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国内大学创新不足

浅述国内大学创新不足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摘要:

我们总是说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要求逐渐提高, 21世纪对创新型人才更是求贤若渴,政府也大力宣传创新战略,人才强国等等,然而,目前我国普遍地大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依旧得不得有效改善。在此浅述的探讨高校大学生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系统中清晰的五个要素:学生、老师、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环境比较分析,提出相应方案。这对于解决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不足的现象具有一定意义,并对我们大学生个人产生有益启发。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 现状 原因 措施

一 阐述创新不足的现状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问题比较严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比较低下。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试图从各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但是大学生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方面认识追求创新,体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例如学习上畅想革新;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行动上迟迟不能落实,主动性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消极状态。大学生的行知反差极不利于提高创新能力,也将是一个较长时期内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深入了解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转变这一状况。这里从学生本身,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分析:

(一)从学生方面来讲,有些本科生并没有认真学习,辛苦了12年熬上了大学便开始享受生活了,谈何创新呢?在我们校园内可见到华冠丽服,靓装男女;晃晃荡荡,慢慢悠悠,手牵手的闲散状态;上课能逃多逃;临考抱佛脚或打小抄,甚至利用电子设备作弊;男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听讲座是为了获得学分;上课玩手机或带电脑看电影;课堂闲聊等等这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利学风的坏现象。大学生创新缺乏足够的毅力。创新,不只是说说而已,是需要动手实践。这需要敢直面失败的勇气、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一颗永不放弃的恒心与毅力,虽然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对现实的正确预估,往往有许多人见异思迁,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意志不坚定,缺乏足够的毅力,不能吃苦成为阻拦大学生创新的又一个拦路虎。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管理。与此相反,许多国外的高等学府在教学管理中融入了学生自我管理。这一机制使得学生的自律能力大大提高,并且能够积极对学习、生活、学生工作甚至学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努力寻求解决办法。这会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从教师方面来讲,大学老师虽不用严格管理学生,但是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

也要对学生发展负责。但是有些老师不负责任,不管课堂纪律;教育方法不合适:老师一直讲或不布置作业,不提问或不严格按照规定计入成绩等等,进而挫伤了学生积极性。

(三)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前12年教育一直是填鸭式学习,学校只关注升学率;大学更是要名声,也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未来。相应的,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教育体制,对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学校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查早自习,比上课早到40分钟并要点名,但是点完名后每个班会有20多名学生出教室吃早餐,其他人也很少有在学习的;又比如学校的双学位,讲课内容和方式,作业,出勤率等等都存在一定问题;在活动举办方面,创新类活动数量太少,内容简单、重复。不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像力。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

(四)从教育部门来讲,政策驱动下高等大学入学率提升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却在下降,实现了大众化教育同时,也带来教育模式的困扰。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下,学生依赖于老师,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识和动力,与美国“感性认识——感悟——知识”教育的过程少了智慧;我们的基础教育很扎实,却忘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高分低能”足以形容传统教育的弊端;中国传统教育重视对前人成果的记忆,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于权威和课本盲目的的依赖,大大削弱了学生创新的热情和兴趣;并且一有教育部门来校检查,学校的形象工程就动工了,这也反应了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力;在机制的建立,资金的投入、人员素质培训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

(五)从社会环境上来讲,虽然我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社会远没有对大学生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创新要来源于生产和生活需求,当大学生深入生产实践时,却遇到了种种障碍,所以,大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仅局限在对一些日常生活问题的简单革新,很少深入到生产领域。对待大学生的创新成果,也存在有一定的偏见,很少获得社会资助进行中不断完善,最后形成创新产品。社会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方面给予支持也不够。常见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表上写的内容纯属伪造,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有些家教培训只招女生或研究生等等。

二 针对大学生创新不足的解决措施

大学生创新不是个人或一群人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指引作用,学校提供完备的创新设施和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教育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社会提供全面配套服务的互动系统的帮助来提升的。

