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材分析:

《我与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节选于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课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通过蜜蜂、蝴蝶等的描写,来反映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第二段(3--12自然段):我和祖父在园子中劳作的情景,体现出祖父的园子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第三段(13-14自然段):作者记忆中的园子里一切都是鲜活的自由的。

学情分析:

在这堂课中,从复习导入开始,让学生回忆文中的主要场景,从而明确文章学习的重难点,而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紧扣关键字词句,对文本进行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期间再付之相关的说话训练、句式对比训练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学习,了解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教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

祖父的园子

2.介绍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哪一部分介绍了园子里的?哪一部分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情况?

2.读后划分层次:第一、二自然段介绍园子,第三至十四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

3.轻声读课文第三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具体写了哪些内容?(读后展开讨论)

4.全班交流。

5.小结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学习,了解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一、齐读课题。

1.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为什么时隔二十多年作者仍对这个园子魂牵梦绕,恋恋不忘,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园子。

二、读文感悟。

1.从大家紧锁的眉头,会意的笑容不难看出同学们对这个园子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谁来说说看。你想读就读,想说就说,想发表自己的观点就发表自己的观点,想补充就补充。

2.交流

预设:

生:请看13节,我觉得这是自由的园子。

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我觉得是充满生趣的园子„„

3.投影:第13节,同学们请看,这节中用了那么多“就”,是否很单调?大家自由读读。(生说——生读——引读)

4.感受到自由和乐趣了吗?再看看课文,哪也能感受到自由和乐趣? 生:第2自然段。

5.除了园子里的动植物是自由的,还有什么也是自由的?

生:第11自然段。

师:这段中还用了四个“又”字,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答——齐读该段。)

6.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第12节。

师:请同学读这节的最后一句话。

生:你觉得作者在大喊的时候会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生:带着高兴的心情。

师: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给我们读一读——指名读。

7.再看看课文,从哪个地方还能看出我的乐趣和自由?

生:读第14节。

生:读第3节——指名读该段最后两句。

师:你为什么强调“踢飞”这个此词——再指名读。

8.还有哪? 生:第4节——指名读该段最后两句话。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齐读)

9.课文的字里行间里都充满了乐趣和自由。你还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物产丰富的园子、美丽的园子„„)

10.为什么我一走进这个园子就感到自由、快乐?(有祖父在,得到了宽容、理解、疼爱、关怀、呵护„„)

1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祖父的呵护?

师:正是由于祖父对我的呵护和宽容,正是由于„„,所以我对祖父的园子时隔二十几年„„

三、写话

投影:同学们,你们也有这样的园子吗?比如你温暖的家,你可爱的班级,你家楼下美丽的小花园,你温馨的小房间,你珍贵的书橱„„那里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那里有自己充满乐趣的生活,那里有被呵护的感受„„请你也来写写自己的园子。

(全班交流。如果让我们借鉴文中的内容、方法,你会怎么借鉴?) 师:同学们,事不宜迟,我们赶紧拿起笔写一写吧!

板书设计: 19 我 和 祖 父 的 园 子

呵护

自由

乐趣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材分析:

《我与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节选于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课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通过蜜蜂、蝴蝶等的描写,来反映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第二段(3--12自然段):我和祖父在园子中劳作的情景,体现出祖父的园子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第三段(13-14自然段):作者记忆中的园子里一切都是鲜活的自由的。

学情分析:

在这堂课中,从复习导入开始,让学生回忆文中的主要场景,从而明确文章学习的重难点,而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紧扣关键字词句,对文本进行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期间再付之相关的说话训练、句式对比训练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学习,了解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教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

祖父的园子

2.介绍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哪一部分介绍了园子里的?哪一部分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情况?

