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约瑟难题的感想

关于李约瑟难题的感想

临床七班 第一组 马冬梅

初听说李约瑟难题,便引起了我极大地兴趣。因为其一他谈论的问题很大,是探求一个很大很古老的国家的兴衰原因,另一个是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由衷的赞叹我们国家曾经的辉煌与灿烂,心中难免有点窃喜,不能自已的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可是细细品味,这个“难题”还真是耐人寻味。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李约瑟难题的内容。为什么创造了古代科学技术辉煌成就的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这些伟大发明、发现传到欧洲就成为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促进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并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世界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峰,而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科学技术却逐渐开始衰落,到近代则落在西方的后面呢?这是近年来中外许多学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并且各自都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这一问题做了集中概括,史称“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其实有两个含义:第一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是:为什么

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看到这个难题,做一个不十分妥当的比喻,就好像两个人,一个曾经很坎坷很落后,但现在却很有成就,另一个曾经很辉煌,但经历了大起大落,现在却有点比不过人家,于是第一个就问第二个,你怎么没有一直辉煌下去呢,你应该一直领跑啊?

第一个人该如何作答?

对此,李约瑟给出了他自己也不甚满意的答案:从科学方法的角度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对于此难题,各方人士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政治、体制、经济,资源,文化,特定的历史时期等等给出了可以理解的答案。但是我个人觉得,一个事件的发展与因果,固然有很多的具体的原因,环境,多个偶然形成了必然。但是我最同意的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待。根据中国古老的哲学理论,事物都是循环往复发展变化的。没有永远兴盛的,也没有永远衰败的。事物总是从兴到衰,从衰到兴,从兴到衰„只是周期有长有短。人在一天晨兴夜寐,一年四季循环更替„直到有形宇宙的成住坏空。当

事物逐步兴盛的时候,促使其衰败的力量也在积累,而促进其兴盛的因素在逐渐消失;反之亦然。东方哲学传统强调人和自然地平等统一,强调人节制自己的欲望。东方先哲对宇宙真理的认识,是通过内求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西方的外求方式:对事物进行分析、验证(这种方式在有限的时空内、在物质的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把握大时空的现象方面,显得无能为力。如今世界都在追求新技术,新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可是在这个表象之下,比如核威胁,环境恶化,基因突变等等的从最初的科技进步就似乎在暗流涌动,而今已越来越让人恐慌。

我们国家有句老话,叫“好汉不提当年勇”,李约瑟这个外国人很有深度的提出了这个勇—为什么过去行,后来就不行了呢?行与不行,恐怕难以从历史的某个点来看来判断。我们也不敢妄断。历史留给我们的不论是荣耀或者耻辱,都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考,并应该积极的全面的去探求它客观或主观的内在,服务于今天及明天,总结经验,以古鉴今,为的是积极地更好的走下去。

关于李约瑟难题的感想

临床七班 第一组 马冬梅

初听说李约瑟难题,便引起了我极大地兴趣。因为其一他谈论的问题很大,是探求一个很大很古老的国家的兴衰原因,另一个是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由衷的赞叹我们国家曾经的辉煌与灿烂,心中难免有点窃喜,不能自已的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可是细细品味,这个“难题”还真是耐人寻味。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李约瑟难题的内容。为什么创造了古代科学技术辉煌成就的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这些伟大发明、发现传到欧洲就成为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促进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并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世界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峰,而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科学技术却逐渐开始衰落,到近代则落在西方的后面呢?这是近年来中外许多学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并且各自都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这一问题做了集中概括,史称“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其实有两个含义:第一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是:为什么

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看到这个难题,做一个不十分妥当的比喻,就好像两个人,一个曾经很坎坷很落后,但现在却很有成就,另一个曾经很辉煌,但经历了大起大落,现在却有点比不过人家,于是第一个就问第二个,你怎么没有一直辉煌下去呢,你应该一直领跑啊?

第一个人该如何作答?

