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模拟试卷理综化学部分2

2016高考模拟试卷理综化学部分

萧山二中 陈君祺

一、选择题

7. 【原创】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汽油中添加乙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但可以达到减排的目的

B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 .光导纤维、氧化铝陶瓷、PE 、硅藻土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橡胶、酚醛树脂都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D .泡沫灭火器是常见灭火器之一,其内筒为塑料桶,盛有碳酸氢钠溶液,外筒为金属材质,内外筒之间盛装硫酸铝溶液

【出题意图】考查化学用语、常见材料的化学组成及生活中的应用

8.【根据滕州五中期末化学卷改编】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结论正确的是

A .用 NaHCO 3 溶液可一次鉴别出稀盐酸、NaOH 溶液、AlCl 3溶液、NaAlO 2 溶液

B .高锰酸钾试剂瓶内壁上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C .除去SO 2 中少量HCl ,将其通入饱和的Na 2SO 3 溶液

D .将NaOH 溶液逐滴加入饱和FeCl 3溶液制取Fe (OH )3胶体

【出题意图】考查常见离子反应,化学反应的熟悉应用

9.【根据湖北沙市中学高三月考卷改编】四种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 、W 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Y 、W 质子数之和是Z 质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比较:X

B .X 2H 4与H 2W 都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C .X 的氢化物的沸点可能高于Y 的氢化物的沸点

D .短周期所有元素中,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出题意图】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

10.【原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油脂、淀粉、麦芽糖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甲烷和苯都不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但苯不属于饱和烃

C .将红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变红

D .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煤的液化、气化后分离获得

【出题意图】本题考查有机中烃的分类,常见营养物质的水解,煤的干馏及苯、醇、醛的部分性质,意在覆盖基础有机常见但易错的知识点。

11.【根据黑龙江大庆一中月考卷改编】正在研制的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一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 =2Cu +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O

B .放电一段时间后右侧水溶液电解质中LiOH 浓度逐渐增大

——C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 2O+H2O+2e=2Cu+2OH

D .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

【出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1013,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NaOH 溶液V a L

与pH=2的硫酸V b L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则V a :V b =1:10

系为K a•K h =Kw

C .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降低

D .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 是乙溶液pH 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 可能等于7

【出题意图】综合考查电离和水解过程及与水的电离常数的关系

【原创】13、下列物质间有如下反应关系,已知A 是某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气体C 是SO 2

B . 溶液A 和溶液B 可能的化学反应为3Na 2S +Na 2SO 3+4H 2SO 4=3S ↓+H 2S ↑+

4Na 2SO 4+3H 2O

C . 若氧气足量气体C 可以一步反应得到气体Y

D . 图中少量X 通入溶液F 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出题意图】考查常见无机物溶液中离子的非氧化还原和氧化还原反应及量与产物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26.【根据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期末卷改编】有机物G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通过如图所示路线合成。A 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H 的分子式是C 7H 8。

已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A 具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H →I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C →D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I →J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两分子E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环状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满足以下条件的F 的同分异构体(含F) 共有________(填数字) 种。

①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分子中有结构

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出题意图】考查有机的官能团认识、反应类型的判断,简单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在同分异构体考查,总体难度简单。

27.【原创】(Ⅰ)A 、B 、C 、D 、E 、F 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物质A 由l ~2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常温下A 为有色气体。若F 是一种金属单质,写出B 和适量F 反应生成C 与气体E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双原子分子,C 为直线型分子,E 具有漂白性,物质F 焰色反应呈黄色.则F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Ⅱ)

(1)亚磷酸(H 3PO 3)是二元弱酸,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 2HPO 3。根据H 3PO 3的性质可推测Na 2HPO 3稀溶液的pH______7(填“>”“<”或“=”)。常温下,向10mL0.01 mol·L -1H 3PO 3溶液中滴加10mL0.02 mol·L -1NaOH 溶液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

(2)亚磷酸具有强还原性,可将Cu 2+还原为金属单质,亚磷酸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

程式为____ __.

