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

作者:康玲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32期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现状,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提高股权融资成本;完善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建议来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公司资本结构最重要的指标,而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在保证公司财务稳健的前提下,负债经营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为股东实现收益最大化。由表1可知,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除1993年和1998年在50%以下,其他年份都在50%以上,最高时在2006年高达84.7%。根据上表计算简单平均数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9.66%。与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发达国家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如表1所示:

(一)资产负债率波动不大 选择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样本上市公司1992-2008年这一期间的资本结构图表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样本上市公司1992-2008年间资本结构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一是1992-1993年,资产负债率表现为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大;二是1993-1995年,资产负债率呈现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大;三是1995-1997年,资产负债率小幅度下降;四是1997-2006年,资产负债率的持续但小幅度上升;五是2006-2008年,资产负债率小幅度下降。从上分析可看出,这一期间资产负债率虽各年间略有升降,但整体上还是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40%-50%之间,变化幅度不是很大。

(二)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于非上市公司1998-2007年的资产负债率,根据我国各行业1998-2007年的资产负债率表提供数据计算得出非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可知,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明显低于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具体如表2所示:

二、现有资本结构框架下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按企业资金来源的不同,企业融资结构也表现不出不同的特征,公司融资结构图如图2所示:

(一)偏好外源融资 从1998-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结构比较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的比例平均为28.35%,而外源融资的比例平均为71.65%,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严重依赖于外源融资。 且在这11年的发展中,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比例

也在逐渐上升, 但是却始终没能超过外源融资。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8年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结构比较如表3所示:

(二)偏好股权融资方式 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8年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结构比例如表4所示,从表可见,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于股权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方式所占的比例平均到了52.25%,高于负债融资方式的平均比例47.74%。

(三)偏好直接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1992-2006年外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情况如表5所示,从表5可知,历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直接融资一直占有一定的优势比例,尽管2004-2006年间接融资略高于直接融资比例,但是从近十多年的简单平均值来说,直接融资计算所得比例为53.11%,间接融资比例为47%,总的来说直接融资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的。

三、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法律对负债融资有较大约束 由于我国《公司法》、《证券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管理条例等对企业发行债券的一些约束条件的存在,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门槛较高,以至现今我国的债券绝大部分都是是由中央、地方政府发行或由政府担保发行的债券,而且我国债券的发行实行核准制,这样就使得很多非国有企业、成长型企业等那些有发放债券筹集资金需求的企业不能达到规定标准,它们只好放弃负债融资方式,进而选择股权融资筹集资本。

(二)特殊股权制度造成股权资本过度依赖 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国有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所占的比重较高,这就使得股权的流动性非常有限,在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下,我国股票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二级市场上的股价大部分时间处于高估的状态,市盈率普遍过高,股票价格明显偏离股票的内在价值,企业只将股票所需支付的红利作为成本且分红少、少分红,使得股权融资成本实际上低于负债融资成本,甚至被视为可以无偿使用的“免费资本”。我国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也使得那些掌握股权的大股东们可以控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而使中小股东对股权的投资产生投机搭便车的心理,以致中小股东放弃“用手投票”的权力。

(三)投资者对股权投资较债券投资更有信心 我国的资本市产还不够成熟,债券交易产所的发展不如股票交易产所的发展,在某一程度上,投资者对股权投资存在着投机的心理,对债券投资不够有信心。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要经过信用等级的评判,而我国信用等级评判的机制还不够健全,评级机构不够独立、不够权威,同时也不公正,评级技术不够成熟,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投资者会对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提供的信用级别心存怀疑,不认可评级的结果,投资也会相对谨慎,从而致使投资者更愿意选择股票的投资,股票的需求就会增加,相应的筹资者就会更加偏好股权融资。

(四)内部人控制下的自利选择 内部人对公司的控制将导致公司的经营行为与股东的意志不一致,将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演变成经理人利益最大化。采取债权融资会加大对经理人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

作者:康玲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32期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现状,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提高股权融资成本;完善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建议来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公司资本结构最重要的指标,而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在保证公司财务稳健的前提下,负债经营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为股东实现收益最大化。由表1可知,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除1993年和1998年在50%以下,其他年份都在50%以上,最高时在2006年高达84.7%。根据上表计算简单平均数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9.66%。与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发达国家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如表1所示:

(一)资产负债率波动不大 选择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样本上市公司1992-2008年这一期间的资本结构图表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样本上市公司1992-2008年间资本结构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一是1992-1993年,资产负债率表现为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大;二是1993-1995年,资产负债率呈现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大;三是1995-1997年,资产负债率小幅度下降;四是1997-2006年,资产负债率的持续但小幅度上升;五是2006-2008年,资产负债率小幅度下降。从上分析可看出,这一期间资产负债率虽各年间略有升降,但整体上还是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40%-50%之间,变化幅度不是很大。

(二)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于非上市公司1998-2007年的资产负债率,根据我国各行业1998-2007年的资产负债率表提供数据计算得出非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可知,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明显低于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具体如表2所示:

