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认识

20kW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一 利用新型能源(太阳能)作为供电电源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消费量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的一半,而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主要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0%,70%靠火力发电。矿产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即不可再生),据统计按照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从2000年开始我国能源的使用年限分别为:石油15年、天然气30年、煤81年、铀50年。

由于能源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件大事,因此需要迫切寻找新类型的可再生能源,以补充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的局限性。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由此成为许多世界发达国家首选并大力发展的能源,例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德国的“百万屋顶计划”、美国的“百万屋顶计划”等等都是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所实施的。

二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最初的主要应用领域为:航空航天、通信、电力、交通、医疗、能源等,在这些领域中主要应用的设备为:航空设备、宇宙航天器、通信主干线、发电厂通信控制设备、道路交通管理设备、医疗设备、核能控制设备、信号台或站设备等。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在世界乃至我国的一些公共设施及偏远地区乡镇也都迅速的开始采用可再生的、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其用电负荷提供工作电源。也就是说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正以非常快速的脚步进行着。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点就在于,只要将采光用的太阳电池放置在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的地方,就能够将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输出给用电设备或者储存在储能蓄电池中作为备用,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地区也同样是非常广泛的。

三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介绍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在有市电电网的地区,由太阳电池方阵所产生的电能送入到市电电网,且就近给工作负载提供供电电源,满足白天日常负载的正常使用。此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方阵、并网发电用功率调节器、市电电网、用电负荷设备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电缆等组成。

有市电的正常情况下,在晴朗白天由太阳电池方阵产生电能,然后经过并

网发电用功率调节器控制,首先输出给太阳能系统与市电电网并网点附近的用

电负荷设备,如果当时太阳电池方阵的最大发电功率大于用电负荷设备消耗功率,则将剩余电量上送到市电电网,然后通过电网给市电电网上的其它用电负荷设备供电。当并网点附近的用电负荷设备消耗的功率大于当时的太阳电池方阵最大发电功率,则用电负荷设备所消耗的功率由太阳电池方阵和市电同时提供,但是优先使用太阳电池方阵所产生的电能。

在无市电时,晴朗的白天太阳电池方阵产生的电能不能通过功率调节器提供给用电负荷设备。因为此时用电负荷设备和无电的市电电网是连接在一起的,此时电网上的负荷功率将是一个无限大的用电负荷设备,而太阳电池方阵的发电量是有限的,因此,并网用功率调节器由于无法提供无限大的能量,而将关闭与市电电网连接的通道,并停止发电(即专业术语为:孤岛效应)。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示意图

四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节能、环保、减排效应

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环保能源,可以对社会做出很大的节能、环保、减排的贡献 。

根据一个20kW 的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如果这些电是用火力发电产生的,则相应地由太阳能发电后,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3.5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约为0.18吨、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约为0.042吨。所排放的这些气体如果用森林在一年内来吸收,则需要35.5公顷(1公顷≈100.5m ×100.5m )面积的森林,即相当于我们一年种植了这么大面积的森林。

一个20kW 的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如果改用燃油来获得,则相当于得消耗5070升的燃油。

由此看来,一个20kW 的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五 设计计算依据

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计算主要依据是设备的招标文件和相关国际、国家标准和气象地地理等数据,主要有:

IEC 60891 对晶体硅光电器件测量特性I-V 的温度修正和辐照度修正的方法; IEC 60904 光电器件;

IEC 61173 光电功率发生系统过压保护导则;

IEC 61215-1993 晶体硅地表光伏电池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1ECll94 建筑物的电气安装;

GB/T 6495.2-1996 光伏器件 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GB/T 12632-199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 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IEC 60896-2 固定式铅酸蓄电池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第2部分:阀调节型 IEC 60068-2 基本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

IEC 61721-1995 光电模块对意外碰撞的承受能力(抗撞击试验); IEC 61427-1999 太阳光电能系统用蓄电池和电池组; IEC 60364 建筑物的电气设施; IEC 60269-1 低压熔断器;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GB/T2297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GB/T11012 《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设备检验方法》

GB/T18210(IEC61829) 《晶体硅光伏 (PV) 方阵I-V 特性的现场测量》 GB/T18479(IEC61277)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 IEC61724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以及分析导则》 IEEE928 《地面光伏系统标准》

IEEE937 《光伏系统铅酸蓄电池的安装与维护》 IEEE1013 《光伏系统铅酸蓄电池的设计》 IEEE1374 《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安全导则》 中国国家气象局提供的河南地区的气象数据表