(3)将硫化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和气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CoCl 2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可用钴的某种氧化物与盐酸反应制备(其中Co

-的化合价为+2、+3)。现取适量这种钴的氧化物,可与480 mL 5 mol ·L 1 盐酸恰好完

全反应,得到CoCl 2溶液和6.72 L黄绿色气体(标准状况) 。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出题意图】第一部分考查常见无机化合物,难度较小。为保证考生的基础得分,第二部分分为多个独立小题,改变以往一个大题的形势,总体上降低难度,使学生得分概率更大。从知识层面来讲考查盐水解酸碱性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信息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应用。

28.【根据大庆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卷改编】氨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1)已知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在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氮气和3mol 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合成氨气,当反应物转化率达10%时,测得放出的热量为9.24kJ ,请写出该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式: 。

(2)CO 对合成氨的催化剂有毒害作用,常用乙酸二氨合铜(Ⅰ) 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CO ,其反应原理为

[Cu(NH3) 2CH 3COO](l)+CO(g)+NH 3(g)[Cu(NH3)3]CH3COO ·CO(l) ΔH

通过下列哪种措施可提高CO 的吸收效率__________(填字母)

A .高压 B .高温 C .把[Cu(NH3)3]CH3COO ·CO 分离出去 D .增大CO 浓度

吸收CO 后的乙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 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再生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低压 D .低温、高压

(3)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 2]的反应为2NH 3(g)+CO 2(g)CO(NH2) 2(l)+H 2O(g) ΔH

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00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NH 3和2molCO 2,该反应进行到40s 时达到平衡,此时CO 2的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K 的值为__________。右图中的曲线表示该反应在前25s 内的反应进程中的NH 3浓度变化。若反应延续至70s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使用催化剂时该反应的进程曲线。

(4)将尿素施入土壤后,大部分是通过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

现有常温下0.1mol ·L -1的(NH4) 2CO 3溶液,

①你认为该溶液呈___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有下列关系式,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c(NH4)>c(CO32)>c(OH)>c(H+)

++---B .c(NH4) +c(H) =c(HCO3) +c(OH) +c(CO32)

---C .c(CO32) +c(HCO3) +c(H2CO 3) =0.1mol ·L 1

+--D .c(NH4) +c(NH3·H 2O) =2c(CO32) +2c(HCO3) +2c(H2CO 3)

【出题意图】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的计算等知识,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难点是化学平衡图像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有关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图表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在审题时,一般采用“看特点,识图像,想原理,巧整合”四步法。逐项分析图表,重点看图表是否符合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关键是灵活应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

29.【根据江西临川一中等九校联考卷改编】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 2]2·2H 2O ,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右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Zn (s )+ 2HCl(aq )= ZnCl2(aq )+ H2(g )

2CrCl 3(aq )+ Zn(s) = 2CrCl2(aq )+ ZnCl2(aq )

-2Cr 2+(aq )+ 4CH 3COO (aq )+ 2H 2O (l )=[Cr(CH3COO) 2]2·2H 2O (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 ,如何检查装置3的气密性 。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 (选下面的A 、B 或C );目的是 。

A. 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

B. 先加三氯化铬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

C. 先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

(3)为使生成的CrCl 2溶液与CH 3COONa 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A ”或“B ”,下同),打开阀门 。

(4)本实验中锌粒要过量,其原因除了让产生的H 2将CrCl 2溶液压入装置3与CH 3COONa 溶液反应外,另一个作用是。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 3溶液中含溶质9.51g ,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 0.1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 2]2·2H 2O 9.4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 (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出题意图】考查物质制备实验装置分析判断,实验设计方法和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包括基本实验器材的认识,易水解的盐溶液的配制,实验思路的考查

2016高考模拟试卷理综化学答题卷

二、非选择题 26、(1) (2)(3) (4)

(5)

27、Ⅰ(1)(2)

(3)

Ⅱ(1)

(2)

(3)

(4)

28、(1)

(2)

(3)

(4)①

29、(1) (2) (3) (4)(5)

2016高考模拟试卷理综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

7.B

【解析】

A . 加入乙醇后单位质量提供的热能发生改变,热值改变,A 错

B . 侯氏制碱法利用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的性质在饱和氯化钠中通入两种气体使其析出,B

