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批改作文

【一】这节示范课上,他先工工整整地在黑板上板书了这样一句话:“暑假,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然后让学生来修改。别说学生看不出来这句话有什么毛病,就是我一时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大家的反应似乎在贾老师的预料之中,他不慌不忙地提醒道:“暑假多了,到底是今年的暑假,还是去年的暑假呀?”这么一启发,立即有学生举手回答:在“暑假”前加上“今年”。我想,是呀,怎么我就没有想到呢?这样一改,意思不就更明确了吗?贾老师接着又问:“‘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有没有毛病?”学生又一次陷入思考。贾老师继续启发道:对于“我”来说,年纪小,去一次杭州不容易,当然可以说“有幸”,但对于爸爸来说,用这个词就不一定合适了。另外,如果“我”在自己的家乡写这篇文章,就只能用“去”,而不能用“来到”。经贾老师这么一分析,大家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和赞同声,真的是这么回事。最后,孩子们与贾老师一起将这句话改为:“今年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去杭州游览。”

贾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北寺塔有九层多高,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上,俯视下方,真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贾老师刚写完,机灵的学生就发现了最明显的一处语病:“我”怎么能站在栏杆上呢,那岂不是要摔下来了吗?这是贾老师教会学生的。因为在这之前读作文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读道:“一幢房子上住着一位老人。”贾老师立即提醒说:“坏事了,老人要掉下来了。”幽默的语言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读作文的学生立即改正:“一幢房子里住着一位老人。”同样的,学生们一起将这句话改写成: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

贾老师没有就此罢手,只见他大手一挥:“接着改,还有好几处错误!”天哪!有这么多吗?和我坐在一起的年轻教师小赵悄悄问我:“郭老师,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呀?你知道吗?”我也实话实说:“我也没看出来有那么多。”

看见大家苦苦思索,贾老师说:“教大家一个修改病句的方法,那就是反复读。”只见贾老师连读三遍句子后,指着第一个分句说:“北寺塔有九层多高,到底是多高?难道还有九点八层,九点六层?”学生们立即会意,将它改为“北寺塔有九层高”。没想到贾老师还不满意:“我们说什么物体有多高,一般用米来衡量,不会说有几层高。这里就应该直接说‘北寺塔有九层’就行了。”我想,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作文里可是屡见不鲜啊,以后一定要注意了。

贾老师继续问:“我俯视下方,能看到什么?”

有学生答:“塔下的土地。”

“对呀,只看见一块土地,怎么会心旷神怡呢?”

“应改为眺望远方。”

“对喽!”贾老师在黑板上把“俯视下方”改为“眺望远方”。然后继续指导学生修改。

贾老师指着最后一句话问道:“胸襟开阔和心旷神怡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很接近?那还有必要都写吗?”边说边将“胸襟开阔”一词划去。“我们再来读一读。‘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眺望远方,真令人心旷神怡’。大家不觉得‘真令人’这个词没有必要使用吗?”果然,经贾老师这么一提醒,我也觉得这个词有点多余,但我们平时不是经常这样用吗?

“还有最后一个毛病,就是标点使用错误。”贾老师边说边将“北寺塔有九层”后面的逗号改为了句号。“作者下一句写‘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语气已经发生了转换,意思也转入另外一层,就应该用句号。”

„„„„

我想,现在“网络语言”泛滥,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对于正在打语言基础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肩负起教给学生正确规范使用语言的重任。

课后与贾老师交流时,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作文前的事情有很多人在做,可作文后的事情少有人管。学生不会改作文还可以原谅,但语文老师不会改作文可就是一个灾难啊!”

【二】学好语文一是阅读二是写作几乎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魏书生老师却把作文课让学生上得轻松快乐且有收获,主要有两点做法:

一是让学生坚持每天一篇日记,一年365篇日记。

二是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经过反复实践反复研究,魏老师指导学生从十个方面写评语、打分,就是差生也能学会改作文。

(1)格式是否正确。刚入学,让学生感觉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也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任何人的。打开作文一看正确,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不减分,此文为满分。

(2)卷面是否整洁。这一条大家都看得出来。后进同学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3)错别字几个。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找不出来,怎么办?便搞流水作业。甲、乙、丙、丁轮换着批一篇文,甲批错别字6个,乙发现本文错

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100字的说明书。丙又发现本文错字是8个,那么甲、乙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100字的说明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

(4)有几处病句。挑出病句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句,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合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1分,超过5分不再多扣。以上五条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求了。熟练掌握之后,再过渡到后五条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老师在批改指导时,结合两三篇具体例文,加以指导,学生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

(8)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老师作文指导时提的要求。

(10)看语言是否简炼、流畅、深刻。语言简练就是不重复、罗嗦、简要、精炼。流畅是指文章读起来很顺口,不疙里疙瘩。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精辟,能抓住事情或问题的本质。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减分。在多数情况下,批改作文都在语文课上进行,教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10个方面的具体批语,一般情况下批语的篇幅都有作文本一页之多,最多的批语达到500字。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作文能力。这样互相批改作文,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这样的写作课同学们最爱上。

【三】习作指导全过程顺口溜现将平时习作指导的一些具体做法及习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编成顺口溜,并针对学生习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简单的阐释。培养兴趣最关键,积累素材成习惯;审题立意常训练,选材构思新为先;主题中心文字间,感情真挚肺腑言。结构条理两不乱,详略得当抓重点;精彩语言闪亮点;开头结尾忌随便;反复修改不厌烦;考场应试巧纠偏。培养兴趣最关键。写作最为关键的是要有兴趣,在激发学生兴趣时,首要的是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正如苏轼曾说过的“常行于所当行”,只有到了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境界,写作才是一种愉悦的活动。只有感到写作的愉悦,学生才会对写作产生兴趣,也才会喜欢写作。积累材料成习惯。现在学生在习作时最头疼的是无话可说,没东西可写。要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积累材料,要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因为积累材料是长期的任务。审题立意常训练。审题立意往往是学生习作很难跨越但又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这是是一种能力,而能力是需要反复训练的。所以每到习作都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方面的训练。有时还要进行一些专项训练。

