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运动八十年

作者:周有光 “五四”运动时候,我是江南一个快要毕业的小学生。老师领着我们上街游行,每人手里拿一面小纸旗,上面写着革命口号,经过茶馆,就进去演讲。一位茶客把我抱起来站在茶桌上,使更多茶客能够看到矮小的我。这时候,前两年掀起的文学革命运动跟反侵略运动汇成一股洪流,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猛势,向中华大地一泻千里。从一九一八年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算起,到今年整整八十年。 从文言到白话 什么叫做“文言”?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加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省略。古代书写工具笨拙,书写十分费劲,下笔省略,注重简洁,是必然的。另一种是美化。书面语要求写得整齐和优美。经过省略和美化的书面语,跟口语就有距离了。口语因时代而变化,变化比较快。书面语也因时代而变化,但变化慢得多。从甲骨文到今天三千多年,口语经过了多次重大的变化,而书面语的变化则相对地比较微小。书面语跟口语的距离越拉越大,文言成为完全不同于口语的另一种语言。学习文言,不仅要学汉字,还要学书面的人造古汉语,所以学习困难。 历史上不断创造文章的格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四六文”,不仅束缚语言,还束缚思想。例如,《滕王阁序》中有这样的两句:“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得意”省略成“杨意”,“钟子期”省略成“钟期”,还用了司马相如和伯牙鼓琴两个典故。这样的文章怎能不难读呢? 格式束缚到“八股文”可说是至矣尽矣。八股是把文章分为八个段落:“破题、承题、起讲、提股、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股滥觞于北宋,盛行于元明清。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初诏行科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谕停科举”。 在漫长的六百年间,八股文是中国文官考试的“托福测验”,是一代一代中国青年十年寒窗孜孜研求的“登龙术”。中国文化长期停滞不前,八股文浪费了青年的精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什么叫做“白话”? 白话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白话也要加工吗?是的。有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是写共同语(普通话),不写方言。方言也有书面语,那不是通用的书面语。另一方面是对口语要作语法修辞的规范化的加工。规范化的作用是扩大共同语的流通价值。白话不仅是“写”的,也是“说”的。写出来是“语体文”,说出来是“文体语”,写和说的统一就是“言文一致”。白话是汉族全民族和中国全国的现代通用文体。 文言除少数通俗文章外,一般只能看得懂,读出来是听不懂的。我们脑袋里储存的是现代汉语,不是古汉语。电视里常常朗读文言诗词而不配备字幕,观众听得莫名其妙。白话不仅能看得懂,读出来又能听得懂。所谓听得懂,当然是以文化和专业相同为条件。白话虽然经过加工,它的基础是现代口语,所以容易听懂。老百姓的口语好比是“粗制品”,书面的白话文章好比是“精制品”。 从作文到写话 教育家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当改为“写话”。这不仅是字眼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认识的改变。中国的传统,学生学写文章,叫做“作文”。“作文”是怎样“作”的呢?先要读熟许多文言文,用文言文中的语词作为材料,来编辑成为一篇文章,这就是“作文”。思想不是学生自己的,语言不是学生自己的。叶圣陶主张改变这种传统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语言写在纸上,“我手写我口”,这就是“写话”。请比较下面儿女给父母写信的“开头语”: “作文”格式:“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写话”方式:“亲爱的爸爸和妈妈……” “作文”要先学习规定格式。“父母亲大人”的说法跟口语不同;“膝下”两字很少青年懂得;“敬禀者”的说法也要特别学习。给父母写信,一开头就遇到文言格式的“拦路虎”。“写话”非常简单,完全是儿女原来的口语,谁都会说、会写。由于改用“写话”,年龄很小的孩子就能给父母写信了。从前小学生很少会写信,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也常常写信了,写不出的汉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有一种流行“学说”,认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写给别人“听”的。“言文一致”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是不可能的。文言不但简洁优美,而且节省文字,节省纸张。汉字文言书籍比任何口语化的拼音文字书籍都薄得多。所以,提倡白话等于提倡浪费。这种“学说”曾经一度流行于五四运动之后的“尊孔读经”中,今天又复活于“改革开放”的新中国。在文言时代,的确文章是“看”的,不是“听”的。文言读出来是听不懂的,也不要求听得懂,只要求能看懂就够了。可是,时代变了。一百年前进入“传声技术”时代。