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分析

  摘要: 本文对英汉对比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发展趋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讨论了其发展意义。   关键词: 英汉对比发展趋势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发展意义      一、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比语言学的思想和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他最早提出了语言比较对探索人类精神的关系。英汉对比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兼具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并解释英汉语之间的异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应分为三个层次:语言的表层结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哲学。从学科上看,英汉语言对比可分为英汉对比语言学、英汉翻译学和英汉对比文化学三个学科。从实践上看对比语言学也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理论研究方向;一个是应用研究方向。理论研究部分应包括英汉比较语言学、英汉比较词汇学、英汉比较语法学、英汉比较语义学、英汉比较语用学、英汉比较语篇学、英汉比较文体学和英汉比较修辞学等。应用研究部分,应将上述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英语与对外汉语教学、英汉互译和英汉汉英词典编撰中去。   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从《马氏文通》算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研究从一开始的语音、词汇、语法扩大到句群、语篇、修辞、文体、语用、文化,尤其是语篇分析、表现法及语言认识方面。   潘文国认为英汉对比研究学科的发展存在着8大趋势:(1)学科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强;(2)学科的理论自觉意识越来越高;(3)从微观走向宏观;(4)微观研究的深入化;(5)积极引进和运用国外理论和研究方法;(6)理论和方法多元化;(7)对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关注;(8)汉语主体意识觉醒。   另外,徐通锵是真正摆脱印欧语言学模式制约,从地道汉语出发为创建中国语言学理论而进行对比研究的典型代表。徐通锵在中国历史语言学的理论开创与系统建设、在汉语字本位理论和语义语法体系的创建,以及在以对比与结合为中心的新方法论的系统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二、发展趋势      第一,在语义的研究上呈现语法形式和语法功能结合、句法与章法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和语法隐喻的特点。   第二,宏观和微观研究的综合。研究领域冲破了语音、词汇、语法的传统领域,向语言外部扩展和向语言内部渗透。向语言外部扩展,特别是语用学,形成边缘学科。向语言内部渗透,特别是语义学,使学科相互补充,形成了交叉学科。   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从20世纪50―60年代,英汉对比研究与教学和翻译相结合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越来越多。不但重视应用研究,而且重视理论研究。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也适应了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人类语言交际的需要。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要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重,并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第四,综合研究方法的趋势。从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对比研究取得了人类认知史上的重大进步。它综合了描述与解释、归纳与演绎、共时与历时及定性与定量。这样可以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把对立双方统一起来。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一,吕叔湘批评我国外语界与汉语界不相往来,从而形成“两张皮”现象。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作出深刻的思考。从近代的英汉对比研究综述我们可以看出,近代这50年中,汉语界同英语界中从事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研究的人比较少。虽然90年代后参与学习英语的人在增加,但是参与汉语研究的人还是很少。所以鼓励与发展汉语研究人员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另一种现象是正在进行对比研究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呼唤英汉对比研究的科学精神。由于英汉对比研究涵盖面比较广,内容多与语言相关,所以,只要与语言相关都会被纳入英汉比较研究的视野。这样突出了对比的人文性,势必会削弱研究的科学性。这就要求这种研究要具有科学性,要做到:(1)剔除不相关的研究对象,使研究更纯洁,反对唯材料论;(2)通过实践来验证假设或结论,使研究更客观;(3)为使研究更形式化、更抽象,常常使用公式、图表来表达;(4)为研究假设或结论的真伪要通过反证来检验。   第三,要求研究者有丰富的知识。从理论上讲,“知识结构是客观知识世界经过求知者的输入、储存、加工,而在头脑中形成的由智力联系起来的多要素、多系列、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王通讯认为,英汉对比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丰富的自然、社会、思维三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2)英汉语言及其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3)英汉语言史及其语言学史;   (4)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   (5)方法论基础(包括哲学、逻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的方法等);   (6)对比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关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还有许多人给出了建议。总结如下:不仅要建设知识结构,还要使其优化。回顾我国过去50年的英汉对比研究历程,应该看到培养人才的问题已经颇为突出,尤其是跨学科人才。只有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达到中国人学英语的目的――促进自己的发展。      四、意义      1.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平台。对外汉语教学任务艰巨。对外汉语教学与对内汉语教学的方法显然是不同的,难度在于它需要认清楚汉语的特点。通过英汉对比研究,我们能够把握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而更好地把握总结汉语的特点。不仅推动了汉语教学本身,而且对现代汉语研究起了促进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为我国的对外汉语培养合格的人才。   2.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Fries(1945)和Lado(1957)提出最有效的外语教材是建立在外语与母语的对比基础上的。外语教材的解释和联系部分可根据对比分析的预测,将重点放在与母语不同的外语语言项目上,这对词汇和语法部分的学习具有更直接的意义。例如,汉语里没有冠词,刚学英语的中国学生经常会犯一些语法错误,因而在编写教材中就需要简明扼要地解释一下冠词的基本用法,并配一些相关的练习,使学生能掌握冠词的基本用法。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还可以帮组英语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外语的词汇和语法,克服母语干扰,有很大的帮助,进而促进英语的教学质量。   3.为翻译学打下基础   对比研究及以对比研究为基础的翻译理论,为研究语言之间的可译性、翻译的分析和转换单位、翻译的种类目的和要求、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翻译重的等值或等效翻译理论重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分析与讨论的框架,可以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出语言学上的分析和解释。就英汉翻译而言,翻译学研究的重点仍然是立足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哲学观下的英汉双语的异同性。找不出异同性,尤其是系统意义上形式结构的系统性,就会使翻译操作上带上浓厚的主观性,就谈不上翻译学。对比分析是古老的,因为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语言之间的比较(王炎宗)。由此可见,英汉对比研究为中国翻译学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革新双语词典编撰工作   词典对学习和掌握运用语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词典编撰工作首先涉及句法结构标志和词义的语义结构标志,词义的语法类别是由词的语法功能决定的。英语重形合,每个词的语法功能在词典中都需要明确的标志;而汉语重意合,形态标志少,所以词典中一般很难以清楚地标明词的语法功能。另外,英语词和汉语词在词义上存在完全不对等应或不完全对应的情况,从词典的编撰不能有效地提供词语意义的内涵与外延。为了完善词典编撰工作,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大英汉词语的全面研究,另一方面要将这些研究成果尽快体现到英汉词典及汉英词典中去。      参考文献:   [1]潘文国,谭惠敏.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王菊泉,郑立信.英汉语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张维友.