选材构思新为先。有了材料的积累,还有材料选择的问题;选择了材料,还有如何安排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最忌讳的是落入俗套。即内容上人云亦云,构思上僵化死板。所以要让学生做到大家都写的内容我放弃,大家都用的套路我绕开。这样就能实现选材构思的新颖。主题中心文字间。文章不能没有中心,在文章中可以用有形的语言,即用一两句话点明。但并不意味着文章的中心是硬贴上去的,而是在对事件的具体叙述和对环境的生动描写中自然表现出来的,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所以在习作中要时刻注意自己所写的内容是否与自己确立的中心有密切的联系。感情真挚肺腑言。文章“常行于所当行”,无疑要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决不能为抒情而抒情,决不能无病呻吟,而应该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是源自具体内容的自然流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写感动自己的内容,抒发打动自己的真情。结构条理两不乱。文章的美不仅在它的内容,也在它的形式。结构是文章形式的重要表现。要实现文章的结构美,首先要做到结构完整。同样写作时思路清晰,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也才能使读者感到阅读的愉悦。详略得当抓重点。现在学生习作中常见的毛病之一就是信手拈来,漫无边际,主次不分,详略不当。针对这一点,让学生在习作时要对自己选定的内容,与自己确立的中心进行比对,看哪些关系最密切,哪些次之。关系最密切的应作为重点进行详写,次之的略写。这样既能做到主次分明,又能做到详略得当。精彩语言闪亮点。语言是文章的的材料,也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古今中外的作家都有许多追求语言完美的故事,传为佳话。追求语言完美又是无止境的。无论多高明的作家都不可能做到一篇文章的语言句句精彩。作为学生在一篇习作中能有一两个精彩的语句,就会为文章增色不少,甚至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开头结尾忌随便。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写文章也是如此。好的开头能使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文章的境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所以开头千万不能随便。结尾更不能马马虎虎。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不好的结尾,就像一个人吃了一堆花生,最后一个是烂的,不仅前面的香味一扫而光,而且还没有挽回的余地。考场应试巧纠偏。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说到作文,学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还是考试,考试中学生最担心的是作文跑题,而一旦跑题又不可能像平时习作那样推到重来。针对这一点,我总结了一些考场作文纠偏技巧供学生参考。即另辟蹊径法,改弦易辙法,生拉硬拽法,牵线搭桥法,将错就错法,改头换面法。在此不再展开解释。

拨得浮萍一道开

——谈作文教学中的审题和立意

学生怕作文,一提作文头疼,作文课上啃咬笔头、抓耳挠腮、无从下手。实际上,审好题、立好意,拨开浮萍,打开第一条路,从而打破写作的僵局。审题是审视作文题目,了解命题者的意图,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只有准确的理解了题意,把握了题目上所给予的种种信息,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好文章。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审题?首先,分析表层信息,确立标题的“题眼”。“题眼”,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写作的重心、焦点、主题,是文章中浓墨重彩着力表现的东西。如何确立题目的“题眼”?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分析标题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来确立,如主谓短语标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标题中的修饰语,动宾短语标题中的动词等等往往是“题眼”,其它的部分往往是写作的对象、范围、性质和特殊的要求等等。在“成长需要压力”、“我心中的歌”、“和谐的美”等标题中,“需要压力”、“心中”、“和谐”这些词是题眼,是作文中重点表现的部分,“成长”限定写作的范围,“歌”和“美”是写作的对象。其次,领悟深层信息,把握广度、深度。如作文标题“树木、森林、气候”从结构看,树木、森林、气候这三个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但是细细领悟,确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森林由树木组成;形成森林之后,就会影响气候,营造良好的气候;气候改善了,又产生了反馈效应,保护了森林,促进了树木的成长。在这个标题中“森林”是核心,是关键。再次,审清题目的文体要求和字数要求。例如下列作文题:“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听说过或见过许许多多值得叫好的人和事、景和物。请说说你想喝彩的是什么。 当然,如果你对喝彩有自己的认识,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 要求:a、以喝彩为题写一篇文章;b、思想内容积极向上;c、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上面的作文题中,内容上要写“人和事、景和物”,取材范围从“神州大地”到“学习生活”,题目没有过多的限制,而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大的写作平台,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文体也是不限的。另外,题目中谈到“请畅所欲言,发表看法”一句进一步提示学生可以写成议论文。下面说说“立意”。“意”是文章的灵魂,

正如明代王夫之说的“意犹帅也”,“意”,对文章来说是最重要的。“立意”,就是确立写作意向,就是表述自己的意愿、爱憎和追求。如果说“审题”指的是明辨人家给的条件,知晓按要求做什么的话,那么“立意”就是指按照条件和要求明确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如何立意?立意要从“明”、“新”、“深”三字下功夫。一、“立意”要“明”。“明”即明确,在写作中中心要明确,观点鲜明,肯定什么、反对什么、热爱什么、憎恶什么一目了然。在作文指导时,结合学生情况要求一篇作文只应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二、“立意”要“深”。“深”即深刻,也就是古人说的“意高旨远”。指导学生写作时主题要深入,立意不要浅尝辄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经由形式洞察内涵。具体地说,文章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有什么”这一类问题,还要涉及到“为什么”“怎么办”等一类较深入的问题。三、“立意”要“新”。“新”即新颖,观点新、选题新,作文提倡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如果人云亦云,文章只能是千人一面。在作文中要力戒空话、套话,避免陈词老调,避免雷同,写出个性,写出时代精神,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和见解。审好题,立好意,在写作中是很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做好这些,在写作中犹如拨开浮萍,遨游万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徐老师分析全面深刻,方法新颖独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是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值得学习推广。 当看到别人洋洋洒洒,文思喷涌之时;当看到别人妙笔生花,激扬文字之时。不由感叹:胸中有丘壑,方能指点江山呀。那丘壑来自哪里?来自于平常的日积月累。语文,是我们最基础的学科,如果想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绝不是一日之功,关键在于日常的积累。我认为积累的方法大体有五种。一:多读只有多读,广涉猎,才能有丰富的阅历。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可使心灵得以净化。书就像无声的导师,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使我们学识渊博,使我们心胸开阔。读书可以塑造人格,培植思想,丰富情感;读书可以滋润心灵,与智者为友。读书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生活变得多彩。 第二:多抄读书,不仅是走马观花,还要用心去读。必要时还需动手去摘抄。我自小学开始就养成了摘抄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我感觉受益颇多。所以我也让我的学生每人准备一摘抄本,在读书的时候,当遇到优美的句子、段落、章节、或者整篇文章都可以记下来。并且要常拿出来翻阅。天长日久,这些精华的东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自己的东西,在你需要时,便可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三:多背书,不但要读,要抄,有的还需你铭记在心,那就是把它背下来。如诗词典故、名言警句、成语俗语、优美篇章、经典诗歌等,这些都是真正的经典。尤其是诗词,凝练、优美、意境深远,对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有着久远的影响。四:多思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在读书中,要养良好的思考习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随便吸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就用。要想好何时为我所用,要想好用在何处,要想好怎样去用,才能恰到好处,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加流光溢彩。五:多看看,即是观察。只要你要一颗善于观察的心和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精彩。要想自己有写作素材,还要注意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仔细观察身边的生活,深入身边的生活,才能正确解读生活,才能积累精神物质。六:多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写,是另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你的所读、所抄、所背、所思、所看,最后需外化为文章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所以,平常一定要多写、多练笔。写日记、读书体会、写随笔。只有平常多写,才不会出现心中有千言万语,而一提笔就“哑口无语“的状况。在日常积累中,如果真的做到以上几点,一定是一个精神的富翁。

