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案熔化和凝固

广洋湖中心初中八年级物理“学思导学” 教师教案

【导练】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 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

【导创】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沸腾放热,蒸发吸热

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 D.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3.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放入一杯0℃的水中,则( ) A.有部分冰化成水,水变多 B.有部分水结成冰,冰变多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有变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发生 4.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5.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晶体 B.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C.冰的熔点为0℃ D.从t1到t2,冰的多少保持不变 6.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

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

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7.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 ( ) A.冰的温度比水低 B.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 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D.这是人的错觉

8.某晶体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 (1)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 (3)这种物质液态时是什么名称? (4)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

广洋湖中心初中八年级物理“学思导学” 教师教案

【导练】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 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

【导创】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沸腾放热,蒸发吸热

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 D.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3.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放入一杯0℃的水中,则( ) A.有部分冰化成水,水变多 B.有部分水结成冰,冰变多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有变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发生 4.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5.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晶体 B.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C.冰的熔点为0℃ D.从t1到t2,冰的多少保持不变 6.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

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

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7.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 ( ) A.冰的温度比水低 B.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 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D.这是人的错觉

8.某晶体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 (1)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 (3)这种物质液态时是什么名称? (4)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


相关内容

  • 泸科版九年级上第十二章教案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第1课时熔化与熔点 [教学目标] 1. 了解熔化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3.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 ...

  • 教案熔化和凝固
  • 熔化和凝固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 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由探究冰.松香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熔化.凝固的应用两部分组成.首先由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正在 ...

  • 北师大版物理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 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 清涧县教研室 惠卫东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 熔化和凝固是两种重要的物态变化,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学习的基础上,加之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观察,对这两种现象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材将其编排于<物质三态 温度的测量>和<汽化和液化> ...

  • 熔化和凝固教案1415
  • 第14节课,熔化和凝固(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 ...

  • 八年级物理下册 探究熔化的条件教案 苏科版
  • 探究熔化的条件教案 苏科版 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的物理意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的区别. 4.知道熔化吸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 教具 学生实验,4人一组.每组配备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二支.冰块.蜡.水.火柴 教学方法 实验法 ...

  • 物态变化和温度教案
  • 一.物态变化与温度 1.温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热胀冷缩  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见下图). 3.温度计读数:平视 4.温度计的使用:首先要看清 量程 ,然后看清它的 分度值 . 5.如果使用温度计时超过它的量程,后果:① ...

  • 物质状态教案
  •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今天我们复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一章,按照国家课标的要求本章不涉及公式及计算,我们只需掌握两部分内容:一.温度及温度的测量,二.物态变化.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我们要知道: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国际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字母K . 2.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摄氏温标的 ...

  • 温度.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 < 温度 >学教案 课题:< 温度 > 课型: 授课教师: 主备: 总课时数:第( 13 )课时 定稿时间: 仔细观察体温计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比较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这样的特殊结构导致了体温计有怎样特殊的用法? 达标检测 班级:__ ...

  • 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1.研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运用具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