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初步研究

主堡旦膣垂堕堂苤查垫!!生i旦箜垫鲞筮;塑曼b垫』Q!!垒!皇!』!旦!;!!i!y!!:;!!盥!:;

・61・

・论著・

牙周组织再生术一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初步研究

曹甜徐莉周彦恒施捷。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牙周组织健康指数的变化,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为成人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成人患者11例,包含17颗具有角形牙槽骨吸收的患牙,患牙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咬合创伤。对其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

合正畸治疗,分别记录再生性手术前后以及联合治疗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与临床附着丧失,应用

SPSS

13.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数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牙完成再生性手术后,垂直骨

缺损侧探诊深度由(5.91±1.05)ram减小为(3.02±1.09)ITffn,临床附着丧失则从(7.02±1.81)mm减小到(3.83±1.55)mm,患牙6位点平均PPD以及CAL也都明显减小,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后的正畸治疗,解除了患牙的咬合创伤,并使得临床附着丧失减小到(3.37土1.22)ram,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对于具有角形牙槽骨吸收且伴有殆创伤的患牙,不但

能够解决创伤问题,且改善了牙周组织健康,使得患者功能和美观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牙周炎;

Effectsofcombined

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

regenerativesurgerytreatment

on

orthodontic-periodontal

patientswith

periodontitis:apreliminaryst呱蚵.ofOrthodontics,School&hospitalof

CAOTian,XULi,ZHOUYan-heng,SHIJie。,DepartmentStomatology,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081,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SHIJie.E-mail:sjli3@yeah.net,Tel:0086—10-82195335

[Abstract]

performedafter

on

ObjectiveCombinedorthodontic-periodontalregenerativesurgerytreatmentwas

theperiodontalpatients.Thechangesoftheperiodontalindexwasevaluatedbeforeand

Elevenadultpatientswithperiodontaldiseasewereselected(17teethwith

treatment.Methods

angularresorption).PPD(probingpocketdepth)andCAL(clinicalattachmentloss)weretakenbeforeandaftersurgeryandorthodonticSPSsl3.0software.Results

treatment.Thechangeswereevaluated.Data

wereanalyzedbv

ThePPDandCALdecreasedafterperiodontalregenerativesurgery

treatment.1PPDfrom(5.91±1.05)Ininto(3.02±1.09)ITllTI,CALfrom(7.02±1.81)ITlrnto(3.83

not

±1.55)ITIITI1.PPDdidtreatment

havesignificantchangebeforeandafterorthodontictreatment,whilethe

CALdecreasedto(3.374-1.22)rmuConclusions

can

Combinedorthodontic-periodontalregenerative

surgery

not

onlycorrectthemalpositionedteethtosolvetheocelusaltrauma,butalsoimprovethe

pefiodontalconditions.Thistreatmentissafeandeffective

[Keywords]Periodontitis;Periodontalregenerative

surgery;

Orthodontictreatment

对于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已有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在炎症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移动牙齿是安全有效的[1‘2]。然而,牙周组织的愈合方式包括修复和再生。再生指具有新附着的形成,新附着的形成是牙周治疗追求的目标。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再生性手术可以使得牙周组织再生,而非简单修复的方法,包括植骨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tissueregeneration,GTR)或这两者的联合应用。研究认为咬合创伤是影响再生性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3]。牙周炎患者因为牙齿的病理性移位或

DOI:10.3760/cma.j.issn.1674—5760.2013.02.001

原本就存在的错骀畸形,常常有睨显的创伤骀。因此本研究将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治疗联合起来,通过检查牙周健康指数,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效果,期望通过联合治疗,做到牙周组织的再生,解除创伤,提高患牙疗效。

资料和方法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2009至2011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转诊正畸科的牙周炎患者,纳入标准为:①年龄大于18岁;②无系统性疾病;③已经完成牙周系统治疗,至少有一个牙位进行了植骨术或GTR联合植骨术;④牙周炎维护期口腔卫生良好,

作者单位: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通信作者:施捷,E-mail:silly@yeah.net,电话:010—82195335

・62・

生堡旦壁垂堕堂苤查垫!i生!旦筮;!鲞筮!塑堡!i坠』Q盟堕!i!』!翌!!!!!!y!!:垫!盟!:;

全口牙周探诊出血指数小于25%;⑤存在咬合创伤并且有正畸治疗愿望,经过正畸医师判断患牙需要移动方向均是向手术侧移动。样本为11例牙周炎

患者的17个患牙,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慢性牙周炎8例,侵袭性牙周炎3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25岁,平均34.22±8.66岁。

3.正畸治疗: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磨牙粘接颊面管。0.012英寸镍钛丝作为初始弓丝排齐,待牙齿排齐整平后采用滑动法关闭牙间隙或保留间隙准

备修复。正畸治疗期问口腔卫生宣教(OHI),监测牙周状况,定期进行牙周洁治。正畸完成后舌侧固定保持丝。在正畸初始阶段就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17例患牙,其中前牙4例,均为病理性唇倾造成的散隙及/或伴有牙齿伸长;前磨牙及磨牙13例,其中6例为个别牙反胎,7例为与对殆牙存在尖对尖关系或弓内排列问题,从而在正中殆或侧方殆存在创伤。患牙骨缺损大部分为3壁或2壁骨袋,仅有2例为1壁骨袋,均进行了再生性手术。

二、方法

1.牙周治疗基础治疗:由我院牙周科医师完成。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以及口腔

使患者能够熟练掌握口腔矫治器的卫生维护,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牙周状况,一旦出现炎症即停止加力;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牙周维护治疗。正畸治疗采取轻力原则,一般每颗牙20~50g力值。