【四】在教学和研究中,根据本人的经验,我认为要做到以几个方面:

一、同学互改,合作探究,取长补短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因此,我对上交后的学生作文先初审,审视书写情况和字数是否达标。书写不认真重抄,字数不达标者补写或重写,然后分发给学生互相评价。

如何发给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批改。采用梯队帮带式把学生分成每四人一组,推选或指定一名组长,按“acbb”排座(“a”一个优生,“c”一个差生,“bb”两个中等生),考虑到优差生协调的同时还注意男女生的搭配。让每一篇作文在同一组的四人中轮流批改。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说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样写才好„„所谓改,无非给学生示范,那样想不合适,那样写不妥当,一定要这样想这样写才对头”。首先要求学生把不正确的字改对,把不通的句子改顺,把不当之处划出来并予以提示,也可以改出正确的,甚至可以随手写下自己对某一句或一段的感想。其次要求学生批注(评价)。怎样批注(评价)?通过实践,我积累了一些方法。把初中语文一至六册单元作文训练目标作为学生评价作文的一个重要依据。另外,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在一篇叙事的作文里,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环境描写,就可批注“缺少环境描写”;又如在一篇写人的文章里,根据需要,应有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或心理描写等,如果缺少,可以在相应位置批注“此处应有语言描写(或其他描写)”等字样;再如在叙事写人的习作中,缺少议论抒情或深化主题之笔,也要批注出来;互批议论文时,可批注“论点不明确”,“论据与论点脱节”,“事实罗列无分析”等。最后还要找出作文中的闪光点和创新点。总批时应从整体出发写出优缺点,提出修改方案,并签上姓名。

这样,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就有四位同学的修改,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见解,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甚至与原作者有很大的出入,这样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交流、探究,取长补短,往往能触动彼此的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喷涌出灿烂的火花,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但需要指出的是:要评价别人的作文,应首先充实自己,否则既指不出毛病,也找不到学习的优点。因此,这种评价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判断能力。

二、独自批改,掌握方法,养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张志公先生也强调:“应该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可见,自改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一人独立完成的教学环节,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在“旁观者”的指点下,“当局者”也就“清”了。该怎么改,让习作者自己去考虑去动手,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实践中我是这样操作的:

1、确立“自改”依据。我深入钻研«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学段的写作要求,将写作部分的十点目标具体地分步骤落实到每一次作文训练中去,精心编写«单元作文训练目标设计»。每次训练目标只求突出2—4个重点,这样学生“自改”作文就会有的放矢。如: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训练题目是“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我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某一种突出的感觉,写篇抒情文章。”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后作文,在同学批改的基础上,针对训练目标进行自改:

①根据感受进行观察,捕捉事物特征。

②感情真挚,写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

③以抒情为主,恰当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④培养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

这样学生不仅自改目标明确,而且依据可靠科学,并能用“ABCD”准确进行等级评判,合理定量评价。

2、以文章内容修改为重点。一篇文章的修改,就应该从文章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整和修改。

审题要准确,它是界定写作范围,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往往包含两个方面,审文题和审要求。一定的题目适合一定的文体,现在一般要求文体不限,但也并非意味着写什么文体都行,怎么写都行。立意是文章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任务是确立表达的主题,解决表现什么的问题。文章没有深刻的立意, 就会流于一般,甚至显得幼稚。构思是展示思维的条理性、创新性的关键步骤。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选取怎样的方式表现文章的内容。作文贵在创新,而创新又着重体现在构思的精巧上。选材是为了表现中心的需要,从众多的材料中选取最能表现反映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要详写,写生动形象、鲜明感人,反之,略写或不写。结构安排要体现新颖巧妙的特点。可采用小标题形式,层次井然,结构清晰;可采用书信体,抒发内心感受,感情真挚;也可采用“题记、后记”式,点明主旨,明确中心,升华主题等。语言表达要做到语言流畅,文从字顺,饱含情感,有创意地表达。语言上要善于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往往会

起到画龙点睛、形象传神的作用,显示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巧用修辞,不仅能增添文采,而且使事物形象生动,内容充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适当描写、抒情、议论,有突出表现中心的作用。

另外还要审查自己的习作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是否展现了个性的魅力,是否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标题是否传神、贴切、凝练、有吸引力;开头是否新奇出众,结尾是否让人回味无穷;前后是否呼应,过渡是否自然,通篇是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等方面。

学生从上述方面自评自改作文,作文自改习惯就会慢慢养成,作文写作能力自然会大大的提高。

3、自改作文的几种方式。A、“冷却法”,就是学生作文写好一周后,然后再改;经过冷却,学生可能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清代戏剧家李渔说:“凡作传奇,当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愈日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这种方法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发现自己的错误,培养冷静思考的能力。B、“朗读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非常重视朗读。新课标也强调朗读在阅读、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朗读也是学生自改作文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朗读,可以纠正词语不搭配、不贴切生动的地方,改正不顺畅、不形象、有毛病的语句,还可以理顺段落不连贯、前后矛盾的地方,修正语句中修辞不当的地方,甚至可以读出习作的构思、立意不新颖的地方。

C、“讨论法”,就是习作者在班级中寻找一位作文水平比自己高的学生,与他(她)交流讨论。可以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谈设想,也可以就整段、局部内容谈感受,还可以就某一表达方式的运用谈体会,然后请同学给自己习作提出意见。这种交流讨论不同于“分组互改,共同探究”,它是一种口头的、私下的、不公开的交流,希望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然后独自修改文章。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

学生们如果还有不“清”之处,可与“批注者”切磋后再修改。结合同学的批注,纠正失误的地方。如有异议,还可反批。这样可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三、师生评价,点石成金,全面提高

