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浒传]宋江忠义

苏州科技学院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水浒传》宋江忠义

院 专

(系 ) 业

天平学院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张志明 学 号 0830304606

学生姓名 起迄日期 指导教师

2011 年 11 月 5 日~ 2011 年 08 月 30 日 朱全福 职称 副教授

填写日期: 2011 年 08 月 15 日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水浒传》宋江忠义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的三四百年间,人们对于主人公宋江的研究和评价便 从未间断过。就如时下对《红楼梦》的研究一样,时刻备受关注。宋江是整部《水 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复杂、最矛盾、最具争议、最有艺 术魅力的一个人物形象。但对宋江的评价却也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争论。明李卓 吾如此评价宋江: “身居水浒之中,而心系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之 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单八人者 之心,故能结义梁山,为一百单八人之主。 ”而金圣叹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他认为: “ 《水浒》有大段正经处,只是把宋江深恶痛绝,使人见之有犬彘不食之恨。从来 人却是不晓得, 《水浒传》独恶宋江,亦是歼撅渠魁之意,其余便饶恕了。 ”对于宋 江是忠义还是反叛,百年来所议者甚多。

关键词

水浒传;宋江;忠义

I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Water Margin” Songjiang ,His ”

Loyalty

Abstract

Since the 一 二 三 四 五

绪论 ………………………………………………………………………… 1 忠义之名 …………………………………………………………………… 1 忠义斗争 …………………………………………………………………… 2 忠义的悲剧 ………………………………………………………………… 4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III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一 绪 论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 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 《水浒传》中宋江是忠义思想的核心体现者,忠义思想 是《水浒传》的主旨思想。这种思想的最大承载者就是作者以大幅笔墨塑造的宋江 这个人物。宋江不但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说他 重要,是因为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发展、壮大了起义军,使之成为宋王朝的心 腹大患。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既要投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 阶级的赤子忠心, 最终又亲手葬送了起义事业。 “义” 使他倾向反叛, 不满现实; “忠” 又使他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 整个起义军的悲剧。这也正如李希凡先生所说“抓住了体现在宋江形象里的一个方 面——忠义思想的复杂性,即把宋江作为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及其斗争行动精神状 态统一地来考察,他本身就混合着复杂的矛盾内容。如果我们客观地研究宋江的艺 术形象,而又不必因为他有革命性格的一面去掩饰他的另一面,也就是说,不是借 题发挥,不是简单化地对待他,那么, 《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就大有深思和探 讨之处。 ”[1]

忠义之名 二 忠义之名

宋江出身地主家, “自幼曾攻经史” 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熏陶。 “于家大孝” , 他 , 被称为“孝义黑三郎” :他又自称“呼保义” ,以下级武官“武义郎”自居,表示了 他对当朝皇帝的忠心;他平生只好结交江湖好汉,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 “及时雨”之称。因此,天下不论识与不识,提起宋江来莫不交口称赞,俱以结交 宋江为荣。 但在这一时期,宋江最大的一次义举是私放了劫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虽然他 出于“义”救了他们,但但内心里又觉得他们犯下了弥天大罪,于法度上却饶不得。 可见,其所以之“义” ,是以不触及封建专制统治为前提的,但是“义”和“忠” 毕竟又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思想。当这两种思想

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 就难免要做出抉择。 顾及了对晁盖的义, 就不可以顾及对朝廷的 “忠” 。 “忠” “义” 和 的矛盾本来就潜在,只不过在这一时期没有明朗化罢了。