2.读后划分层次:第一、二自然段介绍园子,第三至十四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

3.轻声读课文第三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具体写了哪些内容?(读后展开讨论)

4.全班交流。

5.小结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学习,了解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一、齐读课题。

1.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为什么时隔二十多年作者仍对这个园子魂牵梦绕,恋恋不忘,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园子。

二、读文感悟。

1.从大家紧锁的眉头,会意的笑容不难看出同学们对这个园子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谁来说说看。你想读就读,想说就说,想发表自己的观点就发表自己的观点,想补充就补充。

2.交流

预设:

生:请看13节,我觉得这是自由的园子。

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我觉得是充满生趣的园子„„

3.投影:第13节,同学们请看,这节中用了那么多“就”,是否很单调?大家自由读读。(生说——生读——引读)

4.感受到自由和乐趣了吗?再看看课文,哪也能感受到自由和乐趣? 生:第2自然段。

5.除了园子里的动植物是自由的,还有什么也是自由的?

生:第11自然段。

师:这段中还用了四个“又”字,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答——齐读该段。)

6.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第12节。

师:请同学读这节的最后一句话。

生:你觉得作者在大喊的时候会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生:带着高兴的心情。

师: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给我们读一读——指名读。

7.再看看课文,从哪个地方还能看出我的乐趣和自由?

生:读第14节。

生:读第3节——指名读该段最后两句。

师:你为什么强调“踢飞”这个此词——再指名读。

8.还有哪? 生:第4节——指名读该段最后两句话。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齐读)

9.课文的字里行间里都充满了乐趣和自由。你还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物产丰富的园子、美丽的园子„„)

10.为什么我一走进这个园子就感到自由、快乐?(有祖父在,得到了宽容、理解、疼爱、关怀、呵护„„)

1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祖父的呵护?

师:正是由于祖父对我的呵护和宽容,正是由于„„,所以我对祖父的园子时隔二十几年„„

三、写话

投影:同学们,你们也有这样的园子吗?比如你温暖的家,你可爱的班级,你家楼下美丽的小花园,你温馨的小房间,你珍贵的书橱„„那里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那里有自己充满乐趣的生活,那里有被呵护的感受„„请你也来写写自己的园子。

(全班交流。如果让我们借鉴文中的内容、方法,你会怎么借鉴?) 师:同学们,事不宜迟,我们赶紧拿起笔写一写吧!

板书设计: 19 我 和 祖 父 的 园 子

呵护

自由

乐趣


相关内容

  • 我和祖父的园子资料
  • 教学过程: 一读好课题,认读词串,整体把握文本. 1.读题,介绍作者.(萧红,三十年代文坛上非常有才华的女作家.) 2.认读词串.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韭菜谷穗倭瓜黄瓜(谎花)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读,正音.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的说法),黄瓜开谎花就是开假花不结瓜. --三组词串有规律,你们 ...

  • 7祖父的园子教案
  • 7祖父的园子 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学习这篇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读懂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 ...

  •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一等奖
  • 我和祖父的园子详细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学习过程: 课前板书:我和祖父的园子 课前活动:和学生聊关于童年的趣事. (要 ...

  • 19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赵凤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体会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悟"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精神意义. 3 ...

  • 7.祖父的园子
  • 7.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选择课文段落能有感情地朗读. 3.认识"蚱.嗡.啃.樱"等几个生字,正确书写"蚂蚱.樱桃.蚌壳 ...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盱眙县桂五镇中心小学 王方婷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 ...

  • 祖父的园子教案3
  • 教 案 检查人员签名: 教案序号: 时间:3.10 授课班次 5.1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 7.祖父的园子 三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 "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 执教:沈玉芬 苏州市盛泽中心小学 上课班级:北京东路小学五(6)班 课前交流 师:读课题 出示文字: 教师说前面的,学生说后面的,先说再出示文字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他在园子里做什么呢/.跟着教师一起说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也拔草. 祖父下种,我也跟着 ...

  • 我和祖父的院子第一课时
  • 第五单元 18 我和祖父的园子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认识祖父的园子.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预习导航: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