二、现有资本结构框架下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按企业资金来源的不同,企业融资结构也表现不出不同的特征,公司融资结构图如图2所示:

(一)偏好外源融资 从1998-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结构比较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的比例平均为28.35%,而外源融资的比例平均为71.65%,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严重依赖于外源融资。 且在这11年的发展中,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比例

也在逐渐上升, 但是却始终没能超过外源融资。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8年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结构比较如表3所示:

(二)偏好股权融资方式 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8年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结构比例如表4所示,从表可见,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于股权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方式所占的比例平均到了52.25%,高于负债融资方式的平均比例47.74%。

(三)偏好直接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1992-2006年外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情况如表5所示,从表5可知,历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直接融资一直占有一定的优势比例,尽管2004-2006年间接融资略高于直接融资比例,但是从近十多年的简单平均值来说,直接融资计算所得比例为53.11%,间接融资比例为47%,总的来说直接融资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的。

三、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法律对负债融资有较大约束 由于我国《公司法》、《证券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管理条例等对企业发行债券的一些约束条件的存在,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门槛较高,以至现今我国的债券绝大部分都是是由中央、地方政府发行或由政府担保发行的债券,而且我国债券的发行实行核准制,这样就使得很多非国有企业、成长型企业等那些有发放债券筹集资金需求的企业不能达到规定标准,它们只好放弃负债融资方式,进而选择股权融资筹集资本。

(二)特殊股权制度造成股权资本过度依赖 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国有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所占的比重较高,这就使得股权的流动性非常有限,在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下,我国股票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二级市场上的股价大部分时间处于高估的状态,市盈率普遍过高,股票价格明显偏离股票的内在价值,企业只将股票所需支付的红利作为成本且分红少、少分红,使得股权融资成本实际上低于负债融资成本,甚至被视为可以无偿使用的“免费资本”。我国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也使得那些掌握股权的大股东们可以控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而使中小股东对股权的投资产生投机搭便车的心理,以致中小股东放弃“用手投票”的权力。

(三)投资者对股权投资较债券投资更有信心 我国的资本市产还不够成熟,债券交易产所的发展不如股票交易产所的发展,在某一程度上,投资者对股权投资存在着投机的心理,对债券投资不够有信心。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要经过信用等级的评判,而我国信用等级评判的机制还不够健全,评级机构不够独立、不够权威,同时也不公正,评级技术不够成熟,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投资者会对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提供的信用级别心存怀疑,不认可评级的结果,投资也会相对谨慎,从而致使投资者更愿意选择股票的投资,股票的需求就会增加,相应的筹资者就会更加偏好股权融资。

(四)内部人控制下的自利选择 内部人对公司的控制将导致公司的经营行为与股东的意志不一致,将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演变成经理人利益最大化。采取债权融资会加大对经理人


相关内容

  •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企业融资是公司理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融资方式形成不同的融资结构.企业的融资方式不仅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行为的现状及特点进行总体分析,再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 ...

  •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分析
  • FINANCE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分析 ■ 郑宇佳 东北财经大学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0) 09-098-01 资成本是一种软约束条件下的软成本,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是零成本.因此,企业偏好股权融资. (二)内部管理因素 首先,我国上市公司 ...

  • 我国融资结构发展过程
  • 一.我国融资结构发展过程 中国上市公司主要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在传统体制下,财政.银行和国 有企业之间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国有企业融资基本上依赖于财政拨款 和银行的指令性.政策性贷款,融资成本很低,形成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比较 单一的融资结构和信贷款约束.据相关资料显示,截止 ...

  •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融资成本研究
  •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股权融资偏好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源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IPO).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 ...

  • 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公司融资的制度决定
  • 第1期总第171期 2006年1月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BUSINESS ECON OMICS AN D ADMINISTRATION N o 11V ol 1171Jan. 2006 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公司融资的制度决定 谢 军 (, 摘 要: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 考察了股权结构对资 ...

  • 张振国理财规划师论文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理财规划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公司理财中的行为金融分析 姓名:张振国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所在单位: 公司理财中的行为金融分析 「摘要」现代财务理论吸收心理学.行为科学.决策科学等相关成果,注重对财 ...

  • 资本市场中的企业筹资决策分析
  • 资本市场中的企业融资决策分析 摘 要 长期以来,单一的融资体制和低效的内源融资能力导致企业过度负债,并成为困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融资功能的增强,步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又有着偏好股票融资的倾向,过度依赖股票融资对公司本身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通 ...

  •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比较分析
  •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比较分析 安伟洁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秦皇岛 066001) 摘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持续推动力.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因而融资成为保证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介绍了上市公司的三种主要融资方式,然后将这些融资方式加以比较,最后借鉴国际资 ...

  • 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综述
  •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是财务经济学和微观金融领域最基本的研究课题之一,自MM定理产生以后,很多学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全部资本结构理论大致分为五类:资本结构无关论.静态权衡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代理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