所有患者完成正畸治疗后,再次对行再生性手术的患牙记录PPD、CAL值。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治

疗前,治疗后患牙的平均PPD、CAL,以及手术侧探诊位点的PPD、CAL分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卫生宣教。

2.再生性手术治疗:对于完成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至少有一个位点探针深度>5mm根尖片示

该牙牙槽骨为角形吸收,对此患牙进行再生|生手术。

手术方式包括植骨或植骨联合GTR。术前记录患

牙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患者总疗程平均26.36个月(包括再生性手术

与正畸治疗全程)。17例患牙经过手术联合正畸治疗均得到了较好的疗效,术区患牙健康指数明显改

depth,PPD)及

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attachmentloss,CAL),每个善,咬合创伤得到解除,咬合关系改善。

一、再生性手术前后牙周指数的变化(TO—T1)治疗前患牙角形骨吸收侧的PPD平均值为

(5.91±1-05)mm,CAL平均值为(7.02±1.81)1TIITI,进行再生性手术后,PPD及CAL均明显减小,且差异有显著性;将患牙6个位点的平均PPD,CAL进行统

患牙均采用牙周常用6个记录位点,分别是近中颊、

颊侧、近中舌、远中颊、舌侧、远中舌。再生陛手术后

3个月(平均3±1个月),对患者进行再次牙周情况

评估,PPD大于4mm的位点数及全口出血指数均

小于15%,符合以上条件的患者转入正畸科进行治

疗,并同时记录患牙PPD及CAL指数。

计,结果显示亦显著减小(P<o.01,表1)。

表1患牙再生性手术前后牙周指数测量结果(卵一17,单位:mm)

主垡旦膣垂堕堂盘查;!!i生!旦筮!!鲞箜;塑堡堕也』Q垒垒!!!』!堕!!!!!y!!!;!!盟!!;

・63・

二、再生性手术后正畸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的变

化(T1一T2)

正畸治疗前、后,手术患牙的全牙6位点以及垂直骨缺损测位点的PPD均没有显著变化;而CAL在治疗后均减小,全牙6位点平均减小(0.29±1.00)mm,垂直骨缺损侧CAL减小(0.46±1.1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中性偏远中,深覆殆Ⅱ度,深覆盖工度,12

1322

23过长,侧方及前伸殆干扰。矫治过程:牙周基础

治疗后,23远中探诊5mm,X线示远中角形骨吸

收,牙周科行GTR联合植骨术。术后两个月开始

正畸治疗。正畸治疗排齐牙列,关闭上下牙列散

隙,配合上下前牙邻面去釉改善面型。治疗完成后,患者突面型改善,咬合关系良好,覆骀覆盖正常,过长牙齿压低从而消除了殆创伤,巩固了23牙周再生性手术效果。X线示23远中植骨效果良

好(图1~4)。

三、典型病例报告病例1

女,43岁。主诉牙齿不齐。临床检

查:突面型,开唇露齿,前牙唇向散开。磨牙关系

銎’’!

《t

—‘j‘:::耋.

、、

。嗣■瞻。

.._J.

王二;■—匮i:一

:益:主J

l:3蔓/

、。1II

N少

弋。

仍■——■■

。舞区越趁。坦

图4病例1治疗前23牙槽骨远中存相:角形吸收(左);再生性手术后(中);治疗完成后(√i)

・64・

主堡旦膣正堕堂苤查;!!!生!旦筮!!鲞箜!塑£h堕』Q堕h!!!』!翌!!!!!!y!!:!!!堕!:!

病例2女,33岁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术,并于术后3月开始正畸治疗。正畸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纠正磨牙关系,关闭上牙列散隙。治疗完成后,患者咬合关系良好,覆殆覆盖正常,46直立,远中关系解除,骀创伤消除。X线示16近中植骨效果良

好(图5~8)。

临床检查:双侧磨牙关系远中尖对尖,上下牙弓大量散在间隙,深覆骀深覆盖I度,46近中倾斜明显,正中骀与16早接触,侧方骀与16有明显殆干扰。矫治过程:牙周基础治疗后,X线示16近中角形骨缺,近中邻面探诊深度6mm,行植骨

r一

’J

1《黧

黯像及X线

||ji;测

∥n川八州

图6病例2治疗中面胎像

U∞

两烈

图7病例2治疗后fflf5f台像及X线片

主堡旦壁垂堕堂盘查!!!!生!旦箜;!鲞筮!塑竺蝤坠』Q!!h!堕!』!堕;!!!!y!!:!!!盥!:!

图8病例2治疗前16近t|l牙椭骨角形吸收(左);植骨术后(中);治疗完成后({

讨论

足骨缺损测探诊深度均减小垒4IllIll以卜.L甲均探诊深度减小至(2.75±0.92)mm;垂直骨缺损侧减

一、牙周组织再生术为正畸牙齿移动提供条件

小至(3.02±1.09)mm],这样使得随后的正畸治疗

可以更安全的进行。

许多学者报道了通过正畸治疗来改善病理性移位牙齿的美观和功能,他们的研究显示治疗后在放射线片上观察到了新骨形成Cl-z.4]。然而,PolsonE5]等的研究发现,治疗后虽然会有一定程度的牙槽骨

形成,有时骨下袋内甚至可以看到较为明显的新骨充填,可是组织学证明大多数病例的新生骨中并无牙周膜与根面连接,原来病变的根面覆盖着上皮细胞,与新生的牙槽骨之间为平行于根面的胶原纤维,

