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政执法风险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农业行政执法风险,归纳农业行政执法风险类别,剖析农业行政执法风险成因,指出合理规避风险的一些技巧,希望对广大行政执法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业行政执法;风险;规避技巧。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改革触及的社会深层次矛盾加剧,在农业依法行政实践中,农业行政执法人员不仅要面对暴力抗法、打击报复等直接风险,还要经受得住问责、追责考验,如何能正确履职,合理规避风险?这是罢在每个行政执法人员面前的严峻课题。   1 行政执法风险   行政执法风险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从事行政执法过程中,因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不当履行法定职责而引发的针对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人身、财产和工作、生活秩序造成实质性不良影响的事件。通常可分为法定风险与非法定风险两大类,前者有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中,政治风险来源于上级党政机关及其领导人的纪律监督,法律风险来源于各级纪检监察、人民检察机关的法律责任追究;后者有不特定的社会风险和特定的伤害风险,其中不特定的社会风险包括基层群体性冲突与舆论监督,特定的伤害风险包括职业报复、群体报复、人肉搜索和人格丑化等。   2 农业行政执法风险种类   (1)不履职,不作为,乱作为的风险;(2)执法程序违法的风险;(3)执法侵权的风险;(4)执法依据错误的风险;(5)案件定性不当的风险;(5)证据收集不充分、不合法的风险;(7)自由裁量权滥用的风险;(8)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处理不当的风险;(9)执法不到位的风险;(10)执法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伤害风险。   3 农业行政执法风险成因   3.1 个人主观原因 由于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缺乏责任心和执法水平不高,产生的不作为或乱作为以及在执法过程中的执法不严,对事态的把握没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疏忽大意,过于自信,以及徇私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3.2 农业立法与制度原因 我国涉农法律法规很多,虽然经过梳理已清理废除了许多,但很多法律法规的老旧,已与现实社会不相适应,操作起来难度大,有些法律文书中的规定不科学、不合理、裁量不一致、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农业法律法规存在着农业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对农业法规问题理解的差异性,造成操作与不操作都存在执法风险。   3.3 农业法治环境原因 农业行政执法面对的行政相对人大多数是生活在最低层的广大涉农人员,文化水平低,素质差,法制观念相对淡薄,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意识,常常通过各种途径干预执法,以及当前社会上“仇官、仇富”等不健康的心态,很容易造成农业行政执法外部不良环境,增大执法风险,因此,加强普法宣传,增强法治氛围,提高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是降低执法风险的基础性工作。   3.4 农业行政执法的复杂性 农业行政执法职能分散于农业系统内部的各类执法机构中,执法主体有法定主体、法律法规直接授权主体及委托执法主体三大类,没有真正形成统一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合力,树立一支体系完备、人员设备精良、形象统一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执法人员农业专业知识强,系统性法律知识差;现代农业,涉及面广,涵盖的内容多,这就要求从事农业执法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综合素质,既要执法人员具备较高的政策执行水平,还要求执法人员掌握的业务知识庞杂,必须精通法律法规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民商法等一列法律常识,还要具备相当的电脑基础知识和掌握现代化执法取证设备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对各种环境的查案方式和执法技巧。   4 农业行政执法风险的规避技巧   4.1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依照国家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客观、全面、合法地收集与所做工作、所办案件有关的一切资料和事实证据,对于一些因行政执法缺乏强制手段无法完成的工作,必须穷尽自己法定的调查职责和调查程序,并如实地将案件调查程序及有关情况记录在卷,而不是中途罢桨,匆匆了结。   4.2 依法慎用强制措施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行政审批与监督的一般程序要求,切实做到依法行政,避免强制不当,用制度和法定程序来化解执法风险,保障执法程序顺利进行。   4.3 集体决定自由裁量 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越大权,是法律给予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权力,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特别是在处理重大案件时,自由裁量一定要符合相应的自由裁量配套制度和集体通案决定,防止处罚不公和渎职行为发生。   4.4 加强联合,共担风险 农业行政执法起步晚,力量弱,各执法机构执法水平参差不齐,面对那些事态发展随时可能扩大并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和可能难以操控的案件或群起事件,应该未雨绸缪,及早提请其他机关和人民政府组织联合执法活动。这样,既能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又能很好地化解执法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安全。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农业行政执法风险,归纳农业行政执法风险类别,剖析农业行政执法风险成因,指出合理规避风险的一些技巧,希望对广大行政执法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业行政执法;风险;规避技巧。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改革触及的社会深层次矛盾加剧,在农业依法行政实践中,农业行政执法人员不仅要面对暴力抗法、打击报复等直接风险,还要经受得住问责、追责考验,如何能正确履职,合理规避风险?这是罢在每个行政执法人员面前的严峻课题。   1 行政执法风险   行政执法风险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从事行政执法过程中,因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不当履行法定职责而引发的针对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人身、财产和工作、生活秩序造成实质性不良影响的事件。通常可分为法定风险与非法定风险两大类,前者有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中,政治风险来源于上级党政机关及其领导人的纪律监督,法律风险来源于各级纪检监察、人民检察机关的法律责任追究;后者有不特定的社会风险和特定的伤害风险,其中不特定的社会风险包括基层群体性冲突与舆论监督,特定的伤害风险包括职业报复、群体报复、人肉搜索和人格丑化等。   2 农业行政执法风险种类   (1)不履职,不作为,乱作为的风险;(2)执法程序违法的风险;(3)执法侵权的风险;(4)执法依据错误的风险;(5)案件定性不当的风险;(5)证据收集不充分、不合法的风险;(7)自由裁量权滥用的风险;(8)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处理不当的风险;(9)执法不到位的风险;(10)执法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伤害风险。   3 农业行政执法风险成因   3.1 个人主观原因 由于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缺乏责任心和执法水平不高,产生的不作为或乱作为以及在执法过程中的执法不严,对事态的把握没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疏忽大意,过于自信,以及徇私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3.2 农业立法与制度原因 我国涉农法律法规很多,虽然经过梳理已清理废除了许多,但很多法律法规的老旧,已与现实社会不相适应,操作起来难度大,有些法律文书中的规定不科学、不合理、裁量不一致、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农业法律法规存在着农业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对农业法规问题理解的差异性,造成操作与不操作都存在执法风险。   3.3 农业法治环境原因 农业行政执法面对的行政相对人大多数是生活在最低层的广大涉农人员,文化水平低,素质差,法制观念相对淡薄,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意识,常常通过各种途径干预执法,以及当前社会上“仇官、仇富”等不健康的心态,很容易造成农业行政执法外部不良环境,增大执法风险,因此,加强普法宣传,增强法治氛围,提高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是降低执法风险的基础性工作。   3.4 农业行政执法的复杂性 农业行政执法职能分散于农业系统内部的各类执法机构中,执法主体有法定主体、法律法规直接授权主体及委托执法主体三大类,没有真正形成统一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合力,树立一支体系完备、人员设备精良、形象统一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执法人员农业专业知识强,系统性法律知识差;现代农业,涉及面广,涵盖的内容多,这就要求从事农业执法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综合素质,既要执法人员具备较高的政策执行水平,还要求执法人员掌握的业务知识庞杂,必须精通法律法规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民商法等一列法律常识,还要具备相当的电脑基础知识和掌握现代化执法取证设备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对各种环境的查案方式和执法技巧。   4 农业行政执法风险的规避技巧   4.1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依照国家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客观、全面、合法地收集与所做工作、所办案件有关的一切资料和事实证据,对于一些因行政执法缺乏强制手段无法完成的工作,必须穷尽自己法定的调查职责和调查程序,并如实地将案件调查程序及有关情况记录在卷,而不是中途罢桨,匆匆了结。   4.2 依法慎用强制措施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行政审批与监督的一般程序要求,切实做到依法行政,避免强制不当,用制度和法定程序来化解执法风险,保障执法程序顺利进行。   4.3 集体决定自由裁量 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越大权,是法律给予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权力,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特别是在处理重大案件时,自由裁量一定要符合相应的自由裁量配套制度和集体通案决定,防止处罚不公和渎职行为发生。   4.4 加强联合,共担风险 农业行政执法起步晚,力量弱,各执法机构执法水平参差不齐,面对那些事态发展随时可能扩大并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和可能难以操控的案件或群起事件,应该未雨绸缪,及早提请其他机关和人民政府组织联合执法活动。这样,既能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又能很好地化解执法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安全。