六 河南地理位置及日照、气温等气象数据分析

沁阳市经纬度:北纬35°10′,东经114°36′根据所在地区日照时间的长短,可将我国划分为五类地区,河南被划归为三类地区。

三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x104kJ /cm2·a ,相当于170~200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北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如下所示:

项目系统设计

1 项目建设条件

本项目的实施地在沁阳市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计划安装

2。在该厂区屋顶上。需要有效利用面积为150M ,没有任何障碍物 。

2 系统构成

光伏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方阵、、接线盒、逆变器、控制器、以及与其它装置等部分构成。光伏阵列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伏阵列安装在屋顶上。同时光伏阵列按照合理的组串方式接入接线盒然后接入逆变器,接线盒和逆变器中均含有防雷保护装置以及短路保护装置。图 3.1 是该系统光伏组件与逆变器间的连接图。

图 3.1 光伏系统原理结构图

3 光伏组件选型

光伏发电系统共使用80件,系统安装总功率为2kWp ,安装光伏组件面积约为150m 2。选用250W 多晶硅光伏组件,该组件基本性能参数如表3.1及外观尺寸和IV 曲线如图3.2。

图3.2 组件的外观尺寸及IV 曲线图

4 光伏组件布置方案

本项目综合考虑系统的发电性能,计划光伏组件朝正南方向排布,其目的是让光伏电池吸收最多的太阳能。太阳能电池组件排布为两排,倾角约为36度。光伏组件与支架采用角钢固定。

图3.3 太阳能光伏系统方阵排布

5 逆变器选型

该项目对用电的安全,质量、可靠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逆变器作为其中重要的电气设备,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质量和系统稳定性,所以,建议采用质量较好的专用光伏逆变器。如图3.6所示:

图 3.6 光伏逆变器

逆变器参数

表3.3 逆变器参数

6 风压荷重

风压荷重是假想荷重中最大的荷重,太阳能电池方阵因风引起

的损坏多数在强风时发生,因此本设计中的风压荷重只适用于防止

因强风导致的破坏为目的。

风压荷重W=Cw·q ·Aw

式中Cw —风力系数 方阵逆风时系数取1.43,支架采用槽钢时系数取2.1

q—速度压(N/m2) Aw—受风面积(m 2) 速度压q=q0·a ·I ·J q0—基准速度压

高度补偿系数a=(h/h0)1/n[10]方阵的地面以上高度,

h 0=10,n=5用途系数,普通太阳能发电系统取1,J —环境系数 中层建筑物分布区域取0.7对于设计速度压,在我国《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中相关规定,建筑物高度16m 以下的部分用q=60·√h 计算,超过16m 的部分用q=120·4√h 计算,充分考虑太阳能电池方阵的结构更近于钢结构,因此基准速度压由下式算出:

q 0=1/2·ρ·V 02

ρ—空气密度风速(NS 2/M4)从安全角度考虑,取冬天较大的值:1.274 。V 0—设计用基准(m/s)取当地近50年内出现的最大实时风速。

7 积雪荷重

积雪荷重是考虑冬季较大降雪时,积雪不能及时滑落对支架受力负荷,

S=Cs·P ·Zs ·As

Cs —坡度系数,45º面上坡度系数取0.5。

P —雪的平均单位质量(相当于积雪厚度1cm 面积为1m 2的质量,N/m2)一般为19.6。

Zs —地上垂直最深积雪量(cm )。 As —积雪面积方阵面积m 2 。 8 地震荷重

地震荷重主要与系统固定荷重有关,计算式如下:

K=C1·G C 1—地震层抗剪系数 C1=Z·Rt ·Ai ·C 0 Z —地震地域系数。 Rt —震动特性系数。 Ai —层抗剪分布系数。 C 0—标准抗剪系数

施工组织设计

1 施工条件

本项目在沁阳市北纬35°05′,东经114°57′,年平均日照2308.6小时,日照资源丰富。

2 施工交通运输

沁阳市周围基础建设齐全,道路通畅,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完善,陆路交通便利,满足太阳能光伏发电场的对外交通运输要求。 3 太阳能光伏阵列安装