二、正畸治疗为牙周组织再生术疗效保持提供保障

有学者认为胎创伤是决定骨缺损形态和大小的

关键因素之一。Glickman[9]认为承受异常咬合力

的部位更易发生角型骨缺损及骨下袋而不是牙槽骨

均等的吸收(水平型骨吸收),他提出胎创伤是引起角型骨缺损及骨下袋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骀创伤不解除,患者受到过大的胎力特别是侧向力,会使得受压侧骨硬板消失,进一步加重垂直骨吸收。因此,对于角形吸收的患牙,如果仅仅进行再生性手术,而不解除咬合创伤,则很难巩固再生性手术的成功。

正畸治疗的优势就是通过牙齿移动来解除创

而不是功能性排列的牙周膜纤维束,即仅仅为长结合上皮愈合,并没有真正的附着水平增加,故不能称之为再生。

要从根本上治疗牙周疾患,不但需要修复病损

的牙周组织,尤其是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更

重要的是使之得以再生,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结果,改善患牙的长期预后。GTR和植骨是获得牙周组织再生的最有效方法。

牙槽骨的破坏形式分为水平型吸收和垂直型吸

伤,重新建立咬合平衡,这是单纯牙周治疗所不能达到的。牙周炎患者的咬合创伤常常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殆创伤是指患者本就存在的错殆畸形,如个别牙反黯、锁骀、深覆黯、深覆盖等。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的牙周组织出现感染,咬合创伤则会作为局部促进因素,加剧牙周组织破坏速度,常常形成垂直骨吸收。继发性胎创伤是指患者由于牙

周炎症导致牙槽骨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减少,不平衡

收两种。垂直型吸收也称角形吸收,大多形成骨下袋,即牙周袋底位于骨嵴顶的根方。角形吸收的患

牙如果不进行治疗,牙周破坏的速度将比水平型吸

收严重的多[6]。这种骨缺损形态使得牙周炎症很难控制,常常在基础治疗后,探诊深度仍然大于4

mm,

的咬合力使得牙齿出现了病理性移位,多表现为前牙唇向散开,牙齿伸长等。继发性殆创伤会进一步加速牙周组织破坏,常常使得炎症的控制变得困难。本研究中纳入的患牙牙位位于前牙的、均伴有牙齿病理性唇倾,产生散隙,这样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美

观,且如果不进行正畸治疗,患牙一直处于唇舌侧咬

例如本样本中,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患牙的平均探

诊深度为(4.47±1.56)mm垂直骨缺损侧更是达到(5.91±1.05)mm。学者认为3mm以上的袋深是很难保持自洁作用的,且牙周基础治疗的愈合方式常常为长结合上皮愈合,对于细菌的抵抗力也相对

较弱[7]。当有菌斑的区域转移到骨下袋后,正畸移

合力不平衡的状态,该状态会使之前的组织再生术效果大打折扣。而对于前磨牙和磨牙患牙,个别牙反殆以及咬合对位不正均会引起咬合创伤,从而影响再生性手术效果。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殆创伤,如果不解除创伤因素,再生性手术很难获得更好

的疗效。

动牙齿(倾斜或压低移动)将增加牙周破坏的几率[8]。目前研究表明,再生性手术对于角形吸收的患牙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对于垂直骨吸收的患

牙,应该优先考虑再生性手术。成功的GTR和植

骨术后,再生的牙周组织将有利于正畸牙齿移动。本研究显示,对于患牙进行再生性手术后,PPD,

CAL均得到了显著减小,且无论是平均探诊深度还

本研究显示手术治疗对于患牙的牙周无疑具有

显著改善,探诊深度,以及I临床附着丧失均显著减

‘66。

主堡旦壁正堕堂苤查;!!i生!旦箜!!鲞蔓;塑垦丛坠』Q生h!!!』!堕;!!i!y!!:;!!盟!:;

腔正畸学杂志,2010,17(4):181—187.[3]Vinod

K,Reddy

YG,Reddy

VP,etapproach.

小。这使得后续的正畸治疗风险明显减小。而正畸治疗前后,其探诊深度没有明显变化,临床附着丧失有显著改善。患牙CAL平均减小了(0.29±1.oo)mm,垂直骨袋侧则减小了(o.46±1.17)mm。这个结果说明了,牙周附着的改善主要是通过再生性手

术完成的,而对于植骨的患牙进行正畸移动是安全的;且正畸治疗可以解除患牙存在的咬合创伤,从而

a1.Orthodontic-J

Indian

Soc

periodonticsinterdisciplinary

Periodontol,2012,16(1):11—15.

[4]兰倩,卢钰,韩璐.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上前牙病理性移位的疗

效观察.当代医学,2012,18(19):62—64.[5]Poison

A,Caton

J,PoisonAP,eta1.Periodontal

intrabony

response

aftertoothmovementinto

defects.JPeriodontol,

改善了患牙的临床附着水平,这与之前其他学者个别病例报道结果是一致的ElO-11],证明正畸治疗对于牙周再生术后效果的保持是有效的。

总之,这种联合治疗使得再生性手术后的PPD和CAL均显著减小,并在随后的正畸移动中PPD得以保持,且CAL还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对于患者存在的错殆畸形进行了矫治,排齐牙

齿,解除创伤,使得美观和功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1984,55(4):197—202.

[6]PapapanouPN,Wennstr6mJL.The

indicator

angularbonydefect

as

offurtheralveolarboneloss.JClinPeriodontol,

1991,18(5):317-322.

[7]PassaneziE,JansonM,Janson

treatmentperspective

G,et

a1.Interdisciplinary

of

to

localized

an

juvenileperiodontitis:

new

old

problem.AmJOrthod

Dentofacial

0rthop,2007,131(2):268—276.