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绝不是让学生自由放任随心所欲地批改,也不是否定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的主导作用。因此,我认为评价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在作文评价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怎样发挥呢?一是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拟定训练目标,确立每一次批改的目的要求,特别要重视批改的循序渐进性,让学生在浅层的训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通过表扬鼓励,培养其自信心,调动其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教师示范性批改,一定要满腔热情地认真读、认真批、认真改,要真正让自己的红圈红线红字化作真诚的笑脸,由衷的赞叹,恳切的教导,绝不可漫不经心、冷漠无情地随意写上几句无关痛痒,令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批语,或记上一个极不公平的分数。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三是教师要重视学生互批自改后的评价。它既评价“批注者”批得是否准确,又评价“修改者”改得是否到位。如“批”得不准确或“改”得不到位,教师则予以纠正,对于共性问题,及时进行重点讲评,讲评时要分析其原因,指出应该克服和避免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教师把经过互评、自改后的作文收上来以后,对学生的习作和批改情况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全员批改的同时,选取一篇或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发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修改评讲。此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共同讨论、探究,教师不仅要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选材组材等方面加以指导,更要从遣词造句、语言表述、表情达意方面予以点拨。教师在具体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关注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注意定量评价的同时,更加重视定性的评价。在具体的某篇作文中,将等第与评语相结合,注重综合评价。在具体的评价时,突出“一切为了促进学习的健康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宗旨。在分数面前,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再“一视同仁”,对基础差一些的,降低标准,多做鼓励。放下“显微镜”,拿起“放大镜”,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进行鼓励性或赏识性评价。 “成长需要阳光,进步离不开表扬”,让小小的成功成为学生继续发展的动力。

四、撰写后记,总结得失,升华能力

学生拿到由互评、自改、师评的作文以后,进行仔细地阅读与揣摩,就更能深切地感受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写作后记既是学生对他人评价的反馈,也是总结自己失误的教训及成功的经验,借鉴互评、师评的成果,升华自己的写作能力,努力达成训练目标,并得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当然,如果觉得其他同学的评价不一定客观,也可在“后记”中提出异议,等待教师的综合评价,或直接在课堂上提出,由同学共同商讨、评价。

传统的做法,这一过程往往被省略,学生拿到教师批改的文章大略地看过以后了事,无法真正体会自改、互评、师评的价值。

教学生自己改作文,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构建“互评、自改、师评、后记”等多元化作文评价体系,在评价中获得多层面的作文技能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使学生认识到一篇文章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

【五】语文学习的通用工具就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掌握了这个工具后,语文学习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成一个问题。学生修改作文自然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先看“写什么”。首先是文体要求,文体特征必须鲜明,文体不明的一律40分一下。高一这一年我让学生一直训练记叙文。记叙文文体是鲜明就看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是否齐全。学生受《智慧背囊》、《意林》等刊物的影响,常常是在叙事完了以后,就来上一段“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样的道理”,甚至是“启示:……”,这样就使文章有点“四不像”了。为了纠正这样的问题,我采取了一个显得矫枉过正的方法:结尾可以抒情,也可以叙事完了之后就结束,因为你只要叙事完整了,大家就应该明白你的意思了。其次是选材。选材要求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要贴接生活实际。我们很少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发生,小事当中一样可以折射出大问题。由于处在青春期,学生对爱情充满了向往,我对学生说:“爱情是美好的,但还不是你们这个年龄应该考虑的问题。万事万物都有他的生长规律,早开的花必定凋谢的也早。在写作的时候,不能写爱情故事。”我就给学生要求,写爱情,玄幻、江湖题材的,一律毙掉,40分以下。

再看“怎么写”。优美的语言是每个学生都渴望的,但是由于读书等各方面的影响,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达到这个要求。那么最起码的一个要求就是语言要通顺,尽量避免错别字(每出现一个错别字扣一分)。我手写我心,我告诉学生只要能将自己心里要说的话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你作文的语言就算成功了。但是,作文语言毕竟是书面语,不能像平时聊天说话一样,语言要规范。班里的赵子佳作文的立意很好,文体特征很鲜明,语言也很通顺,但是太随意,就是在聊天。我就给她指出,作文是书面语言,必须要规范,否则就会吃大亏。我慢慢地帮她改正,现在她的文章语言就比较规范了。再次就是立意是否新颖,主题是否积极向上。立意新颖的加2—5分,观点大众化的不加分也不扣分。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所谓的文学作品大都在无病呻吟,好像整个社会都是阴暗的。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学生,她们喜欢写一些忧伤的东西。我就鼓励学生写积极向上的文章,主题积极的加2—5分,消极的扣2—5。这样一加一减,差距就出来,学生为了高分就摒弃了他们的“忧伤”。最后是题目和卷面。题目能够吸引读者,和文章内容紧密联系,就相应地加2—5分。没有题目或者题目中出现错别字的扣2—5分。卷面整洁的加2—5,卷面差的扣2—5分。 最后看“为什么写”。这个要求很明显,就是看文章的主旨是否明确、突出。主旨明确、突出的,总分在45分以上;主旨不明确的就直接40分以下。

利用通用工具给学生制定好了评分标准,学生在修改作文的时候就有了方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基本上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的作文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我再找学生到办公室面批,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掌握了通用工具,就找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通用工具,不仅能够轻松地批改作文,对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更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刘校长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找到了方法和规律,学生想学不好都难!”

【一】这节示范课上,他先工工整整地在黑板上板书了这样一句话:“暑假,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然后让学生来修改。别说学生看不出来这句话有什么毛病,就是我一时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大家的反应似乎在贾老师的预料之中,他不慌不忙地提醒道:“暑假多了,到底是今年的暑假,还是去年的暑假呀?”这么一启发,立即有学生举手回答:在“暑假”前加上“今年”。我想,是呀,怎么我就没有想到呢?这样一改,意思不就更明确了吗?贾老师接着又问:“‘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有没有毛病?”学生又一次陷入思考。贾老师继续启发道:对于“我”来说,年纪小,去一次杭州不容易,当然可以说“有幸”,但对于爸爸来说,用这个词就不一定合适了。另外,如果“我”在自己的家乡写这篇文章,就只能用“去”,而不能用“来到”。经贾老师这么一分析,大家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和赞同声,真的是这么回事。最后,孩子们与贾老师一起将这句话改为:“今年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去杭州游览。”

贾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北寺塔有九层多高,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上,俯视下方,真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贾老师刚写完,机灵的学生就发现了最明显的一处语病:“我”怎么能站在栏杆上呢,那岂不是要摔下来了吗?这是贾老师教会学生的。因为在这之前读作文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读道:“一幢房子上住着一位老人。”贾老师立即提醒说:“坏事了,老人要掉下来了。”幽默的语言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读作文的学生立即改正:“一幢房子里住着一位老人。”同样的,学生们一起将这句话改写成: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

贾老师没有就此罢手,只见他大手一挥:“接着改,还有好几处错误!”天哪!有这么多吗?和我坐在一起的年轻教师小赵悄悄问我:“郭老师,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呀?你知道吗?”我也实话实说:“我也没看出来有那么多。”

看见大家苦苦思索,贾老师说:“教大家一个修改病句的方法,那就是反复读。”只见贾老师连读三遍句子后,指着第一个分句说:“北寺塔有九层多高,到底是多高?难道还有九点八层,九点六层?”学生们立即会意,将它改为“北寺塔有九层高”。没想到贾老师还不满意:“我们说什么物体有多高,一般用米来衡量,不会说有几层高。这里就应该直接说‘北寺塔有九层’就行了。”我想,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作文里可是屡见不鲜啊,以后一定要注意了。

贾老师继续问:“我俯视下方,能看到什么?”

