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案-10绪论

教育学教案

主讲:教育科学学院 李悦辉 手机:[1**********] Email:[email protected]

导论(教育学概述)

本章教学要求

本部分作为教育科学的入门内容,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教育学概念; 掌握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了解每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明确学

习教育学的意义

教育学是什么

一、教育学研究对象概述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特定的认识对象和研究的特定领域。正如毛泽东在《矛

盾论》一文中写道的:“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既受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影响,又受到已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制约。但它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经验,也不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汇编。它是根据

一定社会(或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实践的需要,由教育理论工作者从自己

的认识水平出发,通过对教育思想的理性概括和教育实践经验的感性认知,按照一

定的逻辑体系阐述的指导教育实践(包括教育决策)的理论。

教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育学研究对象

广义的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

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就是研究教育问题,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和方

法,进而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可分为教育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

生的内部问题和教育与其外部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外部问题。

如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社会文化

的问题,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问题等。还可以根据问题的大小将教育问题分为宏

观的教育问题、中观的教育问题与微观的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既可以分为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也可以分为宏观的教育规律、中观

的教育规律与微观的教育规律。

2、狭义的教育学研究对象

狭义的教育学主要是指师范院校学生学习的普通教育学,即结合中小学教育

的实际来研究和阐述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基础教育的基本理论。它涉及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以及教育科学研究

方法等,并涉及到教育史上和当今世界上的重大教育事件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等。

总之,本课程主要是在广义教育学的背景下,从狭义教育学的角度站在教师这

一立场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重点论述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

3、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看书思考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经验的区别和联系。

普通教育学(通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

学科。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反

映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不同价值观念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教育实

践经验的丰富积累以及人们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认识的深化。

㈠ 萌芽阶段

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

理论体系。

这一时期,出现了论述教育问题的现象,如东方的孔子、墨子、孟子、朱熹等;西

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

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

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中国有:

乐征克:《学记》;曾参:《大学》;孔子思想:《论语》;孟柯:《孟子》

《学记》的主要内容: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长善救失;广交朋友。

孔子的主要教学思想

及时巩固原则;启发诱导原则; (愤启悱发原则);学思结合原则;有教无类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西方有: 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想国》;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 古希腊思想家。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

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

强调“美德即知识”,他说“假定美德即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来的”。在

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了知识与德行的关系,以及教育在培养德行中的作用。而

知识的对象即“善”,但他对“善”的解释并不一致,有时认为快乐即“善”,有时认为

禁欲克已的生活即“善”的生活。

苏格拉底在教育实践中常运用谈话法,即“苏格拉底问答法”。谈话时先装作

别人比他聪明,通过巧妙的诘问,将对方引导到错误的一面,从而感到自己的无知,

他认为这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叫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通过反复诘难和

归纳过程,引伸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

自己得出结论。后来教育史上的启发式教学就是从此发展来的。他自己没有留下著

作,其思想体现在后来学者的著作中。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 古希腊思想家,

苏格拉底的学生。他认为有一个暂时的“现实世界”和一个永恒的“理念世界”。“现

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糊摹本,“理念世界”是光明、至善的王国。人类要想通过

“现实世界”实现“理念世界”,其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

指出了教育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并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思想,建立

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他要求3-6岁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汇集在村庄的神庙里,

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7岁以后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

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

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等,以锻炼其思考能力,使之开

始探索宇宙的奥妙。

昆体良(约公元3595) 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修辞学规范》)是西欧最

早的教育专著。 他根据当时社会雄辩之风盛行的需要,认为教育应培养演说

家,儿童学习的最好地方是学校(当时罗马许多妇女不愿把孩子送进学校受教育)。

理由是:①、许多儿童一起在学校学习,不会产生孤独感和养成孤僻的性格。②、

可养成在大庭广众之前讲话的习惯、大方的仪表以及良好的演说风度。③、可发展

儿童间的友谊,这可能影响人的一生。④、在学校里受教育易克服某些学生惟我独

尊、自命不凡的心理等。他认为学校应开设文法、作文、音乐、数学、体育等课程。

通过文法、作文训练演说家的语言,通过体育训练演说家的体态,通过音乐训练其

声调和表情。并认为任何儿童都能受教育,愚钝和低能同一切反常现象一样,是极

少的。要相信儿童都会学好的,不要惩罚,要多奖励,开展竞赛活动,加以鼓励;