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摘要: 本文对英汉对比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发展趋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讨论了其发展意义。   关键词: 英汉对比发展趋势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发展意义      一、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比语言学的思想和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他最早提出了语言比较对探索人类精神的关系。英汉对比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兼具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并解释英汉语之间的异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应分为三个层次:语言的表层结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哲学。从学科上看,英汉语言对比可分为英汉对比语言学、英汉翻译学和英汉对比文化学三个学科。从实践上看对比语言学也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理论研究方向;一个是应用研究方向。理论研究部分应包括英汉比较语言学、英汉比较词汇学、英汉比较语法学、英汉比较语义学、英汉比较语用学、英汉比较语篇学、英汉比较文体学和英汉比较修辞学等。应用研究部分,应将上述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英语与对外汉语教学、英汉互译和英汉汉英词典编撰中去。   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从《马氏文通》算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研究从一开始的语音、词汇、语法扩大到句群、语篇、修辞、文体、语用、文化,尤其是语篇分析、表现法及语言认识方面。   潘文国认为英汉对比研究学科的发展存在着8大趋势:(1)学科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强;(2)学科的理论自觉意识越来越高;(3)从微观走向宏观;(4)微观研究的深入化;(5)积极引进和运用国外理论和研究方法;(6)理论和方法多元化;(7)对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关注;(8)汉语主体意识觉醒。   另外,徐通锵是真正摆脱印欧语言学模式制约,从地道汉语出发为创建中国语言学理论而进行对比研究的典型代表。徐通锵在中国历史语言学的理论开创与系统建设、在汉语字本位理论和语义语法体系的创建,以及在以对比与结合为中心的新方法论的系统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二、发展趋势      第一,在语义的研究上呈现语法形式和语法功能结合、句法与章法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和语法隐喻的特点。   第二,宏观和微观研究的综合。研究领域冲破了语音、词汇、语法的传统领域,向语言外部扩展和向语言内部渗透。向语言外部扩展,特别是语用学,形成边缘学科。向语言内部渗透,特别是语义学,使学科相互补充,形成了交叉学科。   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从20世纪50―60年代,英汉对比研究与教学和翻译相结合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越来越多。不但重视应用研究,而且重视理论研究。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也适应了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人类语言交际的需要。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要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重,并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第四,综合研究方法的趋势。从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对比研究取得了人类认知史上的重大进步。它综合了描述与解释、归纳与演绎、共时与历时及定性与定量。这样可以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把对立双方统一起来。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一,吕叔湘批评我国外语界与汉语界不相往来,从而形成“两张皮”现象。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作出深刻的思考。从近代的英汉对比研究综述我们可以看出,近代这50年中,汉语界同英语界中从事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研究的人比较少。虽然90年代后参与学习英语的人在增加,但是参与汉语研究的人还是很少。所以鼓励与发展汉语研究人员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另一种现象是正在进行对比研究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呼唤英汉对比研究的科学精神。由于英汉对比研究涵盖面比较广,内容多与语言相关,所以,只要与语言相关都会被纳入英汉比较研究的视野。这样突出了对比的人文性,势必会削弱研究的科学性。这就要求这种研究要具有科学性,要做到:(1)剔除不相关的研究对象,使研究更纯洁,反对唯材料论;(2)通过实践来验证假设或结论,使研究更客观;(3)为使研究更形式化、更抽象,常常使用公式、图表来表达;(4)为研究假设或结论的真伪要通过反证来检验。   第三,要求研究者有丰富的知识。从理论上讲,“知识结构是客观知识世界经过求知者的输入、储存、加工,而在头脑中形成的由智力联系起来的多要素、多系列、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王通讯认为,英汉对比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丰富的自然、社会、思维三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2)英汉语言及其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3)英汉语言史及其语言学史;   (4)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   (5)方法论基础(包括哲学、逻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的方法等);   (6)对比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关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还有许多人给出了建议。总结如下:不仅要建设知识结构,还要使其优化。回顾我国过去50年的英汉对比研究历程,应该看到培养人才的问题已经颇为突出,尤其是跨学科人才。只有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达到中国人学英语的目的――促进自己的发展。      四、意义      1.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平台。对外汉语教学任务艰巨。对外汉语教学与对内汉语教学的方法显然是不同的,难度在于它需要认清楚汉语的特点。通过英汉对比研究,我们能够把握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而更好地把握总结汉语的特点。不仅推动了汉语教学本身,而且对现代汉语研究起了促进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为我国的对外汉语培养合格的人才。   2.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Fries(1945)和Lado(1957)提出最有效的外语教材是建立在外语与母语的对比基础上的。外语教材的解释和联系部分可根据对比分析的预测,将重点放在与母语不同的外语语言项目上,这对词汇和语法部分的学习具有更直接的意义。例如,汉语里没有冠词,刚学英语的中国学生经常会犯一些语法错误,因而在编写教材中就需要简明扼要地解释一下冠词的基本用法,并配一些相关的练习,使学生能掌握冠词的基本用法。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还可以帮组英语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外语的词汇和语法,克服母语干扰,有很大的帮助,进而促进英语的教学质量。   3.为翻译学打下基础   对比研究及以对比研究为基础的翻译理论,为研究语言之间的可译性、翻译的分析和转换单位、翻译的种类目的和要求、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翻译重的等值或等效翻译理论重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分析与讨论的框架,可以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出语言学上的分析和解释。就英汉翻译而言,翻译学研究的重点仍然是立足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哲学观下的英汉双语的异同性。找不出异同性,尤其是系统意义上形式结构的系统性,就会使翻译操作上带上浓厚的主观性,就谈不上翻译学。对比分析是古老的,因为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语言之间的比较(王炎宗)。由此可见,英汉对比研究为中国翻译学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革新双语词典编撰工作   词典对学习和掌握运用语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词典编撰工作首先涉及句法结构标志和词义的语义结构标志,词义的语法类别是由词的语法功能决定的。英语重形合,每个词的语法功能在词典中都需要明确的标志;而汉语重意合,形态标志少,所以词典中一般很难以清楚地标明词的语法功能。另外,英语词和汉语词在词义上存在完全不对等应或不完全对应的情况,从词典的编撰不能有效地提供词语意义的内涵与外延。为了完善词典编撰工作,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大英汉词语的全面研究,另一方面要将这些研究成果尽快体现到英汉词典及汉英词典中去。      参考文献:   [1]潘文国,谭惠敏.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王菊泉,郑立信.英汉语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张维友.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内容