C . P E 指聚乙烯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C 错

D . 逐滴加入只能得到Fe (OH )3沉淀,D 错

8.A

【解析】

A .NaHCO 3 溶液分别与稀盐酸、NaOH 溶液、AlCl 3溶液、NaAlO 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为:气体生成、无现象、气体和沉淀生成、沉淀生成,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 正确;

B .黑色物质为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应选浓盐酸、加热洗涤,故B 错误;

C .二者均与Na 2SO 3 溶液反应,应选饱和NaHSO 3 溶液除杂,故C 错误;

D .水温下降,可能为溶解时吸热,则不能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故D 错误;

9.C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X 、Y 、Z 、W 分别是C 、O 、Mg 、S 。

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O

B. 根据上述分析,X 2H 4与H 2W 分别是C 2H 4、H 2S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H 2S 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原理不同,B 项错误;

C.X 的氢化物可以是气态、液态、固态,可能比水的沸点高C 项正确;

D.Z 为Mg ,而第三周期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应该是NaOH ,D 项错误;

10.D

【解析】

A .油脂、淀粉、麦芽糖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 正确;

B .甲烷和苯都不含双键和三键所以都不能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甲烷属于饱和烷烃,苯中碳原子未达到最大连接方式,属于不饱和烃,故B 正确;

C .乙醇和红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黑色氧化铜被还原为红色的铜,故C 正确;

D .煤中不含苯和甲苯,通过煤的干馏制得而不是气化和液化,故D 错误;

11、A

【解析】

由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知Li 电极为负极,通空气的铜电极边为正极,

A 、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而产生电力,由方程式可知铜电极上并非是氧气直接放电,正极反应为Cu 2O+H2O+2e-=Cu+2OH-, 因此通入空气的目的是让氧气与铜反应生成Cu 2O ,A 错误;

B 、因为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 +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 极移动,B 正确;

C 、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而产生电力,由方程式可知铜电极上并非是氧气直接放电,正极反应为Cu 2O+H2O+2e-=Cu+2OH-,生成OH -又有Li +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 极移动,C 正确;

D .由C 项分析知: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Cu 2O ,放电时Cu 2O 重新生成Cu ,则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D 正确,答案选A 。

12、C

﹣【解析】A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1013,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NaOH 溶液

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1mol/L,pH=2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混合后显中性,

﹣即n (OH )=n(H +),故有:0.1mol/L×V a L=0.01mol/L×V b L,故有:V a :V b =1:10,A 正

确;

B 、水解和电离为可逆过程,则有K a •Kh =Kw ,B 正确;

C 、强酸溶液全部电离,加水稀释后,溶液中H +离子浓度一定都降低但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C 错误;

D 、当pH 之和等于14时,则混合液pH=7,D 正确.

13、B

【解析】综合框图及所给信息推断出A 可能是硫化钠和亚硫酸钠溶液的混合,气体C 是H 2S ,气体X 是SO 2,沉淀D 为S 单质,B 为硫酸,F 为Na 2SO 3溶液,综合所得,B 为正确选项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26、(10分)(1)碳碳双键(1分)

(2)

(3)取代反应(1分);氧化反应(1分) (2分)

(4)(1分)

(5)12(2分)

(2分)

27、(18分)Ⅰ(1) Fe+4H++NO3-=Fe3++NO↑+2H2O (2分);(2)Na 2CO 3(2分)

(3)2Na 2O 2+2H2O=4NaOH+O2↑(2分)

---Ⅱ(1)>(2分);c(Na+) >c(HPO32) >c(OH) >c(H2PO 3) >c(H+) (2分);

(2)H 3PO 3+CuSO4+H2O=Cu+H3PO 4+H2SO 4(3分)

-(3)2Al 3++3S2+6H2O==2Al(OH)3↓+3H2S↑(2分)

(4)Co 3O 4+8HCl==3CoCl2+Cl2↑+4H2O (3分)

28、(15分)(1)N 2(g) +3H2( g)2NH 3(g) △H =-92. 4 kJ·mol -1(2分)

(2)A (2分) B (2分)

(3)2500(2分)

(2分)

(曲线的转折点在横坐标40之前,纵坐标必需在20的线上)