还要多提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指出怜惜或滥用褒奖都会引起不良的效果。

㈡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

这一时期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雏形阶段; 形成阶段

1.教育学雏形时期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英国)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法国)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瑞士)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在这些著作中,作者力图系统论述教育问题,这些著作为教育学的形成奠定了基

础。

夸美纽斯(公元1592--1670年) 捷克教育家。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

想,同情人民的苦难,并试图凭借教育的力量建立和平宁静的和谐秩序。他主张所

有的人都应受教育,都要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即“把一切知识教给所有的人”。

他提倡“泛智论”,要求培养博学、有德行、虔信的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抨击了中世纪黑暗的反人性的宗教教育,认为一切事物都受自然秩序所制约,倡导

教育工作要适应自然的秩序,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他还创立了班级上课制,确立了

学期、学年和农忙假制度。规定统一招生、统一上课、统一考试等。并论述了教学

的简易性、彻底性、直观性、系统性和自觉积极性原则。他还是学科教学法的奠基

人,论述了艺术、语文、宗教、道德的教学法等。他还高度评价了教师职业,认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他还认为“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但他

的思想中也充满着种种矛盾,而且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认为“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

端与结尾”,《圣经》是学生“最甜最好的乳汁”。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洛克(公元1632--1704年) 英国思想家。他认为人的一切知识经验都是后

天获得的,儿童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任你描绘,“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都是教育之

故”。认为教育要培养有德行、智慧、才干和身体健康的绅士。

而且认为这样的人的教育应在家中进行。他认为当时的学校教养恶劣、成分复

杂,并有染上各种恶习的儿童,其中有不少是来于社会下层,所以他反对绅士进学

校受教育。他主张为劳动人民子弟办的“劳动学校”不是教育机关,而是儿童劳动的

工场,他对劳动人民的教育持否定态度。他提倡的绅士教育是要培养个人主义者。

但他强调在教育中发展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运用儿童好奇心的重要性,并论述了德、

智、体三育及其之间的关系,认为“要有健康的灵魂,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等,这

些是有积极意义的。代表作有《教育漫话》和《劳动学校方案》。 卢梭(公元1712---1778年) 法国启蒙思想家。

在教育观上,提出了“回到自然”的口号。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教育要遵循

儿童的本性,让他们身心自由发展。关于教育对象问题,他认为穷人不需要人为的

教育,他们在劳动中受到了自然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得到了善良的发展。教育应对

富人进行,让他们学会劳动,自食其力,发展自己善良的本性。再就是他的“自然教

育观”。他还对中世纪的教育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并论及了女子教育,但认为女子“应

以丈夫的思想为思想,以丈夫的言辞为言辞”,培养其“贤妻良母”式的个性。教育方

面的代表作有《爱弥尔》和《新爱洛绮丝》。

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

首先,赫尔巴特明确表示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必须形成教育的基本概念

和独立的教育思想。

其次,赫尔巴特以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应用一系列概念,建构了相对完整、独

立的教育学体系,形成了赫尔巴特独有的教育学话语体系和研究典范。

赫尔巴特(公元1776--1841年) 德国教育家。他是第一个运用心理学原理来研

究和解释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学的新体系。

他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即现存社会秩序——普鲁士君主制

度的拥护者。他把教育分成管理、教学、训练(德育)三部分,强调严峻的纪律和

教师的绝对权威。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概念。他认为教学应以多方面的兴趣为基

础,他把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等六种。教

学的任务在于通过不同的学科来形成儿童各种活动的观念。如人类的道德基础是五

种不变的观念: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法权和正义。提出必须注意选择适当的有助

于形成必要观念的教材。还将教学过程分成“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

阶段,而伴随这四个阶段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他使教

育学的理论体系趋于成熟,影响较大。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拉伊:《实验教学》

主要观点

第一,反对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它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

“科学化”。

第三,把教育实验分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及实验——将实验结

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

第四,差别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认为教育实验是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

进行。

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的发展,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

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2.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和《经验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

活做准备。

第二,“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

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三,教育是生活,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学生的学校学

习就是一个社会成长的过程。

第四,打破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要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

第五,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

第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

中独立探讨、发现。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建

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学的研究提

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他们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