[8]Ericsson

I,ThilanderB,Lindhe

on

J,eta1.The

effectof

orthodontictiltingmovements

theperiodontaltissuesof

in

dogs.

为临床治疗角形吸收的牙周炎患者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选择。当然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少,具有一定得局限性。但是本研究却提示了再生性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当然,对于再生性术后的正畸治疗,仍然存在很多疑问,如术后加力时机以及最佳力值的问题,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通

过扩大样本量并采取分组随机化的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3

Ogihara

infectedandnon—infecteddentitions

Clin

Periodontol,1977,4(4):278—293.

r9]Glickman

I.

Inflammation

factors

in

andtraumafromocclusion,disease.

co-destructive

chronic

periodontal

JPeriodontol,1963,34:5—10.

[10]Cardaropoli

D,Re

S,ManuzziW,eta1.Bio-Osscollagenand

orthodonticmovementforthetreatmentofinfrabonydefectsin

theesthetic

zone.Int

JPeriodonticsRestorativeDent,

2006,26(6):553—559.

r11]ReS,CorrenteG,AbundoR,eta1.Orthodonticmovement

into

bone

defectsaugmentedwithbovinebonemineraland

reentry

case

S,WangHI。.Periodontal

regenerationwith

fibrin

or

sealer:areport.IntJ

Periodontics

withoutlimitedorthodonticsforthetreatmentof2-or3-wallinfrabony

RestorativeDent,2002,22(2):138—145.

defects.JPeriodontol,2010,81(12):1734—1742.

(收稿日期:2013一01—15)

r2]施捷.牙周炎患者的正畸减数治疗及其远期疗效观察.中华口

(本文编辑:李小彤)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对计量单位书写的要求

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剂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_1・天。应改为ng・kg_1・d~;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_1・min_1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列不宜采用ng/kg-1・d_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A,“A”为斜体。

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初步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曹甜, 徐莉, 周彦恒, 施捷, CAO Tian, XU Li, ZHOU Yan-heng, SHI Jie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dontics2013,20(2)

参考文献(11条)

1. Ogihara S;Wang HL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 with or without limited orthodon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2-or 3-wallinfrabony defects 2010(12)

2. 施捷 牙周炎患者的正畸减数治疗及其远期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0(04)3. Vinod K;Reddy YG;Reddy VP Orthodonticperiodontics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2012(01)4. 兰倩;卢钰;韩璐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上前牙病理性移位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当代医学 2012(19)

5. Polson A;Caton J;Polson AP Periodontal response after tooth movement into intrabony defects 1984(04)6. Papapanou PN;Wennstr(o)m JL The angular bony defect as indicator of further alveolar bone loss 1991(05)7. Passanezi E;Janson M;Janson G Interdisciplinary treatment of localized juvenile periodontitis:a new perspectiveto an old problem[外文期刊] 2007(02)

8. Ericsson I;Thilander B;Lindhe J The effect of orthodontic tilting movements on the periodontal tissues ofinfected and non-infected dentitions in dogs 1977(04)

9. Glickman I Inflammation and trauma from occlusion,co-destructive factors in chronic periodontal disease 196310. Cardaropoli D;Re S;Manuzzi W Bio-Oss collagen and orthodontic move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rabony defects inthe esthetic zone 2006(06)

11. Re S;Corrente G;Abundo R Orthodontic movement into bone defects augmented with bovine bone mineral and fibrinsealer:a reentry case report 2002(02)

引证文献(1条)

1. 陈新 全口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效果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实用医学 2015(4)

引用本文格式:曹甜. 徐莉. 周彦恒. 施捷. CAO Tian. XU Li. ZHOU Yan-heng. SHI Jie 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3(2)

主堡旦膣垂堕堂苤查垫!!生i旦箜垫鲞筮;塑曼b垫』Q!!垒!皇!』!旦!;!!i!y!!:;!!盥!:;

・61・

・论著・

牙周组织再生术一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初步研究

曹甜徐莉周彦恒施捷。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牙周组织健康指数的变化,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为成人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成人患者11例,包含17颗具有角形牙槽骨吸收的患牙,患牙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咬合创伤。对其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

合正畸治疗,分别记录再生性手术前后以及联合治疗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与临床附着丧失,应用

SPSS

13.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数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牙完成再生性手术后,垂直骨

缺损侧探诊深度由(5.91±1.05)ram减小为(3.02±1.09)ITffn,临床附着丧失则从(7.02±1.81)mm减小到(3.83±1.55)mm,患牙6位点平均PPD以及CAL也都明显减小,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后的正畸治疗,解除了患牙的咬合创伤,并使得临床附着丧失减小到(3.37土1.22)ram,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对于具有角形牙槽骨吸收且伴有殆创伤的患牙,不但

能够解决创伤问题,且改善了牙周组织健康,使得患者功能和美观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牙周炎;

Effectsofcombined

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

regenerativesurgerytreatment

on

orthodontic-periodontal

patientswith

periodontitis:apreliminaryst呱蚵.ofOrthodontics,School&hospitalof

CAOTian,XULi,ZHOUYan-heng,SHIJie。,DepartmentStomatology,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081,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SHIJie.E-mail:sjli3@yeah.net,Tel:0086—10-82195335

