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当一棵树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课文的美和大自然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课文的美和大自然的美。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这样我们才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奋斗。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样的梦想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及时评价并给予鼓励。

刚刚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可是新加坡有位女作家,她的梦想却是想当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想当一棵树。

二、新授

(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作者为什么想当一棵树呢?接下来请认真听老师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认真思考。

1.作者为什么想当一棵树呢?

2.学生齐声朗读整首诗歌, 同时思考作者让我们学习树的哪些品质呢?

3.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板书:沉默、姿态、雅量、幽默。

师:嗯,非常棒,读完这首诗,我们发现平时默默无闻的树竟然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认真体会吧

(二)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并回答:树的沉默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3.师:老师模拟两个生活场景,看大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1)卫生大扫除, 清洁任务艰巨,大家会说些什么。

(2)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你会向同学炫耀吗?

大家觉得这么说合适么?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像树一样,少说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空话,脚踏实地,不要多做点就哇哇叫,不要遇到困难就哇哇叫,要少说多做。

(三)学习第二小节。

1.师:作者说学习树,先要学会它的沉默、姿态,那树的姿态是什么样的呢?请女生朗读第二小节,男生认真思考问题。(指名回答,老师给予评价与鼓励。)

2.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棵树,大家说说它的姿态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形容一下呢?(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给予评价)

那么大家能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树直挺挺的姿态吗?(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树直挺挺的姿态,并和歪歪斜斜的树进行对比。)

3.师:大家对比一下,歪歪扭扭的树和直挺挺的树,大家更喜欢哪种树?这些歪歪扭扭的树可不利于健康成长了。通过直挺挺的树,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具有树的品质的哪一类人?

总结归纳树的姿态体现出树的意志坚定

(四)学习第三小节。

1.学习树的雅量

师:上一小节我们学习了树的姿态,体现出树的意志坚定,可是这时炙热的太阳出现了,树能够经受太阳的考验吗?指名朗读第三小节。其他人思考雅量是什么意思。

雅量指宽宏的度量。

2.找出树的雅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本文指的是树为了帮助他人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无私奉献)

3.你们在生活中是怎么像树一样帮助别人的呢?(学生讨论)

三、练习

1.把课文读熟,背给家长听。

2.抄写新词,一个写4遍,生字扩词,并听写。

四、总结

从今天起,我们要在心中种下一棵小树,并且用大树的品格来浇灌,这样我们就会拥有树的品质。遇到困难时,少说多做;遇到挑战时,意志坚定;别人需要帮助时,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遇到打击时,乐观风趣。

五、作业

在大自然中并不只有树才拥有这么高尚的品质,只是因为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写出了优美的诗歌来歌颂树,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眼睛来观察生活,写出其他植物的品质么?那么请以《想当……》为题,仿写诗歌。

六、板书

想当一棵树

沉默(脚踏实地)

姿态(意志坚强)

雅量(无私奉献)

幽默(乐观向上)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课文的美和大自然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课文的美和大自然的美。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这样我们才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奋斗。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样的梦想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及时评价并给予鼓励。

刚刚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可是新加坡有位女作家,她的梦想却是想当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想当一棵树。

二、新授

(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作者为什么想当一棵树呢?接下来请认真听老师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认真思考。

1.作者为什么想当一棵树呢?

2.学生齐声朗读整首诗歌, 同时思考作者让我们学习树的哪些品质呢?

3.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板书:沉默、姿态、雅量、幽默。

师:嗯,非常棒,读完这首诗,我们发现平时默默无闻的树竟然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认真体会吧

(二)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并回答:树的沉默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3.师:老师模拟两个生活场景,看大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1)卫生大扫除, 清洁任务艰巨,大家会说些什么。

(2)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你会向同学炫耀吗?