-(4)①碱(1分) 由于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HCO 3的电离平衡常数,因此CO 32

-+-+水解程度大于NH 4水解程度,溶液中c(OH)>c(H) ,溶液呈碱性 (2分)②B (2分)

29、(15分)(1)分液漏斗(1分)关闭阀门A 、B 把4中导管插入水面下,微热装置3看导管口有持续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后有形成一段液柱,则气密性好,若无则气密性不好。(2分)

(2)C (2分) 让锌粒与盐酸先反应产生H 2,把装置2和3中的空气赶出,避免生成的亚铬离子被氧化(2分)

(3)B (2分) A (2分)

(4)使锌与CrCl 3充分反应得到CrCl 2 (2分)

(5)83.3%(2分)

2016高考模拟试卷理综化学部分

萧山二中 陈君祺

一、选择题

7. 【原创】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汽油中添加乙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但可以达到减排的目的

B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 .光导纤维、氧化铝陶瓷、PE 、硅藻土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橡胶、酚醛树脂都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D .泡沫灭火器是常见灭火器之一,其内筒为塑料桶,盛有碳酸氢钠溶液,外筒为金属材质,内外筒之间盛装硫酸铝溶液

【出题意图】考查化学用语、常见材料的化学组成及生活中的应用

8.【根据滕州五中期末化学卷改编】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结论正确的是

A .用 NaHCO 3 溶液可一次鉴别出稀盐酸、NaOH 溶液、AlCl 3溶液、NaAlO 2 溶液

B .高锰酸钾试剂瓶内壁上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C .除去SO 2 中少量HCl ,将其通入饱和的Na 2SO 3 溶液

D .将NaOH 溶液逐滴加入饱和FeCl 3溶液制取Fe (OH )3胶体

【出题意图】考查常见离子反应,化学反应的熟悉应用

9.【根据湖北沙市中学高三月考卷改编】四种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 、W 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Y 、W 质子数之和是Z 质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比较:X

B .X 2H 4与H 2W 都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C .X 的氢化物的沸点可能高于Y 的氢化物的沸点

D .短周期所有元素中,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出题意图】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

10.【原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油脂、淀粉、麦芽糖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甲烷和苯都不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但苯不属于饱和烃

C .将红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变红

D .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煤的液化、气化后分离获得

【出题意图】本题考查有机中烃的分类,常见营养物质的水解,煤的干馏及苯、醇、醛的部分性质,意在覆盖基础有机常见但易错的知识点。

11.【根据黑龙江大庆一中月考卷改编】正在研制的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一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 =2Cu +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O

B .放电一段时间后右侧水溶液电解质中LiOH 浓度逐渐增大

——C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 2O+H2O+2e=2Cu+2OH

D .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

【出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1013,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NaOH 溶液V a L

与pH=2的硫酸V b L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则V a :V b =1:10

系为K a•K h =Kw

C .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降低

D .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 是乙溶液pH 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 可能等于7

【出题意图】综合考查电离和水解过程及与水的电离常数的关系

【原创】13、下列物质间有如下反应关系,已知A 是某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气体C 是SO 2

B . 溶液A 和溶液B 可能的化学反应为3Na 2S +Na 2SO 3+4H 2SO 4=3S ↓+H 2S ↑+

4Na 2SO 4+3H 2O

C . 若氧气足量气体C 可以一步反应得到气体Y

D . 图中少量X 通入溶液F 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出题意图】考查常见无机物溶液中离子的非氧化还原和氧化还原反应及量与产物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26.【根据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期末卷改编】有机物G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通过如图所示路线合成。A 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H 的分子式是C 7H 8。

已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A 具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H →I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C →D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I →J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两分子E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环状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满足以下条件的F 的同分异构体(含F) 共有________(填数字) 种。

①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分子中有结构

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出题意图】考查有机的官能团认识、反应类型的判断,简单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在同分异构体考查,总体难度简单。

27.【原创】(Ⅰ)A 、B 、C 、D 、E 、F 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物质A 由l ~2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常温下A 为有色气体。若F 是一种金属单质,写出B 和适量F 反应生成C 与气体E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双原子分子,C 为直线型分子,E 具有漂白性,物质F 焰色反应呈黄色.则F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Ⅱ)

(1)亚磷酸(H 3PO 3)是二元弱酸,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 2HPO 3。根据H 3PO 3的性质可推测Na 2HPO 3稀溶液的pH______7(填“>”“<”或“=”)。常温下,向10mL0.01 mol·L -1H 3PO 3溶液中滴加10mL0.02 mol·L -1NaOH 溶液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

(2)亚磷酸具有强还原性,可将Cu 2+还原为金属单质,亚磷酸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

程式为____ __.