一 太阳能光伏阵列安装时需注意的问题

(1)电池板排列应主要考虑串联数和并联数,不能造成电池板闲置浪费等问题。阵列数应和串并联数合理配合,方便分组连线。 (2)光伏阵列电池板之间应该留有专门的维修通道。 (3)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阵列应充分考虑排水问题。 (4)光伏建筑一体化还要考虑安装形式适不适宜接线问题。 (5)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安装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建筑本身结构的承重能力,支架的承重点要绝对保证座落在建筑主体大梁上,以免留下安全隐患或是造成施工事故。

(6)在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安装需要破坏楼顶部分结构时,应充分论证,征求业主的同意,在不影响楼体安全与防水条件的情况下进行。

(7)如果整个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安装应注意考虑各个子系统的均衡,与配电房间的距离等。

(8)在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时,应尽量避免在风大天气,以防安装组件时因风大而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或是组件本身的结构造成非预期的危害或是损害。

二 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1)应遵循用料省、造价低、坚固耐用、安装方便的原理进行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的设计生产和制造。

(2)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应选用钢材或铝台金材料制造,其强度应可承受7级大风的破坏。

(3)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的金属表面,应镀锌、镀铝或涂防锈漆,防止生锈腐蚀。

(4)在设计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时,应考虑当地纬度和日照资源等因素。既要考虑与建筑本身的结合度,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充分优化调整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向日倾角和方位角的结构,以便充分地接受太阳辐射能,增加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发电量。

(5)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的连接件,包括组件和支架的连接件、支架与螺栓的连接件以及螺栓与方阵场的连接件,均应用不锈钢钢材制造。

20KW 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一 光伏项目投资估算 1 投资估算内容

本项目位于沁阳市污水处理厂内,系统安装在厂区屋顶上,安装面积约150m 2 组件数量80块,系统计划装机容量为20KW ,该系统为自发并网型,首年发电量预计为29937度。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9.5万元。投资项目包括购买太阳电池组件、直流防雷汇流箱、直流配

电柜、逆变器、配电系统、电缆、电池组件安装架、配电房及人工成本。

2 系统设备清单

参照科研计划类似工程项目的费用、设计要求及相关系统功能要求,系统设备清单如下表所示。

二 前期投资

(1)本项目新建建筑和构筑物,根据其建设面积、结构特点、参照同类建筑、构筑物造价及当时当地造价水平,套用概算指标计算。 (2)设备基础费,根据设备基础的大小和深浅,参照国家机械局颁发的设计概算指标,按设备原价的百分比率来确定。

(3)设备购置费包括设备原价和运杂费,设备原价按现格价计算,运杂费参照国家机械局颁发的设计概算指标规定的计算办法和费率计算。

(4)设备安装工程费等于设备原价乘以设备安装费率。设备费率按国家机械局颁发的规定的计算办法和费率计算。

(5)其他费用包括土地征购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工程监理费、勘察设计费、报建费等费用构成。

(6)勘察设计费按国家物价局、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规定的计算办法和费率计算。

(7)预备费用由基本预备费用和涨价预备金组成,参照国家计委计算[1985]352号文的有关规定,按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之和的百分比率计算。

三 投资资金估算表

四 项目财务分析

本系统完成后,在理论状态下,年均节省电费支付35055元,

本项目总投资195000元,生命周期内发电为 684017.9度,按照企业用电标准0.75元/kwh,整个系统可以为企业节约电费516013.45元,加上中央关于光伏并网系统的补贴0.42元/kwh,为287287加

上516013.45一共是800330.45元。

按照每年节省电费3.5万元计算,本项目回收期为5.5年。因此,从经济评价的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20kW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一 利用新型能源(太阳能)作为供电电源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消费量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的一半,而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主要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0%,70%靠火力发电。矿产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即不可再生),据统计按照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从2000年开始我国能源的使用年限分别为:石油15年、天然气30年、煤81年、铀50年。

由于能源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件大事,因此需要迫切寻找新类型的可再生能源,以补充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的局限性。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由此成为许多世界发达国家首选并大力发展的能源,例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德国的“百万屋顶计划”、美国的“百万屋顶计划”等等都是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所实施的。

二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最初的主要应用领域为:航空航天、通信、电力、交通、医疗、能源等,在这些领域中主要应用的设备为:航空设备、宇宙航天器、通信主干线、发电厂通信控制设备、道路交通管理设备、医疗设备、核能控制设备、信号台或站设备等。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在世界乃至我国的一些公共设施及偏远地区乡镇也都迅速的开始采用可再生的、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其用电负荷提供工作电源。也就是说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正以非常快速的脚步进行着。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点就在于,只要将采光用的太阳电池放置在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的地方,就能够将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输出给用电设备或者储存在储能蓄电池中作为备用,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地区也同样是非常广泛的。