有学生答:“塔下的土地。”

“对呀,只看见一块土地,怎么会心旷神怡呢?”

“应改为眺望远方。”

“对喽!”贾老师在黑板上把“俯视下方”改为“眺望远方”。然后继续指导学生修改。

贾老师指着最后一句话问道:“胸襟开阔和心旷神怡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很接近?那还有必要都写吗?”边说边将“胸襟开阔”一词划去。“我们再来读一读。‘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眺望远方,真令人心旷神怡’。大家不觉得‘真令人’这个词没有必要使用吗?”果然,经贾老师这么一提醒,我也觉得这个词有点多余,但我们平时不是经常这样用吗?

“还有最后一个毛病,就是标点使用错误。”贾老师边说边将“北寺塔有九层”后面的逗号改为了句号。“作者下一句写‘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语气已经发生了转换,意思也转入另外一层,就应该用句号。”

„„„„

我想,现在“网络语言”泛滥,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对于正在打语言基础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肩负起教给学生正确规范使用语言的重任。

课后与贾老师交流时,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作文前的事情有很多人在做,可作文后的事情少有人管。学生不会改作文还可以原谅,但语文老师不会改作文可就是一个灾难啊!”

【二】学好语文一是阅读二是写作几乎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魏书生老师却把作文课让学生上得轻松快乐且有收获,主要有两点做法:

一是让学生坚持每天一篇日记,一年365篇日记。

二是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经过反复实践反复研究,魏老师指导学生从十个方面写评语、打分,就是差生也能学会改作文。

(1)格式是否正确。刚入学,让学生感觉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也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任何人的。打开作文一看正确,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不减分,此文为满分。

(2)卷面是否整洁。这一条大家都看得出来。后进同学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3)错别字几个。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找不出来,怎么办?便搞流水作业。甲、乙、丙、丁轮换着批一篇文,甲批错别字6个,乙发现本文错

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100字的说明书。丙又发现本文错字是8个,那么甲、乙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100字的说明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

(4)有几处病句。挑出病句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句,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合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1分,超过5分不再多扣。以上五条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求了。熟练掌握之后,再过渡到后五条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老师在批改指导时,结合两三篇具体例文,加以指导,学生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

(8)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老师作文指导时提的要求。

(10)看语言是否简炼、流畅、深刻。语言简练就是不重复、罗嗦、简要、精炼。流畅是指文章读起来很顺口,不疙里疙瘩。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精辟,能抓住事情或问题的本质。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减分。在多数情况下,批改作文都在语文课上进行,教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10个方面的具体批语,一般情况下批语的篇幅都有作文本一页之多,最多的批语达到500字。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作文能力。这样互相批改作文,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这样的写作课同学们最爱上。

【三】习作指导全过程顺口溜现将平时习作指导的一些具体做法及习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编成顺口溜,并针对学生习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简单的阐释。培养兴趣最关键,积累素材成习惯;审题立意常训练,选材构思新为先;主题中心文字间,感情真挚肺腑言。结构条理两不乱,详略得当抓重点;精彩语言闪亮点;开头结尾忌随便;反复修改不厌烦;考场应试巧纠偏。培养兴趣最关键。写作最为关键的是要有兴趣,在激发学生兴趣时,首要的是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正如苏轼曾说过的“常行于所当行”,只有到了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境界,写作才是一种愉悦的活动。只有感到写作的愉悦,学生才会对写作产生兴趣,也才会喜欢写作。积累材料成习惯。现在学生在习作时最头疼的是无话可说,没东西可写。要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积累材料,要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因为积累材料是长期的任务。审题立意常训练。审题立意往往是学生习作很难跨越但又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这是是一种能力,而能力是需要反复训练的。所以每到习作都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方面的训练。有时还要进行一些专项训练。

选材构思新为先。有了材料的积累,还有材料选择的问题;选择了材料,还有如何安排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最忌讳的是落入俗套。即内容上人云亦云,构思上僵化死板。所以要让学生做到大家都写的内容我放弃,大家都用的套路我绕开。这样就能实现选材构思的新颖。主题中心文字间。文章不能没有中心,在文章中可以用有形的语言,即用一两句话点明。但并不意味着文章的中心是硬贴上去的,而是在对事件的具体叙述和对环境的生动描写中自然表现出来的,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所以在习作中要时刻注意自己所写的内容是否与自己确立的中心有密切的联系。感情真挚肺腑言。文章“常行于所当行”,无疑要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决不能为抒情而抒情,决不能无病呻吟,而应该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是源自具体内容的自然流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写感动自己的内容,抒发打动自己的真情。结构条理两不乱。文章的美不仅在它的内容,也在它的形式。结构是文章形式的重要表现。要实现文章的结构美,首先要做到结构完整。同样写作时思路清晰,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也才能使读者感到阅读的愉悦。详略得当抓重点。现在学生习作中常见的毛病之一就是信手拈来,漫无边际,主次不分,详略不当。针对这一点,让学生在习作时要对自己选定的内容,与自己确立的中心进行比对,看哪些关系最密切,哪些次之。关系最密切的应作为重点进行详写,次之的略写。这样既能做到主次分明,又能做到详略得当。精彩语言闪亮点。语言是文章的的材料,也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古今中外的作家都有许多追求语言完美的故事,传为佳话。追求语言完美又是无止境的。无论多高明的作家都不可能做到一篇文章的语言句句精彩。作为学生在一篇习作中能有一两个精彩的语句,就会为文章增色不少,甚至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开头结尾忌随便。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写文章也是如此。好的开头能使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文章的境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所以开头千万不能随便。结尾更不能马马虎虎。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不好的结尾,就像一个人吃了一堆花生,最后一个是烂的,不仅前面的香味一扫而光,而且还没有挽回的余地。考场应试巧纠偏。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说到作文,学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还是考试,考试中学生最担心的是作文跑题,而一旦跑题又不可能像平时习作那样推到重来。针对这一点,我总结了一些考场作文纠偏技巧供学生参考。即另辟蹊径法,改弦易辙法,生拉硬拽法,牵线搭桥法,将错就错法,改头换面法。在此不再展开解释。