日新月异的传声技术都要求文章读出来能听得懂。听不懂的文章不便于信息传输和语文转换。只能看得懂、不能听得懂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了。 文体口语化是把学习困难、只能有少数人学好的文言,改为学习容易、能够有多数人学好的白话,也就是把文字交给全国人民大众,结束几千年来极少数人垄断文字的局面。口语化的文章是活的文章,最能表达现代生活,最能舒展人的思维。 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史经过了三个时期,国歌变换了三次,国歌的文体也改变了三次。北洋政府时期,国歌用古汉语的《卿云歌》:“卿云烂兮,澈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南京政府时期,国歌用文言的《三民主义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新中国时期,国歌用白话的《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文体从古汉语到文言到白话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更迭和发展。 白话成为文学正宗 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清末的“新文体”是夹用口语的“通俗文言文”。“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象小脚放大的“语录体”。三十年代的“大众语”提倡彻底的口语化,文体改革趋于成熟。 言文脱节、格式束缚,早在唐宋时代就有人出来反对。唐代韩愈(768-824)提倡散文,反对骈体,史称“文起八代之衰”。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骈体起源于汉魏,成熟于南北朝,讲究对仗和声律,四字六字相间,称“四六文”。韩愈反对这种注重形式、束缚思想的文体,提倡接近口语、表意自由的文言散文,使文体恢复到未受骈体束缚以前的时代,所以称为“古文运动”。“古文”其名,“革新”其实。 唐代寺庙,宣传佛教,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群众。一边展示图画,一边说唱故事。图画称为“变相”,说唱底本称为“变文”。有散文韵文相间的,有全部散文的。后世发展成为鼓词和弹词。这是早期的白话文学。 宋代的“语录”是又一种早期的白话文学。起初,禅宗佛徒辑录师傅言谈,用口语体。后来,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的门人,也用口语体记录老师的言论。 “语录体”是一种白话文,具有小脚不敢放得太大的“半大脚”风味。 宋元间又有“话本”。这是说书人讲说故事的底本。“话”是故事,“本”是底本,分为小说和讲史两类。前者多为白话短篇,后者是浅近文言的长篇。 明清的章回小说,例如《金瓶梅》、《红楼梦》和《水浒传》等,用当时的白话书写,使白话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但是,文学正宗是文言文。 清末维新运动时期,开始有意识地提倡白话,兴起称为“新文体”的“通俗文言文”。例如,黄遵宪引俗话入诗,反对崇古,他在1868年(同治7年)写的新诗,是文体解放的开路先锋:“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 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文章中提出“崇白话、废文言”。他说:白话有“八益”,其中“省日力(时间)、免枉读(误解)、便幼学、炼心力(思想)、便贫民”等项是先进思想。陈荣衮是提倡报纸改用白话的第一人。王照制订官话字母,拼写“北人俗话”,不拼写文言。这时候,各地出版了多种白话的小型报刊。白话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体,不是文学正宗,没有法定地位。 五四前后,革新思潮澎湃,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旧文学不是指旧时期的文学,而是指旧性质的文学,它的特点是文体是文言的,内容是陈腐的,思想是封建的。新文学不是指新时期的文学,而是指新性质的文学,它的特点是文体是白话的,内容是新颖的,思想是革命的。 “文学革命”包含三方面的改革。 形式改革:从“文言”到“白话”的文体改革。 内容改革:文学“要言之有物,不作无病呻吟”,要写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反对通篇“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是从虚无到真实、从颓废到振作,从玄学到科学的题材改革。 观点改革:“反对专制、要求民主”、“反对三纲五常,要求自由平等”。这是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改革。“文学革命”又称“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是动员一代青年的“新文化运动”。当时提出中国现代化的的基本要求是“赛先生”(科学)和“德先生”(民主)。它以“文学革命”为先锋,唤起民族的觉醒、思想的解放、历史的变革。历史家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文学革命”的揭幕人是胡适(1891-1962)。 1915年,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提出“文言是死文字,白话才是活文字”的见解。 