(3)将硫化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和气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CoCl 2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可用钴的某种氧化物与盐酸反应制备(其中Co

-的化合价为+2、+3)。现取适量这种钴的氧化物,可与480 mL 5 mol ·L 1 盐酸恰好完

全反应,得到CoCl 2溶液和6.72 L黄绿色气体(标准状况) 。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出题意图】第一部分考查常见无机化合物,难度较小。为保证考生的基础得分,第二部分分为多个独立小题,改变以往一个大题的形势,总体上降低难度,使学生得分概率更大。从知识层面来讲考查盐水解酸碱性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信息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应用。

28.【根据大庆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卷改编】氨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1)已知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在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氮气和3mol 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合成氨气,当反应物转化率达10%时,测得放出的热量为9.24kJ ,请写出该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式: 。

(2)CO 对合成氨的催化剂有毒害作用,常用乙酸二氨合铜(Ⅰ) 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CO ,其反应原理为

[Cu(NH3) 2CH 3COO](l)+CO(g)+NH 3(g)[Cu(NH3)3]CH3COO ·CO(l) ΔH

通过下列哪种措施可提高CO 的吸收效率__________(填字母)

A .高压 B .高温 C .把[Cu(NH3)3]CH3COO ·CO 分离出去 D .增大CO 浓度

吸收CO 后的乙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 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再生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低压 D .低温、高压

(3)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 2]的反应为2NH 3(g)+CO 2(g)CO(NH2) 2(l)+H 2O(g) ΔH

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00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NH 3和2molCO 2,该反应进行到40s 时达到平衡,此时CO 2的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K 的值为__________。右图中的曲线表示该反应在前25s 内的反应进程中的NH 3浓度变化。若反应延续至70s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使用催化剂时该反应的进程曲线。

(4)将尿素施入土壤后,大部分是通过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

现有常温下0.1mol ·L -1的(NH4) 2CO 3溶液,

①你认为该溶液呈___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有下列关系式,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c(NH4)>c(CO32)>c(OH)>c(H+)

++---B .c(NH4) +c(H) =c(HCO3) +c(OH) +c(CO32)

---C .c(CO32) +c(HCO3) +c(H2CO 3) =0.1mol ·L 1

+--D .c(NH4) +c(NH3·H 2O) =2c(CO32) +2c(HCO3) +2c(H2CO 3)

【出题意图】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的计算等知识,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难点是化学平衡图像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有关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图表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在审题时,一般采用“看特点,识图像,想原理,巧整合”四步法。逐项分析图表,重点看图表是否符合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关键是灵活应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

29.【根据江西临川一中等九校联考卷改编】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 2]2·2H 2O ,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右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Zn (s )+ 2HCl(aq )= ZnCl2(aq )+ H2(g )

2CrCl 3(aq )+ Zn(s) = 2CrCl2(aq )+ ZnCl2(aq )

-2Cr 2+(aq )+ 4CH 3COO (aq )+ 2H 2O (l )=[Cr(CH3COO) 2]2·2H 2O (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 ,如何检查装置3的气密性 。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 (选下面的A 、B 或C );目的是 。

A. 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

B. 先加三氯化铬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

C. 先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

(3)为使生成的CrCl 2溶液与CH 3COONa 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A ”或“B ”,下同),打开阀门 。

(4)本实验中锌粒要过量,其原因除了让产生的H 2将CrCl 2溶液压入装置3与CH 3COONa 溶液反应外,另一个作用是。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 3溶液中含溶质9.51g ,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 0.1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 2]2·2H 2O 9.4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 (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出题意图】考查物质制备实验装置分析判断,实验设计方法和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包括基本实验器材的认识,易水解的盐溶液的配制,实验思路的考查