拨得浮萍一道开

——谈作文教学中的审题和立意

学生怕作文,一提作文头疼,作文课上啃咬笔头、抓耳挠腮、无从下手。实际上,审好题、立好意,拨开浮萍,打开第一条路,从而打破写作的僵局。审题是审视作文题目,了解命题者的意图,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只有准确的理解了题意,把握了题目上所给予的种种信息,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好文章。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审题?首先,分析表层信息,确立标题的“题眼”。“题眼”,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写作的重心、焦点、主题,是文章中浓墨重彩着力表现的东西。如何确立题目的“题眼”?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分析标题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来确立,如主谓短语标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标题中的修饰语,动宾短语标题中的动词等等往往是“题眼”,其它的部分往往是写作的对象、范围、性质和特殊的要求等等。在“成长需要压力”、“我心中的歌”、“和谐的美”等标题中,“需要压力”、“心中”、“和谐”这些词是题眼,是作文中重点表现的部分,“成长”限定写作的范围,“歌”和“美”是写作的对象。其次,领悟深层信息,把握广度、深度。如作文标题“树木、森林、气候”从结构看,树木、森林、气候这三个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但是细细领悟,确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森林由树木组成;形成森林之后,就会影响气候,营造良好的气候;气候改善了,又产生了反馈效应,保护了森林,促进了树木的成长。在这个标题中“森林”是核心,是关键。再次,审清题目的文体要求和字数要求。例如下列作文题:“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听说过或见过许许多多值得叫好的人和事、景和物。请说说你想喝彩的是什么。 当然,如果你对喝彩有自己的认识,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 要求:a、以喝彩为题写一篇文章;b、思想内容积极向上;c、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上面的作文题中,内容上要写“人和事、景和物”,取材范围从“神州大地”到“学习生活”,题目没有过多的限制,而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大的写作平台,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文体也是不限的。另外,题目中谈到“请畅所欲言,发表看法”一句进一步提示学生可以写成议论文。下面说说“立意”。“意”是文章的灵魂,

正如明代王夫之说的“意犹帅也”,“意”,对文章来说是最重要的。“立意”,就是确立写作意向,就是表述自己的意愿、爱憎和追求。如果说“审题”指的是明辨人家给的条件,知晓按要求做什么的话,那么“立意”就是指按照条件和要求明确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如何立意?立意要从“明”、“新”、“深”三字下功夫。一、“立意”要“明”。“明”即明确,在写作中中心要明确,观点鲜明,肯定什么、反对什么、热爱什么、憎恶什么一目了然。在作文指导时,结合学生情况要求一篇作文只应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二、“立意”要“深”。“深”即深刻,也就是古人说的“意高旨远”。指导学生写作时主题要深入,立意不要浅尝辄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经由形式洞察内涵。具体地说,文章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有什么”这一类问题,还要涉及到“为什么”“怎么办”等一类较深入的问题。三、“立意”要“新”。“新”即新颖,观点新、选题新,作文提倡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如果人云亦云,文章只能是千人一面。在作文中要力戒空话、套话,避免陈词老调,避免雷同,写出个性,写出时代精神,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和见解。审好题,立好意,在写作中是很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做好这些,在写作中犹如拨开浮萍,遨游万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徐老师分析全面深刻,方法新颖独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是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值得学习推广。 当看到别人洋洋洒洒,文思喷涌之时;当看到别人妙笔生花,激扬文字之时。不由感叹:胸中有丘壑,方能指点江山呀。那丘壑来自哪里?来自于平常的日积月累。语文,是我们最基础的学科,如果想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绝不是一日之功,关键在于日常的积累。我认为积累的方法大体有五种。一:多读只有多读,广涉猎,才能有丰富的阅历。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可使心灵得以净化。书就像无声的导师,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使我们学识渊博,使我们心胸开阔。读书可以塑造人格,培植思想,丰富情感;读书可以滋润心灵,与智者为友。读书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生活变得多彩。 第二:多抄读书,不仅是走马观花,还要用心去读。必要时还需动手去摘抄。我自小学开始就养成了摘抄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我感觉受益颇多。所以我也让我的学生每人准备一摘抄本,在读书的时候,当遇到优美的句子、段落、章节、或者整篇文章都可以记下来。并且要常拿出来翻阅。天长日久,这些精华的东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自己的东西,在你需要时,便可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三:多背书,不但要读,要抄,有的还需你铭记在心,那就是把它背下来。如诗词典故、名言警句、成语俗语、优美篇章、经典诗歌等,这些都是真正的经典。尤其是诗词,凝练、优美、意境深远,对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有着久远的影响。四:多思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在读书中,要养良好的思考习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随便吸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就用。要想好何时为我所用,要想好用在何处,要想好怎样去用,才能恰到好处,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加流光溢彩。五:多看看,即是观察。只要你要一颗善于观察的心和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精彩。要想自己有写作素材,还要注意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仔细观察身边的生活,深入身边的生活,才能正确解读生活,才能积累精神物质。六:多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写,是另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你的所读、所抄、所背、所思、所看,最后需外化为文章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所以,平常一定要多写、多练笔。写日记、读书体会、写随笔。只有平常多写,才不会出现心中有千言万语,而一提笔就“哑口无语“的状况。在日常积累中,如果真的做到以上几点,一定是一个精神的富翁。

【四】在教学和研究中,根据本人的经验,我认为要做到以几个方面:

一、同学互改,合作探究,取长补短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因此,我对上交后的学生作文先初审,审视书写情况和字数是否达标。书写不认真重抄,字数不达标者补写或重写,然后分发给学生互相评价。

如何发给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批改。采用梯队帮带式把学生分成每四人一组,推选或指定一名组长,按“acbb”排座(“a”一个优生,“c”一个差生,“bb”两个中等生),考虑到优差生协调的同时还注意男女生的搭配。让每一篇作文在同一组的四人中轮流批改。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说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样写才好„„所谓改,无非给学生示范,那样想不合适,那样写不妥当,一定要这样想这样写才对头”。首先要求学生把不正确的字改对,把不通的句子改顺,把不当之处划出来并予以提示,也可以改出正确的,甚至可以随手写下自己对某一句或一段的感想。其次要求学生批注(评价)。怎样批注(评价)?通过实践,我积累了一些方法。把初中语文一至六册单元作文训练目标作为学生评价作文的一个重要依据。另外,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在一篇叙事的作文里,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环境描写,就可批注“缺少环境描写”;又如在一篇写人的文章里,根据需要,应有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或心理描写等,如果缺少,可以在相应位置批注“此处应有语言描写(或其他描写)”等字样;再如在叙事写人的习作中,缺少议论抒情或深化主题之笔,也要批注出来;互批议论文时,可批注“论点不明确”,“论据与论点脱节”,“事实罗列无分析”等。最后还要找出作文中的闪光点和创新点。总批时应从整体出发写出优缺点,提出修改方案,并签上姓名。

