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西哲学之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简论中西哲学之融合

作者:蓝荣策

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12期

摘 要: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属于世界三大哲学体系(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中的两个不同支流,他们之间不存在优劣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各大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西哲学的融合已经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但如何实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交汇,却是一个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以独具批判性格和实践精神的马克思的哲学为基础,同时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之精华,重构中国的哲学,是实现中西方哲学融合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 实践精神

中图分类号:B0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031-03

中国传统哲学,既博大精深又源远流长,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哲学,离不开对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的传承和发扬,又要吸收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精华,把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融合中西哲学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假如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255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以不可抗拒的内在逻辑发展着,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的联系已空前加强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世界联系的体系”[2]264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朝全球化方向演进,以及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当今正处在一个全球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竞争、交流、激荡和互相借鉴的时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其实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之和构成了世界历史文化,抽掉了民族文化这一个体属性,便没有人类文化。由于世界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交往较少,各自在相对特定的地域进行特定的生产和特定的生活,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正因如此才各具特色、互有长短。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历史的进步,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进步。各民族在经济、政治上的交流,其在文化上也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作为文化最深层面的哲学,是文化的本质和精髓,理所当然,也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借鉴,在借鉴中达到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简论中西哲学之融合

作者:蓝荣策

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12期

摘 要: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属于世界三大哲学体系(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中的两个不同支流,他们之间不存在优劣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各大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西哲学的融合已经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但如何实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交汇,却是一个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以独具批判性格和实践精神的马克思的哲学为基础,同时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之精华,重构中国的哲学,是实现中西方哲学融合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 实践精神

中图分类号:B0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031-03

中国传统哲学,既博大精深又源远流长,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哲学,离不开对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的传承和发扬,又要吸收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精华,把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融合中西哲学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假如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255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以不可抗拒的内在逻辑发展着,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的联系已空前加强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世界联系的体系”[2]264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朝全球化方向演进,以及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当今正处在一个全球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竞争、交流、激荡和互相借鉴的时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其实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之和构成了世界历史文化,抽掉了民族文化这一个体属性,便没有人类文化。由于世界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交往较少,各自在相对特定的地域进行特定的生产和特定的生活,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正因如此才各具特色、互有长短。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历史的进步,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进步。各民族在经济、政治上的交流,其在文化上也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作为文化最深层面的哲学,是文化的本质和精髓,理所当然,也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借鉴,在借鉴中达到融合。


相关内容

  • 民国时期的学术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 兰 !兰型!!!!竺竺型竺!--------竺:竺L 民国时期的学术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薛其林 (长沙大学人文系,湖南长沙410003) 摘要:民回时期是人类历史上罩戈规模的中西古夸学末的整合.调违.创新时期,学术研充方法上的交流渗透和融合创新亦可谓''于斯为盛".一枝独秀的科学宾证方法 ...

  •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推进中西方思维融合理念
  • [摘要]国际化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在以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的未来领军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中,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融合与人才培养问题相结合并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对于激发 ...

  • 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
  • 摘要 :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的不同,形成了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中餐重"和合",西餐重"分别".中西方饮食在原料选择.烹调方法.饮食方式等方面也因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的探究,促进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优势互补,共 ...

  • 中西方服装审美意识的差异
  • 1 前言 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的历史,服装也不例外.对于服装的发展来说,首先,是具有继承性的.虽然远古服装以兽皮.动物韧带为服装材料,与现代服装相比,更是面目全非.但是在每一个服装发展的时期,总是有或多或少的上一期元素得到继承.不同地区的风貌千差万别,服装的原始风格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多姿多彩,决定了数千 ...

  • 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 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华饮食 ...

  •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 摘 要: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饮食 ...

  •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学 号 1210110087 姓 名 项朝辉 院 系 术科系 专 业 表演 指导教师 侯骁 2015年8月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摘 要: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经过了漫长的演 ...

  • [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生死哲学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跨文化交际层面谈口译译者能力的提高 2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 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 3 影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4 探析<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悲剧美 5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泄密的 ...

  • 金岳霖[论道]
  • 金岳霖<论道> 乍看起来,金岳霖似乎与"国学"相距甚远.不是么?这位"西学"(逻辑与知识论)功底甚好的哲学家不仅以研究分析哲学见长,写了洋洋七十万言的<知识论>,而这种分析研究的方法向来为中国传统国学之异数.然而,这只是表面的印象.&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