(一)从学生方面,大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多看些励志书籍和专业书籍,好好学习,永不懈气;培养自己的素质和情操,以及专业技能,遵守学校纪律,不逃课,不作弊;多去图书馆,多参加竞赛活动;从现在开始给自己立志,并从各个可利用的资源强化自己。

(二)从教师方面,没有让学生参与进学习中获取知识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教书育人上,教师应变灌输为引导,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引导和被引

导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建立宽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筛选有用的知识,构建知识的框架、分析知识的正确性,学习并运用知识。这是一项“穿针引线”的工作,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所要传授的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敢于质疑的品质,使学生乐于独立思考,发现自己的想法,而不仅仅是寻求问题的答案;再有就是不必事事都要一个解答,应留下足够的空间刺激我们的思维;推行研究性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少讲,并使教学带有研究的性质,以启发式,问题式和探究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热情;教师要将最新科学知识补充和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促进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把学生引领到学科专业的国际前沿,使其了解到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培养科学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师还要注重吸收高年级本科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三)从学校方面,致力于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是判断一所学校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试金石。我校支持与教学工作开展能把素质教育逐渐向更高的层次,从而学生在自己的班级生活与日常生活中才有可能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学校在自己管理范围内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供积极扶持,奖罚措施有力,不搞形式化等等以促进创新。

我校应该从教师队伍和教学体制等方面进行改进。学校重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论文、著作、竞赛等创新果用学分纳入考核标准,是学生创新成果的一种记载方法。我们学校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尝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造性活动,明确规定修满创新学分方可毕业。在创新学分的激励下,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造动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各种学科竞赛,动手实践竞赛来发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我校要按照加强基础性、突出实践性、注重研究性、体现学科交叉性、关注人文性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同时增加选修课程比例,增设人文综合课程、前沿交叉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国外高校普遍都将科学研究作为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除了要推进基础实验室的开放外,还要尽量向本科生开放专业实验室和一些尖端科研实验室,并指派专门的导师进行指导,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学科前沿和著名教授并参与科学实验;规定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跨学科课程,促进学生跨学科、跨院系选课,实行跨学科主辅修和双学位制,促进理工交叉、文理渗透,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邀请多学科著名专家、学者开设学科前沿讲座和学术报告,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习美国的经验,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跨系委员会,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并以此来催生创新突破点和促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学校必须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

只有优化人才成长的物质与精神环境,构建开放、自由、民主的创新文化,塑造健康、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才能培育具有完善主体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人才,为国家贡献力量。

(四)从教育部门方面,教育部门应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改善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不足,释放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术得以自由,这里的自由是广义的,包括硬件设施、软环境的支持,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长足发展的有效机制。教育部门

应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使高校自主发展,教育部门只起到监督,指导和服务作用即可。

(五)从生活方面,学校与社会相关机构,公司建立合作或联系,着力配置各种社会可用资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提供奖励机制,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只有从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应起的作用,五个方面互相促进,才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创新不足的窘状,把人口大国提升为人才强国,为我国未来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 2,《形势与政策教育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述国内大学创新不足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摘要:

我们总是说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要求逐渐提高, 21世纪对创新型人才更是求贤若渴,政府也大力宣传创新战略,人才强国等等,然而,目前我国普遍地大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依旧得不得有效改善。在此浅述的探讨高校大学生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系统中清晰的五个要素:学生、老师、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环境比较分析,提出相应方案。这对于解决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不足的现象具有一定意义,并对我们大学生个人产生有益启发。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 现状 原因 措施

一 阐述创新不足的现状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问题比较严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比较低下。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试图从各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但是大学生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方面认识追求创新,体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例如学习上畅想革新;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行动上迟迟不能落实,主动性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消极状态。大学生的行知反差极不利于提高创新能力,也将是一个较长时期内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深入了解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转变这一状况。这里从学生本身,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分析:

(一)从学生方面来讲,有些本科生并没有认真学习,辛苦了12年熬上了大学便开始享受生活了,谈何创新呢?在我们校园内可见到华冠丽服,靓装男女;晃晃荡荡,慢慢悠悠,手牵手的闲散状态;上课能逃多逃;临考抱佛脚或打小抄,甚至利用电子设备作弊;男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听讲座是为了获得学分;上课玩手机或带电脑看电影;课堂闲聊等等这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利学风的坏现象。大学生创新缺乏足够的毅力。创新,不只是说说而已,是需要动手实践。这需要敢直面失败的勇气、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一颗永不放弃的恒心与毅力,虽然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对现实的正确预估,往往有许多人见异思迁,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意志不坚定,缺乏足够的毅力,不能吃苦成为阻拦大学生创新的又一个拦路虎。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管理。与此相反,许多国外的高等学府在教学管理中融入了学生自我管理。这一机制使得学生的自律能力大大提高,并且能够积极对学习、生活、学生工作甚至学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努力寻求解决办法。这会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从教师方面来讲,大学老师虽不用严格管理学生,但是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

也要对学生发展负责。但是有些老师不负责任,不管课堂纪律;教育方法不合适:老师一直讲或不布置作业,不提问或不严格按照规定计入成绩等等,进而挫伤了学生积极性。

(三)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前12年教育一直是填鸭式学习,学校只关注升学率;大学更是要名声,也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未来。相应的,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教育体制,对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学校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查早自习,比上课早到40分钟并要点名,但是点完名后每个班会有20多名学生出教室吃早餐,其他人也很少有在学习的;又比如学校的双学位,讲课内容和方式,作业,出勤率等等都存在一定问题;在活动举办方面,创新类活动数量太少,内容简单、重复。不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像力。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

(四)从教育部门来讲,政策驱动下高等大学入学率提升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却在下降,实现了大众化教育同时,也带来教育模式的困扰。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下,学生依赖于老师,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识和动力,与美国“感性认识——感悟——知识”教育的过程少了智慧;我们的基础教育很扎实,却忘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高分低能”足以形容传统教育的弊端;中国传统教育重视对前人成果的记忆,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于权威和课本盲目的的依赖,大大削弱了学生创新的热情和兴趣;并且一有教育部门来校检查,学校的形象工程就动工了,这也反应了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力;在机制的建立,资金的投入、人员素质培训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

(五)从社会环境上来讲,虽然我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社会远没有对大学生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创新要来源于生产和生活需求,当大学生深入生产实践时,却遇到了种种障碍,所以,大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仅局限在对一些日常生活问题的简单革新,很少深入到生产领域。对待大学生的创新成果,也存在有一定的偏见,很少获得社会资助进行中不断完善,最后形成创新产品。社会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方面给予支持也不够。常见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表上写的内容纯属伪造,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有些家教培训只招女生或研究生等等。

二 针对大学生创新不足的解决措施

大学生创新不是个人或一群人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指引作用,学校提供完备的创新设施和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教育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社会提供全面配套服务的互动系统的帮助来提升的。

(一)从学生方面,大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多看些励志书籍和专业书籍,好好学习,永不懈气;培养自己的素质和情操,以及专业技能,遵守学校纪律,不逃课,不作弊;多去图书馆,多参加竞赛活动;从现在开始给自己立志,并从各个可利用的资源强化自己。

(二)从教师方面,没有让学生参与进学习中获取知识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教书育人上,教师应变灌输为引导,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引导和被引

导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建立宽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筛选有用的知识,构建知识的框架、分析知识的正确性,学习并运用知识。这是一项“穿针引线”的工作,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所要传授的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敢于质疑的品质,使学生乐于独立思考,发现自己的想法,而不仅仅是寻求问题的答案;再有就是不必事事都要一个解答,应留下足够的空间刺激我们的思维;推行研究性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少讲,并使教学带有研究的性质,以启发式,问题式和探究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热情;教师要将最新科学知识补充和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促进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把学生引领到学科专业的国际前沿,使其了解到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培养科学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师还要注重吸收高年级本科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三)从学校方面,致力于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是判断一所学校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试金石。我校支持与教学工作开展能把素质教育逐渐向更高的层次,从而学生在自己的班级生活与日常生活中才有可能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学校在自己管理范围内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供积极扶持,奖罚措施有力,不搞形式化等等以促进创新。