1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三 忠义斗争

如果说,第一个时期潜伏在宋江身上的“忠”和“义”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公开 的话,那么从亡命落草到后来的招安,刚可以看作是宋江“忠”与“义”的双重性 格的斗争时期,结果很明显,对朝廷的“忠”战胜了对兄弟的“义” ,这也是宋江 一生充满悲剧色彩的根本原因。 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年代,宋江非但没有能够由刀笔小吏逐级升迁,反而在 矛盾交错的现实生活中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受到了贪官污吏的迫害,直到被梁 山好汉从法场上解救出来,才不得已而上山的。但在宋江看来,造反上山是“上逆 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 。他外出避难,只有柴大官人的们下,花荣 的官军营寨, 孔太公的地主庄园, 才是他心目中的安身之处, 唯独不想去落草为寇。 即使投案自首,刺配将江州,也宁做阶下囚,不上梁山泊。这种骨子里对封建王朝 的“忠”与行动上的不忠矛盾地纠缠在一起,只是由于“名又不成,功又不就” 。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万不得已,他才上梁山。其实宋江上梁山,并不是投身于农 民起义,而是“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招安” ,继续等待时机,报效朝廷。 他始终认为上梁山是“造恶甚多” ,一直怀着诚惶诚恐而又焦灼急迫的心情等待皇 帝的“赦罪招安” 。 宋江上梁山之后,进接着就安排了“九天玄女授天书”的荒诞情节,所宣“法 旨”的核心内容就是“替天行道” ,这里作者捡起了儒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那一套,给宋江和他的投降主义路线 涂饰了一层“天命论”的神秘色彩。 “替天行 道”的“天” ,指的就是当朝天子宋徽宗; “道”指的就是儒家思想所谓的“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道,也就是孔孟之道。在《水浒》作者看来,封建皇帝是“君权神授” 的“真命天子” ,只因受了奸臣的闭塞,故而其道不行,所以才需要宋江那样的出 来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最后接受招安,也正是为了达到替天行道的目 的。宋江从“九天玄女” 那里领来了“替天行道”的法旨,随即逐步的推行。 同时宋江充分发挥了他的领导才能, 整饬山寨, 训练队伍, 亲率义军攻城掠地, 打败官军,严重威胁到宋王朝的生存。为了壮大自己,他又不择手段地笼络人才, 将宋朝的统军将领呼延灼、关胜等“逼”上梁山。为了招纳卢俊义上山,一方面, 宋江

大展“义”举,使卢俊义感激非常,另一方面又派人在他北京家中题下反诗,

2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断其归路。他一方面自称朝廷罪臣,辄称“小吏” ,称自己不得已暂居水泊,另一 方面,却又轰轰烈烈大造朝廷的反。 从宋江受招安,看当时的“忠君”思想。宋江自从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之后,时 时记挂招安之事,不时流露言表,尤其在第七十一回梁山英雄排座次之后,一次菊 花宴上,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首:“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 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常叙兄弟情,如今玉统豺 狼,御边幅,好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日常悬忠烈胆,风尘障 却歼邪且,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写完后让乐和单唱这首词,当唱到“望 天王早招安”时,武松叫道:“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 。黑旋 风李逵便睁圆怪眼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摔做粉碎。 虽然其他兄弟都反对, 但宋江的投降妥协路线占据着统治地位, 所以在第八十二回, 梁山众好汉受招安成功。但鲁智深对朝廷的认识是深刻的:“只今满朝文武,多是 奸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怎说得干净?”。宋江他始终寄希望于皇帝的招 安,这种现象,在《水浒传》中虽然表现得错综复杂,但它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史实。 但是宋江的投降路线,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属下众兄弟又都是 以“兄弟义气”忠于宋江本人,这样《水浒传》中的“义”和“忠”的思想是混杂在一起 的,终于不得贯穿始终,以《水浒传》义军的反抗行动里可以看出,他们深切痛恨 的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那些直接剥削压迫普通民众的人,却不反对他们的最高 领导者——至高无上的皇帝。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 “一部《水浒》 ,说的很分明: 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 ”[2] 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指出: “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 。[3]《水浒》里所描 写的弥漫于农民起义队伍中的“义气” ,是封建社会中的小生产者的一种道德观念。 道德往往遮挡了起义农民的眼睛,使他们上当受骗。宋江正事利用了梁山起义队伍 中的“义气” ,搞“结义结拜” ,耍两面派,使大批起义军将领像被带上了枷锁,不 得不让他牵着鼻子走。 宋江在上梁山以前,就有乐善好施、 “山东义士” “及时雨”的大名声上了 、 梁山的。上山以后,又用仁慈宽厚,体恤弟兄的手段对待山寨将士。当他的路线得 以推行,受了招安当上了封建朝廷的