[Abstract]

performedafter

on

ObjectiveCombinedorthodontic-periodontalregenerativesurgerytreatmentwas

theperiodontalpatients.Thechangesoftheperiodontalindexwasevaluatedbeforeand

Elevenadultpatientswithperiodontaldiseasewereselected(17teethwith

treatment.Methods

angularresorption).PPD(probingpocketdepth)andCAL(clinicalattachmentloss)weretakenbeforeandaftersurgeryandorthodonticSPSsl3.0software.Results

treatment.Thechangeswereevaluated.Data

wereanalyzedbv

ThePPDandCALdecreasedafterperiodontalregenerativesurgery

treatment.1PPDfrom(5.91±1.05)Ininto(3.02±1.09)ITllTI,CALfrom(7.02±1.81)ITlrnto(3.83

not

±1.55)ITIITI1.PPDdidtreatment

havesignificantchangebeforeandafterorthodontictreatment,whilethe

CALdecreasedto(3.374-1.22)rmuConclusions

can

Combinedorthodontic-periodontalregenerative

surgery

not

onlycorrectthemalpositionedteethtosolvetheocelusaltrauma,butalsoimprovethe

pefiodontalconditions.Thistreatmentissafeandeffective

[Keywords]Periodontitis;Periodontalregenerative

surgery;

Orthodontictreatment

对于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已有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在炎症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移动牙齿是安全有效的[1‘2]。然而,牙周组织的愈合方式包括修复和再生。再生指具有新附着的形成,新附着的形成是牙周治疗追求的目标。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再生性手术可以使得牙周组织再生,而非简单修复的方法,包括植骨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tissueregeneration,GTR)或这两者的联合应用。研究认为咬合创伤是影响再生性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3]。牙周炎患者因为牙齿的病理性移位或

DOI:10.3760/cma.j.issn.1674—5760.2013.02.001

原本就存在的错骀畸形,常常有睨显的创伤骀。因此本研究将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治疗联合起来,通过检查牙周健康指数,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效果,期望通过联合治疗,做到牙周组织的再生,解除创伤,提高患牙疗效。

资料和方法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2009至2011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转诊正畸科的牙周炎患者,纳入标准为:①年龄大于18岁;②无系统性疾病;③已经完成牙周系统治疗,至少有一个牙位进行了植骨术或GTR联合植骨术;④牙周炎维护期口腔卫生良好,

作者单位: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通信作者:施捷,E-mail:silly@yeah.net,电话:010—82195335

・62・

生堡旦壁垂堕堂苤查垫!i生!旦筮;!鲞筮!塑堡!i坠』Q盟堕!i!』!翌!!!!!!y!!:垫!盟!:;

全口牙周探诊出血指数小于25%;⑤存在咬合创伤并且有正畸治疗愿望,经过正畸医师判断患牙需要移动方向均是向手术侧移动。样本为11例牙周炎

患者的17个患牙,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慢性牙周炎8例,侵袭性牙周炎3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25岁,平均34.22±8.66岁。

3.正畸治疗: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磨牙粘接颊面管。0.012英寸镍钛丝作为初始弓丝排齐,待牙齿排齐整平后采用滑动法关闭牙间隙或保留间隙准

备修复。正畸治疗期问口腔卫生宣教(OHI),监测牙周状况,定期进行牙周洁治。正畸完成后舌侧固定保持丝。在正畸初始阶段就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17例患牙,其中前牙4例,均为病理性唇倾造成的散隙及/或伴有牙齿伸长;前磨牙及磨牙13例,其中6例为个别牙反胎,7例为与对殆牙存在尖对尖关系或弓内排列问题,从而在正中殆或侧方殆存在创伤。患牙骨缺损大部分为3壁或2壁骨袋,仅有2例为1壁骨袋,均进行了再生性手术。

二、方法

1.牙周治疗基础治疗:由我院牙周科医师完成。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以及口腔

使患者能够熟练掌握口腔矫治器的卫生维护,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牙周状况,一旦出现炎症即停止加力;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牙周维护治疗。正畸治疗采取轻力原则,一般每颗牙20~50g力值。

所有患者完成正畸治疗后,再次对行再生性手术的患牙记录PPD、CAL值。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治

疗前,治疗后患牙的平均PPD、CAL,以及手术侧探诊位点的PPD、CAL分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卫生宣教。

2.再生性手术治疗:对于完成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至少有一个位点探针深度>5mm根尖片示

该牙牙槽骨为角形吸收,对此患牙进行再生|生手术。

手术方式包括植骨或植骨联合GTR。术前记录患

牙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患者总疗程平均26.36个月(包括再生性手术

与正畸治疗全程)。17例患牙经过手术联合正畸治疗均得到了较好的疗效,术区患牙健康指数明显改

depth,PPD)及

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attachmentloss,CAL),每个善,咬合创伤得到解除,咬合关系改善。

一、再生性手术前后牙周指数的变化(TO—T1)治疗前患牙角形骨吸收侧的PPD平均值为

(5.91±1-05)mm,CAL平均值为(7.02±1.81)1TIITI,进行再生性手术后,PPD及CAL均明显减小,且差异有显著性;将患牙6个位点的平均PPD,CAL进行统

患牙均采用牙周常用6个记录位点,分别是近中颊、

颊侧、近中舌、远中颊、舌侧、远中舌。再生陛手术后

3个月(平均3±1个月),对患者进行再次牙周情况

评估,PPD大于4mm的位点数及全口出血指数均

小于15%,符合以上条件的患者转入正畸科进行治

疗,并同时记录患牙PPD及CAL指数。

计,结果显示亦显著减小(P<o.01,表1)。

表1患牙再生性手术前后牙周指数测量结果(卵一17,单位:mm)

主垡旦膣垂堕堂盘查;!!i生!旦筮!!鲞箜;塑堡堕也』Q垒垒!!!』!堕!!!!!y!!!;!!盟!!;

・63・

二、再生性手术后正畸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的变

化(T1一T2)