1916年10月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寄陈独秀》的信,提出“文学革命”以及具体的写作要点“八事”:“一曰不用典;二曰不用陈套(滥调);三曰不讲对仗(文废骈、诗废律);四曰不避俗字俗语(白话可入诗);五曰须讲求文法之结构;六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七曰不模仿古人话语、须有个我在;八曰须言之有物”。1917年1月,他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重申“八事”。他同时声明,要以白话文学为“正宗”,取旧文学而代之。1918年他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积极响应,很快把杂志改用白话文出版。后来陈独秀回忆说:“文学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 1918年,陈独秀自己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目标:1、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2、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3、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文学革命”的号角,象是一声春雷,唤起万物萌发,“新文学”遍地开花。 开创作品有:胡适在1917年《新青年》上发表第一首白话诗《两个黄蝴蝶》。 鲁迅在1918年《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早期新文学团体和杂志有:“创造社”、“文学研究会”、“新月”等等。 短期间,出现了一批生龙活虎的白话文作家,奠定了白话的正宗地位。小学课本改用白话,“国文课”改称“国语课”。从“文”到“语”,一字更改,更改了时代。 三十年代又兴起“大众语”运动。这是白话文运动的深入和提高,放弃小脚放大的语录体,实行全面解放的口语化,使文体改革趋于成熟。什么是“大众语”? 陈望道说:是“大众说得出、听得懂、写得顺手、看得明白”的文章。 胡愈之说:是“代表大众意识的语言”。“大众语”是形式和内容统一的现代书面语。 两千年的文言“金字塔”可以破门而入,难于一旦摧毁。很快,旧文学的卫道者掀起了一阵复古风。主要有“学衡派”和“甲寅派”。 1922年以《学衡》杂志为喉舌,一批留美学者起来反对“文学革命”,认为“创造新文学,必以古文学为根基”,主张在用文言的前提下改良文言,否定言文一致的文体改革。 1925年,以《甲寅》杂志为喉舌,一些北洋政府的官僚起来恢复“尊孔读经”,认为白话文是“以鄙俗妄为之笔、窃高文美艺之名,以就下走圹之狂、毁载道行远之业”,“欲进而反退,求文而得野,陷青年于大阱,颓国本于无形”。 对这些国粹主义思想,革新派一一予以驳斥。 这一场论争,不是有什么评判员来判定胜负的,而是由历史的前进车轮来决定胜负的。 陈子展说:“中国社会已经走到变革的路上,基础一动,旧文化全部动摇,文学革命只是其中的一种”;“站在没落下去的某方面,无论个人或他们所属的阶层,最后的胜利不会归于他们”。 改革之初必然有一个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必然有一些过渡人物。 林纾就是过渡人物中的一个代表。 他一生有两大矛盾:1、不懂外文而翻译西洋文学,2、翻译西洋文学而反对新文学和白话文。他的翻译作品有170种之多。 当时知识分子习惯看文言,他的翻译作品在当时有读者。但是过渡时期很快过去,他的牛头不对马嘴的文言译本没有人再过问了。文言复辟,昙花一现。 白话文运动的最大成功表现在小说和话剧上。小说可说是达到了“语体文”的要求。话剧可说是达到了“文体语”的要求。但是还剩一些遗留的文言角落。 直到战后,行政公文沿用文言的“等因奉此”程式。“等因”就是来文的总结,“奉此”就是去文的申述。50年代进行公文改革,废除“等因奉此”程式,文言改为白话,公文写成跟书写普通信件相同,使任何人都能看、能写。公文去掉了神秘面纱,实现了透明化、大众化和效率化。 在白话文运动中,报纸文章改成了白话。可是,那不是纯正的白话,而是半文半白的所谓“新闻体”。“新闻体”比“语录体”更加“白”一些,但是更加“杂”一些。 50年代,进行报纸文章的口语化,特别重视社论文章的口语化,使规范化的白话散文天天跟群众见面,大众媒介走上口语化时代。 80-90年代,出版了多种“古书今译”丛书。有经书、子书、史书、佛经、文言小说、古人笔记的今译。有的不仅今译(白话文),而且今写(简体字)、今注、今解、今用,合称“五今”。这引起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今译往往误解古义,可能使青年失去阅读文言古书的能力,对宏扬华夏文化不利。这种顾虑实在是多余的。文言书籍仍旧保存在图书馆里,不想看今译的人可以去看原书。事实是,今译有利于宏扬传统文化,是便利现代青年阅读文言古书的梯阶,是“古为今用”的重要工作。从文体改革的角度来看,“古书今译”是白话文运动的最新延伸。 白话文运动一开始,就尝试白话诗的创作。当时有白话能不能写美文的争论。后来,一批白话诗人出现,事实证明白话可以入诗。但是,白话诗词一直不能像白话小说那样风行。五十年代以来,发生“文言诗复活”的现象。白话诗越来越少受到社会的重视。这一现象,除去人为的复古以外,还有“文学的时代性”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戏曲,明清之小说。今天的文学主流不是诗词,而是小说和电视剧。如果把歌唱、电影和电视中的歌词看作现在的白话诗词,那么白话诗词也并不冷落。报刊不时登出一些文言诗词,据说青年们很少看一眼,也的确很少有值得看一眼的东西。文言诗词跟现代生活已经隔着一个时代了。 白话文运动是划时代的文化革命,是文明古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白话文运动要求的文体改革已经基本实现。白话文运动引起的思想解放还在继续前进。

