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5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植物的激素调节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材料,下列实验中,将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

解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因此,可通过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的分布情况来判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由于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不能透过玻璃片和云母片,故A 将直立生长,B 向右弯曲生长,C 向左弯曲生长,D 直立生长。

答案:B

2.(2014·镇江调研) 下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 ~f 表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

B .若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则c +d =e +f ,且e

C .图甲中的玉米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而图丁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

D .图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其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分裂较快

解析:分析图示,如果图乙中玉米苗尖端的向光侧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 中生长素含量高,b 中因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而含量相对较低,即a>b,同理可推出图丙中c

侧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所以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故C 正确。图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快,故D 错误。

答案:D

3.(2014·东城区检测)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B .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 .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又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D .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析:单侧光照射引起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属于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茎尖。生长素是生长调节物质,不能直接参与代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于根和茎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答案:C

4.(2014·河南调研)1914年,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 .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解析:本实验只能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故B 错误。对照组仍应有胚芽鞘尖端,故C 错误。要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有形态学上下端对调的对照实验,故D 错误。

答案:A

5.(2014·福州八中质检)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 .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解析: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即除自变量不同之外,其余变量都相同,这样的实验结果(因变量) 才能反应自变量的作用。

答案:C

6.下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位置如下图所

示。下表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时(如下图所示) ,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说明( )

A .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

B .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

C .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

D .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

解析: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但在本实验中是没有结果能够证实这一点的,所以C 选项是错误的。玉米胚芽鞘中生长素的产生与光是没有关系的,在本实验中,琼脂块甲和乙中的生长素之和是相同的,所以A 选项中“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可以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也可以横向运输,如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所以D 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B

7.赤霉素与生长素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

B .赤霉素与生长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C .色氨酸一般由植物从土壤中主动运输吸收获得

D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赤霉素

解析: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表现为协同作用。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抑制作用(即X 表示抑制)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物,色氨酸是有机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共同起调节作用。

答案:B

8.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A .促进桂花枝条扦插生根的2,4­D最适浓度是10-11 mol/L

B .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 .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D .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

解析:从表中看出在2,4­D浓度为0~10-11 mol/L范围内,随着2,4­D浓度的增大,插条生根数目增多,说明在此浓度范围内的2,4­D有促进生根的作用。从题干中不能获得A 、C 、D 相关的信息。

答案:B

9.

(2014·洛阳统考)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 点表示最适浓度

B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

C .经浓度大于M 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D .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 ,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抑制两种作用,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且P 点表示最适浓度,故A 正确。位于最适浓度两侧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产生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因此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效果可能相同,故B 正确。由于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而题中未指定何种器官,所以生长素浓度大于M 时对植物的器官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是抑制作用,故C 错误。若该曲线表示的是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影响,生长受抑制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M ,故D 正确。

答案:C

10.(2014·西安模拟) 青鲜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防止大蒜等贮藏期间的发芽。研究发现其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进入植物体内可替代尿嘧啶的位置,进而引起代谢异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人类的健康,应该全面禁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和使用

B .青鲜素可强烈阻断DNA 的复制和转录,进而导致细胞代谢异常

C .青鲜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的芽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效果

D .可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青鲜素溶液,探究青鲜素溶液防止大蒜发芽的最适浓度

解析: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既不能滥用,也不能不用,科学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有利于生产实践的。由于青鲜素的结构与尿嘧啶只是相似,因此不会“强烈阻断”DNA复制。生长素对芽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这点与青鲜素不同。浓度梯度法是探究最适浓度的常用方法。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2分) 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____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__。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____________。

(3)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解析:在种子休眠状态下,脱落酸含量较高,在打破休眠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减少、细胞分裂素增多,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是协同关系,而二者与脱落酸是拮抗关系。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激素类似物,因为这类物质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

从题图中可看出种子萌发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各种激素在不同阶段的分泌量不同,这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程序性表达(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答案:(1)脱落酸 拮抗 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

(2)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 原料丰富,生产过程简单,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

(3)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2.(12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 ,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α) 如图甲,α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α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α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α2。请预测α2与α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可有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促进作用相同。(2)待测浓度若是低浓度A ,则稀释至原浓度的80%后,其促进作用会减弱;待测浓度若是高浓度B ,则稀释至原浓度的80%后,其促进作用会增强。

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

产生最大α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α

(2)若α2小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 ;若α2大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

13.(16分)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 对小麦胚芽鞘(幼苗) 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 溶液(实验组) 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 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 ,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 应溶解于__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 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mm。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

A .舍弃 B.修改 C .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也可以抑制其生长,所以其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植物细胞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因此振荡培养的目的之一是增加溶液中氧气的含量,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本题的单一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此其他的量要相同并且适宜。实验组要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各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答案:(1)调节 1 (2)①氧气 ②均匀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C 重复实验

植物的激素调节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材料,下列实验中,将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

解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因此,可通过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的分布情况来判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由于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不能透过玻璃片和云母片,故A 将直立生长,B 向右弯曲生长,C 向左弯曲生长,D 直立生长。

答案:B

2.(2014·镇江调研) 下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 ~f 表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

B .若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则c +d =e +f ,且e

C .图甲中的玉米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而图丁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

D .图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其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分裂较快

解析:分析图示,如果图乙中玉米苗尖端的向光侧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 中生长素含量高,b 中因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而含量相对较低,即a>b,同理可推出图丙中c

侧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所以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故C 正确。图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快,故D 错误。

答案:D

3.(2014·东城区检测)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B .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 .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又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D .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析:单侧光照射引起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属于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茎尖。生长素是生长调节物质,不能直接参与代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于根和茎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答案:C