正畸治疗前、后,手术患牙的全牙6位点以及垂直骨缺损测位点的PPD均没有显著变化;而CAL在治疗后均减小,全牙6位点平均减小(0.29±1.00)mm,垂直骨缺损侧CAL减小(0.46±1.1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中性偏远中,深覆殆Ⅱ度,深覆盖工度,12

1322

23过长,侧方及前伸殆干扰。矫治过程:牙周基础

治疗后,23远中探诊5mm,X线示远中角形骨吸

收,牙周科行GTR联合植骨术。术后两个月开始

正畸治疗。正畸治疗排齐牙列,关闭上下牙列散

隙,配合上下前牙邻面去釉改善面型。治疗完成后,患者突面型改善,咬合关系良好,覆骀覆盖正常,过长牙齿压低从而消除了殆创伤,巩固了23牙周再生性手术效果。X线示23远中植骨效果良

好(图1~4)。

三、典型病例报告病例1

女,43岁。主诉牙齿不齐。临床检

查:突面型,开唇露齿,前牙唇向散开。磨牙关系

銎’’!

《t

—‘j‘:::耋.

、、

。嗣■瞻。

.._J.

王二;■—匮i:一

:益:主J

l:3蔓/

、。1II

N少

弋。

仍■——■■

。舞区越趁。坦

图4病例1治疗前23牙槽骨远中存相:角形吸收(左);再生性手术后(中);治疗完成后(√i)

・64・

主堡旦膣正堕堂苤查;!!!生!旦筮!!鲞箜!塑£h堕』Q堕h!!!』!翌!!!!!!y!!:!!!堕!:!

病例2女,33岁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术,并于术后3月开始正畸治疗。正畸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纠正磨牙关系,关闭上牙列散隙。治疗完成后,患者咬合关系良好,覆殆覆盖正常,46直立,远中关系解除,骀创伤消除。X线示16近中植骨效果良

好(图5~8)。

临床检查:双侧磨牙关系远中尖对尖,上下牙弓大量散在间隙,深覆骀深覆盖I度,46近中倾斜明显,正中骀与16早接触,侧方骀与16有明显殆干扰。矫治过程:牙周基础治疗后,X线示16近中角形骨缺,近中邻面探诊深度6mm,行植骨

r一

’J

1《黧

黯像及X线

||ji;测

∥n川八州

图6病例2治疗中面胎像

U∞

两烈

图7病例2治疗后fflf5f台像及X线片

主堡旦壁垂堕堂盘查!!!!生!旦箜;!鲞筮!塑竺蝤坠』Q!!h!堕!』!堕;!!!!y!!:!!!盥!:!

图8病例2治疗前16近t|l牙椭骨角形吸收(左);植骨术后(中);治疗完成后({

讨论

足骨缺损测探诊深度均减小垒4IllIll以卜.L甲均探诊深度减小至(2.75±0.92)mm;垂直骨缺损侧减

一、牙周组织再生术为正畸牙齿移动提供条件

小至(3.02±1.09)mm],这样使得随后的正畸治疗

可以更安全的进行。

许多学者报道了通过正畸治疗来改善病理性移位牙齿的美观和功能,他们的研究显示治疗后在放射线片上观察到了新骨形成Cl-z.4]。然而,PolsonE5]等的研究发现,治疗后虽然会有一定程度的牙槽骨

形成,有时骨下袋内甚至可以看到较为明显的新骨充填,可是组织学证明大多数病例的新生骨中并无牙周膜与根面连接,原来病变的根面覆盖着上皮细胞,与新生的牙槽骨之间为平行于根面的胶原纤维,

二、正畸治疗为牙周组织再生术疗效保持提供保障

有学者认为胎创伤是决定骨缺损形态和大小的

关键因素之一。Glickman[9]认为承受异常咬合力

的部位更易发生角型骨缺损及骨下袋而不是牙槽骨

均等的吸收(水平型骨吸收),他提出胎创伤是引起角型骨缺损及骨下袋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骀创伤不解除,患者受到过大的胎力特别是侧向力,会使得受压侧骨硬板消失,进一步加重垂直骨吸收。因此,对于角形吸收的患牙,如果仅仅进行再生性手术,而不解除咬合创伤,则很难巩固再生性手术的成功。

正畸治疗的优势就是通过牙齿移动来解除创

而不是功能性排列的牙周膜纤维束,即仅仅为长结合上皮愈合,并没有真正的附着水平增加,故不能称之为再生。

要从根本上治疗牙周疾患,不但需要修复病损

的牙周组织,尤其是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更

重要的是使之得以再生,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结果,改善患牙的长期预后。GTR和植骨是获得牙周组织再生的最有效方法。

牙槽骨的破坏形式分为水平型吸收和垂直型吸

伤,重新建立咬合平衡,这是单纯牙周治疗所不能达到的。牙周炎患者的咬合创伤常常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殆创伤是指患者本就存在的错殆畸形,如个别牙反黯、锁骀、深覆黯、深覆盖等。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的牙周组织出现感染,咬合创伤则会作为局部促进因素,加剧牙周组织破坏速度,常常形成垂直骨吸收。继发性胎创伤是指患者由于牙

周炎症导致牙槽骨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减少,不平衡

收两种。垂直型吸收也称角形吸收,大多形成骨下袋,即牙周袋底位于骨嵴顶的根方。角形吸收的患

牙如果不进行治疗,牙周破坏的速度将比水平型吸

收严重的多[6]。这种骨缺损形态使得牙周炎症很难控制,常常在基础治疗后,探诊深度仍然大于4

mm,

的咬合力使得牙齿出现了病理性移位,多表现为前牙唇向散开,牙齿伸长等。继发性殆创伤会进一步加速牙周组织破坏,常常使得炎症的控制变得困难。本研究中纳入的患牙牙位位于前牙的、均伴有牙齿病理性唇倾,产生散隙,这样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美