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育理论的根本问题,为科学社会主

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0年代,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第一部社会主义教育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布鲁姆 《掌握学习》,制订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布鲁纳 《教育过程》掌握结构,发现学习

苏联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巴班斯基 《教学最优化》

现代教育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现代化,即以现代的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来建构教育学。

其次,教育学理论系统化和多元化,教育学学科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所谓的“教育

科学群落”。

一是教育交叉学科

二是教育学子学科

三是教育学亚学科

家庭教育学

社会教育学

学校教育学等学科

面授教育学

函授教育学

网络教育学等学科

早期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初等教育学

中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等学科

教育哲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生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文化学

教育伦理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法学

教育管理学等学科

第四,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即出现了“元教育学理论”——对教育学本身的

反思与研究的理论。

三、教育学的理论结构

第一种是以美国的教育理论为蓝本,对美国教育理论的吸纳,主要表现在对美国的

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教育学理论原著的翻译、介绍或者是套用这些理论模式建立类

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其中,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桑代克、盖茨的《教育之基本原理》及桑代克的

《桑代克教育学》影响最大。

第二种是以德国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作为建构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1946年出

版的《教育学概论》。

第三种是以苏联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作为建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可见,我们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绪论

教育本质与发展 教育与社会

教育两大基本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教师与学生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课程论 教学内容 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过程

教学论 教学原则

德育 教学方法

智育 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美育 教学改革

劳动技术教育

学校管理论 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

第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

中独立探讨、发现。

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教育学知识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

养。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肩负着为国家造就人才的光荣任务,他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未来一代的成

长。他既可以为国家、社会大力开发智力资源、创造精神财富,但也可能会扼杀人

才,造成巨大的智力资源浪费。比如,同样的两个平行班级,起点一样,即开始的

水平相当,只是教师不同。为什么几年之后,甚至一年、一学期之后,两个班的水

平就有了明显的差距呢?为什么有的教师,同学们感到平易近人,乐于和他谈心,

甚至终身难忘;而有的教师,同学们则敬而远之,甚至怀恨一生呢?

等等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教育素养有关,看他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教师

的品格,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而要想形成正确的

教育信念、观点和方法,就必须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的训练。

具体来说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在于:

(一) 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二) 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大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三)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四)了解教育规律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提高教育实际工作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六)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在要求教师专业化的今天学习教育学还是你具备教师资格的敲门砖。

会告诉你如何当一个好老师,并会使你的人生更愉快,更充实,更幸福。

作为教育行政干部,也必须学习教育理论,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这样才能制订

正确的教育规划,正确而有效地领导和检查教育工作,改进教育工作,促进教育事

业的发展。

作为家长也应该学习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仅是社会的事情,也

是父母的天职。在我国古代就有子不教、父之过之说,父母不仅是儿童的第一任教

师,也是终生教师,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教子也必须有方,

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讲究一定的艺术。所以,父母(或未来的父母)也必

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素养。

怎样学习教育学

对于一个刚刚进入教育学之门的人的人来说,教育学的学习特别要注意以下

几点:

(一)要学思结合,全面掌握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即掌握基本结构。

(二)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在学习时,必

须联系实际才能融会贯通。所以要通过教育观察、见习、参观、访问和调查,以及

自己受教育经历的回顾等来配合理论知识学习,用思维和联想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

合起来,这样也有利于将来将理论知识用之于教育实践。

(三)要学好教育学,还必须学习与人的发展有关的知识。

要学习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生理卫生学、人口学等与人的

发展有关的学科。这些都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知识前提。

(四)要重视教育研究,可以通过对经典教育学著作的研究,从历史的途径学习前

人的智慧了解教育学,但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学习中不断激发兴趣。学

会象教育家那样学习、思考、研究教育,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五)要注意广泛阅读教育书刊

从现实的途径了解发展中的教育,把握新时代教育理念,提高对现实教育问题的

洞察力。

另外,还应该多看一些人物传记。因为它可以栩栩如生地告诉你:一个人是怎

样成长的,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这有助于我们对教育学的理解,有益于对学生的培

养。

总之,只要大家学习目的明确,不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学,而是为掌握而学,并

且方法对头,肯下功夫,持之以恒。入门也容易,深造也是办得到的。 学习与思考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教育学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代表作典型的有哪些?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何在?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何在?参考答案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众所周知,一

