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平分线定理及逆定理的证明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教学目标:

1、能够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严密的证明。 2、能够灵活运用两个定理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或者证明。 教学重点: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教学难点: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二.新课学习:

知识点一、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1,已知直线m与线段AB垂直相交于点D,且AD=BD,点C在直线m上, 求证:AC=BC. 证明:

图1

应用格式: 巩固练习:

1.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C=5cm,BC=4cm, 那么BCD的周长是_________

D

C

2、ABC中,AB=AC,D为AB中点,且EDAB.若BCE的周长为8,且ACBC2, 求AB、BC的长。

知识点二、证明: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已知:如图2,已知直线m与线段AB垂直相交于点D,且AD=BD,若AC=BC 求证:点C在直线m上. 证明:

图2

应用格式: 巩固练习:

1、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要在街道旁修建自来水站,向居民区A、B居民区提供自来水,自来水站

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A、B两个居民区到它的距离相等? B

居民区 A

街道

三、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堂检测:

1、 已知点A是锐角MON内的一点,分别作点A关于OM、ON 的对称点A'、A'',连接A'A'',分别交OM、ON于点B、C, 测得A'A''=2.2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

2、如图,∠A=90°,DE是斜边BC的垂直平分线,且与边AC,BC分别 相交于点D,E。若∠ABD=∠C+6°,求∠BDC的度数。 A

C

3、如图, △ABC中,AB=AC,A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交CB

的延长线与E,交AB于点F,若∠A=50°,求∠EFC的度数。 A

B

4

、已知:线段a,b

a

b

求作:△ABC,AB=AC,BC=a,BC边上的高线

AH=b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五.课后练习:

A.精编80-81页中1—4题,9—12题,16题

B.1、如右图,ABC中,AB=AC,A360,AB的中垂线DE交AC

于D,交AB于E。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1)BD平分ABC; (2)AD=BD=BC; (3)BCD的周长等于AB+BC; (4)D是AC的中点

A (1)(4) B (1)(2)(4) C (3)(4) D (1)(2)(3) 2、如图,△ABC的一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如果△ACD的周长

为17cm,△ABC的周长为25cm。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求出BC长吗?

3、如图,AB=AC,A4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求A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垂直平分AC,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AF。试说明:AE=AF

F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教学目标:

1、能够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严密的证明。 2、能够灵活运用两个定理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或者证明。 教学重点: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教学难点: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二.新课学习:

知识点一、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1,已知直线m与线段AB垂直相交于点D,且AD=BD,点C在直线m上, 求证:AC=BC. 证明:

图1

应用格式: 巩固练习:

1.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C=5cm,BC=4cm, 那么BCD的周长是_________

D

C

2、ABC中,AB=AC,D为AB中点,且EDAB.若BCE的周长为8,且ACBC2, 求AB、BC的长。

知识点二、证明: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已知:如图2,已知直线m与线段AB垂直相交于点D,且AD=BD,若AC=BC 求证:点C在直线m上. 证明:

图2

应用格式: 巩固练习:

1、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要在街道旁修建自来水站,向居民区A、B居民区提供自来水,自来水站

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A、B两个居民区到它的距离相等? B

居民区 A

街道

三、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堂检测:

1、 已知点A是锐角MON内的一点,分别作点A关于OM、ON 的对称点A'、A'',连接A'A'',分别交OM、ON于点B、C, 测得A'A''=2.2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

2、如图,∠A=90°,DE是斜边BC的垂直平分线,且与边AC,BC分别 相交于点D,E。若∠ABD=∠C+6°,求∠BDC的度数。 A

C

3、如图, △ABC中,AB=AC,A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交CB

的延长线与E,交AB于点F,若∠A=50°,求∠EFC的度数。 A

B

4

、已知:线段a,b

a

b

求作:△ABC,AB=AC,BC=a,BC边上的高线

AH=b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五.课后练习:

A.精编80-81页中1—4题,9—12题,16题

B.1、如右图,ABC中,AB=AC,A360,AB的中垂线DE交AC

于D,交AB于E。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1)BD平分ABC; (2)AD=BD=BC; (3)BCD的周长等于AB+BC; (4)D是AC的中点

A (1)(4) B (1)(2)(4) C (3)(4) D (1)(2)(3) 2、如图,△ABC的一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如果△ACD的周长

为17cm,△ABC的周长为25cm。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求出BC长吗?

3、如图,AB=AC,A4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求A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垂直平分AC,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AF。试说明:AE=AF

F


相关内容

  • 初二数学教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1.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2)重点.难点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反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依据; 逆定理反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是证明某点在某条直线上及一条直线是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依据.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 垂直平分线 ...

  • 角的平分线
  •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及它们的应用.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为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a.角平分线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b.这两个定理的区别:c.写命题的逆命题.学生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问题已经很熟悉了,所以 ...

  •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教案
  • 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备课纸(首页) 课 题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课 型 1 教具 使用 新授课 PPT 授课日期 教 目 重 难 学 分 2014.5.14 授课 时数 学 1.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内容,能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 标 2.能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证明空间两直线垂直. ...

  • 立体几何知识点
  • 立体几何知识点 [重点知识整合] 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1)判定:①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②面面平行的性质: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2)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这条 ...

  • 优秀教案17-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数学必修2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的第三课时.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定理后进行的,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延续与深入,也是空间中线线垂直.面面垂直关系的一个交汇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 ...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各种证明
  • 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对于掌握定理以及定理的证明并不存在多大得困难,这是因为在七年级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①经历探索.猜测过程,能够运用公理和所学 ...

  • [角的平分线]教案
  • <角的平分线>教案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2.角平分线的逆定理的证明. 3. 定理的应用.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能力. 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实践能力 ...

  • 高一升高二.暑假数学三垂线定理doc
  • 第一讲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要点 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形成和论证. 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关系,学新课之前,让我们作个简单的回顾: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什么叫做平面的 ...

  • 垂径定理推论说课稿
  • §24.1 垂径定理(第二课时)说课稿 所选内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节第二个内容第二课时 南羊中学 李青祖 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并得到您的指导,我说课的题目是:圆中的垂 径定理推论.它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十四章第一节,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教材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