官以后,假面具也就摘下来了。宋江张口一个

3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忠,闭口一个义;他对上是忠的很,对下又何尝把所有的人都当兄弟看待。第八十 三回《陈桥滴泪斩小卒》就充分说明了宋江的的义的虚伪性。当招安的丑剧刚刚收 场,起义军中一个小卒激于义愤,杀了一个辱骂梁山起义军的军官,这下可吓坏宋 江,他马上要砍下小卒的头,上报朝廷请罪,以示他对朝廷的忠心。可是他还得照 顾一下义气,于是宋江他滴着鳄鱼的眼泪,哭了起来,叫那小卒痛饮一番,让他去 上吊,然后再割下头来号令示众。总之他一面冷酷的斥责小卒“须是要连累我等” , 一面虚伪的为自己辩解, 说什么 “我自从上梁山泊以来, 大小兄弟, 不曾坏了一个” 。

四 忠义的悲剧

无论宋江骨子里如何忠于朝廷,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把他置于统治阶级的对立 面,正因为如此,招安以后,四大奸臣始终对宋江心存芥蒂,他们怎么能容忍一个 造过朝廷反的人和自己同殿称臣呢?另一方面,正当起义军取得三败高俅,两赢童 贯的辉煌胜利之际,宋江的思想与行动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童贯是个 大奸臣,按前七十回的原则,梁山英雄好汉定然会抓住机会杀死童贯以谢天下,但 宋江却有意让童贯归逃,童贯手下的大将鄷美也被释放,甚至还求鄷美“望将军回 朝,善言解救” 。尤其荒唐的是,当梁山好汉将头号大敌高俅抓住后,宋江没有杀 他,反而“纳头便拜,口称死罪” ,还要“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 日,刻骨铭心,誓图死报” ,又是一再设宴, “肉山酒海”地招待,并且“大小头领, 轮番把盏于殷勤相助” 。对一个为天下人所唾弃的大奸臣如此低三下四,肉麻殷勤, 这样的人与奸臣本人又有何异?置兄弟之义而不顾,只为自己落得个忠孝之名,这 样的人又何有“义”字可言?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在官军不能消灭自己的情况 下投降。可见,他是把梁山起义军的一切胜利当作了向朝廷投降招安的筹码。招安 之后,他又殚精竭虑地为宋徽宗镇压了另外三支农民起义军,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向 皇帝表明他的拳拳赤子、忠臣之心吗? 可惜“尽忠报国”这只是宋江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宋徽宗这个无道之君再糊 涂,有一点却表现的非常清醒,那就是从未信任过宋江(宋徽宗在自己的睿思殿的 素白屏风上,书写着四大寇的姓名: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山东宋江、江南方腊) ! 正应了所谓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宋江的悲剧其实在冥冥之中 早就注定了,只不过他并不自知,反以“义”为借口,让

众多梁山兄弟成了“忠”

4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的祭品。直到自己死之前还表白说“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为了扑 灭不稳定因素,还为李逵准备了毒酒,在这种情况下,李逵却说出了“罢、罢、罢, 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的豪言,而吴用、花荣在宋江坟头 自缢而死,更是让读者落泪,感叹这才是兄弟之义。但在我看来,这是“被人卖了 还帮别人数钱”的愚昧,更是悲哀。揭竿而起,对抗朝廷,是为不忠;投降朝廷, 任人差遣,是为不智;让众兄弟因他而死,是为不义。而宋江却被以“忠义”所标 榜!