观,且如果不进行正畸治疗,患牙一直处于唇舌侧咬

例如本样本中,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患牙的平均探

诊深度为(4.47±1.56)mm垂直骨缺损侧更是达到(5.91±1.05)mm。学者认为3mm以上的袋深是很难保持自洁作用的,且牙周基础治疗的愈合方式常常为长结合上皮愈合,对于细菌的抵抗力也相对

较弱[7]。当有菌斑的区域转移到骨下袋后,正畸移

合力不平衡的状态,该状态会使之前的组织再生术效果大打折扣。而对于前磨牙和磨牙患牙,个别牙反殆以及咬合对位不正均会引起咬合创伤,从而影响再生性手术效果。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殆创伤,如果不解除创伤因素,再生性手术很难获得更好

的疗效。

动牙齿(倾斜或压低移动)将增加牙周破坏的几率[8]。目前研究表明,再生性手术对于角形吸收的患牙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对于垂直骨吸收的患

牙,应该优先考虑再生性手术。成功的GTR和植

骨术后,再生的牙周组织将有利于正畸牙齿移动。本研究显示,对于患牙进行再生性手术后,PPD,

CAL均得到了显著减小,且无论是平均探诊深度还

本研究显示手术治疗对于患牙的牙周无疑具有

显著改善,探诊深度,以及I临床附着丧失均显著减

‘66。

主堡旦壁正堕堂苤查;!!i生!旦箜!!鲞蔓;塑垦丛坠』Q生h!!!』!堕;!!i!y!!:;!!盟!:;

腔正畸学杂志,2010,17(4):181—187.[3]Vinod

K,Reddy

YG,Reddy

VP,etapproach.

小。这使得后续的正畸治疗风险明显减小。而正畸治疗前后,其探诊深度没有明显变化,临床附着丧失有显著改善。患牙CAL平均减小了(0.29±1.oo)mm,垂直骨袋侧则减小了(o.46±1.17)mm。这个结果说明了,牙周附着的改善主要是通过再生性手

术完成的,而对于植骨的患牙进行正畸移动是安全的;且正畸治疗可以解除患牙存在的咬合创伤,从而

a1.Orthodontic-J

Indian

Soc

periodonticsinterdisciplinary

Periodontol,2012,16(1):11—15.

[4]兰倩,卢钰,韩璐.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上前牙病理性移位的疗

效观察.当代医学,2012,18(19):62—64.[5]Poison

A,Caton

J,PoisonAP,eta1.Periodontal

intrabony

response

aftertoothmovementinto

defects.JPeriodontol,

改善了患牙的临床附着水平,这与之前其他学者个别病例报道结果是一致的ElO-11],证明正畸治疗对于牙周再生术后效果的保持是有效的。

总之,这种联合治疗使得再生性手术后的PPD和CAL均显著减小,并在随后的正畸移动中PPD得以保持,且CAL还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对于患者存在的错殆畸形进行了矫治,排齐牙

齿,解除创伤,使得美观和功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1984,55(4):197—202.

[6]PapapanouPN,Wennstr6mJL.The

indicator

angularbonydefect

as

offurtheralveolarboneloss.JClinPeriodontol,

1991,18(5):317-322.

[7]PassaneziE,JansonM,Janson

treatmentperspective

G,et

a1.Interdisciplinary

of

to

localized

an

juvenileperiodontitis:

new

old

problem.AmJOrthod

Dentofacial

0rthop,2007,131(2):268—276.

[8]Ericsson

I,ThilanderB,Lindhe

on

J,eta1.The

effectof

orthodontictiltingmovements

theperiodontaltissuesof

in

dogs.

为临床治疗角形吸收的牙周炎患者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选择。当然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少,具有一定得局限性。但是本研究却提示了再生性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当然,对于再生性术后的正畸治疗,仍然存在很多疑问,如术后加力时机以及最佳力值的问题,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通

过扩大样本量并采取分组随机化的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3

Ogihara

infectedandnon—infecteddentitions

Clin

Periodontol,1977,4(4):278—293.

r9]Glickman

I.

Inflammation

factors

in

andtraumafromocclusion,disease.

co-destructive

chronic

periodontal

JPeriodontol,1963,34:5—10.

[10]Cardaropoli

D,Re

S,ManuzziW,eta1.Bio-Osscollagenand

orthodonticmovementforthetreatmentofinfrabonydefectsin

theesthetic

zone.Int

JPeriodonticsRestorativeDent,

2006,26(6):553—559.

r11]ReS,CorrenteG,AbundoR,eta1.Orthodonticmovement

into

bone

defectsaugmentedwithbovinebonemineraland

reentry

case

S,WangHI。.Periodontal

regenerationwith

fibrin

or

sealer:areport.IntJ

Periodontics

withoutlimitedorthodonticsforthetreatmentof2-or3-wallinfrabony

RestorativeDent,2002,22(2):138—145.

defects.JPeriodontol,2010,81(12):1734—1742.