大家觉得这么说合适么?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像树一样,少说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空话,脚踏实地,不要多做点就哇哇叫,不要遇到困难就哇哇叫,要少说多做。

(三)学习第二小节。

1.师:作者说学习树,先要学会它的沉默、姿态,那树的姿态是什么样的呢?请女生朗读第二小节,男生认真思考问题。(指名回答,老师给予评价与鼓励。)

2.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棵树,大家说说它的姿态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形容一下呢?(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给予评价)

那么大家能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树直挺挺的姿态吗?(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树直挺挺的姿态,并和歪歪斜斜的树进行对比。)

3.师:大家对比一下,歪歪扭扭的树和直挺挺的树,大家更喜欢哪种树?这些歪歪扭扭的树可不利于健康成长了。通过直挺挺的树,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具有树的品质的哪一类人?

总结归纳树的姿态体现出树的意志坚定

(四)学习第三小节。

1.学习树的雅量

师:上一小节我们学习了树的姿态,体现出树的意志坚定,可是这时炙热的太阳出现了,树能够经受太阳的考验吗?指名朗读第三小节。其他人思考雅量是什么意思。

雅量指宽宏的度量。

2.找出树的雅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本文指的是树为了帮助他人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无私奉献)

3.你们在生活中是怎么像树一样帮助别人的呢?(学生讨论)

三、练习

1.把课文读熟,背给家长听。

2.抄写新词,一个写4遍,生字扩词,并听写。

四、总结

从今天起,我们要在心中种下一棵小树,并且用大树的品格来浇灌,这样我们就会拥有树的品质。遇到困难时,少说多做;遇到挑战时,意志坚定;别人需要帮助时,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遇到打击时,乐观风趣。

五、作业

在大自然中并不只有树才拥有这么高尚的品质,只是因为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写出了优美的诗歌来歌颂树,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眼睛来观察生活,写出其他植物的品质么?那么请以《想当……》为题,仿写诗歌。

六、板书

想当一棵树

沉默(脚踏实地)

姿态(意志坚强)

雅量(无私奉献)

幽默(乐观向上)


相关内容

  •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16 三棵树 教案
  • 16 三棵树 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情感: 2.概括三棵树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3.体悟三棵树的含义,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者对树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2.体会其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方法: 统的评点, 诵读结合网络交流, 合作探究. 课时 ...

  • 小学语文[桃花心木]教案
  •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桃花心木>教案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 ...

  •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棵大树]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 <一棵大树>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重点字词,品读对话,感悟树和男孩的形象,体会大树无私奉献. 3. 了解父母及亲人所给予无私的爱,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 感悟男孩和树的形象,体会大树的无私奉献. 教学难点 领会文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学会奉献 ...

  • 四年级美术上册 夏天的树和秋天的树教案 人美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夏天的树和秋天的树 教学重点: 对色彩的变化懂得观察.比较和分析,学习在复杂的色彩中,抓住主要的代表整体大感觉的主体颜色. 教学难点: 将观察感受的主体颜色找准,画出夏天的树和秋天的树本质不同的色彩. 教学目标: 1. 通过夏天树和秋天树的观察回忆与描绘过程,使学生了解到 ...

  •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 福建省石狮蚶江中学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这棵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 二.重.难点: 1.重点: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难点:品味诗句. 三.课时划分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遮蔽(zhēbì)参天(cān)心弦(xián ...

  • [上天的蚂蚁]教案
  •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邓晓燕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还认识了生字,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卡片出示词语) 蚂蚁 插入云霄 身材魁伟 仰望 仰酸了 鼓励 连连告退 终于 俯下身子 常常 抬头 试一试 充满自信 大树 很高很高 巨人 很小很小 2 ...

  • 教师集体听课教案植树问题
  • 百汇学校小学部教师集体备课稿 C.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d.你发现什么规律? 三.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 (1) 直接数 (2)最外层总数=(每边的颗数- 1)×4 撰写人: 方育华 (第 16 周 5 月 28 日) (3)最外层总数=每边的颗数×4- ...

  • 教案设计:高朋友和矮朋友
  •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懂得"高与矮"是的比较是相对的. 2.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材料准备: 图片两幅,蜡笔.纸 活动流程: 一.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请长得高矮不同的孪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

  • 8和9的加减法教案
  • 第7课时 课 题: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P56 P57页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准备: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