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证明平面镜

§2.3平面镜成像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的拓展,它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的规律。本课主要讲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及成虚象的特点。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采用了探究式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虚像的概念以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让学生乐意去思考和讨论,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平面镜一面、完全相同(长短、粗细)的蜡烛两支、火柴一盒、薄玻璃板一块、方格纸一张、刻度尺一把、直角三角板一块、课件。

四、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演示: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幅动画,教师播放动画:猴子捞月,思考:为什么猴子误以为月亮掉进了水里?引导学生回答:水像平面镜,发生了镜面反射,形成平面镜成像。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面镜成像》

新课教学

§2-3平面镜成像

那么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怎么样呢?我们不妨从你每天都要照的镜子研究看看。你每天都要照镜子,你有没有什么疑问?拿起镜子来仔细看看。教师引导着学生找出想知道的问题:

1、像和物的大小是否相同? 2、像和物到镜面距离是否相等?

3、成像原理是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也很想知道,讨论之后找同学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原因。

(一)实验探究

实验验证一:验证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选择器材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充分体现学生小组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邀请部分小组代表谈谈本组的设计方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并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方,可以看到他的像,用另一只同样大小的蜡烛放在他的后面看是否与他重合

学生说明实验结论

结论: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实验验证二: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用刻度尺量出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再用刻度尺量出另一只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做两次.将实验结果填在下下面的表格.

实验次数物到镜面的距离(cm)像到镜面的距离(cm)

12525

21010

学生根据表格总结结论.

总结结论: 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验证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让学生把物体和像的位置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后,观察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三个特点: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实验验证四:像与物左右相反

用一块大的平面镜,请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伸出右手,同学们观察他的像伸出的是那一只手?不断改变多做几次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四个特点:像与物左右相反

实验验证五: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观察平面镜成像,在平面镜背后能否摸到自己的像,或者能否用白纸(光屏)接收到这个像,观察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五个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上面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我们却能看到它,这是什么原因?原来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感觉光好象从竟中射出,其实这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下面我们通过画 光路图来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问:S点有多少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选取两条,画出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于S’,这就是S在镜中所成的像。由于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称之为虚像(点出刚才学生做图的不足:虚像用虚线表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做图技能,进一步巩固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师)刚才在玻璃板的背面放上白纸作为光屏,你在光屏上找到蜡烛清晰的像了吗?

(生)没有,只能看到有亮光

(师)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原理:由于光的反射面形成虚象

(三)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

(师)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

(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

(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

(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1)讲一段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

(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

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

2.P46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3.预习第四节“光的折射”.

六、板书设计

一、平面镜成像

1.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④像与物左右相反

⑤所成像为虚像

2.原理

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七、教学反思

平面镜知识既是对前面几节课的应用和引申,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做了铺垫。本节研究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成像特点解决平面镜成像作图,并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光污染现象和光污染的防治,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的教学理念。但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会遇到不少问题,如: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透明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这是由于用透明玻璃板既能看到玻璃板中蜡烛所成的清晰的像,又能够准确的把蜡烛B放在蜡烛A像的位置。

2、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现怎么也不能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分析原因,是因为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之间不垂直。

3、有的学生从透明玻璃板的前方还会看到蜡烛A的像的“重影”,这是由于玻璃板较厚,前后两个平面所成的像,可取较薄的透明玻璃板。

通过上述等问题的讨论、分析,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让学生对实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实验结论得到升华,又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2.3平面镜成像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的拓展,它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的规律。本课主要讲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及成虚象的特点。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采用了探究式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虚像的概念以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让学生乐意去思考和讨论,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平面镜一面、完全相同(长短、粗细)的蜡烛两支、火柴一盒、薄玻璃板一块、方格纸一张、刻度尺一把、直角三角板一块、课件。

四、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演示: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幅动画,教师播放动画:猴子捞月,思考:为什么猴子误以为月亮掉进了水里?引导学生回答:水像平面镜,发生了镜面反射,形成平面镜成像。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面镜成像》

新课教学

§2-3平面镜成像

那么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怎么样呢?我们不妨从你每天都要照的镜子研究看看。你每天都要照镜子,你有没有什么疑问?拿起镜子来仔细看看。教师引导着学生找出想知道的问题:

1、像和物的大小是否相同? 2、像和物到镜面距离是否相等?