(收稿日期:2013一01—15)

r2]施捷.牙周炎患者的正畸减数治疗及其远期疗效观察.中华口

(本文编辑:李小彤)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对计量单位书写的要求

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剂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_1・天。应改为ng・kg_1・d~;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_1・min_1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列不宜采用ng/kg-1・d_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A,“A”为斜体。

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初步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曹甜, 徐莉, 周彦恒, 施捷, CAO Tian, XU Li, ZHOU Yan-heng, SHI Jie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dontics2013,20(2)

参考文献(11条)

1. Ogihara S;Wang HL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 with or without limited orthodon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2-or 3-wallinfrabony defects 2010(12)

2. 施捷 牙周炎患者的正畸减数治疗及其远期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0(04)3. Vinod K;Reddy YG;Reddy VP Orthodonticperiodontics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2012(01)4. 兰倩;卢钰;韩璐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上前牙病理性移位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当代医学 2012(19)

5. Polson A;Caton J;Polson AP Periodontal response after tooth movement into intrabony defects 1984(04)6. Papapanou PN;Wennstr(o)m JL The angular bony defect as indicator of further alveolar bone loss 1991(05)7. Passanezi E;Janson M;Janson G Interdisciplinary treatment of localized juvenile periodontitis:a new perspectiveto an old problem[外文期刊] 2007(02)

8. Ericsson I;Thilander B;Lindhe J The effect of orthodontic tilting movements on the periodontal tissues ofinfected and non-infected dentitions in dogs 1977(04)

9. Glickman I Inflammation and trauma from occlusion,co-destructive factors in chronic periodontal disease 196310. Cardaropoli D;Re S;Manuzzi W Bio-Oss collagen and orthodontic move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rabony defects inthe esthetic zone 2006(06)

11. Re S;Corrente G;Abundo R Orthodontic movement into bone defects augmented with bovine bone mineral and fibrinsealer:a reentry case report 2002(02)

引证文献(1条)

1. 陈新 全口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效果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实用医学 2015(4)

引用本文格式:曹甜. 徐莉. 周彦恒. 施捷. CAO Tian. XU Li. ZHOU Yan-heng. SHI Jie 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3(2)


相关内容

  • [正畸牙周]骨组织形态异常(适应再生疗法的情况下)
  • 翻译&审核:牙齿刺客 如需转载,请联系医涯小秘书授权哦! 本文约 1370 字 阅读预计 5 分钟 这是高预知性 牙周外科处理的第76篇文章 " 正畸和牙周 骨组织形态异常(适应再生疗法的情况下) 牙槽骨的形态异常,特别是牙槽骨垂直吸收时,已经无法通过非外科治疗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是 ...

  • 口腔医学导论作业
  • 口腔内科学临床方面新进展 目前,口腔内科学包括的分支学科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病学和口腔粘膜病学. 一. 牙体牙髓病学 1. 牙体制备器械的改进:涡轮机的广泛应用,使牙科钻牙的效率 大幅度提高,使患者的痛苦也大大减轻.然而,钻牙对患者可造成恐惧心理,医者使用时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制造高效. ...

  • 正畸固定完全脱位前牙的临床护理
  • ·防治实践· 正畸固定完全脱位前牙的临床护理 * ,林常绿,徐红红,肖轺穆,林玫孙爱农* * 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畸科,广东广州(510280) [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托槽结扎固定因外伤完全脱位前牙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前牙因外伤完全脱位的 患者35例,共42颗牙齿,将脱位前牙重新植入 ...

  • 牙周病重点2
  • 1. 牙冠延长术的适应症和步骤 适应症:1. 牙折裂达龈下,影响牙体预备.取印模及修复. 2. 龋坏达龈下,影响治疗或修复.根管侧穿或牙根吸收在颈1/3处,而该牙尚有保留价值者. 3. 破坏了生物学宽度的修复体,需暴露健康的牙齿结构,重新修复者. 适合上述三种情况的患牙应有一定的牙根长度,在手术切除 ...

  • 牙齿矫正的误区
  • 牙齿矫正的误区 在临床上,不仅有很多患者对牙齿矫正存在误区,一些口腔其他专业的医师有时也会存在同样的误区,在此给予总结.分析,以真正消除人们对牙齿矫正的认识误区,只有人人知晓,才是医之大成.费县王光秀牙科 误区1 年龄大了不能矫正 牙齿移动是生命体内都会存在的骨改建过程,因此牙齿矫正老少皆宜.但不同 ...

  • 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研究进展_李治邦
  • 31(6)实用口腔医学杂志(J Pract Stomatol )2015Nov ,·855· 檵檵檵檵殝 综述 檵殝 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治邦 高丽娜 毕春升综述 陈发明审校 [摘要]近年来,生物信号分子的开发与组织工程技术的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给牙周再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将就牙 ...

  • 口腔医学历年考研真题
  • 口腔医学历年考研真题 标签: 口腔医学 考研 2009-06-27 13:34 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 一.名词解释 1.棘层松解 2.carcinoma in situ 3.缩余釉上皮 4.牙本质桥 5.牙本质发育不全症 6.联合突 7.透明牙本质 二.试述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 ...

  • 正畸患者的口腔护理
  • 摘要:错颌畸形是口腔常见病之一,在正畸治疗中,由于要在口腔内戴用活动或固定矫治装置,妨碍了口腔的生理自洁作用,同时给牙齿清洁带来困难,加之正畸疗程一般较长,容易造成釉质脱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并发症,影响矫治的顺利进行,因此,正畸治疗中的口腔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正畸:心理护理:治疗护 ...

  •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正畸治疗的研究进展
  •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在正畸临床中很常见,是造成错畸形的常见原因.它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错畸形的发展,常常导致牙列不齐.牙齿严重拥挤.咬合关系紊乱等,对口腔的功能和健康造成影响.田玉楼对1颗尖牙埋伏及2颗尖牙埋伏阻生患者各30例进行头颅定位侧位片的定点.测量.分析,得出2颗尖牙埋伏对矢状骨面型影响更大,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