位教师不同于一位工人,工人在一般情况下只完成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而每

一位教师 时刻面对的是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工序是固定的,工人因此在经过了一

定的训练或实践 以后就可以达到"自动化"或"熟练化"的程度。而学生的精神世界则

是独特的、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师必须有一种高度的自觉才能在每一

时刻理解和把握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其健康成长。而这种教育自

觉又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像技术或规则一样可以由外部获得的。它来自理论的教化

以及在理论启迪之下的内在自觉。 因此,教育学的实践价值首先就在于对广大的教

育实践工作者进行这种理论的教化,促使他们的内在反省,从而不断地提高教育活

动的自觉程度,深刻地理解教育活动哪怕是再微小不过的教育活动一一的价值和意

义。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任何的教育学教科书,总

是要围绕着一个教育问题介绍许多不同的教育理论流派的观点。这些观点或者是相

互冲突的,或者是相互补充的,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个教育问题提供着不同的解释。

这种不同解释的存在表明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影响教育问题因素的多样性。作为

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只有理解了这种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影响教育问题形成因素

的多样性,才能真正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途径或办法。要有这样的本领,单靠教

育实践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或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是不够的,必须善于从教育思想

史上和当前的教育理论研究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而要做到这样,就非努力学习教育

学不可。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变化日益深刻和迅速的今天,教育实践工作者要想跟上

时代的步伐,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事业,就更要从传统的经验主义习惯中走出

来,认真地、努力地学习教育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开阔自己的理论眼界,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自觉。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教育的态度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于

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积极的、健康的教育态度是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消极的和

不健康的教育态度则是导致教育内在缺陷的主要原因。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是所有

伟大教育家的共同人格特征,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和伟大的凝聚力量。然

而,无论是教育态度还是教育信念都不是凭空形成的,也不是教育者狭隘感觉经验的产物。它们与教育知识和理论的获得有着直接的关联。一个教育知识贫乏的人肯定是不热爱教育的人。因此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是形成一个人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的入口或基础。

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能不断反思和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所谓能够自我反思是指能够不断地在思想领域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追问;所谓能够自我发展是指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已经达到的教育境界,追求某种更高的教育境界。无论是自我反思还是自我发展,在经验领域内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经验易于形成习惯,而习惯的力量从总的方面来说是保守的,而不是前进的;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只有教育理论才能帮助教育实践工作者超越经验的限制,摆脱习惯的束缚,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当前,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教师的素质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从传递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且,面对今日复杂的教育形势,传统的教育经验日益捉襟见肘,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挑战。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恰恰可以帮助教育实践工作者成长为研究者。它不仅給予实践工作者以一些教育的基本问题、概念和理论,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如何思考教育问题,学习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如何与不同的教育观点对话。这些都是教师成为一个研究人员所必须的。

参考文献

南京师大教育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成有信:《教育学原理》,大象出版社;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金洲:《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十二所师大合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励雪琴:《教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网站:

http//ericir.syr.edu.

教育学教案

主讲:教育科学学院 李悦辉 手机:[1**********] Email:[email protected]

导论(教育学概述)

本章教学要求

本部分作为教育科学的入门内容,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教育学概念; 掌握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了解每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明确学

习教育学的意义

教育学是什么

一、教育学研究对象概述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特定的认识对象和研究的特定领域。正如毛泽东在《矛

盾论》一文中写道的:“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既受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影响,又受到已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制约。但它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经验,也不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汇编。它是根据

一定社会(或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实践的需要,由教育理论工作者从自己

的认识水平出发,通过对教育思想的理性概括和教育实践经验的感性认知,按照一

定的逻辑体系阐述的指导教育实践(包括教育决策)的理论。

教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育学研究对象

广义的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

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就是研究教育问题,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和方

法,进而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可分为教育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

生的内部问题和教育与其外部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外部问题。

如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社会文化

的问题,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问题等。还可以根据问题的大小将教育问题分为宏

观的教育问题、中观的教育问题与微观的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既可以分为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也可以分为宏观的教育规律、中观

的教育规律与微观的教育规律。

2、狭义的教育学研究对象

狭义的教育学主要是指师范院校学生学习的普通教育学,即结合中小学教育

的实际来研究和阐述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基础教育的基本理论。它涉及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以及教育科学研究

