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中西医诊疗规范

肠梗阻

不同病因导致肠内容物向远端推进受阻称为肠阻,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属中医“关格”“肠结”范畴。

【中医辩证分型】

1、 气滞型:(早期单纯性机械性梗阻和早期麻痹性肠梗阻)

证候:腹痛阵作或持续性胀痛,腹胀,恶心呕吐,无排便及排气,肠鸣音亢进或消失,腹软,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2、 瘀结型:(早期绞窄性肠梗阻和肠管开始有血运障碍的其他肠梗阻)

证候:腹剧痛,中度膨胀。可见明显肠型,并有明显定位压痛、反跳痛和轻度肌紧张,常可扪及痛性包块,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声音,伴有胸闷气促,呕吐,无大便,不排气,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

3、 疽结型:(晚期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伴有弥漫性腹膜炎的其他肠梗阻,以及中毒性肠

麻痹)

证候:脘腹胀痛痞满,腹胀若鼓,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剧烈,呕出或肛门排出血性物,且有发热,烦躁,自汗,四肢厥冷等,茹黄腻,脉弦细而数。

【西医诊断要点】

1、 症状和体征:

(1) 痛、吐、胀、闭是各种急性肠梗阻的共同特征,可因肠梗阻的原因、部位、是否为

绞窄性、发病的急缓而有程度的不同。

(2) 腹部体征:腹部膨隆,可见肠型、蠕动波或不对称性腹胀,肠梗阻部位可出现压痛,

反跳痛。叩诊一般为鼓音。机械性肠梗阻的特点是在腹痛发作时有肠鸣音亢进、高调金属音或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则肠鸣间减弱或消失。直肠指检:直肠肿瘤引起梗阻者常可触及肿块,肠套迭、绞窄性肠梗阻,指套常染有血迹。

2、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1) 血液: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升高,呈现血液浓缩;肠绞窄伴有腹膜炎时,白细

胞及中性细胞升高;血钠、氯、钾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能反映电质、酸碱平衡紊乱情况。

(2) X 线检查:腹部立位透视或平片,积气肠袢及多个阶梯状液平面是肠梗阻的X 线

特征,空肠粘膜呈“鱼骨刺”征,结肠呈袋形影。一般肠梗阻形成后的4-6小时,即可查出肠腔内积气,可疑低位肠梗阻(如回结肠套迭、乙状结肠扭转、结肠肿瘤等),可考虑作钡灌检查。扩大的孤立肠襻系绞窄性肠梗阻表现。

【鉴别诊断】

1、 胆道感染或胆石症:中、右上腹剧烈疼痛,并向肩背放射,中、右上腹压痛,肌紧张,

或可触及肿大胆囊,常 伴发热或畏寒发热,可有黄疸。

2、 肾及输尿管结石:脐孔旁阵发性剧烈疼痛,向腰部或会阴部放射,腹部无肯定压痛,

腰部叩痛明显,或沿输尿管有轻压痛。尿内有红细胞。

3、 卵巢囊肿扭转:一侧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腹部无肠型,肠音不亢进,患侧下腹部

有压痛、反跳痛,盆腔检查可发现囊肿。

【治疗】

(一) 中医治疗

1、 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攻下

方药:档仁承气肠粘连缓解汤加减。厚朴10g 、木香10g 、川楝子10g 、炒莱服子30g 、炒枳实10g 、炒枳壳5g 、桃仁10g 、红花5g 、当归10g 、赤芍10g 、大黄10g(后下) 、芒硝5g

(冲服)。

2、 肠道实热证

治法:活血清热,通里攻下

方药:复方大承气汤或大陷胸汤加减。厚朴10g 、炒莱服子30g 、炒枳实10g 、炒枳壳5g 、桃仁10g 、丹皮10g 、黄连10g 、半夏10g 、生大黄10g (后下)、红花5g 、芒硝5g (冲服)。

3、 肠道寒湿

治法:温中通下

方药:温脾汤加减。附子6g (先煎)、干姜6g 、当归10g 、木香10g 、生大黄10g (后下)、芒硝5g (冲服)。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g 、腹胀者加香附10g 、津亏者加生地30g 、石斛15g 、体虚者加党参15g 、虫积者加苦楝根皮15-30g 、槟榔15-30g 、食积加焦山楂10g 、神曲10g 、发热加板蓝根30g 、黄芩10g 、黄柏10g 。

