情的细枝末节,反而把重大完整的观点丢在脑后,这样,作为教师,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练习、模仿等训练,把这些逻辑思维变成学生们自然的思维模式。这在总体上存在夸大形式逻辑、数学和其它精确推理方式的地位的倾向。实际上,实质蕴涵在数理逻辑和数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在经验科学和日常思维中则少有直接的应用。逻辑经常运用奇异的专业术语和一些只有通过多年研究才能理解的复杂论证方式,因其远离自然语言,学生理解接受就非常困难;加之传统的理科教材是孤立的、封闭的,使得学好的功课和获得的思维,不能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对于将来不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方式不但是时间与精力的耗费,更影响其自我效能感,很多学生对理科存在“学习困难”、畏惧厌烦情绪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的学术的发展,逻辑就是我们缺少而又必取的“他山之石”。没有逻辑,我们的学术不会强大。怎样才能使逻辑思维更好地融于我国文化生活,融于学生的教育生活,应是广大教育者应探讨解决的问题。

4教育中的整合

科学研究早已表明:人的左脑主要同逻辑思维

直接有关,而右脑主要同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有关,而且右脑的记忆量是左脑的百万倍以上。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正确性,而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却是原创性思维的主要源泉。这为狭义的西方逻辑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相契合,并使其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相辅相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狭义的西方逻辑起源于对纯粹知识的追求,它是知

识的工具,为科学推理服务,并以科学知识为载体。而文化生活不仅是个知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其特点是多元的、非逻辑的、非实证的;但文化与科学都源于实践,它们同源,共生互动,相异互补。因此,教育回归生活,可以使学生通过熟悉社会上常用的各种应用科学技术的物品,来学习科学的教材,并初步掌握科学教材中的种种事实和定律,在过程中熟悉“逻辑”这种用于理解与验证理论的工具。着眼于生活中的科技,应用于生活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坚守这种方法不仅是理解科学本身最直接的门径,而且当学生成熟地成长起来时,这种方法也是理解现实社会种种经济和工业问题的最坚实可靠的途径。教育上的困难不在于缺乏以方法和结果的关系来证明因果关系的种种情境,而是不去利用种种情境以引导学习者去理解特定经验中的这种关系[5]。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逻辑在学生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因地制宜地利用、创造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其将逻辑纳入到学生的文化生活结构中。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西方逻辑文化必然要融入我们的文化生活,在思维上虽有差异但终要趋于和谐,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但从接触到和谐必有一段过渡时间。若想用较短的时间使西方优秀逻辑文化与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合,必须关注并改革传统教育,因为学生是未来社会文化的模仿者、创造者、改变者和保存者。学相关。逻辑既体现着思维方式,也影响着思维方式。这就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孕育出不同的逻辑思想,形成不同的逻辑传统;同时,不同的逻辑思想和传统又会对思维方式并进而对文化产生影响。”[6]因此,教育生活中,包括理科教育,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建构,在生活中熟悉,在生活中应用,开发利用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去融合西方的逻辑思想,形成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等.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杜威. 杜威教育论著选. 赵祥麟, 王承绪编译. 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 1981

3冯胜利. 从人本到逻辑的学术转型——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现

代的抉择.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2001

(下转第217页)

“逻辑是推理的学问,是对思维的思维,与思维科

第3期

究, 2000, (7)

徐燕刚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差异的心理源分析与对策

(9)

217

2俞国良. 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行为的研究[J ].

心理学探新, 1999,19(2)

3衷克定, 申继亮, 辛涛. 小学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研究[J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2)4

夏雪梅. 教师情绪与课堂教学效果[J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 (3)

6许勇. 实施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素质[J ]. 教书育人, 2001, (11)7

周策, 吴玲, 程双远. 论教师的心理应激及其应对[J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30(2)

8杨启亮. 转变教学观念的问题与思考[J ]. 教育科学, 2000, (2)9

Corey Drake. Experience counts:Career stage and teachers' re-sponses to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form. Educational Policy, 2002, (16)

5何元林, 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阻力简析[J ]. 教学与管理, 2001,

Psychological Headspring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 ea-ching Conception and T eaching Behavior and Its Coping Strategies

Xu Y ang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Because of complexes of educational effects and teachers' individual psycholog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conception and their teaching behavior have existed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it represents in extremely and complexly way. The essa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psychological drive, psychological ope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or that can lead to differences, and advances four coping strategies:strengthen training to teachers; optimize en-vironment's effect; deepen self-examination to teaching; embody feedback to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conception, teaching behavior, difference, psychological stress, coping strategy.

(上接第209页)

4

莫绍揆. 数理逻辑初步.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5[美]约翰


相关内容

  •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学 号 1210110087 姓 名 项朝辉 院 系 术科系 专 业 表演 指导教师 侯骁 2015年8月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摘 要: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经过了漫长的演 ...

  • 电影[刮痧]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中西方文化在教育观念,家庭观念,婚姻观念,法律观念以及友情观念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中西方在行为处事上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不同会产生碰撞,甚至会产生冲突,只有融合,理解,包容才会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本文以电影<刮痧>为例,剖析了中西方文化在教 ...

  • 谁将希腊文明传播到中国_
  • 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9月/2日/第A01版 中国阅读周刊 谁将希腊文明传播到中国? 书评人 剑波 古希腊作为欧洲文化的根源,让欧洲人对希腊永远心怀文化的乡愁.而希腊也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瑰宝,从奥林匹克运动会到象征希腊女神翅膀线条的运动品牌NIKE ,从现代男子短发发型到"吃不到葡萄说葡 ...

  • 跨文化交流
  • <跨文化交流>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已经完成了整书的学习,在这短短的11周里,王培英老师带领我们在世界的文化中畅游,体会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对不同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体悟,那就是不管是哪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观念 ...

  •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鉴赏探讨
  • 摘 要:由于民族习俗.生存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国家都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形式,东西方文化之间因为背景的不同,形成了极大的文化差异.东方文化含蓄,西方文化现实,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在了解东西方国家历史发展的情况下,本文通过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来欣赏英美文学. 关键词: ...

  • 嘉宾观点|谢宇:中国研究不能过于强调特殊性,社科研究方法依然具有共性
  • 编saying: 中国社会有哪些问题值得探究?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如何影响世界?日前,<心理新青年>专访了社会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谢宇(文汇讲堂第97期嘉宾).他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相比自然科学的研究更加迫切.做中国研究一方面和西方社科研究有共性,一方面又有其特殊性,但 ...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3
  • 1. 试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2.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3. 为什么说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碰撞融合会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何启示 4. 如何正确评价儒教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5.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1.中国国传统 ...

  • 跨学科的范式
  • 作者:汪丁丁罗卫东叶航 社会科学战线 2005年01期 汪:我觉得,西方学术的范式,如华勒斯坦说的那样,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一直是分 科的,人文与科学两种叙事方式之间分野.当然,这也是20世纪以来人文学科诸领袖努 力捍卫自己领域的结果.20世纪末叶到现在,西方学术范式的这一危机,与以往不同, 人们把 ...

  • 试解"李约瑟之谜"
  • 试解"李约瑟之谜" 作者:逯妍 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6期 摘 要:李约瑟之谜的提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李约瑟之谜"的定义出发,从古代科学和近代科学产生的途径及研究人员入手,对李约瑟之谜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