4.(2014·河南调研)1914年,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 .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解析:本实验只能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故B 错误。对照组仍应有胚芽鞘尖端,故C 错误。要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有形态学上下端对调的对照实验,故D 错误。

答案:A

5.(2014·福州八中质检)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 .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解析: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即除自变量不同之外,其余变量都相同,这样的实验结果(因变量) 才能反应自变量的作用。

答案:C

6.下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位置如下图所

示。下表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时(如下图所示) ,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说明( )

A .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

B .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

C .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

D .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

解析: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但在本实验中是没有结果能够证实这一点的,所以C 选项是错误的。玉米胚芽鞘中生长素的产生与光是没有关系的,在本实验中,琼脂块甲和乙中的生长素之和是相同的,所以A 选项中“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可以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也可以横向运输,如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所以D 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B

7.赤霉素与生长素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

B .赤霉素与生长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C .色氨酸一般由植物从土壤中主动运输吸收获得

D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赤霉素

解析: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表现为协同作用。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抑制作用(即X 表示抑制)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物,色氨酸是有机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共同起调节作用。

答案:B

8.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A .促进桂花枝条扦插生根的2,4­D最适浓度是10-11 mol/L

B .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 .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D .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

解析:从表中看出在2,4­D浓度为0~10-11 mol/L范围内,随着2,4­D浓度的增大,插条生根数目增多,说明在此浓度范围内的2,4­D有促进生根的作用。从题干中不能获得A 、C 、D 相关的信息。

答案:B

9.

(2014·洛阳统考)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 点表示最适浓度

B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

C .经浓度大于M 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D .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 ,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抑制两种作用,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且P 点表示最适浓度,故A 正确。位于最适浓度两侧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产生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因此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效果可能相同,故B 正确。由于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而题中未指定何种器官,所以生长素浓度大于M 时对植物的器官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是抑制作用,故C 错误。若该曲线表示的是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影响,生长受抑制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M ,故D 正确。

答案:C

10.(2014·西安模拟) 青鲜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防止大蒜等贮藏期间的发芽。研究发现其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进入植物体内可替代尿嘧啶的位置,进而引起代谢异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人类的健康,应该全面禁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和使用

B .青鲜素可强烈阻断DNA 的复制和转录,进而导致细胞代谢异常

C .青鲜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的芽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效果

D .可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青鲜素溶液,探究青鲜素溶液防止大蒜发芽的最适浓度

解析: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既不能滥用,也不能不用,科学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有利于生产实践的。由于青鲜素的结构与尿嘧啶只是相似,因此不会“强烈阻断”DNA复制。生长素对芽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这点与青鲜素不同。浓度梯度法是探究最适浓度的常用方法。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2分) 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____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__。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____________。

(3)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解析:在种子休眠状态下,脱落酸含量较高,在打破休眠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减少、细胞分裂素增多,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是协同关系,而二者与脱落酸是拮抗关系。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激素类似物,因为这类物质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

从题图中可看出种子萌发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各种激素在不同阶段的分泌量不同,这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程序性表达(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答案:(1)脱落酸 拮抗 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

(2)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 原料丰富,生产过程简单,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

(3)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2.(12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 ,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α) 如图甲,α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α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α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α2。请预测α2与α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可有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促进作用相同。(2)待测浓度若是低浓度A ,则稀释至原浓度的80%后,其促进作用会减弱;待测浓度若是高浓度B ,则稀释至原浓度的80%后,其促进作用会增强。

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

产生最大α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α

(2)若α2小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 ;若α2大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

13.(16分)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 对小麦胚芽鞘(幼苗) 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 溶液(实验组) 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 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 ,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 应溶解于__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 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mm。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

A .舍弃 B.修改 C .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也可以抑制其生长,所以其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植物细胞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因此振荡培养的目的之一是增加溶液中氧气的含量,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本题的单一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此其他的量要相同并且适宜。实验组要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各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答案:(1)调节 1 (2)①氧气 ②均匀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C 重复实验


相关内容

  • 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 近三年云南使用的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一.2014-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 2014-2015年,云南使用全国卷Ⅱ:2016年高考全国理综试卷共三套[全国卷I (乙卷).全国卷Ⅱ(甲卷).全国卷III (丙卷)],其中,使用全国卷III 的省区有:广西.贵州.云南等,全国卷 ...

  •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策略 近年来,高考生物试卷日趋成熟,表现为命题的视角宽,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能力考查全面:稳中求新,难度适中,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产.生活及科技成果的联系,特别是实验的考查已成重点.只有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我们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俯视高考,才能准确地找到高考的定位,自身的定位, ...

  • 2016级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 同官高级中学2016级高考生物学科 第二轮复习计划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这是一个由知识的点到形成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一轮教学复习成果的巩固,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月中旬-四月底 (二)二轮 ...

  • 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 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这是一个由知识的点到形成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一轮教学复习成果的巩固,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月底-四月底 (二)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 ...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高三年级是高 ...

  •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 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具体地说,一是要看对《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 ...

  • 2011届高三第二学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张冬梅 进入3月份后,高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我校高三生物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物科的第二轮复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们的生物成绩稳步提高?针对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订本届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扣基础,科学 ...

  • 永州三中2010届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永州三中2010届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唐春风 进入3月份后,高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我校高三生物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物科的第二轮复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们的生物成绩稳步提高?针对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订本届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

  • 高考生物全国卷的学习总结(生物+任培勇)
  • 高考生物全国卷的学习总结及备考建议 任培勇 2016年广东高考将使用全国卷,对于现在的准高三来说,既是难题也是机遇.备战高考全国卷,就得先对全国卷的考点进行了解,深入分析全国卷命题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2016年高考备考.现将个人对全国卷学习心得以及今后备考方法总结如下: 1 二.全国卷的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