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知识点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易错音

Xi āo xiào kǎ qiǎ xiào kuàng

肖邦 生肖 卡车 关卡 惟妙惟肖 眼眶

二.易错字

忧虑 巴黎 烛光 勉励 鼓励 再接再厉 .......

三.句式转换

双重否定句:用否定加以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含义。 否定词:莫 无 不 没 非 (双重)无不 没有不 莫不 非···不可 莫非 绝非 不可能不

特点:否定加否定 作用:加强语气(类似于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

1. 理清句子主干,找到两个否定词。

2. 把两个否定词换成表示肯定语气的词。

双重否定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

1. 理清句子主干,找到两个否定词。

2. 把两个否定词换成疑问词,结尾加“呢”“吗”,“。”改成“?”。

课文例句: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肯定句)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只好离开自己的祖国。

四.一字多义

疾 疾恶如仇:憎恨 积劳成疾:疾病 关心百姓疾苦:痛苦 疾驰:快,迅速

异 异国他乡:另外的 珍禽异兽:奇特的 日新月异:不同

亡 亡羊补牢:失去 亡命之徒:逃亡 家破人亡:死亡 亡国之徒:灭亡

五.课文内容 1.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从“不得不”中可以体会到肖邦什么样的情感?

当时的波兰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本打算向祖国和人民施展自己的音乐才能,可残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离开,“不得不”正是肖邦内心深处悲愤情感的真实写照。

2. (重点段落,要求背诵)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蹬上马车,疾驰而去。

(1)“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是环境描写,烘托了肖邦郁闷和痛楚的心情 。

(2)老师“特地”为肖邦谱曲送别,并和同学们咏唱,说明老师对肖邦十分器重,老师和同学们对肖邦十分依恋。

(3)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埃斯内尔意在提醒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永远记得饱受苦难的祖国和人民。

(4) 这段话中有三个送别场面: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泥土。

3.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重要)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

“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说明肖邦“四处奔波”是因为在帮祖国,也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疲劳加上忧愤”,“疲劳”指肖邦“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很疲劳。“忧”指肖邦为祖国人民正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己却无法帮助他们而忧。“愤”指肖邦因为祖国被侵略,对侵略者的所作所为感到愤。

4.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1)从这个“才”字可以看出人们对肖邦英年早逝的惋惜和对侵略者的痛恨。

5. 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波兰音乐家肖邦怀着亡国之恨告别亲人和朋友,流亡异国他乡,在国外不忘国耻,投入音乐创作之中,弥留之际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感人故事,表达了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六. 课后习题

3. 悲愤欲绝:气息中止,死亡。 与世长辞:告别。 弥留之际:时候 ...

4. (1)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答:埃斯内尔意在提醒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永远记得饱受苦难的祖国和人民。

(2)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什么是弥留之际?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答:“弥留之际”的意思是病重将死的时候。肖邦虽然人在异国他乡,但他的内心仍然充满对祖国的向往和对人民的思念。他就要死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活着踏上祖国的土地,于是,就把身体最重要的部分——心脏,托付给姐姐带回祖国,希望能够魂归故里。这是他与祖国生死相依的美好愿望,也是他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感的体现。

七.重要问题

1. 肖邦既然那么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呢?

答:(1)由于形势所迫,肖邦不得不选择离开。(2)肖邦离开祖国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同侵略者作斗争。肖邦离开祖国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而是用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鼓舞波兰人民振奋精神、保家卫国。

2. 读完课文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为题?

答:因为“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使他灵魂深处的呐喊,,也是他爱国情怀的充分体现。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展现了肖邦深沉而炽热的爱国情怀,所以课文以此为题。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易错音

Xi āo xiào kǎ qiǎ xiào kuàng

肖邦 生肖 卡车 关卡 惟妙惟肖 眼眶

二.易错字

忧虑 巴黎 烛光 勉励 鼓励 再接再厉 .......

三.句式转换

双重否定句:用否定加以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含义。 否定词:莫 无 不 没 非 (双重)无不 没有不 莫不 非···不可 莫非 绝非 不可能不

特点:否定加否定 作用:加强语气(类似于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

1. 理清句子主干,找到两个否定词。

2. 把两个否定词换成表示肯定语气的词。

双重否定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

1. 理清句子主干,找到两个否定词。

2. 把两个否定词换成疑问词,结尾加“呢”“吗”,“。”改成“?”。

课文例句: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肯定句)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只好离开自己的祖国。

四.一字多义

疾 疾恶如仇:憎恨 积劳成疾:疾病 关心百姓疾苦:痛苦 疾驰:快,迅速

异 异国他乡:另外的 珍禽异兽:奇特的 日新月异:不同

亡 亡羊补牢:失去 亡命之徒:逃亡 家破人亡:死亡 亡国之徒:灭亡

五.课文内容 1.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从“不得不”中可以体会到肖邦什么样的情感?