三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介绍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在有市电电网的地区,由太阳电池方阵所产生的电能送入到市电电网,且就近给工作负载提供供电电源,满足白天日常负载的正常使用。此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方阵、并网发电用功率调节器、市电电网、用电负荷设备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电缆等组成。

有市电的正常情况下,在晴朗白天由太阳电池方阵产生电能,然后经过并

网发电用功率调节器控制,首先输出给太阳能系统与市电电网并网点附近的用

电负荷设备,如果当时太阳电池方阵的最大发电功率大于用电负荷设备消耗功率,则将剩余电量上送到市电电网,然后通过电网给市电电网上的其它用电负荷设备供电。当并网点附近的用电负荷设备消耗的功率大于当时的太阳电池方阵最大发电功率,则用电负荷设备所消耗的功率由太阳电池方阵和市电同时提供,但是优先使用太阳电池方阵所产生的电能。

在无市电时,晴朗的白天太阳电池方阵产生的电能不能通过功率调节器提供给用电负荷设备。因为此时用电负荷设备和无电的市电电网是连接在一起的,此时电网上的负荷功率将是一个无限大的用电负荷设备,而太阳电池方阵的发电量是有限的,因此,并网用功率调节器由于无法提供无限大的能量,而将关闭与市电电网连接的通道,并停止发电(即专业术语为:孤岛效应)。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示意图

四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节能、环保、减排效应

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环保能源,可以对社会做出很大的节能、环保、减排的贡献 。

根据一个20kW 的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如果这些电是用火力发电产生的,则相应地由太阳能发电后,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3.5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约为0.18吨、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约为0.042吨。所排放的这些气体如果用森林在一年内来吸收,则需要35.5公顷(1公顷≈100.5m ×100.5m )面积的森林,即相当于我们一年种植了这么大面积的森林。

一个20kW 的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如果改用燃油来获得,则相当于得消耗5070升的燃油。

由此看来,一个20kW 的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五 设计计算依据

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计算主要依据是设备的招标文件和相关国际、国家标准和气象地地理等数据,主要有:

IEC 60891 对晶体硅光电器件测量特性I-V 的温度修正和辐照度修正的方法; IEC 60904 光电器件;

IEC 61173 光电功率发生系统过压保护导则;

IEC 61215-1993 晶体硅地表光伏电池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1ECll94 建筑物的电气安装;

GB/T 6495.2-1996 光伏器件 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GB/T 12632-199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 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IEC 60896-2 固定式铅酸蓄电池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第2部分:阀调节型 IEC 60068-2 基本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

IEC 61721-1995 光电模块对意外碰撞的承受能力(抗撞击试验); IEC 61427-1999 太阳光电能系统用蓄电池和电池组; IEC 60364 建筑物的电气设施; IEC 60269-1 低压熔断器;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GB/T2297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GB/T11012 《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设备检验方法》

GB/T18210(IEC61829) 《晶体硅光伏 (PV) 方阵I-V 特性的现场测量》 GB/T18479(IEC61277)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 IEC61724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以及分析导则》 IEEE928 《地面光伏系统标准》

IEEE937 《光伏系统铅酸蓄电池的安装与维护》 IEEE1013 《光伏系统铅酸蓄电池的设计》 IEEE1374 《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安全导则》 中国国家气象局提供的河南地区的气象数据表

六 河南地理位置及日照、气温等气象数据分析

沁阳市经纬度:北纬35°10′,东经114°36′根据所在地区日照时间的长短,可将我国划分为五类地区,河南被划归为三类地区。

三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x104kJ /cm2·a ,相当于170~200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北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如下所示:

项目系统设计

1 项目建设条件

本项目的实施地在沁阳市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系统计划安装

2。在该厂区屋顶上。需要有效利用面积为150M ,没有任何障碍物 。

2 系统构成

光伏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方阵、、接线盒、逆变器、控制器、以及与其它装置等部分构成。光伏阵列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伏阵列安装在屋顶上。同时光伏阵列按照合理的组串方式接入接线盒然后接入逆变器,接线盒和逆变器中均含有防雷保护装置以及短路保护装置。图 3.1 是该系统光伏组件与逆变器间的连接图。

