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1

高一生物必修一1--4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  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7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8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9、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所以遗传物质DNA或RNA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衣壳)所构成。

⑤、根据寄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根据遗传物质不同分为DNA和RNA病毒。(最常说的RNA病毒有烟草花叶病毒,非典病毒SARS,HIV,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H7N9病毒。)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 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范围越大 视野越亮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7、注意事项 1) 2) 3) 4)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

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注意: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五、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要点: 1) 2) 3)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六、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

从元素的角度:组成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从分子水平:DNA的空间结构和基本单位相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从结构角度:都以ATP为直接能源

从结构水平:出病毒外,生物体都是幼细胞组成 (2)差异性

从元素的角度看,组成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2、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3、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口诀:(新木桶碰铁门)等 4、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 从元素的角度:组成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② 从分子水平:DNA的空间结构和基本单位相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③ 从结构角度:都以ATP为直接能源

5、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差异性:从元素的角度看,组成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6、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

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性糖: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注:蔗糖和所有的多糖都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一、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该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基团(R基)的不同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如右图

3、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分为必需氨基酸(8)

和非必需氨基

酸(12)两种.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不能直接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4、八种必须氨基酸记忆口诀:一(异亮氨酸)家(甲硫氨酸)来(赖氨酸) 写(缬氨酸)两(亮氨酸)三(色氨酸)本(苯丙氨酸)书(苏氨酸) 5、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有P、S

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

1、基本单位:氨基酸 2、构成方式: 脱水缩合

3、脱水缩合的过程: 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4、由2个氨基酸形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二肽. 由多个氨基酸形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形分子的化学健叫肽键(—NH—CO—)

5、相关计算:

1)、假设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

① 若蛋白质只有1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n-1.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游离的氨基数=游离的羧基数=肽链的条数)(说至少是因为侧链基团可能也含有氨基或羧基)

② 若蛋白质含m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n-m.至少含有m个游离的氨基和m个游离的羧基

③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则,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a×n-18(n-m) 即: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去脱去的水分子总量

2)、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 3)、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6、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原因: a. b. c. d.

氨基酸的种类多种多样 氨基酸数量成百上千 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7、蛋白质的功能

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酶) 3).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 免疫功能( 抗体)

第三节 核酸

一、DNA与RNA的比较(表)

二、核酸的种类及功能

核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 )和核糖核酸(简称RNA)

核酸的功能: 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

三、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根据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液对细胞

进行染色。

(2)水解时使用的是8%的盐酸,它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四、核酸的组成

(1)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组成成分中的五碳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

(2)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基团、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结构简式如图:

(3)DNA 和RNA各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 (4) 核酸中含有的碱基总数为:5 核苷酸数为 8 (5)化学元素组成:C、H、O、N、P

五、核酸的相关计算:

(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若是在只含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4种;核苷酸种类为4种。 (3)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4)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六.实验:甲基绿+DNA=绿色 吡罗红+RNA=红色

8%盐酸的作用: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0.9%的NaCl的作用:保持动物细胞的细胞形态 实验步骤:①制片 ②水解 ③冲洗 ④染色 ⑤观察

结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少量DNA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七、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分子中,组成DNA分子的核苷酸虽然只有4种,但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只要有DNA存在,那遗传物质就一定是DNA,只要RNA单独存在时,RNA才可能作为遗传物质。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他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的化学元素组成及特点:元素组成( C,H.O),特点: 大多数糖H:O=2:1

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3、单糖、二糖、多糖是怎么区分的 ?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如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 蔗糖可 以水解为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 乳糖可以水解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 展示

课本 P31 2-11 〉 多糖: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糖原,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P31) 4、脂质的比较: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2.部分无机盐的作用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缺铁: 缺铁性贫血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3种方式)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特性:全透性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精卵细胞融合等)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体内寄生虫不含线粒体。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上。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绿色植物不见光部位及非绿色植物不含叶绿体。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叫做附着核糖体),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叫做游离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未成熟植物细胞无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

病毒或病菌。

细胞器的分类归纳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比较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比较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常考的分泌蛋白有消化酶、抗体、胰岛素、血浆蛋白。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和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起作用)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图解细胞核的功能分析图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五、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拓展应用于:

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

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 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

二、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比较 三、胞吐和胞吞的比较

四、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

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1--4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  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7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8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9、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所以遗传物质DNA或RNA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衣壳)所构成。

⑤、根据寄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根据遗传物质不同分为DNA和RNA病毒。(最常说的RNA病毒有烟草花叶病毒,非典病毒SARS,HIV,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H7N9病毒。)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 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范围越大 视野越亮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7、注意事项 1) 2) 3) 4)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

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注意: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五、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要点: 1) 2) 3)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六、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

从元素的角度:组成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从分子水平:DNA的空间结构和基本单位相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从结构角度:都以ATP为直接能源