3、成像原理是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也很想知道,讨论之后找同学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原因。

(一)实验探究

实验验证一:验证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选择器材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充分体现学生小组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邀请部分小组代表谈谈本组的设计方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并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方,可以看到他的像,用另一只同样大小的蜡烛放在他的后面看是否与他重合

学生说明实验结论

结论: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实验验证二: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用刻度尺量出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再用刻度尺量出另一只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做两次.将实验结果填在下下面的表格.

实验次数物到镜面的距离(cm)像到镜面的距离(cm)

12525

21010

学生根据表格总结结论.

总结结论: 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验证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让学生把物体和像的位置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后,观察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三个特点: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实验验证四:像与物左右相反

用一块大的平面镜,请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伸出右手,同学们观察他的像伸出的是那一只手?不断改变多做几次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四个特点:像与物左右相反

实验验证五: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观察平面镜成像,在平面镜背后能否摸到自己的像,或者能否用白纸(光屏)接收到这个像,观察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五个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上面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我们却能看到它,这是什么原因?原来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感觉光好象从竟中射出,其实这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下面我们通过画 光路图来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问:S点有多少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选取两条,画出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于S’,这就是S在镜中所成的像。由于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称之为虚像(点出刚才学生做图的不足:虚像用虚线表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做图技能,进一步巩固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师)刚才在玻璃板的背面放上白纸作为光屏,你在光屏上找到蜡烛清晰的像了吗?

(生)没有,只能看到有亮光

(师)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原理:由于光的反射面形成虚象

(三)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

(师)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

(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

(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

(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1)讲一段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

(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

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

2.P46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3.预习第四节“光的折射”.

六、板书设计

一、平面镜成像

1.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④像与物左右相反

⑤所成像为虚像

2.原理

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七、教学反思

平面镜知识既是对前面几节课的应用和引申,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做了铺垫。本节研究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成像特点解决平面镜成像作图,并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光污染现象和光污染的防治,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的教学理念。但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会遇到不少问题,如: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透明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这是由于用透明玻璃板既能看到玻璃板中蜡烛所成的清晰的像,又能够准确的把蜡烛B放在蜡烛A像的位置。

2、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现怎么也不能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分析原因,是因为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之间不垂直。

3、有的学生从透明玻璃板的前方还会看到蜡烛A的像的“重影”,这是由于玻璃板较厚,前后两个平面所成的像,可取较薄的透明玻璃板。

通过上述等问题的讨论、分析,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让学生对实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实验结论得到升华,又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关内容

  • 2014各区模拟试验专题训练
  • 2014各区模拟试验专题训练 (2014bjzk) 35.实验桌上有如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为平面镜),还提供了一把刻度 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 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小军的主要实 ...

  •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简介
  • 三角形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本章在线段与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础上介绍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进而研究多边形的概念与性质.在本章,学生进一步学习通过推理得出数学结论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本章的有关内容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也是学习各种特殊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知识的基础.本章教 ...

  • 初中数学新课标新旧区别
  • 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稿与正式稿(内容部分)主要差别 一.数与代数 1. 数与式. ⑴<实验>: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正式>: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方法. ⑵<实验>: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正式>: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⑶ ...

  • 普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全员培训
  •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教学目的 (1)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直观感知.获得猜想,经过逻辑论证,推导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掌握这一定理: (2)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定理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 (3)通过命题的证明,让学生体会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

  •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设计
  •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探究,进行合情推理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该定理:能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作出严密的逻辑论证,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过 ...

  • 各种各样的液体
  • <各种各样的液体>教学设计 09生物小教-邝飞霞 46号 [教学地位]本课时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教科书教育 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3-54页.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学会用语言文字描述液体的形状.气味等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沙与 ...

  • 1.5光的反射和折射(2)
  • 1.5光的反射和折射(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4.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教学 ...

  •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目
  • 30.(1)如图所示,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 是 ________像. 答案:虚 (11·贺州)17.(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后面放 一支与A完全相同而未点燃的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 ...

  • 光的色散设计实验报告
  • 评分: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 验 报 告 实验题目: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学号: 物理系 大学物理实验室 实验日期:200 9 年 12 月 4 日 实验24 <光的色散研究>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务 <光的色散研究>实验课题任务是:当入射光不是单色光并且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