相关内容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 ...

  • 农林企业经营管理学
  • 农林企业经营管理学 1,农业企业的界定 传统意义上:指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劳动对象,以土地为生产资料,通过人工培育和饲养动植物,以获得人类必需消费品的生产经营企业. 现代农业企业,则包括与农业产前.产后.产中有关的所有企业,也可以称为涉农企业 或农业关联企业.凡是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企业,都被认为 ...

  • 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
  • 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0年第53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将食品安全确定为全球公共卫生优先领域. 进入21世纪后,许多国家在建立健全本国食品安全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达国家更是一马当先,走在前面. 2004年,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 ...

  • 农业植物检疫面临的形势和对策
  • 2012年第2期 CHINAPLANTPROTECTION2012,Vol.32.No. 2 """# """# 植物检疫 农业植物检疫面临的形势和对策 王福祥,冯晓东,刘 1 1 摘要:主要阐述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农业 ...

  • 全国食品监管人员教育培训大纲
  • 全国食品监管人员教育培训大纲 课程1 法学基础知识与依法行政 一.教学目的 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和内涵,掌握依法行政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掌握法学基础知识. 二.基本内容 (一)法的概念 法的本质和特征,法的价值与作用,法的要素,法的渊源与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解释,法治理论. (二)社会主义法治 ...

  • 农业庄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专业编写 农业庄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规划> 核心提示:农业庄园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农业庄园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农业庄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农业庄园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农业庄园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农业庄园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农业庄园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农业庄园项目不确定性及风 ...

  •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及控制研究
  •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及控制研究 摘要:从发展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强化国家食品安全科技的角度,对于"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赖于更加系统的控制模式来解决.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物链源头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难以控制,农产品质量对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威 ...

  •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修正)
  •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毕业论文 题 目: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防范对策 系 别:_ 金融系____________ 专 业:__ 金融管理与实务________ 学生姓名:___ 樊泽亿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 2010年4月 指导教师:_______ _李霁________ _ 目 录 ...

  • 浅议如何加强农业科研财务管理
  • [摘 要]近年来,国家特别关注三农问题.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农业科研单位是国家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门.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农业科研单位向企业化经营方向转变,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职责也发生了转变,本文将对如何加强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一些浅陋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 财 ...