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学教案

龙山中学:肖梦华

教学目标:

1. 欣赏优美的语言,体会真切的感情;

2. 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本文融情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本文富有音乐美与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

1.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

2. 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我的设想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让学生放手去体味,“与其告诉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如让学生饱含感情地读两次”(一位特别教师语)

3. 课时安排:一课时

4.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安排: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明确教学目标 思考、圈画

2 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生字、及本文的成语等) 交流、思考与运用

3 整体感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后提出问题: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文的词语回答) 欣赏、思考、发言

第二块:理解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分组讨论: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里? (完成目标一:寓情于景的写法) 讨论、交流、思考、自由发言

2 语文活动:我来做导游,请一个学生带领大家同游阿里山。(主要训练学生的口语及找出本文作者的行踪。完成目标二:移步换景的写法) 讨论、训练、自由发言

3 再次感悟阿里山的美:用幻灯片播放准备好的阿里山风景图片。(巩固本文的情感目标) 欣赏

4 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⑴先划出本文中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然后小组交流;⑵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所画的句子为什么写得好;⑶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 思考、讨论、圈画及朗读

5 拓展训练: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通过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训练、讨论、自由发言

第三块:知识反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提出问题:⑴学完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⑵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综合、质疑、发言

第四块:布置作业

1. 把刚才自己画出的优美的语句补充到读书笔记本上去,并任选两句进行仿写练习;

2. 完成《导学导练》上与本文的对比阅读。

龙山中学:肖梦华

教学目标:

1. 欣赏优美的语言,体会真切的感情;

2. 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本文融情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本文富有音乐美与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

1.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

2. 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我的设想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让学生放手去体味,“与其告诉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如让学生饱含感情地读两次”(一位特别教师语)

3. 课时安排:一课时

4.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安排: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明确教学目标 思考、圈画

2 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生字、及本文的成语等) 交流、思考与运用

3 整体感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后提出问题: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文的词语回答) 欣赏、思考、发言

第二块:理解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分组讨论: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里? (完成目标一:寓情于景的写法) 讨论、交流、思考、自由发言

2 语文活动:我来做导游,请一个学生带领大家同游阿里山。(主要训练学生的口语及找出本文作者的行踪。完成目标二:移步换景的写法) 讨论、训练、自由发言

3 再次感悟阿里山的美:用幻灯片播放准备好的阿里山风景图片。(巩固本文的情感目标) 欣赏

4 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⑴先划出本文中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然后小组交流;⑵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所画的句子为什么写得好;⑶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 思考、讨论、圈画及朗读

5 拓展训练: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通过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训练、讨论、自由发言

第三块:知识反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提出问题:⑴学完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⑵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综合、质疑、发言

第四块:布置作业

1. 把刚才自己画出的优美的语句补充到读书笔记本上去,并任选两句进行仿写练习;

2. 完成《导学导练》上与本文的对比阅读。


相关内容

  • 阿里山纪行教案
  • <阿里山纪行>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欣赏阿里山如画的风光. 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品味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 [学习难点]: 品味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 ...

  •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 在诵读中领略美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阿里山纪行>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江山多娇"中的一篇美文.本文是游记散文,作者吴功正以其妙笔生花,择取了游览中的典型景观,以移步换景的写法,为我们描绘了阿里山"美如画&qu ...

  • [阿里山纪行]说课稿
  • <阿里山纪行>说课稿 实验中学 郭艳丽 <阿里山纪行>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主要让学生感悟江山如此多娇.而本文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形象的描绘阿里山的迷人风光,抒发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的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 ...

  • 3.[名师教案二]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要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2.过程与方法: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掌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qu ...

  • 阿里山纪行学案
  • <阿里山纪行>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阿里山的风光. 2.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作者对阿里山美丽风光的浓浓爱意. 3.学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 移步换景的写法 ,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学习难点: 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

  • 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课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预习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

  • 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经过这几年对这一模式操作和理解,我个人认为,"三疑三探"最大的亮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而这一两点也正是整个课堂环节中最难以掌控和把握的地方.很多初次尝试的同事有这样的困惑:为何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愿意主动提问题?即使勉强提了, ...

  • 阿里里教案
  • 小二音乐<阿里里>教案 陈文珍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阿里里>,并用身势动作参与表演歌曲. 教材分析: <阿里里>是一首质朴的云南纳西族民歌,全歌为上下结构的一段体,五声羽调式,四二拍子.歌曲的旋律简洁纯朴,童趣盎然,加之歌词中多处出现具有纳西族特色的衬词&quo ...

  • 八上第四单元语文
  •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 八上第四单元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 [自主复习引导](20分钟) 复习内容:第八上第四单元 方法与要求: 1.结合书后词语表及书下注释复习并掌握现代文中重点字词的音形: 2.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用""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