5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五 结 论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本质的艺术再现。本文从宋江忠义思想之 间的斗争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不难看出,忠与义是宋江一生立命行事的根本指导思想, 但忠与义之间的斗争和矛盾始终存在着,只不过在其各个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 了。而忠对义,对于宋江而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所以宋江并不是人们所标榜 的忠义,他的忠义有着一定的目的性。不但使得宋江一人充满悲剧色彩,更让轰轰 烈烈的梁山起义军也在这种带有浓重英雄悲剧色彩中落下了帷幕。

6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 考 文 献

[1]李希凡.《沉沙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三闲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恩格斯.《反杜林论》[M]第九十一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

苏州科技学院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水浒传》宋江忠义

院 专

(系 ) 业

天平学院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张志明 学 号 0830304606

学生姓名 起迄日期 指导教师

2011 年 11 月 5 日~ 2011 年 08 月 30 日 朱全福 职称 副教授

填写日期: 2011 年 08 月 15 日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水浒传》宋江忠义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的三四百年间,人们对于主人公宋江的研究和评价便 从未间断过。就如时下对《红楼梦》的研究一样,时刻备受关注。宋江是整部《水 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复杂、最矛盾、最具争议、最有艺 术魅力的一个人物形象。但对宋江的评价却也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争论。明李卓 吾如此评价宋江: “身居水浒之中,而心系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之 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单八人者 之心,故能结义梁山,为一百单八人之主。 ”而金圣叹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他认为: “ 《水浒》有大段正经处,只是把宋江深恶痛绝,使人见之有犬彘不食之恨。从来 人却是不晓得, 《水浒传》独恶宋江,亦是歼撅渠魁之意,其余便饶恕了。 ”对于宋 江是忠义还是反叛,百年来所议者甚多。

关键词

水浒传;宋江;忠义

I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Water Margin” Songjiang ,His ”

Loyalty

Abstract

Since the 一 二 三 四 五

绪论 ………………………………………………………………………… 1 忠义之名 …………………………………………………………………… 1 忠义斗争 …………………………………………………………………… 2 忠义的悲剧 ………………………………………………………………… 4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III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一 绪 论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 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 《水浒传》中宋江是忠义思想的核心体现者,忠义思想 是《水浒传》的主旨思想。这种思想的最大承载者就是作者以大幅笔墨塑造的宋江 这个人物。宋江不但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说他 重要,是因为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发展、壮大了起义军,使之成为宋王朝的心 腹大患。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既要投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 阶级的赤子忠心, 最终又亲手葬送了起义事业。 “义” 使他倾向反叛, 不满现实; “忠” 又使他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 整个起义军的悲剧。这也正如李希凡先生所说“抓住了体现在宋江形象里的一个方 面——忠义思想的复杂性,即把宋江作为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及其斗争行动精神状 态统一地来考察,他本身就混合着复杂的矛盾内容。如果我们客观地研究宋江的艺 术形象,而又不必因为他有革命性格的一面去掩饰他的另一面,也就是说,不是借 题发挥,不是简单化地对待他,那么, 《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就大有深思和探 讨之处。 ”[1]

忠义之名 二 忠义之名

宋江出身地主家, “自幼曾攻经史” 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熏陶。 “于家大孝” , 他 , 被称为“孝义黑三郎” :他又自称“呼保义” ,以下级武官“武义郎”自居,表示了 他对当朝皇帝的忠心;他平生只好结交江湖好汉,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 “及时雨”之称。因此,天下不论识与不识,提起宋江来莫不交口称赞,俱以结交 宋江为荣。 但在这一时期,宋江最大的一次义举是私放了劫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虽然他 出于“义”救了他们,但但内心里又觉得他们犯下了弥天大罪,于法度上却饶不得。 可见,其所以之“义” ,是以不触及封建专制统治为前提的,但是“义”和“忠” 毕竟又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思想。当这两种思想

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 就难免要做出抉择。 顾及了对晁盖的义, 就不可以顾及对朝廷的 “忠” 。 “忠” “义” 和 的矛盾本来就潜在,只不过在这一时期没有明朗化罢了。