作者:周有光 “五四”运动时候,我是江南一个快要毕业的小学生。老师领着我们上街游行,每人手里拿一面小纸旗,上面写着革命口号,经过茶馆,就进去演讲。一位茶客把我抱起来站在茶桌上,使更多茶客能够看到矮小的我。这时候,前两年掀起的文学革命运动跟反侵略运动汇成一股洪流,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猛势,向中华大地一泻千里。从一九一八年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算起,到今年整整八十年。 从文言到白话 什么叫做“文言”?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加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省略。古代书写工具笨拙,书写十分费劲,下笔省略,注重简洁,是必然的。另一种是美化。书面语要求写得整齐和优美。经过省略和美化的书面语,跟口语就有距离了。口语因时代而变化,变化比较快。书面语也因时代而变化,但变化慢得多。从甲骨文到今天三千多年,口语经过了多次重大的变化,而书面语的变化则相对地比较微小。书面语跟口语的距离越拉越大,文言成为完全不同于口语的另一种语言。学习文言,不仅要学汉字,还要学书面的人造古汉语,所以学习困难。 历史上不断创造文章的格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四六文”,不仅束缚语言,还束缚思想。例如,《滕王阁序》中有这样的两句:“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得意”省略成“杨意”,“钟子期”省略成“钟期”,还用了司马相如和伯牙鼓琴两个典故。这样的文章怎能不难读呢? 格式束缚到“八股文”可说是至矣尽矣。八股是把文章分为八个段落:“破题、承题、起讲、提股、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股滥觞于北宋,盛行于元明清。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初诏行科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谕停科举”。 在漫长的六百年间,八股文是中国文官考试的“托福测验”,是一代一代中国青年十年寒窗孜孜研求的“登龙术”。中国文化长期停滞不前,八股文浪费了青年的精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什么叫做“白话”? 白话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白话也要加工吗?是的。有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是写共同语(普通话),不写方言。方言也有书面语,那不是通用的书面语。另一方面是对口语要作语法修辞的规范化的加工。规范化的作用是扩大共同语的流通价值。白话不仅是“写”的,也是“说”的。写出来是“语体文”,说出来是“文体语”,写和说的统一就是“言文一致”。白话是汉族全民族和中国全国的现代通用文体。 文言除少数通俗文章外,一般只能看得懂,读出来是听不懂的。我们脑袋里储存的是现代汉语,不是古汉语。电视里常常朗读文言诗词而不配备字幕,观众听得莫名其妙。白话不仅能看得懂,读出来又能听得懂。所谓听得懂,当然是以文化和专业相同为条件。白话虽然经过加工,它的基础是现代口语,所以容易听懂。老百姓的口语好比是“粗制品”,书面的白话文章好比是“精制品”。 从作文到写话 教育家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当改为“写话”。这不仅是字眼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认识的改变。中国的传统,学生学写文章,叫做“作文”。“作文”是怎样“作”的呢?先要读熟许多文言文,用文言文中的语词作为材料,来编辑成为一篇文章,这就是“作文”。思想不是学生自己的,语言不是学生自己的。叶圣陶主张改变这种传统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语言写在纸上,“我手写我口”,这就是“写话”。请比较下面儿女给父母写信的“开头语”: “作文”格式:“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写话”方式:“亲爱的爸爸和妈妈……” “作文”要先学习规定格式。“父母亲大人”的说法跟口语不同;“膝下”两字很少青年懂得;“敬禀者”的说法也要特别学习。给父母写信,一开头就遇到文言格式的“拦路虎”。“写话”非常简单,完全是儿女原来的口语,谁都会说、会写。由于改用“写话”,年龄很小的孩子就能给父母写信了。从前小学生很少会写信,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也常常写信了,写不出的汉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有一种流行“学说”,认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写给别人“听”的。“言文一致”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是不可能的。文言不但简洁优美,而且节省文字,节省纸张。汉字文言书籍比任何口语化的拼音文字书籍都薄得多。所以,提倡白话等于提倡浪费。这种“学说”曾经一度流行于五四运动之后的“尊孔读经”中,今天又复活于“改革开放”的新中国。在文言时代,的确文章是“看”的,不是“听”的。文言读出来是听不懂的,也不要求听得懂,只要求能看懂就够了。可是,时代变了。一百年前进入“传声技术”时代。日新月异的传声技术都要求文章读出来能听得懂。听不懂的文章不便于信息传输和语文转换。