(二) 非手术治疗

(1) 胃肠减压。

(2) 胃管内注入植物油、中药,肥皂水灌肠。

(3) 防治感染和中毒。

(4) 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5) 定期检测血常规、电解质。

(6) 每日或隔日复查X 线腹间立位片,如病情加重必要时手术治疗。

3、 手术治疗

(1) 解除引起肠梗阻的原因。

(2) 肠切除、肠吻合术。

(3) 短路手术

(4) 肠造口或肠外置术。

【疗效标准】

1、 治愈:经治疗临床腹痛、胀症状消失,肛门恢复排便排气,进食后无恶心呕吐,无明显

不适,血常规、电解质正常,腹部X 线立位片无明显积气及气液平。

2、 好转:经治疗腹胀、腹痛症状缓解,无恶心呕吐,肛门有少量排便排气,血常规、电解

质基本正常,腹部X 线立位片积气明显减少及少量气液平。

3、 未愈:经治疗痛、胀、吐、闭症状无明显改善,血常规升高,腹部X 线立位片显积气及

阶梯状气液平增多或出现扩大的孤立肠襻。行手术治疗。

肠梗阻

不同病因导致肠内容物向远端推进受阻称为肠阻,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属中医“关格”“肠结”范畴。

【中医辩证分型】

1、 气滞型:(早期单纯性机械性梗阻和早期麻痹性肠梗阻)

证候:腹痛阵作或持续性胀痛,腹胀,恶心呕吐,无排便及排气,肠鸣音亢进或消失,腹软,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2、 瘀结型:(早期绞窄性肠梗阻和肠管开始有血运障碍的其他肠梗阻)

证候:腹剧痛,中度膨胀。可见明显肠型,并有明显定位压痛、反跳痛和轻度肌紧张,常可扪及痛性包块,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声音,伴有胸闷气促,呕吐,无大便,不排气,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

3、 疽结型:(晚期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伴有弥漫性腹膜炎的其他肠梗阻,以及中毒性肠

麻痹)

证候:脘腹胀痛痞满,腹胀若鼓,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剧烈,呕出或肛门排出血性物,且有发热,烦躁,自汗,四肢厥冷等,茹黄腻,脉弦细而数。

【西医诊断要点】

1、 症状和体征:

(1) 痛、吐、胀、闭是各种急性肠梗阻的共同特征,可因肠梗阻的原因、部位、是否为

绞窄性、发病的急缓而有程度的不同。

(2) 腹部体征:腹部膨隆,可见肠型、蠕动波或不对称性腹胀,肠梗阻部位可出现压痛,

反跳痛。叩诊一般为鼓音。机械性肠梗阻的特点是在腹痛发作时有肠鸣音亢进、高调金属音或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则肠鸣间减弱或消失。直肠指检:直肠肿瘤引起梗阻者常可触及肿块,肠套迭、绞窄性肠梗阻,指套常染有血迹。

2、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1) 血液: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升高,呈现血液浓缩;肠绞窄伴有腹膜炎时,白细

胞及中性细胞升高;血钠、氯、钾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能反映电质、酸碱平衡紊乱情况。

(2) X 线检查:腹部立位透视或平片,积气肠袢及多个阶梯状液平面是肠梗阻的X 线

特征,空肠粘膜呈“鱼骨刺”征,结肠呈袋形影。一般肠梗阻形成后的4-6小时,即可查出肠腔内积气,可疑低位肠梗阻(如回结肠套迭、乙状结肠扭转、结肠肿瘤等),可考虑作钡灌检查。扩大的孤立肠襻系绞窄性肠梗阻表现。

【鉴别诊断】

1、 胆道感染或胆石症:中、右上腹剧烈疼痛,并向肩背放射,中、右上腹压痛,肌紧张,

或可触及肿大胆囊,常 伴发热或畏寒发热,可有黄疸。

2、 肾及输尿管结石:脐孔旁阵发性剧烈疼痛,向腰部或会阴部放射,腹部无肯定压痛,

腰部叩痛明显,或沿输尿管有轻压痛。尿内有红细胞。

3、 卵巢囊肿扭转:一侧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腹部无肠型,肠音不亢进,患侧下腹部

有压痛、反跳痛,盆腔检查可发现囊肿。

【治疗】

(一) 中医治疗

1、 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攻下

方药:档仁承气肠粘连缓解汤加减。厚朴10g 、木香10g 、川楝子10g 、炒莱服子30g 、炒枳实10g 、炒枳壳5g 、桃仁10g 、红花5g 、当归10g 、赤芍10g 、大黄10g(后下) 、芒硝5g

(冲服)。

2、 肠道实热证

治法:活血清热,通里攻下

方药:复方大承气汤或大陷胸汤加减。厚朴10g 、炒莱服子30g 、炒枳实10g 、炒枳壳5g 、桃仁10g 、丹皮10g 、黄连10g 、半夏10g 、生大黄10g (后下)、红花5g 、芒硝5g (冲服)。

