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冲_用之或不盈_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冲_用之或不盈_渊兮似万物之宗 十月 31st, 2009 | 作者: 国学自学网

7

道德经第四章

[原文]

—————————原文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音版—————————

道(dào) 冲(chōng) 而(ér) 用(yîng) 之(zhī) 或(huî) 不(bù) 盈(yíng) , 渊(yuān) 兮(xī) 似(sì) 万(wàn) 物(wù) 之(zhī) 宗(zōng) .

挫(cuî) 其(qí) 锐(ruì) ,解(jiě) 其(qí) 纷(fēn) ,

和(hé) 其(qí) 光(guāng) ,同(tïng) 其(qí) 尘(chén) .

湛(zhàn) 兮(xī) 其(qí) 若(ruî) 存(cún) ,

吾(wú) 不(bù) 知(zhī) 谁(shuí) 之(zhī) 子(zǐ) ,

象(xiàng) 帝(dì) 之(zhī) 先(xiān) .

[译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就像一个大容器,但它里面所蕴涵的内容,和运用的领域是用之不竭的。第一章说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说真正没有私欲的事物,我们要观察他们的微妙之处,对于有私欲的事物,我们要观察他们的欲望所达到的程度,对于不断的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的深入细节,我们不断的发现微妙之处,不断的充实“道”德内涵。

“渊兮(yuān xī),似万物之宗” “道”是万物的内在本质,就像是万物发源的根源一样。“万物”也就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宗”是指祖宗。“似”就是好像,而不真正的是。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在我们不断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消磨认识的锋锐部分,消除跟中认识的意见分歧,融合各种观点的光辉,最终形成共同的观点。“道”似就是好象存在,却又深奥莫测。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们不知道“道”是怎样产生的,好像是在天地形成之先,也就是说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道”了.

[长篇大论]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紧接上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用而勿用,勿用而用之后,便提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作为“用道而不为道所用”的更进一层说明。在这里首先要了解“冲”字与“盈”字是对等性的。“冲”字在《老子》这一章句中的意思,应该作为冲和谦虚的“谦冲”解释。换言之,冲,便是虚而不满,同时有源远流长、绵绵不绝的涵义。如果解释“冲”便是用中而不执一端或不执一边的意思,也可以相通。总之,知道道的妙用在于谦冲不已,犹如来自山长水远处的流泉,涓涓汩汩而流注不休,终而汇聚成无底的深渊,不拒倾注,永远没有满盈而无止境。如果了解道的冲而不盈的妙用,它便如生生不已,永无休止,能生万物的那个想象中的宗主功能一样,就可应用无方,量同太虚。

能够做到冲虚而不盈不满,自然可以顿挫坚锐,化解纷扰。然后参和它的光景,互同它的尘象。但它依然是澄澄湛湛,和而不杂,同而不流的若存若亡于其间。倘使真能做到这种造诣,完成这种素养,便无法知道它究竟是“谁”之子?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实在无法比拟它像个什么。假使真有一个能主宰万有的大帝,那么,这个能创造大帝的又是谁?这个“谁之子”的“谁”,才是创造大帝与万物的根本功能,也姑且强名之叫它是“道”。但是道本无形,道本无名,叫它是“道”,便已非道。因此,只好形容它是“象帝之先”。

从个人的修养来讲,修道的基本,首先要能冲虚谦下,无论是炼气或养神,都要如此,都要冲虚自然,永远不盈不满,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流存无碍而不住。凡是有太过尖锐,特别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须顿挫而使之平息。对于炼气修息,炼神养心,也都要如此,倘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思念,也必须要解脱。至于气息与精神,也须保养不拘,任其冲而不盈。如此存养纯熟,就可以和合自然的光景,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自掩光华,混迹尘境。但是此心此身,始终是“冲而用之或不盈”。一切不为太过,太甚。此心此身,仍然保合太和而澄澄湛湛,活活泼泼,周旋于尘境有无之间。但虽说是澄澄湛湛,必须若存若亡,不可执着。我即非我,谁亦非谁,只是应物无方,不留去来的痕迹,所谓“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如此而已。

【返回道德经目录】

您可能也喜欢:

夫兵者_不祥之器_物或恶之_故有道者不处

大道泛兮_其可左右_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持而盈之_不如其已_揣而锐之_不可长保

道常无为_而无不为_侯王若能守之_万物将自化

道生之_德畜之_物形之_势成之_是谓玄德

执大象_天下往_往而不害_安平泰_乐与饵_过客止

反者道之动_弱者道之用_天下万物生于有_有生于无

道生一_一生二_二生三_三生万物

本文来源于【国学自学网】:Www.ZXueW.cN 原文地址:http://www.zxuew.cn/daodejing_4/

道冲_用之或不盈_渊兮似万物之宗 十月 31st, 2009 | 作者: 国学自学网

7

道德经第四章

[原文]

—————————原文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音版—————————

道(dào) 冲(chōng) 而(ér) 用(yîng) 之(zhī) 或(huî) 不(bù) 盈(yíng) , 渊(yuān) 兮(xī) 似(sì) 万(wàn) 物(wù) 之(zhī) 宗(zōng) .

挫(cuî) 其(qí) 锐(ruì) ,解(jiě) 其(qí) 纷(fēn) ,

和(hé) 其(qí) 光(guāng) ,同(tïng) 其(qí) 尘(chén) .

湛(zhàn) 兮(xī) 其(qí) 若(ruî) 存(cún) ,

吾(wú) 不(bù) 知(zhī) 谁(shuí) 之(zhī) 子(zǐ) ,

象(xiàng) 帝(dì) 之(zhī) 先(xiān) .

[译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就像一个大容器,但它里面所蕴涵的内容,和运用的领域是用之不竭的。第一章说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说真正没有私欲的事物,我们要观察他们的微妙之处,对于有私欲的事物,我们要观察他们的欲望所达到的程度,对于不断的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的深入细节,我们不断的发现微妙之处,不断的充实“道”德内涵。

“渊兮(yuān xī),似万物之宗” “道”是万物的内在本质,就像是万物发源的根源一样。“万物”也就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宗”是指祖宗。“似”就是好像,而不真正的是。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在我们不断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消磨认识的锋锐部分,消除跟中认识的意见分歧,融合各种观点的光辉,最终形成共同的观点。“道”似就是好象存在,却又深奥莫测。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们不知道“道”是怎样产生的,好像是在天地形成之先,也就是说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道”了.

[长篇大论]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紧接上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用而勿用,勿用而用之后,便提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作为“用道而不为道所用”的更进一层说明。在这里首先要了解“冲”字与“盈”字是对等性的。“冲”字在《老子》这一章句中的意思,应该作为冲和谦虚的“谦冲”解释。换言之,冲,便是虚而不满,同时有源远流长、绵绵不绝的涵义。如果解释“冲”便是用中而不执一端或不执一边的意思,也可以相通。总之,知道道的妙用在于谦冲不已,犹如来自山长水远处的流泉,涓涓汩汩而流注不休,终而汇聚成无底的深渊,不拒倾注,永远没有满盈而无止境。如果了解道的冲而不盈的妙用,它便如生生不已,永无休止,能生万物的那个想象中的宗主功能一样,就可应用无方,量同太虚。

能够做到冲虚而不盈不满,自然可以顿挫坚锐,化解纷扰。然后参和它的光景,互同它的尘象。但它依然是澄澄湛湛,和而不杂,同而不流的若存若亡于其间。倘使真能做到这种造诣,完成这种素养,便无法知道它究竟是“谁”之子?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实在无法比拟它像个什么。假使真有一个能主宰万有的大帝,那么,这个能创造大帝的又是谁?这个“谁之子”的“谁”,才是创造大帝与万物的根本功能,也姑且强名之叫它是“道”。但是道本无形,道本无名,叫它是“道”,便已非道。因此,只好形容它是“象帝之先”。

从个人的修养来讲,修道的基本,首先要能冲虚谦下,无论是炼气或养神,都要如此,都要冲虚自然,永远不盈不满,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流存无碍而不住。凡是有太过尖锐,特别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须顿挫而使之平息。对于炼气修息,炼神养心,也都要如此,倘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思念,也必须要解脱。至于气息与精神,也须保养不拘,任其冲而不盈。如此存养纯熟,就可以和合自然的光景,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自掩光华,混迹尘境。但是此心此身,始终是“冲而用之或不盈”。一切不为太过,太甚。此心此身,仍然保合太和而澄澄湛湛,活活泼泼,周旋于尘境有无之间。但虽说是澄澄湛湛,必须若存若亡,不可执着。我即非我,谁亦非谁,只是应物无方,不留去来的痕迹,所谓“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如此而已。