只能看得懂、不能听得懂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了。 文体口语化是把学习困难、只能有少数人学好的文言,改为学习容易、能够有多数人学好的白话,也就是把文字交给全国人民大众,结束几千年来极少数人垄断文字的局面。口语化的文章是活的文章,最能表达现代生活,最能舒展人的思维。 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史经过了三个时期,国歌变换了三次,国歌的文体也改变了三次。北洋政府时期,国歌用古汉语的《卿云歌》:“卿云烂兮,澈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南京政府时期,国歌用文言的《三民主义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新中国时期,国歌用白话的《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文体从古汉语到文言到白话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更迭和发展。 白话成为文学正宗 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清末的“新文体”是夹用口语的“通俗文言文”。“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象小脚放大的“语录体”。三十年代的“大众语”提倡彻底的口语化,文体改革趋于成熟。 言文脱节、格式束缚,早在唐宋时代就有人出来反对。唐代韩愈(768-824)提倡散文,反对骈体,史称“文起八代之衰”。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骈体起源于汉魏,成熟于南北朝,讲究对仗和声律,四字六字相间,称“四六文”。韩愈反对这种注重形式、束缚思想的文体,提倡接近口语、表意自由的文言散文,使文体恢复到未受骈体束缚以前的时代,所以称为“古文运动”。“古文”其名,“革新”其实。 唐代寺庙,宣传佛教,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群众。一边展示图画,一边说唱故事。图画称为“变相”,说唱底本称为“变文”。有散文韵文相间的,有全部散文的。后世发展成为鼓词和弹词。这是早期的白话文学。 宋代的“语录”是又一种早期的白话文学。起初,禅宗佛徒辑录师傅言谈,用口语体。后来,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的门人,也用口语体记录老师的言论。 “语录体”是一种白话文,具有小脚不敢放得太大的“半大脚”风味。 宋元间又有“话本”。这是说书人讲说故事的底本。“话”是故事,“本”是底本,分为小说和讲史两类。前者多为白话短篇,后者是浅近文言的长篇。 明清的章回小说,例如《金瓶梅》、《红楼梦》和《水浒传》等,用当时的白话书写,使白话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但是,文学正宗是文言文。 清末维新运动时期,开始有意识地提倡白话,兴起称为“新文体”的“通俗文言文”。例如,黄遵宪引俗话入诗,反对崇古,他在1868年(同治7年)写的新诗,是文体解放的开路先锋:“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 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文章中提出“崇白话、废文言”。他说:白话有“八益”,其中“省日力(时间)、免枉读(误解)、便幼学、炼心力(思想)、便贫民”等项是先进思想。陈荣衮是提倡报纸改用白话的第一人。王照制订官话字母,拼写“北人俗话”,不拼写文言。这时候,各地出版了多种白话的小型报刊。白话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体,不是文学正宗,没有法定地位。 五四前后,革新思潮澎湃,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旧文学不是指旧时期的文学,而是指旧性质的文学,它的特点是文体是文言的,内容是陈腐的,思想是封建的。新文学不是指新时期的文学,而是指新性质的文学,它的特点是文体是白话的,内容是新颖的,思想是革命的。 “文学革命”包含三方面的改革。 形式改革:从“文言”到“白话”的文体改革。 内容改革:文学“要言之有物,不作无病呻吟”,要写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反对通篇“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是从虚无到真实、从颓废到振作,从玄学到科学的题材改革。 观点改革:“反对专制、要求民主”、“反对三纲五常,要求自由平等”。这是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改革。“文学革命”又称“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是动员一代青年的“新文化运动”。当时提出中国现代化的的基本要求是“赛先生”(科学)和“德先生”(民主)。它以“文学革命”为先锋,唤起民族的觉醒、思想的解放、历史的变革。历史家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文学革命”的揭幕人是胡适(1891-1962)。 1915年,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提出“文言是死文字,白话才是活文字”的见解。 