2016高考模拟试卷理综化学答题卷

二、非选择题 26、(1) (2)(3) (4)

(5)

27、Ⅰ(1)(2)

(3)

Ⅱ(1)

(2)

(3)

(4)

28、(1)

(2)

(3)

(4)①

29、(1) (2) (3) (4)(5)

2016高考模拟试卷理综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

7.B

【解析】

A . 加入乙醇后单位质量提供的热能发生改变,热值改变,A 错

B . 侯氏制碱法利用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的性质在饱和氯化钠中通入两种气体使其析出,B

C . P E 指聚乙烯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C 错

D . 逐滴加入只能得到Fe (OH )3沉淀,D 错

8.A

【解析】

A .NaHCO 3 溶液分别与稀盐酸、NaOH 溶液、AlCl 3溶液、NaAlO 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为:气体生成、无现象、气体和沉淀生成、沉淀生成,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 正确;

B .黑色物质为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应选浓盐酸、加热洗涤,故B 错误;

C .二者均与Na 2SO 3 溶液反应,应选饱和NaHSO 3 溶液除杂,故C 错误;

D .水温下降,可能为溶解时吸热,则不能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故D 错误;

9.C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X 、Y 、Z 、W 分别是C 、O 、Mg 、S 。

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O

B. 根据上述分析,X 2H 4与H 2W 分别是C 2H 4、H 2S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H 2S 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原理不同,B 项错误;

C.X 的氢化物可以是气态、液态、固态,可能比水的沸点高C 项正确;

D.Z 为Mg ,而第三周期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应该是NaOH ,D 项错误;

10.D

【解析】

A .油脂、淀粉、麦芽糖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 正确;

B .甲烷和苯都不含双键和三键所以都不能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甲烷属于饱和烷烃,苯中碳原子未达到最大连接方式,属于不饱和烃,故B 正确;

C .乙醇和红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黑色氧化铜被还原为红色的铜,故C 正确;

D .煤中不含苯和甲苯,通过煤的干馏制得而不是气化和液化,故D 错误;

11、A

【解析】

由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知Li 电极为负极,通空气的铜电极边为正极,

A 、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而产生电力,由方程式可知铜电极上并非是氧气直接放电,正极反应为Cu 2O+H2O+2e-=Cu+2OH-, 因此通入空气的目的是让氧气与铜反应生成Cu 2O ,A 错误;

B 、因为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 +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 极移动,B 正确;

C 、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而产生电力,由方程式可知铜电极上并非是氧气直接放电,正极反应为Cu 2O+H2O+2e-=Cu+2OH-,生成OH -又有Li +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 极移动,C 正确;

D .由C 项分析知: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Cu 2O ,放电时Cu 2O 重新生成Cu ,则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D 正确,答案选A 。

12、C

﹣【解析】A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1013,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NaOH 溶液

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1mol/L,pH=2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混合后显中性,

﹣即n (OH )=n(H +),故有:0.1mol/L×V a L=0.01mol/L×V b L,故有:V a :V b =1:10,A 正

确;

B 、水解和电离为可逆过程,则有K a •Kh =Kw ,B 正确;

C 、强酸溶液全部电离,加水稀释后,溶液中H +离子浓度一定都降低但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C 错误;

D 、当pH 之和等于14时,则混合液pH=7,D 正确.

13、B

【解析】综合框图及所给信息推断出A 可能是硫化钠和亚硫酸钠溶液的混合,气体C 是H 2S ,气体X 是SO 2,沉淀D 为S 单质,B 为硫酸,F 为Na 2SO 3溶液,综合所得,B 为正确选项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26、(10分)(1)碳碳双键(1分)

(2)

(3)取代反应(1分);氧化反应(1分) (2分)

(4)(1分)

(5)12(2分)

(2分)

27、(18分)Ⅰ(1) Fe+4H++NO3-=Fe3++NO↑+2H2O (2分);(2)Na 2CO 3(2分)

(3)2Na 2O 2+2H2O=4NaOH+O2↑(2分)

---Ⅱ(1)>(2分);c(Na+) >c(HPO32) >c(OH) >c(H2PO 3) >c(H+) (2分);

