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本真课堂

语文的本真课堂

------观薛发根《剪枝的学问》有感

今年“千课万人”的精品课中,我对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印象深刻。因为从薛老师的课堂我真正体会到了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感受到了本真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一、教知识

薛老师认为:语感不可教,可教的是语文知识。课上,薛老师聚焦一点,把“概括主要内容”这一知识点教得透彻清晰,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他拿“是否读懂课文”做切入口,先让学生找出三处表示时间的词语,句子,在引导学生从“不说错到流利再到连贯”的口语表达中,理清了文章主要内容。然后,清晰简明地小结道:像这样把文章的几段话说成一段话,这段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就叫概括。接着,补充讲解概括主要内容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按一定的顺序,比如时间顺序,这样就能把文章概括得有条理。另外,要抓关键词,把句中的关键词用上,就可以概括得更准确。当然这一切都是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巧妙的板书完成的。从中可见薛老师对文本知识点的定位是紧扣年段目标的,而教法又是“天然若成,不着痕迹”,看似不经意,全在意料中,真格是匠心独运。

二、教方法

薛老师曾说:教学思想及理念的确很重要,事关方向问题;方式方法也很重要,事关问题能否得以解决。最重要的是用先进

的教学思想给实用的教学法指明运用的方向。方法用对了地方,才会产生奇迹。本课人物心理活动变化这一细节,生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如能深入体会其中人物的内心变化,将对本课主题的全面感悟很有帮助。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纯粹地给他们讲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好处,是很抽象的。于是薛老师便采用了朗读。当然薛老师不是简单地提示、要求:你能读出“好奇”“疑惑”或“高兴”的感觉吗?而是借助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提醒学生要读出当时当地人物内心这样变化时,说这些话的语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联想开去,结合生活已有经验,读出内心所感。也许一般我们引到此就罢手了,而薛老师不是,他在引导学生朗读不同心理情势下的语句中,悟出了叙事语要读得自然流利;对话语,要读出角色变化;心里话要读得轻声细语。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是真正的 “授之以渔”。

三、带实践

为让三年级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心理活动描写,薛老师带领孩子们丰富想象、积极表达之外,还联系自己用这班学生上课这件事的真实心理,再次结合新学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带领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心活动:昨天,我听说明天将有一位特级教师给我们上课,我满怀好奇地想:他会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今天来到上课地点,我看见一位长相非常丑的小老头站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一脸疑惑,内心将信将疑:难道会是这位老师给我们上课?希望

一节课下来他能让我又惊又喜。一时间,薛老师精心的设计,加上风趣的话语,让孩子们如沐春风,笑声不已,他们在快乐中已把学到的新知加以实践运用了。对于此刻的孩子们来说,坐拥如此良师课堂,不正是在享受一种无比的幸福吗?

四、育智能

如果仅仅到此,这个课堂也只完成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然而,薛老师说:从“教语文”到“育智能”,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他通过“本文的课题是《剪枝的学问》,那这个‘学问’到底是什么呢?”的问题设计,让学生总结出“这个学问就是无用的枝条减少了,桃子才会增多”的道理。接着,话锋一转,根据板书上“减少----增多" 这一对具有因果关系的词语,结合生活,进一步理解“生活中这样的学问”。在其启发下,学生略加思索就说道:作业减少了,快乐增多了,知识就丰富了。薛老师指导说:作业减少了,快乐增多了,你们就成长得更好了„„看似不经意地把“知识”换成了“成长”,我却可从中感受到老师多么深厚的人文情怀。最后,薛老师再次提升,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索:“其实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事减少了的话,好事就会增多。比如——”经此引发,一女生随即说:坏习惯减少了,好习惯就会增多。是啊,薛老师水到渠成总结:桃树要减去多余的枝,才能结出更多更好的桃子,人们若是减去那些多余没用的事,我们就会生活得更美好。

没有思考的课堂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火花闪耀的课堂,它会像零落的碎纸片一样,在孩子们心头随风而逝。而薛老师的课堂,相信孩子们会牢牢记得老师教诲给他们的人生加减法的。这对行走在成长旅途中的孩子来说,将是多么明亮多么温暖多么深远的指引啊!

古人说:得遇良师,春风化雨。在薛老师本真的课堂上,我们分享到了教育的幸福。他“咬文嚼字”的听写、“大雪无痕”的传授、循序渐进的运用和水到渠成的升华,给人真实、朴实、踏实之感,可听、可看、可学,可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语文大智慧散发出的光彩!

语文的本真课堂

------观薛发根《剪枝的学问》有感

今年“千课万人”的精品课中,我对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印象深刻。因为从薛老师的课堂我真正体会到了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感受到了本真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一、教知识

薛老师认为:语感不可教,可教的是语文知识。课上,薛老师聚焦一点,把“概括主要内容”这一知识点教得透彻清晰,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他拿“是否读懂课文”做切入口,先让学生找出三处表示时间的词语,句子,在引导学生从“不说错到流利再到连贯”的口语表达中,理清了文章主要内容。然后,清晰简明地小结道:像这样把文章的几段话说成一段话,这段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就叫概括。接着,补充讲解概括主要内容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按一定的顺序,比如时间顺序,这样就能把文章概括得有条理。另外,要抓关键词,把句中的关键词用上,就可以概括得更准确。当然这一切都是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巧妙的板书完成的。从中可见薛老师对文本知识点的定位是紧扣年段目标的,而教法又是“天然若成,不着痕迹”,看似不经意,全在意料中,真格是匠心独运。