方法等,并涉及到教育史上和当今世界上的重大教育事件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等。

总之,本课程主要是在广义教育学的背景下,从狭义教育学的角度站在教师这

一立场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重点论述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

3、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看书思考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经验的区别和联系。

普通教育学(通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

学科。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反

映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不同价值观念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教育实

践经验的丰富积累以及人们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认识的深化。

㈠ 萌芽阶段

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

理论体系。

这一时期,出现了论述教育问题的现象,如东方的孔子、墨子、孟子、朱熹等;西

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

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

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中国有:

乐征克:《学记》;曾参:《大学》;孔子思想:《论语》;孟柯:《孟子》

《学记》的主要内容: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长善救失;广交朋友。

孔子的主要教学思想

及时巩固原则;启发诱导原则; (愤启悱发原则);学思结合原则;有教无类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西方有: 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想国》;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 古希腊思想家。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

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

强调“美德即知识”,他说“假定美德即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来的”。在

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了知识与德行的关系,以及教育在培养德行中的作用。而

知识的对象即“善”,但他对“善”的解释并不一致,有时认为快乐即“善”,有时认为

禁欲克已的生活即“善”的生活。

苏格拉底在教育实践中常运用谈话法,即“苏格拉底问答法”。谈话时先装作

别人比他聪明,通过巧妙的诘问,将对方引导到错误的一面,从而感到自己的无知,

他认为这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叫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通过反复诘难和

归纳过程,引伸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

自己得出结论。后来教育史上的启发式教学就是从此发展来的。他自己没有留下著

作,其思想体现在后来学者的著作中。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 古希腊思想家,

苏格拉底的学生。他认为有一个暂时的“现实世界”和一个永恒的“理念世界”。“现

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糊摹本,“理念世界”是光明、至善的王国。人类要想通过

“现实世界”实现“理念世界”,其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

指出了教育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并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思想,建立

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他要求3-6岁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汇集在村庄的神庙里,

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7岁以后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

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

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等,以锻炼其思考能力,使之开

始探索宇宙的奥妙。

昆体良(约公元3595) 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修辞学规范》)是西欧最

早的教育专著。 他根据当时社会雄辩之风盛行的需要,认为教育应培养演说

家,儿童学习的最好地方是学校(当时罗马许多妇女不愿把孩子送进学校受教育)。

理由是:①、许多儿童一起在学校学习,不会产生孤独感和养成孤僻的性格。②、

可养成在大庭广众之前讲话的习惯、大方的仪表以及良好的演说风度。③、可发展

儿童间的友谊,这可能影响人的一生。④、在学校里受教育易克服某些学生惟我独

尊、自命不凡的心理等。他认为学校应开设文法、作文、音乐、数学、体育等课程。

通过文法、作文训练演说家的语言,通过体育训练演说家的体态,通过音乐训练其

声调和表情。并认为任何儿童都能受教育,愚钝和低能同一切反常现象一样,是极

少的。要相信儿童都会学好的,不要惩罚,要多奖励,开展竞赛活动,加以鼓励;

还要多提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指出怜惜或滥用褒奖都会引起不良的效果。

㈡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

这一时期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雏形阶段; 形成阶段

1.教育学雏形时期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英国)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法国)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瑞士)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在这些著作中,作者力图系统论述教育问题,这些著作为教育学的形成奠定了基

础。

夸美纽斯(公元1592--1670年) 捷克教育家。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

想,同情人民的苦难,并试图凭借教育的力量建立和平宁静的和谐秩序。他主张所

有的人都应受教育,都要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即“把一切知识教给所有的人”。

他提倡“泛智论”,要求培养博学、有德行、虔信的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抨击了中世纪黑暗的反人性的宗教教育,认为一切事物都受自然秩序所制约,倡导

教育工作要适应自然的秩序,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他还创立了班级上课制,确立了

学期、学年和农忙假制度。规定统一招生、统一上课、统一考试等。并论述了教学

的简易性、彻底性、直观性、系统性和自觉积极性原则。他还是学科教学法的奠基

人,论述了艺术、语文、宗教、道德的教学法等。他还高度评价了教师职业,认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他还认为“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但他

的思想中也充满着种种矛盾,而且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认为“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

端与结尾”,《圣经》是学生“最甜最好的乳汁”。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洛克(公元1632--1704年) 英国思想家。他认为人的一切知识经验都是后