1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三 忠义斗争

如果说,第一个时期潜伏在宋江身上的“忠”和“义”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公开 的话,那么从亡命落草到后来的招安,刚可以看作是宋江“忠”与“义”的双重性 格的斗争时期,结果很明显,对朝廷的“忠”战胜了对兄弟的“义” ,这也是宋江 一生充满悲剧色彩的根本原因。 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年代,宋江非但没有能够由刀笔小吏逐级升迁,反而在 矛盾交错的现实生活中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受到了贪官污吏的迫害,直到被梁 山好汉从法场上解救出来,才不得已而上山的。但在宋江看来,造反上山是“上逆 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 。他外出避难,只有柴大官人的们下,花荣 的官军营寨, 孔太公的地主庄园, 才是他心目中的安身之处, 唯独不想去落草为寇。 即使投案自首,刺配将江州,也宁做阶下囚,不上梁山泊。这种骨子里对封建王朝 的“忠”与行动上的不忠矛盾地纠缠在一起,只是由于“名又不成,功又不就” 。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万不得已,他才上梁山。其实宋江上梁山,并不是投身于农 民起义,而是“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招安” ,继续等待时机,报效朝廷。 他始终认为上梁山是“造恶甚多” ,一直怀着诚惶诚恐而又焦灼急迫的心情等待皇 帝的“赦罪招安” 。 宋江上梁山之后,进接着就安排了“九天玄女授天书”的荒诞情节,所宣“法 旨”的核心内容就是“替天行道” ,这里作者捡起了儒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那一套,给宋江和他的投降主义路线 涂饰了一层“天命论”的神秘色彩。 “替天行 道”的“天” ,指的就是当朝天子宋徽宗; “道”指的就是儒家思想所谓的“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道,也就是孔孟之道。在《水浒》作者看来,封建皇帝是“君权神授” 的“真命天子” ,只因受了奸臣的闭塞,故而其道不行,所以才需要宋江那样的出 来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最后接受招安,也正是为了达到替天行道的目 的。宋江从“九天玄女” 那里领来了“替天行道”的法旨,随即逐步的推行。 同时宋江充分发挥了他的领导才能, 整饬山寨, 训练队伍, 亲率义军攻城掠地, 打败官军,严重威胁到宋王朝的生存。为了壮大自己,他又不择手段地笼络人才, 将宋朝的统军将领呼延灼、关胜等“逼”上梁山。为了招纳卢俊义上山,一方面, 宋江

大展“义”举,使卢俊义感激非常,另一方面又派人在他北京家中题下反诗,

2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断其归路。他一方面自称朝廷罪臣,辄称“小吏” ,称自己不得已暂居水泊,另一 方面,却又轰轰烈烈大造朝廷的反。 从宋江受招安,看当时的“忠君”思想。宋江自从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之后,时 时记挂招安之事,不时流露言表,尤其在第七十一回梁山英雄排座次之后,一次菊 花宴上,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首:“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 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常叙兄弟情,如今玉统豺 狼,御边幅,好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日常悬忠烈胆,风尘障 却歼邪且,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写完后让乐和单唱这首词,当唱到“望 天王早招安”时,武松叫道:“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 。黑旋 风李逵便睁圆怪眼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摔做粉碎。 虽然其他兄弟都反对, 但宋江的投降妥协路线占据着统治地位, 所以在第八十二回, 梁山众好汉受招安成功。但鲁智深对朝廷的认识是深刻的:“只今满朝文武,多是 奸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怎说得干净?”。宋江他始终寄希望于皇帝的招 安,这种现象,在《水浒传》中虽然表现得错综复杂,但它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史实。 但是宋江的投降路线,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属下众兄弟又都是 以“兄弟义气”忠于宋江本人,这样《水浒传》中的“义”和“忠”的思想是混杂在一起 的,终于不得贯穿始终,以《水浒传》义军的反抗行动里可以看出,他们深切痛恨 的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那些直接剥削压迫普通民众的人,却不反对他们的最高 领导者——至高无上的皇帝。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 “一部《水浒》 ,说的很分明: 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 ”[2] 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指出: “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 。[3]《水浒》里所描 写的弥漫于农民起义队伍中的“义气” ,是封建社会中的小生产者的一种道德观念。 道德往往遮挡了起义农民的眼睛,使他们上当受骗。宋江正事利用了梁山起义队伍 中的“义气” ,搞“结义结拜” ,耍两面派,使大批起义军将领像被带上了枷锁,不 得不让他牵着鼻子走。 宋江在上梁山以前,就有乐善好施、 “山东义士” “及时雨”的大名声上了 、 梁山的。上山以后,又用仁慈宽厚,体恤弟兄的手段对待山寨将士。当他的路线得 以推行,受了招安当上了封建朝廷的