1916年10月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寄陈独秀》的信,提出“文学革命”以及具体的写作要点“八事”:“一曰不用典;二曰不用陈套(滥调);三曰不讲对仗(文废骈、诗废律);四曰不避俗字俗语(白话可入诗);五曰须讲求文法之结构;六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七曰不模仿古人话语、须有个我在;八曰须言之有物”。1917年1月,他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重申“八事”。他同时声明,要以白话文学为“正宗”,取旧文学而代之。1918年他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积极响应,很快把杂志改用白话文出版。后来陈独秀回忆说:“文学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 1918年,陈独秀自己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目标:1、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2、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3、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文学革命”的号角,象是一声春雷,唤起万物萌发,“新文学”遍地开花。 开创作品有:胡适在1917年《新青年》上发表第一首白话诗《两个黄蝴蝶》。 鲁迅在1918年《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早期新文学团体和杂志有:“创造社”、“文学研究会”、“新月”等等。 短期间,出现了一批生龙活虎的白话文作家,奠定了白话的正宗地位。小学课本改用白话,“国文课”改称“国语课”。从“文”到“语”,一字更改,更改了时代。 三十年代又兴起“大众语”运动。这是白话文运动的深入和提高,放弃小脚放大的语录体,实行全面解放的口语化,使文体改革趋于成熟。什么是“大众语”? 陈望道说:是“大众说得出、听得懂、写得顺手、看得明白”的文章。 胡愈之说:是“代表大众意识的语言”。“大众语”是形式和内容统一的现代书面语。 两千年的文言“金字塔”可以破门而入,难于一旦摧毁。很快,旧文学的卫道者掀起了一阵复古风。主要有“学衡派”和“甲寅派”。 1922年以《学衡》杂志为喉舌,一批留美学者起来反对“文学革命”,认为“创造新文学,必以古文学为根基”,主张在用文言的前提下改良文言,否定言文一致的文体改革。 1925年,以《甲寅》杂志为喉舌,一些北洋政府的官僚起来恢复“尊孔读经”,认为白话文是“以鄙俗妄为之笔、窃高文美艺之名,以就下走圹之狂、毁载道行远之业”,“欲进而反退,求文而得野,陷青年于大阱,颓国本于无形”。 对这些国粹主义思想,革新派一一予以驳斥。 这一场论争,不是有什么评判员来判定胜负的,而是由历史的前进车轮来决定胜负的。 陈子展说:“中国社会已经走到变革的路上,基础一动,旧文化全部动摇,文学革命只是其中的一种”;“站在没落下去的某方面,无论个人或他们所属的阶层,最后的胜利不会归于他们”。 改革之初必然有一个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必然有一些过渡人物。 林纾就是过渡人物中的一个代表。 他一生有两大矛盾:1、不懂外文而翻译西洋文学,2、翻译西洋文学而反对新文学和白话文。他的翻译作品有170种之多。 当时知识分子习惯看文言,他的翻译作品在当时有读者。但是过渡时期很快过去,他的牛头不对马嘴的文言译本没有人再过问了。文言复辟,昙花一现。 白话文运动的最大成功表现在小说和话剧上。小说可说是达到了“语体文”的要求。话剧可说是达到了“文体语”的要求。但是还剩一些遗留的文言角落。 直到战后,行政公文沿用文言的“等因奉此”程式。“等因”就是来文的总结,“奉此”就是去文的申述。50年代进行公文改革,废除“等因奉此”程式,文言改为白话,公文写成跟书写普通信件相同,使任何人都能看、能写。公文去掉了神秘面纱,实现了透明化、大众化和效率化。 在白话文运动中,报纸文章改成了白话。可是,那不是纯正的白话,而是半文半白的所谓“新闻体”。“新闻体”比“语录体”更加“白”一些,但是更加“杂”一些。 50年代,进行报纸文章的口语化,特别重视社论文章的口语化,使规范化的白话散文天天跟群众见面,大众媒介走上口语化时代。 80-90年代,出版了多种“古书今译”丛书。有经书、子书、史书、佛经、文言小说、古人笔记的今译。有的不仅今译(白话文),而且今写(简体字)、今注、今解、今用,合称“五今”。这引起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今译往往误解古义,可能使青年失去阅读文言古书的能力,对宏扬华夏文化不利。这种顾虑实在是多余的。文言书籍仍旧保存在图书馆里,不想看今译的人可以去看原书。事实是,今译有利于宏扬传统文化,是便利现代青年阅读文言古书的梯阶,是“古为今用”的重要工作。从文体改革的角度来看,“古书今译”是白话文运动的最新延伸。 白话文运动一开始,就尝试白话诗的创作。当时有白话能不能写美文的争论。后来,一批白话诗人出现,事实证明白话可以入诗。但是,白话诗词一直不能像白话小说那样风行。五十年代以来,发生“文言诗复活”的现象。白话诗越来越少受到社会的重视。这一现象,除去人为的复古以外,还有“文学的时代性”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戏曲,明清之小说。今天的文学主流不是诗词,而是小说和电视剧。如果把歌唱、电影和电视中的歌词看作现在的白话诗词,那么白话诗词也并不冷落。报刊不时登出一些文言诗词,据说青年们很少看一眼,也的确很少有值得看一眼的东西。文言诗词跟现代生活已经隔着一个时代了。 白话文运动是划时代的文化革命,是文明古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白话文运动要求的文体改革已经基本实现。白话文运动引起的思想解放还在继续前进。


相关内容