这样,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就有四位同学的修改,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见解,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甚至与原作者有很大的出入,这样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交流、探究,取长补短,往往能触动彼此的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喷涌出灿烂的火花,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但需要指出的是:要评价别人的作文,应首先充实自己,否则既指不出毛病,也找不到学习的优点。因此,这种评价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判断能力。

二、独自批改,掌握方法,养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张志公先生也强调:“应该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可见,自改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一人独立完成的教学环节,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在“旁观者”的指点下,“当局者”也就“清”了。该怎么改,让习作者自己去考虑去动手,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实践中我是这样操作的:

1、确立“自改”依据。我深入钻研«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学段的写作要求,将写作部分的十点目标具体地分步骤落实到每一次作文训练中去,精心编写«单元作文训练目标设计»。每次训练目标只求突出2—4个重点,这样学生“自改”作文就会有的放矢。如: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训练题目是“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我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某一种突出的感觉,写篇抒情文章。”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后作文,在同学批改的基础上,针对训练目标进行自改:

①根据感受进行观察,捕捉事物特征。

②感情真挚,写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

③以抒情为主,恰当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④培养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

这样学生不仅自改目标明确,而且依据可靠科学,并能用“ABCD”准确进行等级评判,合理定量评价。

2、以文章内容修改为重点。一篇文章的修改,就应该从文章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整和修改。

审题要准确,它是界定写作范围,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往往包含两个方面,审文题和审要求。一定的题目适合一定的文体,现在一般要求文体不限,但也并非意味着写什么文体都行,怎么写都行。立意是文章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任务是确立表达的主题,解决表现什么的问题。文章没有深刻的立意, 就会流于一般,甚至显得幼稚。构思是展示思维的条理性、创新性的关键步骤。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选取怎样的方式表现文章的内容。作文贵在创新,而创新又着重体现在构思的精巧上。选材是为了表现中心的需要,从众多的材料中选取最能表现反映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要详写,写生动形象、鲜明感人,反之,略写或不写。结构安排要体现新颖巧妙的特点。可采用小标题形式,层次井然,结构清晰;可采用书信体,抒发内心感受,感情真挚;也可采用“题记、后记”式,点明主旨,明确中心,升华主题等。语言表达要做到语言流畅,文从字顺,饱含情感,有创意地表达。语言上要善于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往往会

起到画龙点睛、形象传神的作用,显示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巧用修辞,不仅能增添文采,而且使事物形象生动,内容充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适当描写、抒情、议论,有突出表现中心的作用。

另外还要审查自己的习作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是否展现了个性的魅力,是否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标题是否传神、贴切、凝练、有吸引力;开头是否新奇出众,结尾是否让人回味无穷;前后是否呼应,过渡是否自然,通篇是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等方面。

学生从上述方面自评自改作文,作文自改习惯就会慢慢养成,作文写作能力自然会大大的提高。

3、自改作文的几种方式。A、“冷却法”,就是学生作文写好一周后,然后再改;经过冷却,学生可能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清代戏剧家李渔说:“凡作传奇,当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愈日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这种方法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发现自己的错误,培养冷静思考的能力。B、“朗读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非常重视朗读。新课标也强调朗读在阅读、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朗读也是学生自改作文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朗读,可以纠正词语不搭配、不贴切生动的地方,改正不顺畅、不形象、有毛病的语句,还可以理顺段落不连贯、前后矛盾的地方,修正语句中修辞不当的地方,甚至可以读出习作的构思、立意不新颖的地方。

C、“讨论法”,就是习作者在班级中寻找一位作文水平比自己高的学生,与他(她)交流讨论。可以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谈设想,也可以就整段、局部内容谈感受,还可以就某一表达方式的运用谈体会,然后请同学给自己习作提出意见。这种交流讨论不同于“分组互改,共同探究”,它是一种口头的、私下的、不公开的交流,希望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然后独自修改文章。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

学生们如果还有不“清”之处,可与“批注者”切磋后再修改。结合同学的批注,纠正失误的地方。如有异议,还可反批。这样可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三、师生评价,点石成金,全面提高

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绝不是让学生自由放任随心所欲地批改,也不是否定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的主导作用。因此,我认为评价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在作文评价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怎样发挥呢?一是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拟定训练目标,确立每一次批改的目的要求,特别要重视批改的循序渐进性,让学生在浅层的训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通过表扬鼓励,培养其自信心,调动其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教师示范性批改,一定要满腔热情地认真读、认真批、认真改,要真正让自己的红圈红线红字化作真诚的笑脸,由衷的赞叹,恳切的教导,绝不可漫不经心、冷漠无情地随意写上几句无关痛痒,令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批语,或记上一个极不公平的分数。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三是教师要重视学生互批自改后的评价。它既评价“批注者”批得是否准确,又评价“修改者”改得是否到位。如“批”得不准确或“改”得不到位,教师则予以纠正,对于共性问题,及时进行重点讲评,讲评时要分析其原因,指出应该克服和避免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教师把经过互评、自改后的作文收上来以后,对学生的习作和批改情况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全员批改的同时,选取一篇或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发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修改评讲。此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共同讨论、探究,教师不仅要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选材组材等方面加以指导,更要从遣词造句、语言表述、表情达意方面予以点拨。教师在具体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关注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注意定量评价的同时,更加重视定性的评价。在具体的某篇作文中,将等第与评语相结合,注重综合评价。在具体的评价时,突出“一切为了促进学习的健康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宗旨。在分数面前,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再“一视同仁”,对基础差一些的,降低标准,多做鼓励。放下“显微镜”,拿起“放大镜”,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进行鼓励性或赏识性评价。 “成长需要阳光,进步离不开表扬”,让小小的成功成为学生继续发展的动力。

四、撰写后记,总结得失,升华能力

学生拿到由互评、自改、师评的作文以后,进行仔细地阅读与揣摩,就更能深切地感受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写作后记既是学生对他人评价的反馈,也是总结自己失误的教训及成功的经验,借鉴互评、师评的成果,升华自己的写作能力,努力达成训练目标,并得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当然,如果觉得其他同学的评价不一定客观,也可在“后记”中提出异议,等待教师的综合评价,或直接在课堂上提出,由同学共同商讨、评价。