【返回道德经目录】

您可能也喜欢:

夫兵者_不祥之器_物或恶之_故有道者不处

大道泛兮_其可左右_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持而盈之_不如其已_揣而锐之_不可长保

道常无为_而无不为_侯王若能守之_万物将自化

道生之_德畜之_物形之_势成之_是谓玄德

执大象_天下往_往而不害_安平泰_乐与饵_过客止

反者道之动_弱者道之用_天下万物生于有_有生于无

道生一_一生二_二生三_三生万物

本文来源于【国学自学网】:Www.ZXueW.cN 原文地址:http://www.zxuew.cn/daodejing_4/


相关内容

  •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五十一集德之常以自然
  • 德之常以自然 风萧萧 上回说到,老聃为弟子阐述了自己所参悟的生死之道.老聃告诉关尹子,真正能够善摄生死之道者,皆是从道而生.含德而养.融入万物之形.随顺自然之势者,既非流俗之徒,也非避世之人. 关尹子听罢,怯怯的说道,老师所言善摄生者"从道而生",有何深意?弟子认为,既然道为万物 ...

  • 老庄哲学中的科学思想
  • 第!" 卷第! 期#$$%年! 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70,'4'875+*9:';0+,:;03*;3)&'()*+,'-.+*/+01*023)4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情感美文: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京剧<空城计>的优美唱腔,在电脑音箱里传了出来.对这出戏的唱词早已倒背如流,听到"你就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的时候,我闭上眼睛都有想象出诸葛亮那胸怀静气的气质.修养.境界和智慧. 听这段[西皮二六],总 ...

  • [阴符经]全文释义
  • 阴符经>全文释义 按:<阴符经>,是与<老子>.<庄子>齐名的中华道教圣典.全篇仅有四百余字,言深旨远.全部经文从天.地.物.人.我五个方面,论述天人之道.尤为中华道教修炼所宗述,奉为丹学祖经之首.仙宗祖师张紫阳诗赞曰:"阴符宝经逾三百,道德灵文满 ...

  •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五十二集德之守母袭常
  • 德之守母袭常 风萧萧 上回说到,老聃告诉关尹子,真正的圣人,深体道尊德贵之要妙,常守自然之德,随顺自然之道,故能品物流形,因势成事.不但善摄己生,更能善摄天下苍生. 关尹子听罢,对老聃说道.怎耐弟子在这名利场中浸润日久,虽然常抱修道畜德之心.绝名弃利之志,却始终到不得老师所言的至道玄德之境界.还望老 ...

  • 古希腊哲二
  • 古希腊哲学(二) 最早的米利都学派属于东方的米利都城邦,其出现了"哲学之父"泰勒斯.泰勒斯在哲学上有两个重要的观点,一个是"万物都是从水中产生",关于泰勒斯提出这个命题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泰勒斯之所以说万物是从水中产生的,也许是因为他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 ...

  • 庄子齐物论
  •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内容摘要] 庄子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他提出的齐物论思想对解决当前人 ...

  • 古代哲学精的基本概念
  • 古代哲学精的基本概念 2013-9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精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而含有巨大能量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或本体,也是推动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动力.精的运动不息维系着宇宙的变化.另外,精有时指存在于宇宙中的气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的形体和精神的本原物质. 精, ...

  • [易经]精髓
  • <易经>精髓 <易经>是一团裹着烂泥的明珠. 1.一个概念阴与阳 1.定义: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一种矛盾,称为阴阳. 2.什么是<易学>中的阴阳:将事物中的这对矛盾的互相作用,从而使事物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使事物表现出的不同属性,叫阴阳 ...

  • 传承老庄文化精髓丰富美丽中国内涵
  • 传承老庄文化精髓 丰富美丽中国内涵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老庄文化尊道.崇德.重和的理念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点,洞悉了人类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基本规律,传承老庄思想的文化精髓,对于建设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