天获得的,儿童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任你描绘,“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都是教育之

故”。认为教育要培养有德行、智慧、才干和身体健康的绅士。

而且认为这样的人的教育应在家中进行。他认为当时的学校教养恶劣、成分复

杂,并有染上各种恶习的儿童,其中有不少是来于社会下层,所以他反对绅士进学

校受教育。他主张为劳动人民子弟办的“劳动学校”不是教育机关,而是儿童劳动的

工场,他对劳动人民的教育持否定态度。他提倡的绅士教育是要培养个人主义者。

但他强调在教育中发展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运用儿童好奇心的重要性,并论述了德、

智、体三育及其之间的关系,认为“要有健康的灵魂,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等,这

些是有积极意义的。代表作有《教育漫话》和《劳动学校方案》。 卢梭(公元1712---1778年) 法国启蒙思想家。

在教育观上,提出了“回到自然”的口号。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教育要遵循

儿童的本性,让他们身心自由发展。关于教育对象问题,他认为穷人不需要人为的

教育,他们在劳动中受到了自然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得到了善良的发展。教育应对

富人进行,让他们学会劳动,自食其力,发展自己善良的本性。再就是他的“自然教

育观”。他还对中世纪的教育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并论及了女子教育,但认为女子“应

以丈夫的思想为思想,以丈夫的言辞为言辞”,培养其“贤妻良母”式的个性。教育方

面的代表作有《爱弥尔》和《新爱洛绮丝》。

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

首先,赫尔巴特明确表示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必须形成教育的基本概念

和独立的教育思想。

其次,赫尔巴特以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应用一系列概念,建构了相对完整、独

立的教育学体系,形成了赫尔巴特独有的教育学话语体系和研究典范。

赫尔巴特(公元1776--1841年) 德国教育家。他是第一个运用心理学原理来研

究和解释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学的新体系。

他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即现存社会秩序——普鲁士君主制

度的拥护者。他把教育分成管理、教学、训练(德育)三部分,强调严峻的纪律和

教师的绝对权威。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概念。他认为教学应以多方面的兴趣为基

础,他把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等六种。教

学的任务在于通过不同的学科来形成儿童各种活动的观念。如人类的道德基础是五

种不变的观念: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法权和正义。提出必须注意选择适当的有助

于形成必要观念的教材。还将教学过程分成“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

阶段,而伴随这四个阶段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他使教

育学的理论体系趋于成熟,影响较大。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拉伊:《实验教学》

主要观点

第一,反对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它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

“科学化”。

第三,把教育实验分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及实验——将实验结

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

第四,差别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认为教育实验是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

进行。

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的发展,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

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2.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和《经验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

活做准备。

第二,“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

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三,教育是生活,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学生的学校学

习就是一个社会成长的过程。

第四,打破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要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

第五,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

第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

中独立探讨、发现。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建

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学的研究提

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他们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

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育理论的根本问题,为科学社会主

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0年代,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第一部社会主义教育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布鲁姆 《掌握学习》,制订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布鲁纳 《教育过程》掌握结构,发现学习

苏联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巴班斯基 《教学最优化》

现代教育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现代化,即以现代的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来建构教育学。

其次,教育学理论系统化和多元化,教育学学科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所谓的“教育

科学群落”。

一是教育交叉学科

二是教育学子学科

三是教育学亚学科

家庭教育学

社会教育学

学校教育学等学科

面授教育学

函授教育学

网络教育学等学科

早期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初等教育学

中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等学科

教育哲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生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文化学

教育伦理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法学

教育管理学等学科

第四,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即出现了“元教育学理论”——对教育学本身的

反思与研究的理论。

三、教育学的理论结构

第一种是以美国的教育理论为蓝本,对美国教育理论的吸纳,主要表现在对美国的

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教育学理论原著的翻译、介绍或者是套用这些理论模式建立类

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其中,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桑代克、盖茨的《教育之基本原理》及桑代克的

《桑代克教育学》影响最大。

第二种是以德国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作为建构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1946年出

版的《教育学概论》。

第三种是以苏联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作为建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可见,我们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绪论

教育本质与发展 教育与社会

教育两大基本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教师与学生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课程论 教学内容 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过程