  •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发展的努力
  •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语言文化 发展的努力 莫志斌,梁志明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很多且研究很深入.但是 ...

  • 五四运动的影响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独特的里程碑,它将自由.民主.科学的思想较为广泛的传到了社会之中,它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然而,五四运动带来的弊端在今天也日益显现,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中国的 ...

  • 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
  • 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 摘 要 五四之后, 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持续高涨, 对此, 朱自清先生一直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支持.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对白话文运动最有力的推动; 同时朱自清先生还在他的许多著述中阐述了他的中国语文观.本文是对朱自清先生的著述中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论述和观点的综述. 关键词 朱自清 ...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3
  •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论述 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深化的表现 教学内容 导入 当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对民主共和的美好憧憬的时候,然而却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最终形成有一次 ...

  • 4五四时期文学:走向现代的伟大转折
  • 4 五四时期文学:走向现代的伟大转折 目录 4.1 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 .......................................................................................................... 2 4.1. ...

  • 朱自清先生
  • 朱自清先生 摘要 五四之后, 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持续高涨, 对此, 朱自清先生一直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支持.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对白话文运动最有力的推动; 同时朱自清先生还在他的许多著述中阐述了他的中国语文观.本文是对朱自清先生的著述中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论述和观点的综述. 关键词 朱自清语文现代化白话 ...

  • 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
  • 李陀 写这样一篇东西有相当的困难,因为我不想把它写成一篇学术味十足的论文,汪曾祺不会喜欢这样的文字,在他温和的微笑后面,我看见他在不以为然地摇头.可是讨论汪曾祺和汉语写作,不可能不涉及许多学术性非常强的课题,例如不把现代汉语看作是某种已经定型的语言,而是相反,强调现代汉语只不过有百年左右的形成.发展 ...

  • 新文化运动的新闻史意义
  • 新文化运动的新闻史意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开始,它是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运动.众所周知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有重大的意义,但同样,它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闻事 ...

  • 21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1]
  •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授课时间: 课题 新文化运动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1)知识与能力: ①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 物以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 动的影响. ②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所述文化名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