官以后,假面具也就摘下来了。宋江张口一个

3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忠,闭口一个义;他对上是忠的很,对下又何尝把所有的人都当兄弟看待。第八十 三回《陈桥滴泪斩小卒》就充分说明了宋江的的义的虚伪性。当招安的丑剧刚刚收 场,起义军中一个小卒激于义愤,杀了一个辱骂梁山起义军的军官,这下可吓坏宋 江,他马上要砍下小卒的头,上报朝廷请罪,以示他对朝廷的忠心。可是他还得照 顾一下义气,于是宋江他滴着鳄鱼的眼泪,哭了起来,叫那小卒痛饮一番,让他去 上吊,然后再割下头来号令示众。总之他一面冷酷的斥责小卒“须是要连累我等” , 一面虚伪的为自己辩解, 说什么 “我自从上梁山泊以来, 大小兄弟, 不曾坏了一个” 。

四 忠义的悲剧

无论宋江骨子里如何忠于朝廷,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把他置于统治阶级的对立 面,正因为如此,招安以后,四大奸臣始终对宋江心存芥蒂,他们怎么能容忍一个 造过朝廷反的人和自己同殿称臣呢?另一方面,正当起义军取得三败高俅,两赢童 贯的辉煌胜利之际,宋江的思想与行动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童贯是个 大奸臣,按前七十回的原则,梁山英雄好汉定然会抓住机会杀死童贯以谢天下,但 宋江却有意让童贯归逃,童贯手下的大将鄷美也被释放,甚至还求鄷美“望将军回 朝,善言解救” 。尤其荒唐的是,当梁山好汉将头号大敌高俅抓住后,宋江没有杀 他,反而“纳头便拜,口称死罪” ,还要“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 日,刻骨铭心,誓图死报” ,又是一再设宴, “肉山酒海”地招待,并且“大小头领, 轮番把盏于殷勤相助” 。对一个为天下人所唾弃的大奸臣如此低三下四,肉麻殷勤, 这样的人与奸臣本人又有何异?置兄弟之义而不顾,只为自己落得个忠孝之名,这 样的人又何有“义”字可言?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在官军不能消灭自己的情况 下投降。可见,他是把梁山起义军的一切胜利当作了向朝廷投降招安的筹码。招安 之后,他又殚精竭虑地为宋徽宗镇压了另外三支农民起义军,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向 皇帝表明他的拳拳赤子、忠臣之心吗? 可惜“尽忠报国”这只是宋江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宋徽宗这个无道之君再糊 涂,有一点却表现的非常清醒,那就是从未信任过宋江(宋徽宗在自己的睿思殿的 素白屏风上,书写着四大寇的姓名: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山东宋江、江南方腊) ! 正应了所谓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宋江的悲剧其实在冥冥之中 早就注定了,只不过他并不自知,反以“义”为借口,让

众多梁山兄弟成了“忠”

4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的祭品。直到自己死之前还表白说“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为了扑 灭不稳定因素,还为李逵准备了毒酒,在这种情况下,李逵却说出了“罢、罢、罢, 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的豪言,而吴用、花荣在宋江坟头 自缢而死,更是让读者落泪,感叹这才是兄弟之义。但在我看来,这是“被人卖了 还帮别人数钱”的愚昧,更是悲哀。揭竿而起,对抗朝廷,是为不忠;投降朝廷, 任人差遣,是为不智;让众兄弟因他而死,是为不义。而宋江却被以“忠义”所标 榜!