教学论 教学原则

德育 教学方法

智育 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美育 教学改革

劳动技术教育

学校管理论 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

第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

中独立探讨、发现。

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教育学知识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

养。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肩负着为国家造就人才的光荣任务,他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未来一代的成

长。他既可以为国家、社会大力开发智力资源、创造精神财富,但也可能会扼杀人

才,造成巨大的智力资源浪费。比如,同样的两个平行班级,起点一样,即开始的

水平相当,只是教师不同。为什么几年之后,甚至一年、一学期之后,两个班的水

平就有了明显的差距呢?为什么有的教师,同学们感到平易近人,乐于和他谈心,

甚至终身难忘;而有的教师,同学们则敬而远之,甚至怀恨一生呢?

等等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教育素养有关,看他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教师

的品格,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而要想形成正确的

教育信念、观点和方法,就必须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的训练。

具体来说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在于:

(一) 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二) 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大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三)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四)了解教育规律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提高教育实际工作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六)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在要求教师专业化的今天学习教育学还是你具备教师资格的敲门砖。

会告诉你如何当一个好老师,并会使你的人生更愉快,更充实,更幸福。

作为教育行政干部,也必须学习教育理论,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这样才能制订

正确的教育规划,正确而有效地领导和检查教育工作,改进教育工作,促进教育事

业的发展。

作为家长也应该学习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仅是社会的事情,也

是父母的天职。在我国古代就有子不教、父之过之说,父母不仅是儿童的第一任教

师,也是终生教师,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教子也必须有方,

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讲究一定的艺术。所以,父母(或未来的父母)也必

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素养。

怎样学习教育学

对于一个刚刚进入教育学之门的人的人来说,教育学的学习特别要注意以下

几点:

(一)要学思结合,全面掌握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即掌握基本结构。

(二)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在学习时,必

须联系实际才能融会贯通。所以要通过教育观察、见习、参观、访问和调查,以及

自己受教育经历的回顾等来配合理论知识学习,用思维和联想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

合起来,这样也有利于将来将理论知识用之于教育实践。

(三)要学好教育学,还必须学习与人的发展有关的知识。

要学习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生理卫生学、人口学等与人的

发展有关的学科。这些都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知识前提。

(四)要重视教育研究,可以通过对经典教育学著作的研究,从历史的途径学习前

人的智慧了解教育学,但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学习中不断激发兴趣。学

会象教育家那样学习、思考、研究教育,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五)要注意广泛阅读教育书刊

从现实的途径了解发展中的教育,把握新时代教育理念,提高对现实教育问题的

洞察力。

另外,还应该多看一些人物传记。因为它可以栩栩如生地告诉你:一个人是怎

样成长的,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这有助于我们对教育学的理解,有益于对学生的培

养。

总之,只要大家学习目的明确,不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学,而是为掌握而学,并

且方法对头,肯下功夫,持之以恒。入门也容易,深造也是办得到的。 学习与思考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教育学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代表作典型的有哪些?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何在?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何在?参考答案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众所周知,一

位教师不同于一位工人,工人在一般情况下只完成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而每

一位教师 时刻面对的是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工序是固定的,工人因此在经过了一

定的训练或实践 以后就可以达到"自动化"或"熟练化"的程度。而学生的精神世界则

是独特的、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师必须有一种高度的自觉才能在每一

时刻理解和把握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其健康成长。而这种教育自

觉又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像技术或规则一样可以由外部获得的。它来自理论的教化

以及在理论启迪之下的内在自觉。 因此,教育学的实践价值首先就在于对广大的教

育实践工作者进行这种理论的教化,促使他们的内在反省,从而不断地提高教育活

动的自觉程度,深刻地理解教育活动哪怕是再微小不过的教育活动一一的价值和意

义。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任何的教育学教科书,总

是要围绕着一个教育问题介绍许多不同的教育理论流派的观点。这些观点或者是相

互冲突的,或者是相互补充的,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个教育问题提供着不同的解释。

这种不同解释的存在表明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影响教育问题因素的多样性。作为

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只有理解了这种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影响教育问题形成因素

的多样性,才能真正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途径或办法。要有这样的本领,单靠教

育实践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或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是不够的,必须善于从教育思想

史上和当前的教育理论研究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而要做到这样,就非努力学习教育

学不可。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变化日益深刻和迅速的今天,教育实践工作者要想跟上