从结构水平:出病毒外,生物体都是幼细胞组成 (2)差异性

从元素的角度看,组成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2、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3、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口诀:(新木桶碰铁门)等 4、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 从元素的角度:组成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② 从分子水平:DNA的空间结构和基本单位相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③ 从结构角度:都以ATP为直接能源

5、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差异性:从元素的角度看,组成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6、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

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性糖: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注:蔗糖和所有的多糖都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一、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该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基团(R基)的不同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如右图

3、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分为必需氨基酸(8)

和非必需氨基

酸(12)两种.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不能直接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4、八种必须氨基酸记忆口诀:一(异亮氨酸)家(甲硫氨酸)来(赖氨酸) 写(缬氨酸)两(亮氨酸)三(色氨酸)本(苯丙氨酸)书(苏氨酸) 5、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有P、S

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

1、基本单位:氨基酸 2、构成方式: 脱水缩合

3、脱水缩合的过程: 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4、由2个氨基酸形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二肽. 由多个氨基酸形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形分子的化学健叫肽键(—NH—CO—)

5、相关计算:

1)、假设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

① 若蛋白质只有1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n-1.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游离的氨基数=游离的羧基数=肽链的条数)(说至少是因为侧链基团可能也含有氨基或羧基)

② 若蛋白质含m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n-m.至少含有m个游离的氨基和m个游离的羧基

③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则,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a×n-18(n-m) 即: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去脱去的水分子总量

2)、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 3)、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6、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原因: a. b. c. d.

氨基酸的种类多种多样 氨基酸数量成百上千 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7、蛋白质的功能

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酶) 3).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 免疫功能( 抗体)

第三节 核酸

一、DNA与RNA的比较(表)

二、核酸的种类及功能

核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 )和核糖核酸(简称RNA)

核酸的功能: 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

三、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根据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液对细胞

进行染色。

(2)水解时使用的是8%的盐酸,它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四、核酸的组成

(1)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组成成分中的五碳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

(2)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基团、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结构简式如图:

(3)DNA 和RNA各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 (4) 核酸中含有的碱基总数为:5 核苷酸数为 8 (5)化学元素组成:C、H、O、N、P

五、核酸的相关计算:

(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若是在只含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4种;核苷酸种类为4种。 (3)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4)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六.实验:甲基绿+DNA=绿色 吡罗红+RNA=红色

8%盐酸的作用: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0.9%的NaCl的作用:保持动物细胞的细胞形态 实验步骤:①制片 ②水解 ③冲洗 ④染色 ⑤观察

结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少量DNA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七、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分子中,组成DNA分子的核苷酸虽然只有4种,但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只要有DNA存在,那遗传物质就一定是DNA,只要RNA单独存在时,RNA才可能作为遗传物质。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他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的化学元素组成及特点:元素组成( C,H.O),特点: 大多数糖H:O=2:1

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3、单糖、二糖、多糖是怎么区分的 ?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如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 蔗糖可 以水解为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 乳糖可以水解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 展示

课本 P31 2-11 〉 多糖: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糖原,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P31) 4、脂质的比较: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2.部分无机盐的作用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缺铁: 缺铁性贫血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3种方式)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特性:全透性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精卵细胞融合等)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体内寄生虫不含线粒体。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上。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绿色植物不见光部位及非绿色植物不含叶绿体。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叫做附着核糖体),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叫做游离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未成熟植物细胞无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

病毒或病菌。

细胞器的分类归纳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比较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比较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常考的分泌蛋白有消化酶、抗体、胰岛素、血浆蛋白。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和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起作用)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图解细胞核的功能分析图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五、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拓展应用于:

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

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 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

二、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比较 三、胞吐和胞吞的比较

四、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

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相关内容

  • 高一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
  •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 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 ...

  •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 高一地理 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

  • 2014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优)
  • 人教版地理必修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总星系 1.天体:卫星.行星.恒星,流星.星云.彗星 2.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银河系其它行星系 太阳系其他 地月系月球 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 ·类地行星:水. ...

  •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1.5
  • 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其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 壳(衣壳)所构成. 2. ...

  •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 返回 导航 首页 分类 专题 客户端 充值 建筑 考研 小说 微案例 日报 分享 收藏 下载 1/31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上传人:lflvpeipei 2012-03-31 举报 相关文档 doc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提纲及要点)(人教版) 热度: doc高一地理 ...

  •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习题答案]
  •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第一.二节 1. 信息的基本概念p3: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 ...

  • 高三生物复习计划[1]6
  • 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通过高三生物总复习,处理好教材,揭示单点知识.知识结构.知识网络三个层次的内涵及逻辑联系.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 ...

  •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复习提纲
  • 第五章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重点:1. 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应用(诱变育种) 2. 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应用(杂交育种) 一.复习提纲 生物的变异 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 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根本原因:控制合成血红蛋白分子基因 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 ...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2007年6月30日 第一个问题:学制和教学时间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1周. 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一般情况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一)周教学时间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