我校应该从教师队伍和教学体制等方面进行改进。学校重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论文、著作、竞赛等创新果用学分纳入考核标准,是学生创新成果的一种记载方法。我们学校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尝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造性活动,明确规定修满创新学分方可毕业。在创新学分的激励下,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造动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各种学科竞赛,动手实践竞赛来发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我校要按照加强基础性、突出实践性、注重研究性、体现学科交叉性、关注人文性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同时增加选修课程比例,增设人文综合课程、前沿交叉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国外高校普遍都将科学研究作为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除了要推进基础实验室的开放外,还要尽量向本科生开放专业实验室和一些尖端科研实验室,并指派专门的导师进行指导,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学科前沿和著名教授并参与科学实验;规定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跨学科课程,促进学生跨学科、跨院系选课,实行跨学科主辅修和双学位制,促进理工交叉、文理渗透,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邀请多学科著名专家、学者开设学科前沿讲座和学术报告,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习美国的经验,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跨系委员会,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并以此来催生创新突破点和促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学校必须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

只有优化人才成长的物质与精神环境,构建开放、自由、民主的创新文化,塑造健康、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才能培育具有完善主体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人才,为国家贡献力量。

(四)从教育部门方面,教育部门应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改善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不足,释放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术得以自由,这里的自由是广义的,包括硬件设施、软环境的支持,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长足发展的有效机制。教育部门

应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使高校自主发展,教育部门只起到监督,指导和服务作用即可。

(五)从生活方面,学校与社会相关机构,公司建立合作或联系,着力配置各种社会可用资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提供奖励机制,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只有从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应起的作用,五个方面互相促进,才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创新不足的窘状,把人口大国提升为人才强国,为我国未来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 2,《形势与政策教育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内容

  • 经费不足? 研发经费多少算够 咋用才成
  •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2010年07月18日14:18 来源:<时代汽车>杂志 作者:肖玉 业内专家强调,必须记住这句话--铸造财富之力远比获得一时的财富重要. 提起汽车企业研发费用问题,缘于"走向汽车强国"研讨会,会议取得的共识是走向汽车强国,掌握核 ...

  •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 摘 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得到重视,培养环境得到改善,培养体系基本形成.然而,受固有教育体制.创新师资队伍和创 ...

  • 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摘 要:自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使我国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实现了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过度,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也因此逐步提高,但在取得举世成就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 ...

  •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摘 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量显著增加,大学生为解决就业压力过大的严峻社会问题,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与个人追求,不断向自主创业领域寻求突破.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受到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和 ...

  •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摘要: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指出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高层次人才匮乏.管理落后及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解决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

  • 大学生村官报告
  •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官虽小,却是群众主心骨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已成为一项战略任务. 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然而,一些地方正面临村级党员干部队伍老化.干部整体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问 ...

  •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_王俊
  • 第7卷第4期 2016年8月 V ol.7 No.4 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ug. 2016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王俊 (西京学院通识教育中心,陕西西安,710123) [摘要]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

  • 大型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源于五个缺乏
  • 大型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源于五个缺乏" 2013-01-29 内容摘要: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症结来源于五个缺乏,即:一缺动力,包括企业家和研发人员以及企业之间均缺乏创新动力:二缺能力,包括筹资能力.基础研究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人才集聚能力:三缺经验,包括现代技术开发经验.充分 ...

  • 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基地
  • 高教研究资料 2011年第5期(总第281期) 本期要目 一.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基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中国矿业大学工科研究生教育学位工作的创新实践 三.合肥工业大学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的实践 四.南京理工大学建立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实践 一.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