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能成不忧惑惧的真君子?

近代名儒梁漱溟曾经说:“从孔子的幼年以至老年,无论不惑、知天命等等,都是说他的生活。他的所谓学问就是他的生活。他一生用力之所在,不在旁处,只在他的生活上。”(《梁漱溟讲孔孟》第15页,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梁漱溟甚至断言:“在孔子主要的,只有他老老实实的生活,没有别的学问。说他的学问是知识、技能、艺术或其他,都不对。因为他没想发明许多理论供给人听,比较可以说的是哲学,但哲学也仅是他生活中的副产物。所以本着哲学的意思去讲孔子,准讲不到孔子的真面目上去。因为他的道理是在他的生活上……” (《梁漱溟讲孔孟》第16页)

尽管这些观点仅是梁漱溟的一家之言,却为我们理解孔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特别是为我们探讨“孔子之乐”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

说到底,一切关于快乐的思想,都是关于生活的学问。

《论语》的第一章,孔子开腔便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也就是说,他一开篇讲的就是快乐问题。尽管这种快乐很高雅,很学者化,甚至有些个人化,可是,这毕竟体现了他对快乐的重视,他谈学问,谈生活,甚至是谈哲学,谈政治,都是从谈快乐开始的。用梁漱溟的话说:“单从这几句话,可见他的态度非常鲜明,可以想见他心里自得的样子”,“乐是他生活中最显著的色彩。”(《梁漱溟讲孔孟》第20页)

纵观《论语》,乐,的确是孔子谈论生活的重要内容。以致这个“乐”字在《论语》中频繁出现: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简言之,孔子所倡导的是一种以努力追求自身文化修养为核心,安贫乐道的、超凡脱俗的、简约的、有节制的、强调君子风度的快乐观。用《论语》里的话来概括就是: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忧、惑、惧,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却几乎涵盖了影响我们快乐心情的所有负面因素。试想,古往今来,又有几人真正能成为不忧、不惑、不惧的真君子?连孔子自己都说:“我无能焉。”当然,有人说这是孔子自谦。因为子贡都说了,不忧、不惑、不惧是“夫子自道也”。可是,谁又能确定子贡不是奉承呢?就算是孔子的确是自谦,就算子贡没有奉承,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快乐观终究还是过于理想化了。

近代名儒梁漱溟曾经说:“从孔子的幼年以至老年,无论不惑、知天命等等,都是说他的生活。他的所谓学问就是他的生活。他一生用力之所在,不在旁处,只在他的生活上。”(《梁漱溟讲孔孟》第15页,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梁漱溟甚至断言:“在孔子主要的,只有他老老实实的生活,没有别的学问。说他的学问是知识、技能、艺术或其他,都不对。因为他没想发明许多理论供给人听,比较可以说的是哲学,但哲学也仅是他生活中的副产物。所以本着哲学的意思去讲孔子,准讲不到孔子的真面目上去。因为他的道理是在他的生活上……” (《梁漱溟讲孔孟》第16页)

尽管这些观点仅是梁漱溟的一家之言,却为我们理解孔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特别是为我们探讨“孔子之乐”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

说到底,一切关于快乐的思想,都是关于生活的学问。

《论语》的第一章,孔子开腔便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也就是说,他一开篇讲的就是快乐问题。尽管这种快乐很高雅,很学者化,甚至有些个人化,可是,这毕竟体现了他对快乐的重视,他谈学问,谈生活,甚至是谈哲学,谈政治,都是从谈快乐开始的。用梁漱溟的话说:“单从这几句话,可见他的态度非常鲜明,可以想见他心里自得的样子”,“乐是他生活中最显著的色彩。”(《梁漱溟讲孔孟》第20页)

纵观《论语》,乐,的确是孔子谈论生活的重要内容。以致这个“乐”字在《论语》中频繁出现: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简言之,孔子所倡导的是一种以努力追求自身文化修养为核心,安贫乐道的、超凡脱俗的、简约的、有节制的、强调君子风度的快乐观。用《论语》里的话来概括就是: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忧、惑、惧,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却几乎涵盖了影响我们快乐心情的所有负面因素。试想,古往今来,又有几人真正能成为不忧、不惑、不惧的真君子?连孔子自己都说:“我无能焉。”当然,有人说这是孔子自谦。因为子贡都说了,不忧、不惑、不惧是“夫子自道也”。可是,谁又能确定子贡不是奉承呢?就算是孔子的确是自谦,就算子贡没有奉承,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快乐观终究还是过于理想化了。


相关内容

  • 儒家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
  • [摘要]孔孟将理想人格分为现实的理想人格与可能的理想人格.�F实的理想人格,是通过切实的道德实践能成就的高尚人格.君子被孔孟归于现实的理想人格.孔孟所谓君子人格,集中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好人品德,诸如志道.为仁(爱人).怀德.守义.知耻.诚信等.当代人为了纠正以功利价值为首尚的人生偏差,消解意义危机. ...

  • "君子人格"
  • 论述题(50分) 仔细阅读与理解下列孔子关于"君子"的文字: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第四>) 子曰:"君子喻 ...

  • 花中四君子
  • 600x640 100k jpg 花中四君子--梅 - 风景美... 314x500 152k jpg 花中四君子之兰 | 纯手工十... 600x645 86k jpg 花中四君子之菊花 - 贴图 400x300 52k jpg 花中四君子之--赏菊(图) 724x1024 114k jpg 学校 ...

  • [论语]中的"君子"
  • <论语>中的"君子" 论语中"君子"这一词反复出现,本文正是选择了"君子"这一词,并主要从<论语>的前四章(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中选取的有关"君子"的片段进行分析的. [学而篇] 1• ...

  • _周易_中的_君子之德_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2010年8月 第24卷 第4期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Aug.2010Vol.24No.4 ●哲学研究 <周易>"君子之德"中的思想 及其现代意义 ...

  • "君子不器"新解
  • 摘 要: 对<论语>中"君子不器"这句话,解释几乎千篇一律――君子不是器具,君子要做通才.但据<论语>整篇表达之意,"君子不器"应解释为"君子不谋器",因为器是由小人于肆中造作而成;君子谋道,学习治国平天下之术,维系 ...

  • [左传]"君子曰"与儒家君子之学
  • 作者:葛志毅 河北学刊 2011年03期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0)06-0027-07 [收稿日期]2009-11-06 <左传>中每见"君子曰"云云,历来有人怀疑,如宋人林黄中谓"<左传> ...

  •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
  • "君子"这个概念在孔子的心目中有很重的分量和极重要的位置.在古代,君子与士的含义相近,甚至就是一个意思,有时合称"士君子".仅就<论语>20篇522章15386字(不包括重文186字)而言,孔子直接提到或与他的门人学生谈到或他的弟子们转述的关于君子 ...

  • 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
  •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或者说集体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 ...

  • 论周易中的理想人格
  • 谈周易中的理想人格及其后世影响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大刚 [摘要]<易经>一书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亦是儒家君子观的思想之源.孔子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