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制取氧气

第二节 制取氧气 第一课 制取氧气

一、 学习目标

1、 请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

2、 请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 学习重点、难点

下面的知识很重要,请掌握制取氧气的药品及原理

下面的知识有点难,请多加理解,并且在课堂中重点听讲: 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 课堂必记知识

四、 课前预习

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⑴反应原理:

① 常温下,用 和 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可以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

② 加热时,可用 和 的混合物或 来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

或 可以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 ⑵反应装置:

装置B ⑶收集方法:

① 由于氧气 溶于水,可以用 收集。 ② 由于氧气的密度 ,可以用 收集。 ⑷检验方法:

① 是不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若 ,则是氧气。

② 满不满:若用排水法收集,当看到 时,表明氧气

收集满。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

若 ,说明氧气已满。

2、在化学反应里能 其他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 。

五、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为白色固体的是 ( )

A .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高锰酸钾 D.氧化铜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步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药品装入试管;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氧气;

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组装、连结仪器;其操作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

A .④→③→⑦→①→⑤→②→③ B .③→④→⑦→①→⑤→⑥→② C .⑦→④→③→①→⑤→②→⑥ D .⑦→③→④→①→⑤→⑥→②

3、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前者生成 氧气多是因为加 入了二氧化锰 B .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C .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D .二氧化锰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4.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A .没有颜色 B.密度比空气小 C .难溶于水 D.易溶于水

5、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 .集气瓶,量筒,铁架台,试管 B .集气瓶,试管,铁架台,导管 C .酒精灯,蒸发皿,试管,铁架台

D .铁架台,试管,漏斗,导管

六、课后作业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加热氰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B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D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不可少的一组玻璃仪器是 A .大试管、玻璃导管、水槽、玻璃片

( )( ) ( )( ) ( ) A .用等质

B .大试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酒精灯 C .锥形瓶、集气瓶、铁架台、水槽

D .大试管、铁架台、单孔塞、玻璃导管、酒精灯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A. 防止氧气的逸出 B.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C. 防止空气进入 D.防止爆炸

4. 适合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 A.能溶于水的气体 B.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C.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跟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 D.密度比空气小,且不跟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对试管加热,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到气泡逸出,

说明装置漏气

B .固定在铁夹上的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 .加热时,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

在部位加热

D .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课本60页第7题 七、拓展练习

1.某气体既可以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一定具有的

物理性质是 ( )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 B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C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2. 某学生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3. 有质量相等的A、B两份氯酸钾,往A中加适量二氧化锰,然后分别将其加热,放出氧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

4. 如图所示装置,若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填A 或B );若用排

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氧气从 端进入。

5.指出下列装置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 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制取氧气 第一课 制取氧气

一、 学习目标

1、 请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

2、 请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 学习重点、难点

下面的知识很重要,请掌握制取氧气的药品及原理

下面的知识有点难,请多加理解,并且在课堂中重点听讲: 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 课堂必记知识

四、 课前预习

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⑴反应原理:

① 常温下,用 和 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可以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

② 加热时,可用 和 的混合物或 来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

或 可以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 ⑵反应装置:

装置B ⑶收集方法:

① 由于氧气 溶于水,可以用 收集。 ② 由于氧气的密度 ,可以用 收集。 ⑷检验方法:

① 是不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若 ,则是氧气。

② 满不满:若用排水法收集,当看到 时,表明氧气

收集满。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

若 ,说明氧气已满。

2、在化学反应里能 其他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 。

五、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为白色固体的是 ( )

A .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高锰酸钾 D.氧化铜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步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药品装入试管;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氧气;

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组装、连结仪器;其操作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

A .④→③→⑦→①→⑤→②→③ B .③→④→⑦→①→⑤→⑥→② C .⑦→④→③→①→⑤→②→⑥ D .⑦→③→④→①→⑤→⑥→②

3、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前者生成 氧气多是因为加 入了二氧化锰 B .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C .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D .二氧化锰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4.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A .没有颜色 B.密度比空气小 C .难溶于水 D.易溶于水

5、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 .集气瓶,量筒,铁架台,试管 B .集气瓶,试管,铁架台,导管 C .酒精灯,蒸发皿,试管,铁架台

D .铁架台,试管,漏斗,导管

六、课后作业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加热氰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B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D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不可少的一组玻璃仪器是 A .大试管、玻璃导管、水槽、玻璃片

( )( ) ( )( ) ( ) A .用等质

B .大试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酒精灯 C .锥形瓶、集气瓶、铁架台、水槽

D .大试管、铁架台、单孔塞、玻璃导管、酒精灯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A. 防止氧气的逸出 B.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C. 防止空气进入 D.防止爆炸

4. 适合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 A.能溶于水的气体 B.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C.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跟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 D.密度比空气小,且不跟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对试管加热,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到气泡逸出,

说明装置漏气

B .固定在铁夹上的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 .加热时,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

在部位加热

D .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课本60页第7题 七、拓展练习

1.某气体既可以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一定具有的

物理性质是 ( )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 B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C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2. 某学生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3. 有质量相等的A、B两份氯酸钾,往A中加适量二氧化锰,然后分别将其加热,放出氧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

4. 如图所示装置,若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填A 或B );若用排

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氧气从 端进入。

5.指出下列装置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 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 氧气的制取及其性质(优秀教案,含答案)[教师版]
  • 科目:化学 年级:初三(上) 主讲老师:张宏杰 第8次课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第三节:<氧气的制取>能力环顾提升 学生姓名:_____ ,2014年8月29日,8:00-9:30,第8次课 [知识点导入]: 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加热氯酸钾:2 ...

  • 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归纳结题报告
  • 兰州市2010-2011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初三化学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归纳 兰州市第八十四中学 脱海涛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本介绍了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学生不仅要掌握三种方法的原理,还要掌握三种制法采用的装置,装置有多 ...

  • 初三化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复习
  • 初三化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复习 1.化学变化的实质: 2.空气的成分:..... 3.把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⑴空气 ⑵矿泉水 ⑶蒸馏水 ⑷氮气 ⑸氧气 ⑹食盐水 ⑺氢氧化钠溶液 ⑻蔗糖溶液 ⑼二氧化碳 ⑽氯化钠 ⑾过氧化氢 ⑿高锰酸钾 ①属于混合物:②属于纯净物: ③属于单质: ④属于化合物: ...

  •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2013-2014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初三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卷对应的 方框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1.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 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光合作用 2.我们生活在 ...

  •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题:制取氧气
  •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题:制取氧气 [典型例题] 例1: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依据是 A .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 .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C .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D .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解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较高. ...

  • 初三第二单元知识点及习题
  •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思考: 注:在实验中描述现象时,不可以讲生成物的名称. 补充知识点: 结论: 二物质分类: 注意:水,冰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水都是纯净物 空气中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见<倍速学习法>P61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O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 ...

  • 氧气的制取化学说课稿
  • <氧气的制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气的制法>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题由三部分组成: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催化剂的概念.第一章学过的实验基本操作要在本主题中得到具体的运用,也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如氢气.二 ...

  • 2013初三化学 含答案 氧气的性质
  • 第十七讲 氧气的性质 [知识要点] 一.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2. 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二. 氧气的物理性质 1. ...

  •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
  •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S -32 Cu -64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小题2分,9-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6分) 1.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