二、教方法

薛老师曾说:教学思想及理念的确很重要,事关方向问题;方式方法也很重要,事关问题能否得以解决。最重要的是用先进

的教学思想给实用的教学法指明运用的方向。方法用对了地方,才会产生奇迹。本课人物心理活动变化这一细节,生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如能深入体会其中人物的内心变化,将对本课主题的全面感悟很有帮助。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纯粹地给他们讲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好处,是很抽象的。于是薛老师便采用了朗读。当然薛老师不是简单地提示、要求:你能读出“好奇”“疑惑”或“高兴”的感觉吗?而是借助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提醒学生要读出当时当地人物内心这样变化时,说这些话的语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联想开去,结合生活已有经验,读出内心所感。也许一般我们引到此就罢手了,而薛老师不是,他在引导学生朗读不同心理情势下的语句中,悟出了叙事语要读得自然流利;对话语,要读出角色变化;心里话要读得轻声细语。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是真正的 “授之以渔”。

三、带实践

为让三年级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心理活动描写,薛老师带领孩子们丰富想象、积极表达之外,还联系自己用这班学生上课这件事的真实心理,再次结合新学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带领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心活动:昨天,我听说明天将有一位特级教师给我们上课,我满怀好奇地想:他会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今天来到上课地点,我看见一位长相非常丑的小老头站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一脸疑惑,内心将信将疑:难道会是这位老师给我们上课?希望

一节课下来他能让我又惊又喜。一时间,薛老师精心的设计,加上风趣的话语,让孩子们如沐春风,笑声不已,他们在快乐中已把学到的新知加以实践运用了。对于此刻的孩子们来说,坐拥如此良师课堂,不正是在享受一种无比的幸福吗?

四、育智能

如果仅仅到此,这个课堂也只完成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然而,薛老师说:从“教语文”到“育智能”,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他通过“本文的课题是《剪枝的学问》,那这个‘学问’到底是什么呢?”的问题设计,让学生总结出“这个学问就是无用的枝条减少了,桃子才会增多”的道理。接着,话锋一转,根据板书上“减少----增多" 这一对具有因果关系的词语,结合生活,进一步理解“生活中这样的学问”。在其启发下,学生略加思索就说道:作业减少了,快乐增多了,知识就丰富了。薛老师指导说:作业减少了,快乐增多了,你们就成长得更好了„„看似不经意地把“知识”换成了“成长”,我却可从中感受到老师多么深厚的人文情怀。最后,薛老师再次提升,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索:“其实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事减少了的话,好事就会增多。比如——”经此引发,一女生随即说:坏习惯减少了,好习惯就会增多。是啊,薛老师水到渠成总结:桃树要减去多余的枝,才能结出更多更好的桃子,人们若是减去那些多余没用的事,我们就会生活得更美好。

没有思考的课堂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火花闪耀的课堂,它会像零落的碎纸片一样,在孩子们心头随风而逝。而薛老师的课堂,相信孩子们会牢牢记得老师教诲给他们的人生加减法的。这对行走在成长旅途中的孩子来说,将是多么明亮多么温暖多么深远的指引啊!

古人说:得遇良师,春风化雨。在薛老师本真的课堂上,我们分享到了教育的幸福。他“咬文嚼字”的听写、“大雪无痕”的传授、循序渐进的运用和水到渠成的升华,给人真实、朴实、踏实之感,可听、可看、可学,可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语文大智慧散发出的光彩!


相关内容

  • 坚守语文本真 构建高效课堂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坚守语文本真 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关建军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04期 [摘要]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 ...

  • 初中语文名师本真课堂研讨会
  • "初中语文名师本真课堂研讨会"培训心得体会 姚刚 10月22日至23日,我们语文组一行四人在邓主任的带领之下到鄂尔多斯的北大门达拉特旗参加了"初中语文名师本真课堂研讨会",两天时间共聆听了刘金玉等五位著名特级教师的四节示范课,五场专题报告.通过身临其境的学习, ...

  • 简单_朴实_生活语文的本真追求_咸高军
  • 课改前沿 教学 简单.朴实:生活语文的本真追求 ■咸高军 现在的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复杂,形式多,花样多,让人觉得繁花满目,流光溢彩,但一细咀嚼,却又感觉平淡,缺乏内涵和品味.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简单.朴实的课堂,才是生活语文应该追求的境界. 一.简单的课堂 "删繁就简 ...

  • 校本教研交流会汇报材料
  • 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实验基地学校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 2015年3月 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窗口学校,在校学生将近五千人,教职工180人 ...

  • 回归语文的本真
  • 快速发展经济的需求,让教育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立场和空间.围绕"教育与人才"的讨论因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焦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样的命题与当前亟须回归教育本性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身处教育大环境的语文教育急待回归本真.回归语文真正的含义 ...

  • 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
  • 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 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 新课改呼吁一线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学习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努力在课程意识的观照下进行语文教学,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 ...

  • 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感
  •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有一种专业尊严感,要有一种不可替代性."一般来说一名教师的专业尊严感主要来自于自身的专业能力,即自身的专业功底.人文素养以及教育理念.然而,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感已严重缺失,概言之大致有以下 ...

  •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 新课程改革十余年了,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可否认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涌现出一批批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的语文课堂尤为热闹,如:问题模式.发现模式.朗读模式.背诵模式.情境模式.训练模式.讨论模式.自学模式--但热闹过后我们冷静的想一想:学生学到了什么?是不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这是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诚然教 ...

  • 2012学年度上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研工作,坚持质量第一不动摇,积极.稳步.有效推进课程改革:以"回归教学本真,构建本色课堂"为重点,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不断研究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小问题.小现象,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工作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