图 3.1 光伏系统原理结构图

3 光伏组件选型

光伏发电系统共使用80件,系统安装总功率为2kWp ,安装光伏组件面积约为150m 2。选用250W 多晶硅光伏组件,该组件基本性能参数如表3.1及外观尺寸和IV 曲线如图3.2。

图3.2 组件的外观尺寸及IV 曲线图

4 光伏组件布置方案

本项目综合考虑系统的发电性能,计划光伏组件朝正南方向排布,其目的是让光伏电池吸收最多的太阳能。太阳能电池组件排布为两排,倾角约为36度。光伏组件与支架采用角钢固定。

图3.3 太阳能光伏系统方阵排布

5 逆变器选型

该项目对用电的安全,质量、可靠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逆变器作为其中重要的电气设备,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质量和系统稳定性,所以,建议采用质量较好的专用光伏逆变器。如图3.6所示:

图 3.6 光伏逆变器

逆变器参数

表3.3 逆变器参数

6 风压荷重

风压荷重是假想荷重中最大的荷重,太阳能电池方阵因风引起

的损坏多数在强风时发生,因此本设计中的风压荷重只适用于防止

因强风导致的破坏为目的。

风压荷重W=Cw·q ·Aw

式中Cw —风力系数 方阵逆风时系数取1.43,支架采用槽钢时系数取2.1

q—速度压(N/m2) Aw—受风面积(m 2) 速度压q=q0·a ·I ·J q0—基准速度压

高度补偿系数a=(h/h0)1/n[10]方阵的地面以上高度,

h 0=10,n=5用途系数,普通太阳能发电系统取1,J —环境系数 中层建筑物分布区域取0.7对于设计速度压,在我国《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中相关规定,建筑物高度16m 以下的部分用q=60·√h 计算,超过16m 的部分用q=120·4√h 计算,充分考虑太阳能电池方阵的结构更近于钢结构,因此基准速度压由下式算出:

q 0=1/2·ρ·V 02

ρ—空气密度风速(NS 2/M4)从安全角度考虑,取冬天较大的值:1.274 。V 0—设计用基准(m/s)取当地近50年内出现的最大实时风速。

7 积雪荷重

积雪荷重是考虑冬季较大降雪时,积雪不能及时滑落对支架受力负荷,

S=Cs·P ·Zs ·As

Cs —坡度系数,45º面上坡度系数取0.5。

P —雪的平均单位质量(相当于积雪厚度1cm 面积为1m 2的质量,N/m2)一般为19.6。

Zs —地上垂直最深积雪量(cm )。 As —积雪面积方阵面积m 2 。 8 地震荷重

地震荷重主要与系统固定荷重有关,计算式如下:

K=C1·G C 1—地震层抗剪系数 C1=Z·Rt ·Ai ·C 0 Z —地震地域系数。 Rt —震动特性系数。 Ai —层抗剪分布系数。 C 0—标准抗剪系数

施工组织设计

1 施工条件

本项目在沁阳市北纬35°05′,东经114°57′,年平均日照2308.6小时,日照资源丰富。

2 施工交通运输

沁阳市周围基础建设齐全,道路通畅,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完善,陆路交通便利,满足太阳能光伏发电场的对外交通运输要求。 3 太阳能光伏阵列安装

一 太阳能光伏阵列安装时需注意的问题

(1)电池板排列应主要考虑串联数和并联数,不能造成电池板闲置浪费等问题。阵列数应和串并联数合理配合,方便分组连线。 (2)光伏阵列电池板之间应该留有专门的维修通道。 (3)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阵列应充分考虑排水问题。 (4)光伏建筑一体化还要考虑安装形式适不适宜接线问题。 (5)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安装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建筑本身结构的承重能力,支架的承重点要绝对保证座落在建筑主体大梁上,以免留下安全隐患或是造成施工事故。

(6)在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安装需要破坏楼顶部分结构时,应充分论证,征求业主的同意,在不影响楼体安全与防水条件的情况下进行。

(7)如果整个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安装应注意考虑各个子系统的均衡,与配电房间的距离等。

(8)在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时,应尽量避免在风大天气,以防安装组件时因风大而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或是组件本身的结构造成非预期的危害或是损害。

二 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1)应遵循用料省、造价低、坚固耐用、安装方便的原理进行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的设计生产和制造。

(2)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应选用钢材或铝台金材料制造,其强度应可承受7级大风的破坏。

(3)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的金属表面,应镀锌、镀铝或涂防锈漆,防止生锈腐蚀。