对此,李约瑟给出了他自己也不甚满意的答案:从科学方法的角度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对于此难题,各方人士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政治、体制、经济,资源,文化,特定的历史时期等等给出了可以理解的答案。但是我个人觉得,一个事件的发展与因果,固然有很多的具体的原因,环境,多个偶然形成了必然。但是我最同意的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待。根据中国古老的哲学理论,事物都是循环往复发展变化的。没有永远兴盛的,也没有永远衰败的。事物总是从兴到衰,从衰到兴,从兴到衰„只是周期有长有短。人在一天晨兴夜寐,一年四季循环更替„直到有形宇宙的成住坏空。当

事物逐步兴盛的时候,促使其衰败的力量也在积累,而促进其兴盛的因素在逐渐消失;反之亦然。东方哲学传统强调人和自然地平等统一,强调人节制自己的欲望。东方先哲对宇宙真理的认识,是通过内求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西方的外求方式:对事物进行分析、验证(这种方式在有限的时空内、在物质的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把握大时空的现象方面,显得无能为力。如今世界都在追求新技术,新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可是在这个表象之下,比如核威胁,环境恶化,基因突变等等的从最初的科技进步就似乎在暗流涌动,而今已越来越让人恐慌。

我们国家有句老话,叫“好汉不提当年勇”,李约瑟这个外国人很有深度的提出了这个勇—为什么过去行,后来就不行了呢?行与不行,恐怕难以从历史的某个点来看来判断。我们也不敢妄断。历史留给我们的不论是荣耀或者耻辱,都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考,并应该积极的全面的去探求它客观或主观的内在,服务于今天及明天,总结经验,以古鉴今,为的是积极地更好的走下去。


相关内容

  • 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 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一.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要讨论"李约瑟难题"我们应该首先弄明自这个"难题"到底是什么.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oseph Nccdham, 1900-1995)在其科学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 ...

  • 从思维方式角度谈"李约瑟难题"
  • 摘 要:李约瑟的巨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使中国人对科学与工艺方面的成就,以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大白于世,然而由于他对"科学"与"技术"的分际不清引发了学术界对"李约瑟难题"长久的讨论.要回答这一难题,首先必须厘清"科学& ...

  • 试解"李约瑟之谜"
  • 试解"李约瑟之谜" 作者:逯妍 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6期 摘 要:李约瑟之谜的提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李约瑟之谜"的定义出发,从古代科学和近代科学产生的途径及研究人员入手,对李约瑟之谜进 ...

  • 李约瑟难题
  • 1400年以前,中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于欧洲,因此科技交流的主体是从亚洲移向欧洲的,这是所有研究科学技术史的人所公认的事实.在中国明代之前,300多项世界性重大发明中,中国就占了175项.特别是被马克思认为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改变欧洲文明历程的四大发明,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 ...

  • 李约瑟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 李约瑟问题 摘要:李约瑟问题是对中国5000年发展中的问题的深入探究,其中的一些问题依旧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发展.所以本文从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发展的纵向和横向对比中,寻找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的原因.本文主要从教育和政治环境两方面探究,认为中国发展应该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消除教育体制中影响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 ...

  • 自然辩证法考试
  • 1.什么是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 "子学时代"指先秦到<淮南子>时期,表现为诸子争鸣:"经学时代",指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康有为,此时儒学成为独尊的学问,几乎所有的哲学创造都是以注经的形式出现,都有经学作为依傍.由此形 ...

  • 李约瑟难题的意义"何在
  • 李约瑟难题的意义"何在 摘要:本文阐述了李约瑟难题的现代启示,认为造成李约瑟难题的一些因素至今仍然在阻碍中国科技发展,提出应突破"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消除教育体制中影响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加强学术交流从而实现中国科技的早日腾飞.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体 ...

  • 李约瑟难题论文
  • 李约瑟难题之我见 背景:英国学者李约瑟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 ...

  • 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角度谈 "李约瑟难题"
  • 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角度谈 "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经出现过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世界所公认的.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在其编著的15卷<>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