(2)H 3PO 3+CuSO4+H2O=Cu+H3PO 4+H2SO 4(3分)

-(3)2Al 3++3S2+6H2O==2Al(OH)3↓+3H2S↑(2分)

(4)Co 3O 4+8HCl==3CoCl2+Cl2↑+4H2O (3分)

28、(15分)(1)N 2(g) +3H2( g)2NH 3(g) △H =-92. 4 kJ·mol -1(2分)

(2)A (2分) B (2分)

(3)2500(2分)

(2分)

(曲线的转折点在横坐标40之前,纵坐标必需在20的线上)

-(4)①碱(1分) 由于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HCO 3的电离平衡常数,因此CO 32

-+-+水解程度大于NH 4水解程度,溶液中c(OH)>c(H) ,溶液呈碱性 (2分)②B (2分)

29、(15分)(1)分液漏斗(1分)关闭阀门A 、B 把4中导管插入水面下,微热装置3看导管口有持续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后有形成一段液柱,则气密性好,若无则气密性不好。(2分)

(2)C (2分) 让锌粒与盐酸先反应产生H 2,把装置2和3中的空气赶出,避免生成的亚铬离子被氧化(2分)

(3)B (2分) A (2分)

(4)使锌与CrCl 3充分反应得到CrCl 2 (2分)

(5)83.3%(2分)


相关内容

  • 2016高考化学全国II卷试卷特点分析
  • 化学全国II 卷 一.全国II 卷近四年高考考点对比 1.选择题的高频考点 STS(科学技术社会) ,同分异构体,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电化学. 2.近五年选择题答案占比统计 A :20% :B :22.8% :C :31.4% :D :25.7%. 二.2016年试题特点 2016年全国Ⅱ卷化学 ...

  • 2016化学试题分析
  • 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一 .试卷的总体评价 2016年高考全国I 卷理综化学试题整体特点为:平稳过渡,难度适中.试卷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全卷设计合理,梯度适中,覆盖面广,基本秉承了近三年全国I 卷的命题传统.试题明显减弱计算.强化知识点相互渗透.试题严格遵循"在考查化学知识和技能的 ...

  • 2016-2017学年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 2017届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一.近二年山西高考化学情况分析 1. 考试范围:人教版化学必修1,2, 选修4, 选考:选修3和选修5 2.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2016年理综化学试卷是6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和2道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和4道主观题(共100分),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以与近几年广东 ...

  • 2016年起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国卷
  • 2016年起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国卷 2015年起高考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2016年起,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高考全国卷. 2004年我省开始自行命题,特别是2009年实行全科自行命题以来,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和我省自行命题试 ...

  • 2017年高考试卷类型公布
  • 2017年高考试卷类型公布 2016年高考,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五地外,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达到26个.2016年高考全国卷共有3套,分别是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 2017年高考,各省份的试卷使用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浙江.上海两地将迎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的首次高考, ...

  • 高考命题专家解析2016年高考各科试题
  • 高考命题专家.语文特级教师详解-- 高考作文题传递怎样的教改信号 中国教育报记者 柯进 万玉凤 刘博智 凌馨 董鲁皖龙 "看到漫画作文题我有点傻眼""农村娃没见过VR (虚拟现实),恐怕作文不知道从哪里动笔"„„6月7日,高考第一天,语文作文试题依然成为街谈巷 ...

  • 2016年广东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接受本报采访 2016年25省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试卷 文/广州日报记者谢绮珊 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将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试卷地区范围,今年新增3个省,明年再扩大7个.到明年,全国25个省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试卷. 昨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去年9 ...

  • 2016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化学人教版一轮专题三基本理论
  • 高考化学 专题三 基本理论 闯关检测题组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100mL6mol·L- 1的硫酸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 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 ①硫酸钠固体 2.下列说法正 ...

  • 大庆实验中学2016届高考模拟生物试题(一)含答案
  • 大庆实验中学2016届高考模拟生物试题(一) 1. 下列关于染色剂及实验试剂的选择和使用等说法正确的是 ( ) A. 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应先盖盖玻片,再在其边缘滴加培养液让其自行渗入 B.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C.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