  • 英汉对比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 摘 要:单词的记忆当然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无论到达哪个水平和级别都要不停的学习词汇,词汇量的累计也是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英语词汇相当于建筑楼房的砖块,可见英语词汇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正如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 said,"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 ...

  • 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
  •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本科 学年论文 题目: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 系别:文学系 学生姓名:刘珺 学 专 年号:07579105业:对外汉语级:2007级 完成日期:2010年5月20日 指导教师:刘昀 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所收录的所有颜色词以及 ...

  • 英汉词义对比及翻译
  •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研 究 生 学 期 作 业 题目: 英汉词义对比及翻译 姓 名: 任旭苑 学 号: 1321198512 院 系: 高级翻译学院 专 业: 翻译 (英语) 课程/成绩: 英汉对比与翻译 授课教师: 沈素琴 二〇一 四 年 ...

  • 从英汉对比分析的角度剖析高职学生?汉译英句子翻译常见问题
  • 从英汉对比分析的角度剖析高职学生 汉译英句子翻译常见问题 作者: 李丹 来源:<教师·中>2015年第01期 摘 要:近年来,英汉对比分析在宏微观上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为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夯实的理论基础.句型方面,英汉语句型迥异,英语中被动句.无灵主语句较汉语用得更广泛:词汇方面, ...

  • 汉语类论文题目
  • 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对外汉语论文题目 1. 论汉字的性质 2.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 许慎六书说论评 4.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 "'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 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 论现代 ...

  • 论英汉语言中词汇的对比
  • 论英汉语言中词汇的对比 徐慧 (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900) 摘要:英汉翻译的理论和技巧是建立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殊风气或事物的词,如: 对比之上的,所以对于英汉互译来说,对比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差cyberphobic 畏惧计算机的(人)异之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荚汉语言对比着手.通过 ...

  • 英汉语言对比论文
  • 汉字与英语拼音文字(字母)对比研究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英语093 杨思源 学号:2009041322 中文摘要:英汉语言由于发展历史不同,属于不同的语系结构,因此在表意.语音上存在着不同点,但由于语言是传播信息的工具而且都源于象形,因此英汉语言异中存同.首先本文将探讨英汉语言的不同发展背景,基于不用 ...

  •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 ...

  •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 2001年9月第17卷 第5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Sept.,2001Vol.17 No.5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邵志洪 (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237) 提 要:平行结构是话语组织法中具有的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