3、 肠道寒湿

治法:温中通下

方药:温脾汤加减。附子6g (先煎)、干姜6g 、当归10g 、木香10g 、生大黄10g (后下)、芒硝5g (冲服)。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g 、腹胀者加香附10g 、津亏者加生地30g 、石斛15g 、体虚者加党参15g 、虫积者加苦楝根皮15-30g 、槟榔15-30g 、食积加焦山楂10g 、神曲10g 、发热加板蓝根30g 、黄芩10g 、黄柏10g 。

(二) 非手术治疗

(1) 胃肠减压。

(2) 胃管内注入植物油、中药,肥皂水灌肠。

(3) 防治感染和中毒。

(4) 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5) 定期检测血常规、电解质。

(6) 每日或隔日复查X 线腹间立位片,如病情加重必要时手术治疗。

3、 手术治疗

(1) 解除引起肠梗阻的原因。

(2) 肠切除、肠吻合术。

(3) 短路手术

(4) 肠造口或肠外置术。

【疗效标准】

1、 治愈:经治疗临床腹痛、胀症状消失,肛门恢复排便排气,进食后无恶心呕吐,无明显

不适,血常规、电解质正常,腹部X 线立位片无明显积气及气液平。

2、 好转:经治疗腹胀、腹痛症状缓解,无恶心呕吐,肛门有少量排便排气,血常规、电解

质基本正常,腹部X 线立位片积气明显减少及少量气液平。

3、 未愈:经治疗痛、胀、吐、闭症状无明显改善,血常规升高,腹部X 线立位片显积气及

阶梯状气液平增多或出现扩大的孤立肠襻。行手术治疗。


相关内容

  • 胆石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
  • 胆胀(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概念:肝病常见的证候有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血亏虚.瘀血阻络等.胆为六腑之一,内寄相火.因其内藏精汁,又称奇恒之腑,其气以通降为顺,有助胃腐熟水谷之功.胆病常见的证候有胆腑郁热.胆腑气滞.胆内结石等.胆附于肝,与肝相表里,胆管起源于肝,胆液为肝之余气, ...

  • 肠痈保守治疗路径
  • 肠痈(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轻型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 肠痈(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肠痈病(TCD编码:BWV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ICD-10:K35.901). 二. ...

  • [海外中医]日本东洋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作者简介] 田中耕一郎    毕业于北海道大学教育学学士,富山大学医学部研究生,东邦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现工作于东邦大学医学部东洋医学研究室. [编者的话]   中医学传入日本以后,被日本人称之为汉方,或汉方医学.与日本人的哲学思想.民族性格.道德规范.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相结合后,已带有本民族文化 ...

  • 企业如何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壮大自身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于其管理的力度不同,对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要求也不同.尽管现在很多企业都知道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真正把人才当成一种资源并视之为战略高度的企业并不多. 有机制的问题,由于机制不灵活,尤其是某种机制下的决策者由于受到长期以来的影响,较难有突破性的举措.譬如现在尽管是市场经济,但其管理 ...

  •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真题第三站答案
  • 1 女,19岁,经血淋漓不尽(问诊),气胸的X线表现,三阴交主治及操作. 妇科病注意:患者的年龄及月经历,尤须问问以往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有无异常,有无崩漏史,有无口服避孕药或其他激素史,有无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结扎术史,有无内科出血病史. 气胸的X线表现 1.胸腔内气体将肺压缩,使被压缩肺与胸壁间 ...

  • 副高级职称工作总结
  • 篇一:申报副高级职称工作总结 业务 工作总结 一.个人简历 我叫----,出生于 ----年---月,汉族.于---年---月毕业---------,----年---月至今任教于------,---- 年---月至----年---月在--------专业函授学习,-----年-----月评定为小学数 ...

  • 肠梗阻 病历模板
  • 中医四诊:神志清晰,表情痛苦,双目有神,面色有华,形体适中,体态自如.发声自然,语音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红,苔薄黄,脉弦. 本病因患者胃肠湿热郁结,加之饮食不当,以致脾胃损伤,湿热之邪内生,致肠道功能失调,传化不利,腑气不通,糟粕积滞,故发为本病.气机痞塞,胃肠升降失和,不通则痛,故见腹痛腹胀, ...

  • 脾胃科诊疗方案
  •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 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 ...

  • 胆囊炎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
  • jE塞生医荭垫12生12旦筮31鲞筮!至翅垦翊迤gI螋婴丛丛坠趟&i趔一ChineseMedicine,December,2012.V01.31,No.12 标准与规范 胆囊炎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胆囊炎(cholecystitis)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