时代的步伐,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事业,就更要从传统的经验主义习惯中走出

来,认真地、努力地学习教育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开阔自己的理论眼界,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自觉。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教育的态度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于

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积极的、健康的教育态度是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消极的和

不健康的教育态度则是导致教育内在缺陷的主要原因。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是所有

伟大教育家的共同人格特征,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和伟大的凝聚力量。然

而,无论是教育态度还是教育信念都不是凭空形成的,也不是教育者狭隘感觉经验的产物。它们与教育知识和理论的获得有着直接的关联。一个教育知识贫乏的人肯定是不热爱教育的人。因此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是形成一个人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的入口或基础。

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能不断反思和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所谓能够自我反思是指能够不断地在思想领域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追问;所谓能够自我发展是指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已经达到的教育境界,追求某种更高的教育境界。无论是自我反思还是自我发展,在经验领域内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经验易于形成习惯,而习惯的力量从总的方面来说是保守的,而不是前进的;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只有教育理论才能帮助教育实践工作者超越经验的限制,摆脱习惯的束缚,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当前,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教师的素质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从传递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且,面对今日复杂的教育形势,传统的教育经验日益捉襟见肘,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挑战。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恰恰可以帮助教育实践工作者成长为研究者。它不仅給予实践工作者以一些教育的基本问题、概念和理论,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如何思考教育问题,学习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如何与不同的教育观点对话。这些都是教师成为一个研究人员所必须的。

参考文献

南京师大教育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成有信:《教育学原理》,大象出版社;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金洲:《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十二所师大合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励雪琴:《教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网站:

http//ericir.syr.edu.


相关内容

  • 幼儿园活动教程绪论教案
  • 哈 尔 滨 市 第 二 职 业 中 学 教 学 方 案(一) 备课时间:2010 年 月 日 课题 授课时间:2010 年 月 日 需 授课班级:高一(5) 2 课时 第 1 课时 A 掌握 教师:杨新玲 课型 幼儿园活动教程 绪论 目 标 项 目 幼儿教育新观念 新授课 目 标 层 次(高中低) ...

  • 幼儿心理学教案绪论
  • 幼儿心理学教案--绪论 教学目标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初步掌握什么是心理,简单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3.初步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教 具 自制CAI课件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讲述.自学引导.体验感悟 课 时 3课时 教 学 内 ...

  •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绪论
  • 绪论 学时分配: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机械的组成及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 2.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 2. 掌握机器.机械.机构.零件等概念. 3.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教学手段与方式: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引 言 ...

  • 应用文计划教案
  • 篇一:应用文教案(计划) [课题]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教学重点] 作情景导入计划的概念: 篇二:应用文写作教案 章 生活应用文体 要求 (二)教学内容 1. 的性质.写作格式和写法 2.生活应用文体写作 2)引导学生认识计划的概念.特点:[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 (1)通过模拟的工[ ...

  • 01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绪论2014
  • 绪 论 一. "对外汉语教学"的名称.涵义及学科定位 (一)名称及涵义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名称有很多种,原因如下: 1.对学科本质认识不同,在学科名称上就会出现不同看法: 2.历史沿革: 3.约定俗成. 近几年使用得最广泛.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大 ...

  •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
  • 教 案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 专业年级:2011级生科.生工 任课教师:谭建红 教材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 2011-2012学年第 一 学期 二 教学内容 授课 内容 绪论 课时安排0.5学时 教学 目的 培养学习兴趣:了解化学与职业岗位关系:了解化学发展史(无机. ...

  •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病 理班级 0438-40专业,层次大专临床医学教 师周 伊专业技 术职务讲 师授课方式 (大,小班,实习)大班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绪论 第一章组织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 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适应性反应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和瑞芝.病理 ...

  •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教学体会
  • 第一讲:绪论.正投影法基本原理.点的投影 在绪论部分要介绍: 1.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困难性,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足够的足够重视(从专业基础课入手,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影响到是否能顺利毕业):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苦心,让学生减少虚荣心对他 ...

  • 教案_机械基础
  • 机械基础教案之一 授课日期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更新.补充 删节内容 教学方法 使用教具 课外作业 课后体会 2009-9 授课时数 4 复习 绪论--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课 型 新授课 1.掌握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 2.掌握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联系和区别: 3.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