当时的波兰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本打算向祖国和人民施展自己的音乐才能,可残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离开,“不得不”正是肖邦内心深处悲愤情感的真实写照。

2. (重点段落,要求背诵)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蹬上马车,疾驰而去。

(1)“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是环境描写,烘托了肖邦郁闷和痛楚的心情 。

(2)老师“特地”为肖邦谱曲送别,并和同学们咏唱,说明老师对肖邦十分器重,老师和同学们对肖邦十分依恋。

(3)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埃斯内尔意在提醒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永远记得饱受苦难的祖国和人民。

(4) 这段话中有三个送别场面: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泥土。

3.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重要)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

“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说明肖邦“四处奔波”是因为在帮祖国,也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疲劳加上忧愤”,“疲劳”指肖邦“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很疲劳。“忧”指肖邦为祖国人民正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己却无法帮助他们而忧。“愤”指肖邦因为祖国被侵略,对侵略者的所作所为感到愤。

4.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1)从这个“才”字可以看出人们对肖邦英年早逝的惋惜和对侵略者的痛恨。

5. 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波兰音乐家肖邦怀着亡国之恨告别亲人和朋友,流亡异国他乡,在国外不忘国耻,投入音乐创作之中,弥留之际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感人故事,表达了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六. 课后习题

3. 悲愤欲绝:气息中止,死亡。 与世长辞:告别。 弥留之际:时候 ...

4. (1)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答:埃斯内尔意在提醒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永远记得饱受苦难的祖国和人民。

(2)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什么是弥留之际?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答:“弥留之际”的意思是病重将死的时候。肖邦虽然人在异国他乡,但他的内心仍然充满对祖国的向往和对人民的思念。他就要死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活着踏上祖国的土地,于是,就把身体最重要的部分——心脏,托付给姐姐带回祖国,希望能够魂归故里。这是他与祖国生死相依的美好愿望,也是他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感的体现。

七.重要问题

1. 肖邦既然那么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呢?

答:(1)由于形势所迫,肖邦不得不选择离开。(2)肖邦离开祖国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同侵略者作斗争。肖邦离开祖国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而是用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鼓舞波兰人民振奋精神、保家卫国。

2. 读完课文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为题?

答:因为“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使他灵魂深处的呐喊,,也是他爱国情怀的充分体现。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展现了肖邦深沉而炽热的爱国情怀,所以课文以此为题。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终复习备课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终复习备课 设计: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 沈国玉 第一单元 一.复习要求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会背诵<我们爱你啊,中国>.<古诗两首>以及<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第二自然段.掌握本单元的2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期末测试答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期末测试答案 期末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jǐ liɑnɡ rónɡ qià miâ shì ( 脊梁 ) ( 融洽 ) ( 蔑视 ) hūn yōnɡ mó bài xuàn rǎn ( 昏庸 ) ( 膜拜 ) ( 渲染 ) yìnɡ chou zhēnɡ zhá ...

  •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课
  •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嵩阳二小 李佳莉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初步感知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 ...

  • 六上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词语: 1.陶瓷 屋脊 硕果 开拓 景德镇 帕米尔高原 2.奴役 驻守 野兽 犁地 镰刀 融洽 风帆蔽空 慷慨激昂 横行霸道 喜出望外 惊恐万状 载歌载舞 负隅顽抗 3.肖邦 咏唱 忧虑 烛光 巴黎 贺卡 满腔热血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弥留之际 4.巫师 洛阳 破涕为笑 二.课 ...

  • 六上第一单元
  • 第一单元分析 个人设计 本单元由 <我们爱你啊, 中国> . <郑成功> . <把 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古诗两首>及一篇习作 . 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 本单元四篇课文为同一主题--"心中有祖国" ,旨在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爱国 ...

  • 看思维结构图学作文构思
  • 看思维结构图学作文构思 孟 彩 前不久的一场大雨过后,我指导学生说说从哪儿感受到雨大,学生因为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雨的体验,因此一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见闻.说了很多,很全面地体现了这场雨的大.交流结束,我便引导者大家进入了写的环节.学生的作业却没有了交流时的"成功", ...

  • 2014届高考语文议论文素材库爱国篇
  • 2014高考作文素材库:议论文论据(爱国) 事实论据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 ...

  • 爱国作文素材:爱国(五)
  • 爱国作文素材:爱国(五) 爱国作文素材:爱国(五) 一.名言警句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则.(顾炎武) 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于人和国民来说,最伟大最神圣的东西是自己的祖国.(哈里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