传统的做法,这一过程往往被省略,学生拿到教师批改的文章大略地看过以后了事,无法真正体会自改、互评、师评的价值。

教学生自己改作文,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构建“互评、自改、师评、后记”等多元化作文评价体系,在评价中获得多层面的作文技能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使学生认识到一篇文章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

【五】语文学习的通用工具就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掌握了这个工具后,语文学习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成一个问题。学生修改作文自然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先看“写什么”。首先是文体要求,文体特征必须鲜明,文体不明的一律40分一下。高一这一年我让学生一直训练记叙文。记叙文文体是鲜明就看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是否齐全。学生受《智慧背囊》、《意林》等刊物的影响,常常是在叙事完了以后,就来上一段“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样的道理”,甚至是“启示:……”,这样就使文章有点“四不像”了。为了纠正这样的问题,我采取了一个显得矫枉过正的方法:结尾可以抒情,也可以叙事完了之后就结束,因为你只要叙事完整了,大家就应该明白你的意思了。其次是选材。选材要求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要贴接生活实际。我们很少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发生,小事当中一样可以折射出大问题。由于处在青春期,学生对爱情充满了向往,我对学生说:“爱情是美好的,但还不是你们这个年龄应该考虑的问题。万事万物都有他的生长规律,早开的花必定凋谢的也早。在写作的时候,不能写爱情故事。”我就给学生要求,写爱情,玄幻、江湖题材的,一律毙掉,40分以下。

再看“怎么写”。优美的语言是每个学生都渴望的,但是由于读书等各方面的影响,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达到这个要求。那么最起码的一个要求就是语言要通顺,尽量避免错别字(每出现一个错别字扣一分)。我手写我心,我告诉学生只要能将自己心里要说的话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你作文的语言就算成功了。但是,作文语言毕竟是书面语,不能像平时聊天说话一样,语言要规范。班里的赵子佳作文的立意很好,文体特征很鲜明,语言也很通顺,但是太随意,就是在聊天。我就给她指出,作文是书面语言,必须要规范,否则就会吃大亏。我慢慢地帮她改正,现在她的文章语言就比较规范了。再次就是立意是否新颖,主题是否积极向上。立意新颖的加2—5分,观点大众化的不加分也不扣分。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所谓的文学作品大都在无病呻吟,好像整个社会都是阴暗的。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学生,她们喜欢写一些忧伤的东西。我就鼓励学生写积极向上的文章,主题积极的加2—5分,消极的扣2—5。这样一加一减,差距就出来,学生为了高分就摒弃了他们的“忧伤”。最后是题目和卷面。题目能够吸引读者,和文章内容紧密联系,就相应地加2—5分。没有题目或者题目中出现错别字的扣2—5分。卷面整洁的加2—5,卷面差的扣2—5分。 最后看“为什么写”。这个要求很明显,就是看文章的主旨是否明确、突出。主旨明确、突出的,总分在45分以上;主旨不明确的就直接40分以下。

利用通用工具给学生制定好了评分标准,学生在修改作文的时候就有了方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基本上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的作文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我再找学生到办公室面批,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掌握了通用工具,就找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通用工具,不仅能够轻松地批改作文,对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更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刘校长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找到了方法和规律,学生想学不好都难!”


相关内容

  •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比较
  • 摘 要 潘新和所作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王文彦.蔡明所作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共同提到一些内容,概括来说主要有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阅读教学.但是从作者对这些内容的具体表征与观注点上来看他们仍有诸多不同之处,并且在比较中也发现二者有各自独立的内容,在这些方面两本书不 ...

  • 东华大学本科生使用作文批改网评阅英语作文的反馈与思索_张莉
  •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年第8期 东华大学本科生使用作文批改网评阅英语作文的反馈与思索 ○ 张莉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51) [摘 要]句酷作文批改网是基于语料库和计算机云技术研发的作文线上评阅综合系统.东华大学本科 生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试用.使用者的反馈情况如何,给英语作文授 ...

  • 谈小学生作文批改
  • 谈谈小学生作文的批改 作文的批改就是对作文进行修改.批语.评判.它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作文教学得失的关键环节.通过批改,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悟出写好作文的一些规律.教师能够正确地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改进作文教学.现将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 ...

  • 作文批改经验材料
  •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作文批改更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半年多的作文批改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对于作文教学的时间安排不再困惑,对作文批改教学的具体思路及注意事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在具体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们还在一些细节方面做了深入思考,有些收获. 我觉得对于教师来说,批改的目的是 ...

  • 多元化的作文
  • "多元化"的作文批改是打开农 村初中生习作难的瓶颈 作者:李炳文 工作单位:转龙镇中 2006年4月6日 "多元化"的作文批改是打开农村初中生习作难的瓶颈 转龙镇中学 李炳文 [摘要]学生作文的优劣是他们语文功底扎实与否的最直接反应.故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活 ...

  • 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_作文批改的有效途径
  • ◇教学研讨◇2011年第32 期 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 ---作文批改的有效途径 蓬莱 孙成杰 (蓬莱市大柳行中心小学山东 提起作文批改,我们就觉得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特别是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平日里耗费时间最多的一项工作,我们常常为作文批改的事倍功半而苦恼.确实是这样,我感觉我们平日的辛苦主要花费 ...

  • 句库批改网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句库批改网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海舟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9期 [摘 要]基于语料库和云计算的英语作文自动批改系统的应用是最近国内外写作教学研究的热点,句库批改网是国内机改作文领域的领头羊.本文探讨 ...

  • 初中作文讲座材料
  • 初中作文讲座材料 客观公正地给作文评分,是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在灌云县初中语文七八年级备课组长培训会议上的发言 孙月星(2007年11月 6 日) 提纲: 一.关于评分方法 ,推荐一张作文评分等级表 二.问题的由来,啼笑皆非的现实 三.我过去的一些研究 四.关于作文批改的几点建议 我作 ...

  • 中学语文作文论文
  • 作文教学的一些认识 颍上县谢桥中心校 宁克标 随着教育部<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课程改革如春风般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作为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只有在教学中多学.多思.多干,才能把握教学改革的脉搏.当然,作为新课程,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都是全新的,特别是新课标下的 ...

  • 作文评改之我见
  • 作文评改之我见 姓名 白 文 英 单位 巩义市河洛镇香玉小学 电话 [1**********] 作文评改之我见 巩义市河洛镇香玉小学 白文英 评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习作表达的一种肯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作文评改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研讨的热点.我觉得当前习作教学中,批改.讲评.以及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