(4)在设计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时,应考虑当地纬度和日照资源等因素。既要考虑与建筑本身的结合度,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充分优化调整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向日倾角和方位角的结构,以便充分地接受太阳辐射能,增加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发电量。

(5)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架的连接件,包括组件和支架的连接件、支架与螺栓的连接件以及螺栓与方阵场的连接件,均应用不锈钢钢材制造。

20KW 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一 光伏项目投资估算 1 投资估算内容

本项目位于沁阳市污水处理厂内,系统安装在厂区屋顶上,安装面积约150m 2 组件数量80块,系统计划装机容量为20KW ,该系统为自发并网型,首年发电量预计为29937度。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9.5万元。投资项目包括购买太阳电池组件、直流防雷汇流箱、直流配

电柜、逆变器、配电系统、电缆、电池组件安装架、配电房及人工成本。

2 系统设备清单

参照科研计划类似工程项目的费用、设计要求及相关系统功能要求,系统设备清单如下表所示。

二 前期投资

(1)本项目新建建筑和构筑物,根据其建设面积、结构特点、参照同类建筑、构筑物造价及当时当地造价水平,套用概算指标计算。 (2)设备基础费,根据设备基础的大小和深浅,参照国家机械局颁发的设计概算指标,按设备原价的百分比率来确定。

(3)设备购置费包括设备原价和运杂费,设备原价按现格价计算,运杂费参照国家机械局颁发的设计概算指标规定的计算办法和费率计算。

(4)设备安装工程费等于设备原价乘以设备安装费率。设备费率按国家机械局颁发的规定的计算办法和费率计算。

(5)其他费用包括土地征购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工程监理费、勘察设计费、报建费等费用构成。

(6)勘察设计费按国家物价局、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规定的计算办法和费率计算。

(7)预备费用由基本预备费用和涨价预备金组成,参照国家计委计算[1985]352号文的有关规定,按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之和的百分比率计算。

三 投资资金估算表

四 项目财务分析

本系统完成后,在理论状态下,年均节省电费支付35055元,

本项目总投资195000元,生命周期内发电为 684017.9度,按照企业用电标准0.75元/kwh,整个系统可以为企业节约电费516013.45元,加上中央关于光伏并网系统的补贴0.42元/kwh,为287287加

上516013.45一共是800330.45元。

按照每年节省电费3.5万元计算,本项目回收期为5.5年。因此,从经济评价的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相关内容

  • 10认识太阳
  • 10认识太阳 一.教材分析 <认识太阳>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汇报来认识太阳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能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典型知识,意识到查阅资料也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能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都在感受太阳的变化,对太阳比较熟悉 ...

  • 六年级[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 教学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探索宇宙,教材从孩子们熟悉的月球入手,学习中逐步提升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解开宇宙神秘面纱.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也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一颗行星, 了解太阳系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 本课从引导学生将视角指向茫茫宇 ...

  • 1625.太阳系教案(3)
  • 4.6太阳系 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2. 能说出几个典型行星及其卫星的特点: 3. 了解小行星和彗星的一些基本情况. 4. 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5. 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 ...

  • 人类认识的宇宙
  • 人类认识的宇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天体系统的结构,以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 ...

  • 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
  •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天体系统的结构,以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 ...

  •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 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方法:指导学 ...

  • 光伏材料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 实 习 报 告 实习内容:□ 认识实习(社会调查) □ 教学实习(□生产□临床□劳动) □ 毕业实习 实习形式:□ 集中 □ 分散 学生姓名: 王 仕 亮 学 号: 7301011052 专业班级: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111班 实习单位: 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 赛维LDK (南昌)高科技有限公司 ...

  •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探索宇宙>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的内容,它是以我们生存的地球为基点,逐步向着太阳系.银河系直至宇宙的深处呈示.主要目的是通过看电视.上网查阅等获得信息,使学生明白,科学无处不在,引领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有利于学生树 ...

  • 六年级上下册教材培训
  • 六年级上科学实验通研 编写思路 在内容选择上,注意用联系的观点整合不同的内容,努力体现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和事物周期性的变化,使学生学会在整体上领悟科学本质. 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更加显性探究方法的培养.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要求学生走向成熟,正确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 ...

  • 隐喻为什么可能
  • 2008年5月第29卷第3期 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 May.2008Vol.29No.3 ! ! ! ! " 专栏:修辞研究的新进路 !!!!!!!!!!!!!!!!!" !!!! " 栏目主持人:徐盛桓(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