5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五 结 论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本质的艺术再现。本文从宋江忠义思想之 间的斗争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不难看出,忠与义是宋江一生立命行事的根本指导思想, 但忠与义之间的斗争和矛盾始终存在着,只不过在其各个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 了。而忠对义,对于宋江而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所以宋江并不是人们所标榜 的忠义,他的忠义有着一定的目的性。不但使得宋江一人充满悲剧色彩,更让轰轰 烈烈的梁山起义军也在这种带有浓重英雄悲剧色彩中落下了帷幕。

6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 考 文 献

[1]李希凡.《沉沙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三闲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恩格斯.《反杜林论》[M]第九十一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


相关内容

  •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义"
  •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忠义思想的体现 内容摘要: "忠义"思想在我国古代向来被视为英雄人物的美德之一,甚至是臧否人物.评价是非的道德标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尽管题材各异,但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却有着相同与相近之 ...

  • 浅析张飞与李逵的形象
  • 第22卷 第4期 2005年12月黄石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HuangshiEducationCollegeVol.22,No.4Dec.,2005,036-040 浅析张飞与李逵的形象 , 黄石 435000) [.他们的个性非常相似却又各有特色,本文就二人. [关键词]张飞;李逵;共性; ...

  • 浅析[水浒传]武松英雄形象
  • 浅析<水浒传>武松英雄形象 作者:汉语言文学本科 黄小琴 [内容摘要]: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 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施耐庵祖籍一说苏州,一说兴化.<水 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 ...

  • 浅析[水浒传]中恐怖主义的特征及成因
  • 浅析<水浒传>中恐怖主义的特征及成因 [摘要]撇开文学,用现在的法治眼光来看,梁山泊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恐怖集团,108将及其成员干尽了杀人.放火.劫掠的勾当.因此,本文围绕"恐怖主义"这一核心,从两个方面分析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一.恐怖主义的特征,只有抓住特征才能同其 ...

  • 容与堂本_水浒传_叶昼评语中的非传统_忠义_主题
  • 容与堂本<水浒传>叶昼评语中的非传统"忠义"主题 李书莹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 <水浒传>"忠义""忠义"要:在主题为的结论上,叶昼与李贽并无太大分歧:然而在对的解读上,叶昼的 <水 ...

  • 论[水浒传]的悲剧意义
  • 作者:佘树声 齐鲁学刊 1999年09期 一."梁山"叛逆群落的悲剧根源 <水浒传>"梁山"的悲剧性内在于"梁山"自身."梁山"叛逆群落是由在上的首领和在下的众英雄两个层面整合而成.故"梁山&quo ...

  • 一出不忍卒读的悲剧[水浒传]结局评析
  • ! 边疆经济与文化 &'()*+,(+(-*.*/01.,-2-&2+( .34$4! 一出不忍卒读的悲剧 ---<水浒传>结局评析 时红明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摘 关键词:水浒传:谴责:局限:悲剧 中图分类号:>!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

  • 梁山好汉与"替天行道"
  • 摘要:梁山好汉们为什么要高举"替天行道"大旗呢?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强有力影响的必然结果,其次是梁山好汉追求生存与功名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传统文化:替天行道:生存与功名 自<水浒传>问世以来,评者甚众.对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褒者有之,贬者也不乏其人.而宋江他们高举& ...

  • 元明清 水浒传 忠义悲歌
  • 蓝仕红元明清水浒传忠义悲歌 引自<乱世忠义的悲歌--论<水浒传>的主题及思维方式>宋克夫 以"忠义"名<水浒>曾受到不少人的非难. 金圣叹就曾在<水浒传序二>中说: "若使, 忠义而在水浒, 忠义为天下之凶物恶物乎哉! 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